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锥面联接零件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荣娟 《机械设计》2003,20(2):42-43
针对锥面过盈联接零件提出一种控制压入力的压入法,控制压入力的压入法就是计算出装配所需压入力,利用压入力控制装配过盈量并出了相应计算公式,对设计锥面联接零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膜片联轴器锥面无键联接的结构和原理作了介绍;运用有限元法对锥面联接分析了预紧力与所能传递的转矩之间的关系及最大应力发生的部位.比较了传递相同转矩时解析法与有限元法所计算预紧力的差别.与解析法相比,有限元方法较为直观精确,可作为实际设计制造时的新方法新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非线性耦合理论进行了键和锥面联接传递扭矩的有限元分析.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为具有键的锥面过盈联接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种准确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过盈联接具有结构简单,对中性好,联接零件无键槽削弱,联接强度高,在冲击、振动载荷下也能较可靠的工作,不受正、反转的影响等优点。按配合表面形状可分为圆柱面过盈联接和圆锥面过盈联接。圆锥面过盈联接是利用包容件和被包容件相对轴向位移压紧装配来获得过盈结合的,装拆方  相似文献   

5.
三弧段等距型面的几何要素及其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弧段等距型面联接属于无键联接之一,按其结构可分为柱面联接和锥面联接(见图1)。柱面联接只能传递扭矩,锥面联接除传递扭矩外,还可承受轴向载荷。三弧段等距型面联接具有拆装方便,疲劳强度高,能自动定心和制造容易等优点。本文主要论述三弧段等距曲线的形成、几何要素和方程,指出了三弧段等距型面联接轴与孔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过盈配合联接是通过配合面间压力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转矩、轴向力。这种联接方法结构简单、定心精度高,能够承受变载和冲击载荷,零件结构要素完整,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圆锥面过盈联接在许多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它具有重复定心、精度高、超载安全的优点,但是,采用圆锥面配合,给零件制造带来许多不  相似文献   

7.
变速器双锥面同步器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速器双锥面锁环式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以及保证实现同步的充分必要条件进行了分析,确立了双锥面同步器零件主要参数的计算根据,以及各零件之间在设计计算中的关系式,从而确定了双锥面同步器的设计计算原则。  相似文献   

8.
圆锥形轴加键联接实际上是圆锥面过盈配合联接与健联接的一种组合联接形式,因为圆锥面过盘配合联接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大,承受冲击和变载性能好,配合定心精度高等优点,因此圆锥面过盈配合联接在许多机械设备结构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联结的可靠性,常常采用圆锥形轴过盈配合联接加平键组合的联接形式,如图1所示。本文推导了圆锥形轴加平键联接传递扭矩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设计计算时参考。一、圆锥形轴联接传递扭矩能力的计算圆锥形轴联接是通过雄轴与推孔配合面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静摩擦力来传递…  相似文献   

9.
弹性胀套结构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弹性胀套是一种新型的联接方式,它利用2锥面压紧后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扭矩和轴向力。与其他传统的联接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0.
带锥面阶梯轴类零件是轴类零件的一种,分析该零件的加工工艺对于实际的加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对某带锥面阶梯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控车床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牙轮钻头的几何关系以及动力学和运动学基础上,通过牙轮工作过程中的运动平衡和力矩平衡,建立牙齿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力以及牙轮扭矩、角速度、角加速度仿真模型。在仿真中将牙轮钻头连续转动过程离散化,通过对每个瞬时离散点的传动比的计算得到钻头的平均传动比。仿真模型中将牙轮钻头结构、岩石特性等参数综合考虑,使仿真模型更加贴切钻头实际钻进环境。仿真出来的平均传动比值对牙轮钻头设计、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液力变矩器要求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叶栅系统的设计是液力变矩器设计的关键,直接影响液力变矩器的性能。探讨了液力变矩器叶片三维建模方法,提出了建模方法的基本设计流程。以投影于多圆柱面的等角射影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液力变矩器叶栅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流线上各分点的坐标,确定叶片在剖分面上的形状,利用直纹面将其连接,从而直接生成叶片形状。这种模型为液力变矩器叶栅系统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方便,可用于三维流场的数值分析和叶片的快速成型。  相似文献   

13.
液力变矩器是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部件之一,而液力变矩器设计的关键则是其叶片的设计。对液力变矩器叶片的三维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Pro/E为设计平台,针对不同型式的叶片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对叶片的三维实体设计。与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相比,该设计方法更简便和直观,并可进一步用于叶形优化设计和对叶片曲面进行流体分析;同时,提高了液力变矩器设计的效率,缩短了其研发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摩擦力矩的大小决定了轴承的功率消耗和发热量的大小,发热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轴承的温升,严重时直接导致轴承的失效。结合算例对SKF推出的滚动轴承摩擦力矩的计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附加轴向力对离心风机自由端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在离心风机自由端滚动轴承设计选型中,通常不考虑轴向力的影响,但结果表明,附加轴向力对自由端轴承摩擦力矩影响显著。本文为离心风机自由端滚动轴承设计选型提供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型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减速器原始特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能够确切地表示液力变矩器的基本性能,而且通过计算方法可以获得几何相似的系列变矩器的外特性或通用特性。对设计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减速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里基于束流理论建立了某新型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参数的计算数学模型。得出了该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减速器的变矩工矿原始特性参数曲线。  相似文献   

16.
基于DSP的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是目前最为优良的交流电机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高速运算和实时处理功能为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数字化提供了基础.文中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及TMS320LF2407 DSP的特点,给出了以TMS320LF2407 DSP为核心的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及软硬件的实现,同时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和仿真,验证了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study, optimum design process to reduce a torque ripple was presented for an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IPM) type electric traction motor. Firstly, 2-D electromagne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rque ripple in a view of magnetic saturation as well as cogging torque. Then, design factors of stator shape and rotor shape affecting to the torque ripple was selected as design variables. Secondly, using selected design variables,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select design variable more affecting to the torque ripple and output torque by using design of experiments method. Thirdly, radial based function meta-model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design of experiments (DOE). Finally, the optimum design was performed by using the constructed meta-model and method of feasible direction. By using the presented optimum design process,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torque ripple of the optimum design was reduced to compare with the initial design and that output torque performance of the optimum design was maintained.

  相似文献   

18.
直接转矩控制(DTC)是一种高性能的控制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C32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实现方案,通过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了对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Bingham黏塑性流体模型,对磁流变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和制作装置样机,并对其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装置传递的转矩可以通过调节励磁电流来控制,传递转矩的试验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装置传递的转矩基本不随滑差转速的改变而改变,具有良好的恒转矩特性;装置还具有很快的...  相似文献   

20.
转矩转速传感器很容易被较大的径向力损坏,本文提出了液压泵/马达试验台转矩转速传感器安装轴承座的三种设计方案,推导了各方案的受力计算式,比较其安装特点,以到达保护传感器、提高试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