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采用3种不同处理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稳定化处理,以获得最优的小麦胚芽钝化技术及处理条件。方法:选用微波、过热蒸汽、热风干燥3种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酶钝化处理,比较其对小麦胚芽中脂肪酶、脂肪氧化酶的影响,随后选取其中较优处理条件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和加速贮藏试验。结果:3种技术在最优处理条件下均能够有效地对小麦胚芽中的脂肪酶、脂肪氧化酶起到钝化作用,其中过热蒸汽技术灭活脂肪酶效果最佳,灭活率达到82.79%;微波技术灭活脂肪氧化酶效果最佳,灭活率为94.81%;过热蒸汽技术灭菌效果最佳,使菌落总数下降至2.20 lg(CFU/g);贮藏稳定性方面,微波和过热蒸汽技术效果相近,显著优于热风干燥技术效果。结论:综合来看,过热蒸汽技术可作为小麦胚芽钝化处理的优选技术。  相似文献   

2.
将水分为16.0%~18.6%的新收割优质稻谷采用包装打围、中间散存的方式储藏,分别使用热风就仓干燥,自然风就仓干燥和低温储藏干燥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同时也使用低温烘干机和自然晾晒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结果表明:各种干燥处理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达到预期干燥水分,干燥均匀,未增加裂纹粒(爆腰粒),发芽率、黄粒米率、整精米率、脂肪酯值和粘度等重要品质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品质新鲜。通过试验找到了稻谷保鲜干燥方法,可与保鲜储藏稻谷的方法配套,为保鲜大米加工常年提供新鲜稻谷原料。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微波有效功率下高水分稻谷的微波干燥特性,以及探讨了微波处理工艺对稻谷加工品质及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微波功率(485和927 W)下,处理初期稻谷温度迅速升高,水分下降缓慢,当温度达到65℃、含水量达到19. 7%左右时,稻谷升温速度减小,而水分下降速度加快。微波功率增加可显著提高稻谷的升温速度和降水速率,但高功率微波干燥稻谷易产生焦糊现象。采用有效功率927 W的微波条件,2 min可将稻谷加热至60℃,稻谷含水量从21. 58%降低至19. 96%。通过4 h缓苏处理后,稻谷表面细菌量下降3. 6 log CFU/m L,表面霉菌量下降3. 3 log CFU/m L,对稻谷内部霉菌可实现95%灭菌,稻谷的出糙率和整精米率无显著下降(P 0. 05),分别为83. 92%和68. 14%。与自然通风及热风处理稻谷至入仓偏高水分18. 34%相比,微波与热风联合处理只需20 min,其稻谷加工品质较高,杀菌效果也远远高于自然通风及热风处理。因此,适宜的微波处理在保障高水分稻谷加工品质的前提下,可显著缩短干燥时间,并获得高质量的杀菌效果,实现高水分稻谷快速安全入仓处置。  相似文献   

4.
为探寻一种新型的小麦胚芽稳定方法,采用热风干燥、微波、热风+NaCl、微波+NaCl 4种稳定化方式处理麦胚,分析处理前、后麦胚水分含量、水分活度、脂肪酶活力、酸价、氧化稳定性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稳定化处理均显著降低麦胚的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有效抑制脂肪酶的活力,其中微波+NaCl处理的麦胚脂肪酶活力下降68.81%;酸价分析结果表明,微波+NaCl处理的麦胚,经加速贮藏,酸价变为原来的175%,而对照组变为原来的375%;麦胚油氧化稳定分析性结果显示,稳定化处理的麦胚氧化诱导时间缩短,稳定性下降,而微波+NaCl处理组的稳定性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由此可见,微波+NaCl处理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麦胚稳定化处理方法,有效抑制脂肪酶活力,延缓酸败,达到延长麦胚贮藏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用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和微波处理米糠,研究热处理方法对米糠及米糠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热处理方式均能使米糠的水分下降,抑制过氧化物酶和脂肪酶活力,使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值上升速度减慢。其中常压蒸煮米糠的过氧化物酶和脂肪酶活力下降最多;微波处理的米糠在储藏过程中脂肪降解最慢,过氧化物酶和脂肪酶活力有下降的趋势,提出的米糠油品质优于常压蒸煮和高压蒸煮。  相似文献   

6.
油茶籽的干燥特性及热风干燥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作为油茶籽加工第1道工序,其对油茶籽的储藏加工及制取的油茶籽油品质影响至关重要。选择比较了自然干燥、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油茶籽中油脂储藏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干燥方式对油茶籽微观结构的影响,考察了干燥温度对油茶籽干燥特性的作用规律,采用Lewis、Page、Henderson-Pabis、Modified-Page 4种数学模型拟合描述油茶籽的热风干燥过程,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油茶籽适宜热风干燥处理,在温度为50、70、90℃下,油茶籽干燥至目标含水量9%(干基)时,所需时间分别为207、.55、h,干燥后的油茶籽储藏稳定性好;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和90℃热风干燥具有最宽敞的水分转移通道;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Page模型能很好的表征油茶籽的热风干燥过程,预测油茶籽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高水分稻谷中分离纯化的优势霉菌,以及探讨了微波工艺对染单一优势霉菌稻谷的菌落活性及后期储藏期间菌落数的影响。研究发现,从高水分稻谷中分离纯化分析得出优势霉菌是:链格孢霉、雪腐镰刀菌、白曲霉、灰绿曲霉、产黄青霉。然后在微波功率485、927和1349 W对染单一优势菌稻谷进行灭菌处理,发现稻谷表面霉菌降低约3 lg CFU/g,内部霉菌致死率约95%,同时随着微波时间的延长,受优势菌侵染的稻谷表面及内部霉菌数量均降低,致死率上升。此外通过微波工艺对杀菌后的稻谷侵染单一优势菌,以常规热风处理为对照组进行储藏,发现微波处理后稻谷霉菌生长量明显低于常规热风储藏的稻谷,有益于粮食长时间储藏。因此本文研究了微波工艺对高水分稻谷优势霉菌致死率及后期储藏的影响,为高水分粮食安全储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红外辐射对储藏稻谷脂质、淀粉及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绿色的干燥技术,红外辐射被广泛应用于稻谷干燥与加工。本研究对比红外辐射和自然通风对稻谷加速陈化储藏28 d过程中脂质和淀粉性质的变化。稻谷储藏过程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红外辐射处理后稻谷游离脂肪酸含量上升程度比自然通风处理的稻谷降低25.5%,且红外辐射对脂肪酶、脂肪氧化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红外辐射处理的稻谷储藏28 d后淀粉峰值黏度上升7.7%,提高了淀粉颗粒膨胀能力,且α-淀粉酶活性下降程度最小,仅为5.4%;而自然通风处理的稻谷各指标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红外辐射处理可以改善稻谷品质,抑制稻谷陈化。  相似文献   

9.
稻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收储安全至关重要。为避免稻谷发热霉变造成粮食损失,新收获的高水分稻谷需干燥至安全水分才能长期储存。传统的热风干燥是目前粮食干燥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但是存在能源损耗高、效率低及干燥后稻谷品质变差等缺点。微波干燥是一项高效、环保的新型干燥技术,目前已在果蔬等农产品中有较多研究,但是在稻谷这一热敏性粮食上的研究还处在发展阶段。文章简要介绍了微波干燥稻谷的工艺,从稻谷干燥动力学、稻谷品质、外观、结构及有害生物方面重点归纳了微波干燥对稻谷的影响,并对微波干燥技术在稻谷中的研究进行分析及展望,以期为我国稻谷的保质干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比较稻谷热风与真空干燥特性及对其加工品质的影响,为有效改善稻谷加工品质提供依据。通过对初始水分为26.5%的稻谷进行热风和真空干燥试验,研究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对稻谷的干燥特性和其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稻谷的平均降水速率越大,且真空干燥平均最大降水速率大于热风干燥平均最大降水速率;热风干燥在干燥开始后的5~10min降水速率出现最大值,真空干燥在干燥开始后的5~15min降水速率出现最大值。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稻谷的爆腰率上升,出糙率和整精米率下降;相同的干燥温度下,真空干燥稻谷的加工品质优于热风干燥稻谷的,其中爆腰率最为明显。对于高水分稻谷采用真空干燥可以提高稻谷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蔗渣干燥特性,利用功率分别为中火档、中高火档的微波对蔗渣进行微波干燥,同时分别在90℃、100℃的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蔗渣的干燥特性,计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整个干燥过程,微波干燥相对于热风干燥时间缩短了80%以上;热风干燥、微波干燥蔗渣的平均绝干含水量分剐为7.56%、0.98%;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微波干燥过程内部水分扩散速度较热风干燥速度要大。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冻豆腐储运成本高、耗能大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微波与热风联合干燥制备脱水冻豆腐。通过考察含水率和复水率,确定了先微波后热风(M-H)的干燥顺序。以干燥速率、复水率及色差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实验优化工艺条件为,以微波功率516 W进行微波干燥、在转换点含水率为37%时转热风干燥,热风干燥的温度为68 ℃。干燥后的脱水冻豆腐经复水后,其弹性、咀嚼性和内聚性分别为0.963 mm?1、5810 g、0.79,复水率达到531.97%,色泽变暗;SEM表征及切面结构结果显示,经过干燥后的冻豆腐凝胶网络结构更加紧凑,孔隙变得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3.
低糖板栗果脯微波-热风结合干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和热风干燥,研究了低糖板栗果脯在干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并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低糖板栗果脯的微波和热风干燥过程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干燥工艺为:初始微波干燥功率密度为2W/g,水分含量干燥至20%时(干燥时间18min),再换用60℃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15%,整个干燥过程总需138min。低糖板栗果脯前期微波干燥可用Page方程描述,后期热风干燥可用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描述。相比传统热风干燥,微波-热风结合干燥低糖板栗果脯不仅缩短了干燥时间,而且能提高果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的微波稳定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新鲜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为研究对象,以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为指标,研究了微波处理对米糠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的较佳处理工艺参数均为:加热功率1000W,处理时间90s,料层厚度20mm,处理后的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的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分别为4.8%和4.2%,水分含量分别为5.5%和6.2%;微波处理后的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在室温贮存期间游离脂肪酸(FFA)值上升不到15%,而对照组的FFA值高达92%;处理后的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冷藏期间FFA值上升不到11%,而对照组的FFA值高达70%,说明冷藏并不能有效抑制脂酶的活性,并进一步表明微波处理对米糠稳定化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5.
To avoid fat deterioration in grain products during storage the cereal inherent enzymes lipase, lipoxygenase and peroxidase have to be inactivated. Known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nzymes activity are tested and their applicability evaluated. Own optimized methods are presented. In laboratory and semiindustrial extrusion tests (laboratory single screw extruder, twin screw extruder, short screw extruder) the degree of enzyme inactivation of wheat bran, rye and maize bran, and oat bran is determined in dependence on the extrusion parameters. The enzymes mentioned already had been inactivated at mild extrusion conditions (temperature <20° C, moisture 20%, low mechanical stress). Only in brans of high fat content (10–14%) or high moisture (>25%) minor residual activities of peroxidase and lipase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16.
红外加热米糠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和残余水分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红外干燥中3个主要因素(温度60~80℃,处理时间15~25min,物料厚度20~30mm)对米糠稳定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处理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80℃,处理时间20min,物料厚度25mm。处理后的米糠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为3.91%,水分含量为4.24%。经过90d的贮存,红外处理后的米糠在室温下游离脂肪酸值(FFA)18.0mgKOH/g,4℃冷藏下10.1mgKOH/g,远远低于对照组(98.8mgKOH/g和56.9mgKOH/g)。说明红外处理对米糠稳定化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冷藏有助于有效抑制米糠酶的活性。强化储藏试验表明,90d后经稳定的米糠稳定性提高了5倍,充分说明红外处理能够使米糠长期稳定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等技术(GC-IMS)探究粳稻充氮储藏期间挥发气体成分(VOCs)的变化趋势,调节粳稻谷含水量为13.5%,结合脂肪酸值、脂肪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变化规律,探究粳稻充氮气调的储藏效果以及对其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粳稻储藏期间醇类、醛类为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1-戊醛、壬醛和辛醛直接参与了脂质代谢过程。充氮气调对部分直链醇(1-丁醇、1-戊醇、1-己醇)和长碳链线性醛(辛醛、壬醛)的抑制效果显著。通过构建脂肪含量变化动态预测模型,表明低温高浓度氮气储藏对脂肪酸值的抑制效果为63.25%,脂肪酶活性的稳定性可提升193.69%,过氧化氢酶稳定性提升了10.76%。充氮气调储藏可以通过抑制粳稻呼吸作用,降低脂质代谢关键酶的活性,降低了亚油酸代谢速率,改善了脂质代谢挥发性组分的生成,有效减缓了粳稻陈化劣变。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肉脯品质,本文研究了不同干燥技术对肉脯品质的影响,以水分含量、剪切力、色差和质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热风-远红外联合干燥肉脯的工艺条件,确定干燥模型,并对比分析微波、热风、远红外干燥技术对肉脯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远红外联合干燥肉脯的最佳工艺为:第一段热风干燥温度Ⅰ170℃,第二段热风干燥温度Ⅱ 250℃,第三段红外烤制温度Ⅲ 260℃,干燥100 s,制得肉脯的水分含量低(13.54±0.48) g/100 g,嫩度高,易咀嚼,符合Modified Henderson and Pabis干燥模型(R2=0.9976);与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相比,热风-远红外联合干燥的肉脯品质最佳,改善了产品的感官质量,水分含量、剪切力、硬度、咀嚼性、L*值和a*值分别是热风干燥的92%、55%、60%、46%、109%和121%,胶粘性和b*值无显著差异。该研究为肉脯的干燥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微波处理糙米的稳定效果进行研究。以米糠作为对照组,探讨比较二者过氧化物酶、脂肪酶的酶灭活情况,同时考察大米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对糙米稳定化效果非常显著,而大米品质也受到影响,因此为获得大米品质损失最小、灭酶效果最好的工艺条件,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对糙米微波稳定进行优化得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700W、微波时间100s、水分含量21%,理论脂肪酶活、碎米率分别为15.66μmol/(g ·h)、18.92%,实际脂肪酶活、碎米率分别为16.25μmol/(g ·h)、17.33%,强化储藏4周后的游离脂肪酸值较未处理糙米减少13.7%,说明所得的糙米微波稳定工艺可用于糙米稳定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