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实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Fe_3O_4纳米磁粉,研究Fe_3O_4纳米磁粉对处理制浆中段废水驯化微氧活性污泥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Fe_3O_4纳米磁粉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及污泥的理化特性均优于未投加纳米磁粉的空白组;当纳米磁粉投加量为1.0 g/L时,经55天的驯化,废水CODCr去除率达到80%左右,而未投加纳米磁粉的废水CODCr去除率不到70%;驯化后污泥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污泥浓度(MLSS)为3.86 g/L,污泥体积指数(SVI)稳定在70 m L/g左右,PN∶PS值为0.87,明显优于未投加纳米磁粉的空白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微磁场条件下制浆中段废水冲击对处理低负荷葡萄糖废水的微氧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制浆中段废水作为毒性废水对添加磁粉和无磁粉反应器微氧活性污泥进行16天的冲击,而后采用葡萄糖废水进行12天的恢复实验。经制浆中段废水冲击之后,有磁粉反应器最终出水的COD Cr去除率仍能达到71.57%,而无磁粉反应器仅37.29%。恢复实验中有磁粉反应器保持在80%以上,而无磁粉反应器仅能达到40%左右。对制浆中段废水冲击下污泥理化指标SVI和MLSS变化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有磁粉反应器的两项指标均优于无磁粉反应器。经过12天的恢复实验,添加磁粉反应器污泥的理化指标均能恢复到接近初始值,而无磁粉反应器性能难以恢复到接近初始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葡萄糖浓度对微氧磁性活性污泥系统降解五氯酚(PCP)的影响,并以微氧活性污泥系统作为对照。考察了葡萄糖浓度对PCP和COD_(Cr)去除率、微生物活性以及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微氧活性污泥系统相比,在所考察的葡萄糖浓度范围,微氧磁性活性污泥系统的PCP和COD_(Cr)去除率均较高,当葡萄糖浓度为1600 mg/L时,PCP和COD_(Cr)的去除率分别接近90%和75%,而无磁粉对照组的为70%和65%左右。由于磁粉的存在,微氧磁性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活性和絮凝性能均得到增强,当葡萄糖浓度为3200 mg/L时,脱氢酶活性最高达288.5 mg TF/L·h,而无磁粉对照组为198.4 mg TF/L·h。  相似文献   

4.
利用实验室构建的优势菌群(B.subtilis∶B.cereus∶V.pantothenticus=35%∶50%∶15%,质量比)强化好氧活性污泥以处理制浆中段废水。污泥驯化实验表明,投加优势菌群体系的CODCr去除率和污泥的理化特性均优于不投加优势菌群体系的。当优势菌群投加量为0.3 g/L时,废水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周期为8 h,比不投加优势菌群的体系缩短了1 h,CODCr去除率达72.9%。降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好氧活性污泥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优势菌群投加量为0.3 g/L的体系降解速率常数最大,为0.0487 min-1,且大于不投加优势菌群的体系。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及改良传统活性污泥法(A2/O)+移动床生物膜反应(MBBR)工艺集成技术;重点介绍A2/O+MBBR工艺处理印染污水的运行效果。结果显示,在进水量20~60 L/h,溶解氧(DO)质量浓度1.5~4.5 mg/L,污泥回流比50%~90%,硝化液回流比250%~350%,好氧池污泥质量浓度(MLSS)2.0~3.5 g/L,好氧池悬浮填料装填比25%(体积比)的操作条件下连续稳定运行200天后,出水COD去除效果、氨氮去除效果、总磷去除效果、总氮去除效果远远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厌氧污泥为种泥,在微磁场、低溶解氧条件下,梯度式加入五氯酚(PCP)驯化污泥,并以不加磁粉的反应器作为对照,考察驯化过程微氧磁性活性污泥的污泥浓度(MLSS)、污泥体积指数(SVI值)及絮凝性能。在整个驯化过程中,有磁粉反应器中微氧活性污泥紧实,絮体较大,MLSS高于无磁粉反应器的,在PCP浓度低于20 mg/L时,SVI值始终保持在45~55 mL/g,沉降性能良好;而无磁粉反应器中污泥松散,SVI值较高。对污泥胞外多聚物(ECPs)总量、蛋白质与多糖比值的测定结果表明,磁粉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厌氧生物滤池(AF)-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MBBR)组合工艺处理制浆废水,考察该工艺挂膜阶段以及挂膜成功后稳定运行阶段对废水COD_(Cr)和SS的去除效果,并探究了稳定运行期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浓度两个因素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18~28℃、进水pH值6.5~8.0、COD_(Cr)浓度11000~15000 mg/L、SS浓度20600~26600 mg/L、水力停留时间8 d的操作条件下,出水COD_(Cr)稳定在400 mg/L以下,平均去除率高达97%;出水SS稳定在350 mg/L以下,平均去除率高达98%。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废水综合排放标准》国家三级排放标准,可排入城镇废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8.
以蔗渣纤维素-TiO2复合材料为载体,活性污泥混合白腐菌为生物种源,单独白腐菌和单独活性污泥为对照,在可见光下构建不同的光催化-生物膜耦合(ICPB)体系;探究不同ICPB体系在驯化过程中的理化特性和处理ECF漂白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活性污泥混合白腐菌构建的ICPB体系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驯化完成后,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污泥体积指数(SVI)和蛋白质/多糖(PN/PS)的值分别为6~8 g/L、60~85 mL/g和1.61,其对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化学需氧量(CODCr)和溶解有机碳(DOC)的去除率分别为92%、77%和75%,优于单独白腐菌和单独活性污泥组。优势菌种的加入,有利于强化ICPB体系的降解效果,该研究为高效处理ECF漂白废水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苄基三甲基氯化铵(TMBAC)、四甲基氯化铵(TMAC)和醋酸锰共4种相转移催化剂对高铁酸钾深度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催化剂的最适pH值均为4;CTAB对处理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TAB用量为0.2 mg/L,高铁酸钾用量为4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COD_(Cr)去除率达60%以上;TMAC用量为0.6 mg/L,高铁酸钾用量为4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COD_(Cr)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49.3%;TMBAC用量为0.2 mg/L,高铁酸钾用量为6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COD_(Cr)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58.4%;醋酸锰加入量为0.6 mg/L,高铁酸钾用量为60 mg/L,反应时间为30 min时,COD_(Cr)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56.4%。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Fe3+存在下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好氧活性污泥的驯化过程。首先通过Fe3+对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影响确定Fe3+最佳用量为30 mg/L;然后在Fe3+用量为30 mg/L下,采用制浆中段废水对好氧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并设置不加Fe3+的空白组对照。结果表明,整个驯化过程中,加Fe3+组CODCr去除率和污染物去除率(以UV-254减少率表示)均高于空白组;驯化结束后,加Fe3+组和空白组CODCr去除率分别达78.2%和76.0%,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50.0%和37.7%。通过对脱氢酶活性的分析表明,加Fe3+组活性高于空白组。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Fe3+对好氧活性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样(不加Fe3+)相比,整个驯化过程中,加Fe3+反应器内的混合液悬浮物(MLSS)质量浓度和胞外多糖与蛋白质的质量比较高,但污泥体积指数却较低;加Fe3+反应器内的胞外多聚物含量在驯化前期高于对照样,在驯化后期却低于对照样;加Fe3+可以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和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负载铈催化臭氧处理桉木制浆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浸渍法在活性炭(AC)上负载铈(Ce)制备了催化剂(Ce-AC),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催化臭氧处理桉木制浆废水对CODCr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e以CeO_2晶型的形式负载在AC上;Ce负载量为1.0%时,Ce-AC催化臭氧处理桉木制浆废水效果最好;当反应30 min时,废水的色度和CODCr去除率达到95%和55%,分别比单独臭氧氧化过程提高10个和18个百分点,比AC催化臭氧氧化过程提高5个和12个百分点;Ce-AC催化臭氧处理桉木制浆废水极大地提高了对废水CODCr的去除率。动力学分析表明,单独臭氧氧化及AC、Ce-AC催化臭氧处理制浆废水的过程中,CODCr降解的反应符合表观二级动力学方程,负载的Ce提高了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Fenton流化床氧化技术的工艺原理。通过与传统Fenton氧化工艺的对比,分析了Fenton流化床氧化技术在提高污染物去除率、降低化学品消耗、减少污泥产生量方面的优势。Fenton流化床氧化技术应用于制浆造纸生物处理后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很好,对废水CODCr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对色度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黄孢原毛平革菌和红假单胞菌生物强化活性炭对造纸废水色度、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只投加1%黄孢原毛平革菌时,在处理时间180 min后造纸废水的脱色率达80%以上,CODCr去除率达65.1%;只投加1%红假单胞菌脱色效果较差,但CODCr去除率为71.4%;两种菌体组合投加造纸废水,脱色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达到90%以上,CODCr去除率均高于单一菌种的效果,达80%左右,其中先经红假单胞菌后经黄孢原毛平革菌生物强化活性炭的组合对造纸废水CODCr去除率高于先经黄孢原毛平革菌后经红假单胞菌生物强化活性炭的CODCr去除率。  相似文献   

15.
应用零价铁法处理南方混合阔叶木化学浆制浆废水生物处理出水,考察了初始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零价铁用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零价铁法深度处理南方阔叶木化学浆制浆废水生物处理出水的效果良好,CODCr去除率可达52%,色度去除率可达82%,且能增强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同时,零价铁法处理能有效去除制浆废水中残余的木素衍生物。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电絮凝法、化学絮凝法和混凝-电絮凝复合工艺对棉浆稀黑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电絮凝法,当初始pH值为9.0、电流密度为150 A/m2、反应时间为90 min时,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4.0%和88.6%;初始棉浆稀黑液浓度和NaCl浓度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采用化学絮凝法,当初始pH值为6.0、PAC用量为500 mg/L、CPAM用量为3 mg/L时,CODCr与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39.3%和78.2%。采用混凝-电絮凝复合工艺,在初始pH值为9.0、PAC用量为200 mg/L、电流密度为100 A/m2、反应时间为60 min时,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4.4%和91.3%。  相似文献   

17.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深度处理造纸二级生化出水,以COD_(Cr)去除率为主要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并对COD_(Cr)降解规律进行了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常温下,初始p H值3、电解电压10 V、通气量5.1 L/min、Fe~(2+)浓度0.6 mmol/L、反应时间60 min时,废水中COD_(Cr)去除率高达90.5%;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氧化降解过程符合准一极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