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射流分级机对氢还原法制备的钨粉进行分级处理,研究了分级刀位置和气体压力对不同粒度产物收集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钨粉产物的SEM形貌与粒度分布,讨论了钨粉在射流作用下的分级机理,对分级前后的钨粉用等静压压制和中频烧结工艺制备了多孔钨骨架。结果表明,采用射流分级技术实现了平均粒径为3~6μm钨粉的精确分级,分级后中粉粒度收窄、分散性好。5.5μm二次分级中粉经1 700℃中频烧结后,多孔钨孔隙分布均匀性优于未分级钨粉,总孔隙率23.99%,闭孔率0.22%,平均孔径为1.19μm。  相似文献   

2.
《中国钨业》2022,(1):49-54
多孔钨材料的孔隙特性和基体材料的机加工性能会影响发射极使用性能和寿命,本研究采用经过分级后的钨粉成功制备了超细多孔钨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和超声波无损探伤设备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组织特性,使用压汞法分析了超细多孔钨材料的孔隙特性,开发了薄片状超细多孔钨试件的去铜工艺。研究表明:分级技术可有效实现对钨粉特性的调控,包括费氏粒度、粒度分布和钨粉微观形貌;使用分级钨粉制备的多孔钨材料空隙特性良好,孔径分布为单峰分布,平均孔径为0.9μm,通孔率为17.1%,闭孔率为1.4%;真空高温物理去铜制备薄片状的多孔钨试件时,使用中部镂空的工装,可以保证试件在去铜完全的同时不发生变形。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阴极基体用超细钨粉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向滴加沉淀法、微乳法和溶胶-凝胶法3种液相方法合成超细WO3,然后将超细WO3在高纯氢气氛中还原成超细钨粉。XRD,SEM和数学统计分布软件结果分析表明,溶胶-凝胶法得到立方相钨粉,颗粒大小均匀且具有良好的球形度,平均粒径约为200nm,满足高性能阴极基体的要求。微乳法制备的钨粉形貌为片状,不适合作阴极基体的原始粉料。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钨粉团聚及粒度控制对后续制品的影响,研究了四种分散分级方式,分析了不同钨粉产物的 SEM 形貌与粒度分布。结果表明采用射流分级技术实现了钨粉精确分级,分级后中粉产物粒径收窄明显。该技术对于 喷涂粉末以及致密 / 多孔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可控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超细及纳米钨粉因优越的性能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其制备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综述了超细和纳米钨粉的制备技术,着重介绍了氧化钨氢还原法、高能球磨法、溶胶凝胶法、冷冻干燥法制备超细及纳米钨粉原理和工艺的应用,并展望了超细和纳米钨粉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超细粉末制备、喂料准备、注射工艺、烧结工艺和热等静压处理等方面研究了超细纯钨粉以及超细稀土氧化物弥散增强钨粉的金属注射成形技术,利用该技术制备了聚变装置中的钨零部件,并对这种超细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钨零件的微观组织和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细纯钨粉零件相对密度可达98%以上,平均晶粒尺寸10~15 μm,500℃以上的热导率与锻造钨零件相当;超细稀土氧化物弥散增强钨粉零件相对密度可达99%以上,平均晶粒尺寸3~5 μm,抗热冲击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NaCl-Na_2WO_4-WO_3系熔盐电解法制备超细钨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NaCl Na2 WO4 WO3熔盐体系中 ,对熔盐电解法电解氧化钨制取高纯超细钨粉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该电解质体系中 ,在电解温度为 780℃、阴极电流密度为 32 0mA/cm2 的条件下 ,可以制得平均粒度为 0 96 1μm的超细钨粉。在低电流密度时 ,阴极的电解反应为W6 在阴极放电 ,三氧化钨直接还原得到钨粉 ;而在高电流密度时 ,阴极电解反应分为两步 ,首先是Na 在阴极放电 ,生成金属钠 ,然后是金属钠还原三氧化钨得到钨粉。另外 ,还对电解槽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和电解质中WO3的浓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测定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NaCl—Na2WO4—WO3系熔盐电解法制备超细钨粉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NaCl-Na2WO4-WO3熔盐体系中,对熔盐电解法电解氧化钨制取高纯超细钨粉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该电解质体系中,在电解温度为780℃、阴极电流密度为320mA/cm^2的条件下,可以制得平均粒度为0.961μm的超细钨粉。在低电流密度时,阴极的电解反应为W^6 在阴极放电,三氧化钨直接还原得到钨粉;而在高电流密度时,阴极电解反应分为两步,首先是Na^ 在阴极放电,生成金属钠,然后是金属钠还原三氧化钨得到钨粉。另外,还对电解槽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和电解质中WO3的浓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测定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氧含量的氧化钨粉对超细钨粉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蓝钨(WO_(2.90))为原料制取的钨粉粒度都在1μm左右,以紫钨(WO_(2.72))为原料制备的钨粉的粒度均小于以蓝钨为原材料制备的粉体。不同氧含量的氧化钨粉制备超细钨粉时,影响粉末FSSS粒度的顺序为:还原温度氢气流量装舟量推舟速度。以紫钨为原料,在还原温度700~840℃、推舟速度18min/舟、装舟量0.35kg/舟、氢气流量50~60m3/h的条件下,制备的钨粉粒度为0.3μm左右。  相似文献   

10.
超细钨粉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细钨粉以其显著的特点成为多种重要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的重要原料,从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目前,不少研究者通过实验探索出多种制备超细钨粉的生产工艺,由于这些方法对超细粉末的制备原理和工艺途径各不相同,由此所得到的粉末性能也存在差异。笔者介绍了超细钨粉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采用传统氢还原工艺制造超细钨粉过程中氧化钨原料相组成对超细钨粉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钨的相组成对超细钨粉的均匀性有着重要影响,单一相组成的氧化钨能制得超细而均匀的钨粉,多种相组成的氧化钨,由于在还原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还原路径和还原速率,制得的钨粉虽细但不均匀。  相似文献   

12.
氧化钨原料对钨粉粒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不同的氧化钨原料明显地影响到钨粉的粒度。因此,正确地选择和生产氧化钨原料在钨粉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用氢还原紫色氧化钨可高效地获得细钨粉。  相似文献   

13.
Scandia pressed cathodes were prepared by powder metallurgy method using mixed powder of scandia doped tungsten and barium-calcium aluminates obtained by different mixing methods.The element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greatly affected the emission property.The powder prepared by ball-milling had small particle size and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elements.This kind of powder was favorable for the chemical reaction among Ba,Ca aluminates,scandia and tungsten to take place sufficiently to form active substance which can improve the emission property.The emission current density of the cathode prepared with ball-milling powder was about 8 times higher than that prepared by manually mixing method,4 times higher than Os coated M-type cathode.The higher content of the active substance on the cathode surface prepared by ball-milling led to the better emission performance of the cathode.  相似文献   

14.
蓝钨氢还原制取钨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探讨了蓝钨氢还原过程中影响钨粉粒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制取细钨粉应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福生 《中国钨业》2000,15(3):29-35
对用极细掺杂钨粉(2.5~5.0μm)等静压成型长径比30左右的圆钨条工艺进行了研究 ,解决了圆钨条难成型、坯条弯曲、不圆、直径不均匀 ,脱模难等五大技术问题 ;分析了新老两种工艺生产的钨坯在烧结加工过程中对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找出了钨丝劈裂脆断的原因。为了使该工艺用于工业生产 ,还研制了金属粉末自动装料机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装粉质量  相似文献   

16.
酸沉淀法制备超微细球形钨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钨酸铵为原料,在超声和机械搅拌下与强酸发生反应得到钨酸沉淀,再经干燥、研磨、过筛后在常规氢气炉中进行还原得到钨粉。研究了酸的种类及用量和分散剂对钨粉粒度、颗粒形貌及分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酸种类及用量都对钨粉形貌产生影响,当硫酸与钨酸铵的体积比为17∶100时所得钨粉粒度均匀且近乎球形。此外,采用硫酸为沉淀剂的反应体系中(H2SO4∶(NH4)2WO4=17∶100),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加入可使钨粉粒度更均匀,颗粒更分散,形状为球形,平均粒径1.5μm左右。  相似文献   

17.
随着超细碳化钨粉的应用领域不断地扩展,形成工业规模生产超细WC粉已成为各粉末生产厂家关注的焦点。采用传统工艺流程并进行优化,利用紫色氧化钨氢还原法便可成功地生产出平均粒度0.1μm的均匀超细钨粉和平均粒度0.2μm以下的均匀超细碳化钨粉。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稳定,实现了工业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8.
蓝钨制取超细钨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蓝钨为原料,通过氢还原制取超细W粉末,研究了还原温度、装舟量和氢气流量对制取W粉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使用蓝钨可以制得超细钨粉。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热喷涂用碳化钨粉末通常采用铸造方法生产,粉末呈多角状,流动性差且硬度低,难以满足高性能硬面材料的要求。以钨粉、炭黑、碳化钨粉前躯体或多角状碳化钨为原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超高温熔炼及超高温雾化装备制备出球形碳化钨粉末,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分析测试了粉末的相、组织、成分及性能。结果表明:碳化钨粉末外观呈球状、内部为细针状共晶组织、显微硬度3 200 HV、霍尔流速6.5 s/50 g、具有流动性好、耐磨性佳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