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伯伟 《工业加热》2007,36(3):64-64
根据现有的发展水平,钢坯加热的最好办法是采用步进操式连续加热炉。介绍了俄罗斯新库茨涅斯钢铁公司的加热系统,重点介绍有关钢轨钢(电炉钢)加热中氧化和脱碳的研究。实验研究条件中加热温度950~1250℃,加热时间10~60min。实验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1050~1100℃时,加热对氧化和脱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CA(元胞自动机)和FE(有限元)耦合模型,模拟齿轮钢中Si、 Mn、 Cr、 Ti 4种元素对连铸坯凝固组织的影响。模拟所得温度场和凝固组织跟实际数据基本吻合。在国标规定的成分范围内, Si含量增加可降低钢种液相线温度,增加形核动力,从而增加晶粒数目,细化晶粒; Ti含量可增加钢中异相形核数,从而增加晶粒数目,细化晶粒; Si, Ti含量增加还可降低枝晶尖端生长速度,从而减小柱状晶区域,扩大等轴晶区域; Mn, Cr含量变化对于钢种的液相线温度以及枝晶尖端生长速度影响不大,因此对于晶粒数目,等轴晶面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12MnMoV 钢是在14MnMoV 钢基础上经过适当的成分调整后冶炼的一种新钢种,准备用于制造中高压锅炉无缝钢管。调整后的成分中适当地增加了Si 和V 的含量,以提高钢的抗氧化能力和增强钢的热强性能(Si 由0.2~0.4%增加到0.5~0.8%,V 由0.08~0.16%增加到0.25~0.35%)。为了改善钢的焊接性能和适当提高钢的韧性,Mn和C 的含量稍有减少(Mn 由1.2~1.5减至0.8~1.2%,C 由0.1~0.18%减至0.08~0.15%)。该钢已作为锅炉用高压无缝钢管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磨削、喷丸、细晶粒+酸洗、磨削+酸洗和15%变形+酸洗等5种状态TP347H钢试样在650℃水蒸气中氧化2000h的表面形态和氧化速度.用蒸汽氧化炉进行蒸汽氧化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氧化后试样表面氧化膜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表面氧化膜的结构,用减重法和厚度法测试和计算了5组TP347H试样在蒸汽中的氧化速度.结果表明:表面状态不同的试样在水蒸气中氧化时,形成的氧化膜形貌相似,但氧化速度不同.氧化速度由小到大依次为磨削试样、喷丸试样、细晶粒+酸洗试样、磨削+酸洗试样和15%变形+酸洗试样.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钢表面氧化层的构成与基本氧化机制,综述了国内外不同钢种的氧化、脱碳性能的研究结果,总结了钢中残留元素与添加元素对钢氧化脱碳性能的影响关系与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WJ941780钢退火炉控制气氛系统故障的排除─—《IndustrialHeating》,1993,v60,No.11,35~40(英)全面分析各种连续式退火炉的控制气氛系统常见的氧化、脱碳、结碳黑等现象成因,以及解决的措施,并提出了防止上述故障的建...  相似文献   

7.
1、大庆油田:抽油机平均节电率为10.3%;2、胜利油田:抽油机平均节电率为15.9%;3、邯郸钢铁集团(钳钢):冷床系统平均节电率为16.4%;4、武汉钢铁集团(武钢):系统平均节电率为11.5%;5、中国一汽集团模具有限公司(长春汽车制造厂):系统总节电率为14.9%;6、北京首钢集团第二通用机械厂:  相似文献   

8.
真密度为1.8g/cm^-3-95g/cm ^-3;视密度为0.88g/cm ^-3~1.08g/cm ^-3;气孔率为35%~55%;散密度为400kg/m^3~500kg/m^3;平均比热容为0.808kJ(kg·k)(100℃),1.465kJ(kg·k)(1000℃);  相似文献   

9.
牌号为30Cr1Mo1V的锻件为汽轮机组常用的重要大型锻件之一,主要合金元素Cr,其化学成分有着严格的范围要求1.0%~1.40%,准确定量测定非常重要,文章利用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Cr,并分析测量过程不确定度产生的原因.建立数学模型。对测定重复性、标;住物质、试样称量、计量器皿等进行不确定度分量评定,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并给出含量测定报告,结果表明测量的重复性、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为其测量过程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需严格控制:滴定体积、相对原予量对合成不确定度的影响较小。同时该方法的不确定度满足合金钢中铬成分定量分析要求.可以作为材料成分检测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苏联研制成功一种制造内燃机零件用的铸铁,使工作寿命可增加1倍以上,因而获得了专利发明权。该铸铁可在20~600℃的温度下和冲击及磨料磨损条件下可靠地工作,是制造内燃机零件的理想材料。其成分(重量%)为:碳C1.6~2.8%,硅Si0.2~1.4%,锰Mn0.4~3.5%,铬Cr3.5~8.5%,铜Cu0.5~  相似文献   

11.
董方  邓浩华  郄俊懋 《工业加热》2014,(1):32-35,47
在实验室利用MoSi2高温管式电阻炉研究了LF炉精炼渣的成分和粒度对Q345钢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精炼渣碱度较高的条件下(R=3~5),随着碱度增大,脱硫率逐渐增加;w(Al2O3)在18%~28%,w(BaO)在6%~14%,w(CaF2)在0~10%的范围内,实验渣有一最佳脱硫率.在精炼渣成分不变的条件下,脱硫率随着精炼渣粒度的减小而升高.运用正交分析法对精炼渣进行优化,得出高碱度精炼渣的优化渣系为:R=5,w(Al2O3)=23%,w(BaO)=10%,w(CaF2)=5%.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影响600MW机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岛厂用电率的主要因素。对煤收到基硫分高低、烟气量大小、采用的不同脱硫设备等对脱硫厂用电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国内现设计的600MW机组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时,设计煤种为高热值.低硫分(硫分低于0.7%),并且脱硫烟气系统不设GGH或设GGH时,脱硫厂用电率为1.0%~1.1%;当采用低热值.高水分设计煤种,脱硫厂用电率在1.7%以上。当采用高硫分(硫分高于4%)、中等热值的煤种时,脱硫厂用电率最高可达1.98%。应根据工程具体煤种情况核算脱硫系统主要设备(增压风机、浆液循环泵、磨粉机、真空泵、氧化风机等主要设备)的轴功率。在初步设计阶段核算脱硫部分厂用电率后,完成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岛脱硫部分厂用变容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汽油短缺和燃用汽油产生大量污染等问题,研究了以工业甲醇、C5 、C1~C5,助溶剂和腐蚀抑制剂组成的FBM(fuel based on methanol)车用醇基燃料。对90^# FBM车用醇基燃料进行了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起动性能试验,怠速排放性能测试,速度特性试验和负荷特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与燃用90^#汽油相比,发动机平均起动时间提前0.31S,表明了醇基燃料的冷机起动性能优于90^#汽油;排污低于90^#汽油;在100%油门开度下,转速在1000r/min至2800r/min之间,其最大功率比90^#汽油下降2.479,6,最大扭矩下降2.34%,最低燃料消耗率上升5.79%;1800r/min负荷特性试验结果,平均燃料消耗率比90^#汽油上升5.57%。  相似文献   

14.
臭氧氧化结合化学吸收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和开发臭氧氧化结合化学吸收同时脱除多种污染物技术,阐明了石灰石吸收脱除臭氧氧化产物(SOx和NOx)的吸收反应机理,通过气液固平衡理论对石灰石浆液吸收SOx和NOx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理论分析表明:烟气中CO2对SOx和NOx吸收的影响可以忽略,并给出浆液在吸收容量所能承受的最大气液比。当[CaCO3]=0.05mol/1时,临界点M=600-700;当[CaCO3]=0.1mol/1时,临界点M=1200~1300;当[CaCO3]=0.15mol/1时,临界点M=1900~2000。图4表1参9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鼓泡流化床气化特性的空气当量比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鼓泡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器内,以空气为气化介质,对木屑进行了常压气化试验研究。选择空气当量比ER为0.13~0.33进行试验,研究了在气化温度为760%、810~12和860℃条件下对气化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主要燃气成分含量H2:6.2%~14.1%,CO29.9%~30.2%,CH4:1.6%~11.2%,产气率:1.0m3/kg~1.740/kg,产气低位热值:3526kJ/m3~9184kJ/m3,碳转换率:52.3%~82.3%,气化效率38%~69.1%。  相似文献   

16.
刘佑平 《柴油机》1992,(2):50-52,57
<正> 柴油机灰铸铁件成分中的Si/C比通常较低,而从日本、意大利进口的内燃机铸铁气缸体成分中Si/C比较高。在相同碳当量(即C+1/3Si)下,当灰铸铁成分中Si/C比不小于0.65时,与低Si/C比灰铸铁比较,抗拉强度值可提高20N/mm~2以上,并且弹性模量值在100000N/mm~2以上,同国外内燃机气缸体用灰铸铁的100000~140000N/mm~2近似。德国大众汽车厂TL-VW009-A文件规定,对用于高要求汽油机和柴油机气缸体的灰铸铁C为(3.0~3.5)%,Si为(1.8~2.7)%。  相似文献   

17.
目前,火力电站锅炉的设计温度和压力较过去的高,尤其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超超临界锅炉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类锅炉的用钢必须较传统的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更高的高温强度。在分析了各种合金元素对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的蠕变断裂强度的作用后,开发出新型的耐热钢(0.1C-18Cr-10Ni-3Cu—Ti—Nb)。该钢在600~700℃下的蠕变断裂强度比ASMESA-213TP347H要高出30%。由于加入约3%重量的cu,使该钢在服役时产生微细弥散、沉淀于奥氏体内的富铜相,并与其互相密合,从而显著地改善蠕变断裂强度。其中添加的微量Ti和Nb也进一步改善了蠕变断裂强度。Ti和Nb的含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部分C可以和他们形成碳化物,其余的C与Cr形成碳化铬(M23C6)。这些弥散的MmgCr和(Ti,Nb)C改善了新开发钢的蠕变断裂强度。该钢的成本优势也可以预期的,由于该钢的高强度,在锅炉上使用可以减薄钢管壁厚,从而降低成本。可以预期的是,这种新开发出的钢将是超超临界锅炉的备选材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用水蒸气进行梧桐叶粉体的催化气化实验研究。考察了一些主要参数变量,温度(700~900℃)、生物质粉体粒径(〈1mm)、水蒸气/生物质比(0~2.67)、水蒸气压力(0.02MPa-0.08MPa)等对气化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温度有利手氢的产出,但温度过高会使气体热值下降;生物质粉体粒径的大小对产气组分的分布和产气率均有影响;水蒸气的加入使生物质气化产氢率和产气率显著提高,但水蒸气加入量过多使温度下降,产氢率、产气率和产气热值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动脉灌注不同浓度、不同剂量脂肪乳(LE)对血流速度的影响,探讨LE作为载体的作用机制。方法以20%和30%LE进行动脉灌注,剂量分别为2ml 和20ml ,分为4组:A组(20%LE,2ml )、B组(20%LE,20ml )、C组(30%LE,2ml )、D组(30%LE,20ml )。用2只健康杂种犬,在DSA引导下分别置管于肝动脉、脾动脉进行灌注。统计各组从导管头端对比剂显现至脾动脉、肝动脉选定点血管显影所需的帧数,并记录造影时间。结果不同浓度和剂量的LE灌注后均可减缓血流速度,但减缓的持续时间和最大减缓速度(减缓峰值)有所不同(P<0.05)。A组约5min血流速度恢复正常,B组需5~10min,C组需20min,D组需20~30min;流速减缓峰值于A组为18帧(1.44s),B组为30帧(2.4s),C组为9帧(0.72s),D组为14帧(1.12s)。结论LE经动脉灌注后均可造成局部血流速度减缓,30%LE造成流速减缓程度比20%LE轻,但其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锅炉管在运行条件下所发生的各种氧化与脱碳,并着重分析了氧化脱碳与某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讨论了氧化脱碳对锅炉管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