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温怀玉  罗光春 《计算机应用》2010,30(10):2636-2640
在分析无线Mesh网路由协议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结合无线Mesh网络的性能要求,以优化链路状态路由(OLSR)协议为原型,采用跨层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状态良好程度的路由协议LR-OLSR。该协议引入了认知无线网络中的环境感知推理思想,通过对节点负载、链路投递率和链路可用性等信息进行感知,并以此为依据对链路质量进行推理,获得网络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对之间各路径状态良好程度的评价,将其作为路由选择的依据,实现对路由的优化选择,提高网络的吞吐量,达到负载均衡。通过与OLSR及其典型改进协议P-OLSR、SC-OLSR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LR-OLSR能够提高网络中分组的递交率,降低平均端到端时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无线Mesh网路由协议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结合无线Mesh网络的性能要求,以OLSR协议为原 型,采用跨层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状态良好程度的路由协议工R-)工SR。该协议引入了认知无线网络中的 环境感知推理思想,通过对节点负载、链路投递率和链路可用性等信息进行感知,并以此为依据对链路质量进行推理, 将其作为路由选择的依据,实现对路由的优化选择,提高网络的吞吐量,达到负载均衡。仿真结果表明,工R-OI_SR能 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网络中分组的递交率,降低平均端到端时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3.
韩智洋  束永安 《微机发展》2014,(1):85-88,92
传统AdHoc网络路由协议主要是基于“最短路径”来考虑,会在网络中造成对一些“热点节点”的过度使用和链路负载不均衡。针对AdHoc网络中移动节点能量有限和链路负载不平衡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链路负载均衡的节能路由协议(1inkLoadBalancingandEnergySavingroutingprotocol,LBES)。该协议通过考虑网络中节点生存时间和节点间链路通信效率两个方面因素,基于这两方面性能重新定义和计算链路性能,以达到优化路由选择的效果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与DSR和MRL相比,LBES有效地延长了网络寿命,降低了网络传输时延,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微型机与应用》2015,(22):64-67
无线信道干扰和负载分布不均匀严重影响无线网络的网络吞吐量、端到端延时等。在已有的路由度量的基础上,充分继承其通过邻居节点负载描述干扰强度的优势,进一步分析节点负载的影响,提出负载均衡的干扰感知路由度量,将干扰邻居节点的数量、负载和距离综合作用结果作为流间干扰强度,使用节点处的平均队列长度捕捉节点负载,并改进期望传输时间消除链路的不对称性,实现负载均衡和干扰感知,避开热点区域。同时将LBIA合并入路由协议。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度量可以有效地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提升网络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得WMN获得更好的负载均衡以防止网络拥塞,提出了一种适用于WMN的多路径路由协议.首先定义了一种综合考虑链路质量和节点负载的负载感知路由判据和可用带宽的计算方法,然后对路由更新机制进行了优化,并在路由请求阶段进行带宽预留,最后根据每条路径所分配的权值概率进行数据转发,进行节点间的负载均衡.仿真结果表明,与HWMP和AOMDV相比,改进后的路由协议有效避免了网络拥塞,增加了网络吞吐量,降低了平均端到端的延迟,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自组网中,由于网络节点的移动性和拓扑结构的多态性,多路径路由在稳定性,均衡负载方面优于单路径路由,非常适合Ad hoc网络。考虑到移动自组网中节点能量的局限性,在DSR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径路由算法。该算法结合节点路径的能量消耗率,预测出链路的生命期,以求找到多条有效路径并进行传输。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比DSR具有更好的吞吐量和端到端延迟。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线Mesh网络中路由的拥塞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距离与队列积压信息的拥塞感知路由协议(DR-CAR)。首先,结合链路质量源路由(LQSR)协议中的距离度量和E-Backpressure协议中的队列积压度量构建一种新的链路质量度量。然后,每个节点通过探测数据包来计算链路质量,并通过控制数据包和其邻居节点进行交互,以此来更新链路质量。最后,节点根据链路质量来选择下一跳节点,从而构建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最佳路径。另外,在MAC层中为控制数据包分配最高的优先级,同时保证控制数据包的安全性。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的链路负载下,该协议在网络传输时延和网络吞吐量方面都具有优越的性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丁雄  谢鲲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6):2249-2253
提出了一种DSR的改进多径路由协议(LBDSRM)。采用开销小的综合链路状态路由判据算法,协议具有链路状态实时监控与适时调整路由功能,在链路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主动通知有路由冗余的源节点改用或重点使用次选路由;而且协议提出了适时退避算法,解决了多径任务与单径任务争用链路时网络公平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新协议能有效避免节点拥塞,达到较好的动态负载均衡,实现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现有的先验式路由协议不能根据网络负载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动态路由选择和拥塞避让混合路由协议。采用新的路由度量、先验式路由选择方法和拥塞处理机制,根据整条链路的节点负载动态选择最优的路径,实现根据整个网络的负载情况进行动态选择,避让拥塞节点,提高网络的鲁棒性。ns-3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区域条件感知混合路由协议(regional condition-aware hybrid routing protocol, RCA-HRP)协议相比,该混合路由协议可以有效改善网络的平均吞吐量、延迟和丢包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城市交通环境中车载自组织网络中路由协议的链路存活时间、吞吐量等性能指标,在拓扑反应式路由协议的基础上,引入车载网络节点的位置信息,设计基于动态实时位置信息变化的车载路由协议优化模型M-AODV。该模型按照十字路口车辆优先和相对位置为同方向节点优先转发的原则,根据路由信息表中位置信息区分转发控制包,并给出该路由算法的面向C++语言的UML建模图及其算法流程图。通过NS2仿真平台仿真表明,与传统的路由模型相比,该模型优化了VANETs网络中链路存活时间、时延、吞吐量等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1.
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负载均衡路由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无线网状网的网络容量问题,在多信道无线网状网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线性规划公式对无线网状网的路由问题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负载均衡的路由算法,在对业务请求的路由跳步数进行约束的前提上,通过减少网络链路上的负载,达到提高网络的吞吐量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显著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2.
周秋花  邹艳丽 《计算机工程》2010,36(19):126-127
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网络边权和节点空闲度的路由策略,该路由搜索策略具有一可调参数 ,应用该策略对BBV加权网络上的数据传输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数值仿真发现,当 时,网络具有最大的通信能力、较小的平均传输时间和最小的网络负载。与基于局域边权信息的路由策略相比,该策略可以提高网络通信能力,在拥塞状态下减小网络负载。对于加权网络的拥塞控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声移动传感器网络中存在水声通信环境恶劣、通信环境复杂多变以及节点能量受限造成的水声移 动传感器网络能量不均和路由链路断裂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能量与链路度量路由的改进按需平面距离向量路由 (AODV)协议. 引入了以能量阈值为基准描述网络节点能量状态的能量指标以及以邻居节点间距离为基准描述链路 状态的链路指标, 并以综合考虑网络路由链路中节点的能量指标、路由链路指标以及路由链路跳数的路由度量作 为协议选择路径的优先条件, 并以此进行路由修复. 仿真实验表明, 本文所设计的改进AODV协议可提升网络整体 数据量、均衡网络节点能量、延长网络的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14.
目前使用的两种IP路由算法-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都基于局域最优思想:每个路由器为其转发的包选择某种距离测试下的最短路径尽力发送,但是由于网络业务量具有无特征尺度的突发性,带宽资源经常可能处于相对稀缺的临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局域最优的路由策略通常并不对应于全局的最优,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由局域最优算法所导致的路由振荡,提出的自适应随机化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利用自适应随机化方法协调,限制各路由器的局域最优要求,有效地解决了路由振荡问题,仿真表明新算法显著提高了以包平均传输延迟和包丢失率为测度的网络的整体传输性能,此外,新算法的协调机制仍是局域性的,因而不显著地增加通信和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15.
The performance of nonhierarchical circuit switched networks at moderate load conditions is improved when alternate routes are made available. Alternate routes, however, introduce instability under heavy and overloaded conditions, and under these load conditions network performance is found to deteriorate. To alleviate this problem, a control mechanism is used where, a fraction of the capacity of each link is reserved for direct routed calls. In this work, a traffic management scheme is developed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a mesh-connected, circuit-switche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 network load is measured and the network is continually adapted by reconfiguring the map to suit the current traffic conditions. The routing is performed dynamically. The reconfiguration of the network is done by properly allocating the capacity of each link and placing an optimal reservation on each link. The optimization is done by using two neural network-based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mean field annea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is done between these two techniques. The results from the simulation study show that this method of traffic management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pure dynamic routing with a fixed configuration.  相似文献   

16.
卢宇  魏敏  吴钦章 《计算机工程》2007,33(22):121-123
针对移动Ad Hoc网络通信节点共享通信介质且易受网络负荷影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MAC层信息的OLSR协议改进方案。该方案通过对HELLO消息、TC消息的修改来获取并传输MAC层的拥塞信息,对路径选择算法进行改进以评估节点的网络负荷,选择出一条网络负荷和冲突较轻的路由,从而减少数据在MAC层和物理层的丢包。方案改进了TC消息源头节点的发送方式,采用源节点二次发送机制以降低对路由性能有重要影响的信令信息丢失的概率,稳定路由协议的性能,减少数据在网络层的丢包。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方案在网络负荷较重时,在不同的移动速率下均能提高数据传输的成功率,增强网络承受负荷的能力,提高其路由传输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于数据中心网络不均衡的流量分布,和在使用固定功能交换机的软件定义网络中部署强化学习模型时,不能精确感知网络状态导致的路由决策偏差问题,设计了一种在具有可编程数据平面的软件定义网络中,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强化学习模型的路由优化方法.通过在可编程数据平面自定义数据包处理逻辑,获取细粒度、高精度的网络状态参...  相似文献   

18.
延长网络的稳定周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的重要挑战,负载均衡算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提出了一种负载均衡算法(LDBRA),它根据节点的能量分布状况及通信能耗选择簇首节点以实现负载均衡.在簇首选择过程中,在以上两个因素中选择平衡点实现最优簇头的选择.仿真结果显示LDBRA能够更好的实现负载均衡,延长网络的稳定周期.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现有的无线Mesh网路由研究多寻求当前时刻的最优路径,缺少流量均衡机制,影响了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益。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QoS的流量均衡策略。通过研究蚁群算法,重新定义启发信息和信息素更新规则,将节点和链路负载加入到路径选择的权衡因素中;同时,考虑到Mesh节点到骨干网的通信,提出针对网关节点的流量均衡机制。改进算法以业务QoS要求作为约束条件,使路径规划倾向于负载度低的链路和节点,为后续业务的路由选择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数据量的增多,该算法始终可以保证业务QoS,实现了严格的QoS约束,并且能有效提高链路利用率,在路由质量方面优于中心节点法和改进信息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