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及东亚地区,住宅生命周期呈短寿命型,大量处于设计使用年限内的住房被拆除,不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的原则.相当多的建筑被拆除是由于结构安全及其它质量问题所致,全面迅速地提高住宅品质是当务之急.住宅的全寿命高品质依靠完整的住宅产业体系来实现,其中的住宅性能认定,既是住宅产品体系,又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制度.总结和完善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提高认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以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供全寿命高品质的住宅及准确的市场信息,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及东亚地区,住宅生命周期呈短寿命型,大量处于设计使用年限内的住房被拆除,不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的原则.相当多的建筑被拆除是由于结构安全及其经质量问题所致,全面迅速地提高住宅品质是当务之急.住宅的全寿命高品质领先完整的住宅产业体系来实现,其中的住宅性能认定,既是住宅产品体系,又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制度.要总结和完善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提高认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以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供全寿命高品质的住宅及准确的市场信息,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开展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工作,对于规划、设计、施工、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标准提出了可考核的具体指标,促进房地产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住宅的质量和性能,住宅性能认定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目前工作的重点之一。对消费者而言,性能认定制度将为消费者带来品质保证的住宅;对开发企业而言,可以按照科学的标准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住宅,同时可以以高品质的住宅赢得消费者和社会的信任;对社会而言,通过推行性能认定制度,使住宅的生产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即推动住宅产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建设部决定在我国建立住宅性能认定制度,1999年4月29日,建设部批准发布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于1999年7月1日起试行。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于1999年7月2日印发了“关于实施(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几点意见的通知”,就近期内开展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工作,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在我国建立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开展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工作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对于促进住宅产业的发展和提高住宅的质量,具有现…  相似文献   

5.
郑稳 《福建建筑》2006,(5):177-178
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在我国实行已有6年时间,但消费者对住宅质量问题的投诉仍居高不下。本文从开展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后存在的各种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了住宅性能认定存在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我国住宅质量保证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住宅这种特殊商品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消费者在购房时对住宅的功能质量、环境质量、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住宅性能认定是我国为引领住宅品质的提高,促进住宅消费者的利益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住宅性能综合评价制度。通过分析住宅开发企业间博弈以及住宅开发企业与消费者间的博弈,总结影响住宅性能认定工作实施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的建议,对今后我国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办发[1999]72号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建住房[1999]114号文《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我国开始实施商品住宅认定制度 ,逐步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住宅性能评价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对于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体系中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特引介一读  相似文献   

8.
赵彦霞  赵雷 《钢结构》2007,22(9):57-60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住宅这种特殊商品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消费者在购房时对住宅的功能质量、环境质量、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住宅性能认定是我国为引领住宅品质的提高,促进住宅消费者的利益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住宅性能综合评价制度.通过分析住宅开发企业间博弈以及住宅开发企业与消费者间的博弈,总结影响住宅性能认定工作实施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的建议,对今后我国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新型建筑节能体系——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体系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根据节能建筑实际建立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进行住宅的经济效果综合评价。经济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显著低于普通剪力墙体系及砖混结构体系。体系在提高住宅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等住宅品质的同时,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为了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规范商品住宅市场,保障住宅消费者的利益,建设部以部文正式下发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自1999年7月l日起试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规范商品住宅市场,保障住宅消费者的利益,推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系指商品住宅按照国务院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住宅建设发展迅速,但是住宅建筑的质量却提高有限,房屋品质也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鉴于此,国家推行了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出台了国家标准《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对住宅性能的各个方面规定了严格的指标,其中包括住宅建筑设计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建筑师的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针对这个制度及标准结合住宅设计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开发》1999,(11):7-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规范商品住宅市场,保障住宅消费者的利益,推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系指商品住宅按照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标准及统一规定的认定程序,经评审委员会进行技术审查和认定委员会确认,并获得认定证书和认定标志以证明该商品住宅的性能等级。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新建的商品住宅。凡列入国家、省级住宅试点(示范)工程的新建住宅小区商品住宅应申请…  相似文献   

13.
张倩 《建筑经济》2022,(2):91-97
从全寿命周期理论出发,阐述产业化住宅发展内容及原则.然后分析发展产业化住宅在投资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报废回收阶段的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最后从经济激励、技术保障、住宅性能认定及质量保证保险等方面提出推动产业化住宅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住宅性能认定的基本概况住宅性能认定是我国为引领住宅品质的提高,保证住宅消费者的利益,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住宅性能综合评价制度。它的实施,对  相似文献   

15.
正住宅性能认定制度以国家标准为依据,以全面评定住宅的适用、环境、经济、安全、耐久五大性能为抓手,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引导住房理性消费为特色,以鼓励开发商提高住宅性能为目的,以推进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为根本目标,是推进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和提高我国住宅性能品质的重要保障。住宅性能认定制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建筑寿命偏短,一直饱受诟病,而建筑的拆除与新建,则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极不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CSI住宅的推出,是破解此问题的手段之一。但被视为中国百年住宅建筑体系基础的CSI住宅对于大部分人而言  相似文献   

17.
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实现四节一环保,全面提升住宅品质是住宅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住宅作为建筑产品,它的性能和品质基础是部品,具有高品质的部品才能有高品质的住宅。提高住宅质量,要依靠  相似文献   

18.
1、"品质升级"的住宅设计与技术1.1长寿化的SI住宅与资产的保值增值住宅是寿命不同的材料和部品的集合体,住宅维护维修和资源与建筑寿命等课题尤为突出,建筑物生命周期的延长就是对资源的最大节约。现在大量的住宅在设计使用周期内被拆除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反映出我国房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规划设计等各方面诸多问题。传统建造住宅设  相似文献   

19.
仲方 《住宅产业》2011,(4):61-63
中国建筑寿命偏短,一直饱受诟病,而建筑的拆除与新建,则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极不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CSI住宅的推出,是破解此问题的手段之一。但被视为中国"百年住宅"建筑体系基础的CSI住宅对于大部分人而言  相似文献   

20.
绿色住宅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除了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外,还得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由于评价指标在不同的寿命周期阶段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仅仅从规划设计角度去预测建筑的绿色性能是不科学的,其参考价值也是有限的。基于完善绿色住宅评价体系的目标,尝试从资源节约、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3个方面建立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住宅评估体系,分析不同寿命周期阶段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并运用改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住宅绿色等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