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竹纤维织物前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冬 《国外丝绸》2005,20(2):14-16
本文介绍了竹纤维的酶退浆工艺,并对其碱氧煮漂工艺的烧碱浓度、双氧水用量、汽蒸时间等工艺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强力、白度、毛效等试验指标的结果,得出了当100%NaOH 1g/L、30%H2O2、7g/L和汽蒸时间60min时为煮漂最佳工艺,并应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探讨了保险粉和TD在不同条件下对染液还原电位的影响,并采用浸染染色法研究了它们作为还原剂的靛蓝染色工艺。在规定染色条件下(织物重5g,浴比1:20,染料浓度3g/L,染色温度25℃),保险粉作为还原剂的最佳工艺为:保险粉10g/L,NaOH5g/L,氧化时间2min;TD作为还原剂的最佳工艺为:TD4g/L,NaOH7g/L,尿素5g/L,亚硝酸钠3g/L,氧化时间1min。  相似文献   

3.
纯棉织物酶-氧一浴法前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沈志平  丁海刚  林荣 《印染》2003,29(5):11-13
探讨洁棉酶-双氧水—浴法对纯棉织物前处理的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并得出最佳工艺流程为:织物于60℃加工液中浸渍20—30min后加热至沸,随后再煮漂30—40min;工艺处方为:洁棉酶8g/L,100%双氧水6g/L,渗透剂2g/L,pH值9—9.5,浴比1:15。  相似文献   

4.
纯棉纱卡退浆后不煮练而以纤维素酶处理,并辅以氧漂或氯漂以达到前处理和碱量的效果。酶工艺与冷轧堆工艺半制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比较。酶法尚不如冷轧堆,但对减少污染有重要意义,其基本工艺为:烧毛→碱退浆(NaOH30~35g/L,HP—2,HP—3初加各skg,续加每箱布各2kg,80℃浸轧,100±2℃保温50min)→酶处理(西安固体酶HG-200020P/L,催化剂F26P/L,PH4.5~5.5,温度50~60C处理60min)→→染色冷轧堆工艺为:冷堆(NaOH40~45,H。O。22±2,GJ—1016,HP-19,水玻璃7g/L)→、汽蒸平洗→烧毛→氯漂(H2O24~5,G…  相似文献   

5.
采用织造、烧毛、丝光、煮练和柔软整理等工艺开发了一款纯亚麻沙发坐垫面料。以织物经向断裂强力、强力损失率、丝光钡值和经向硬挺度等为指标进行了烧毛车速的单因子试验。以NaOH质量浓度、丝光张力、丝光时间为因子设计了L_9(3~4)正交优化试验,分析了三元共聚硅油柔软处理的工艺参数。最佳烧毛车速为80 m/min;最佳丝光参数为:NaOH质量浓度220 g/L、织物张力为自然收缩张力、丝光时间210 s;最佳C912质量浓度6.0 g/L。在上述工艺参数下,该沙发坐垫面料的经向断裂强力为383.6 N,强力损失率为15.07%,丝光钡值为145,织物经向硬挺度为4.45 cm(伸出长度)。面料光泽明亮,柔软蓬松且滑爽。  相似文献   

6.
对竹/棉混纺织物的冷轧堆前处理和冷轧堆染色工艺进行了探讨,用中心旋转法设计试验,并用数理统计法优化工艺条件,加工产品质量良好。其前处理工艺为:NaOH30-40g/L,100%H2O2 10—14g/L,稳定剂DF-713-6g/L,精练剂DF-618g/L,渗透剂JFC2g/L,温度30℃,时间20h;染色工艺为:水玻璃60-70g/L,NaOH4-6g/L,时间8-10h。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氧漂稻草浆的H2O2漂白工艺及其补漂效果。结果表明,氧漂浆(白度为67.0%IS0,卡伯值为3.25,粘度为84lml/g)经H2O2补漂之后,其白度达到73.4%ISO;粘度为823ml/g,卡伯值2.25,漂白效果较好。适宜的补漂条件是:H2O2量3%,NaOH量0.3%,温度为70℃,时间80min。  相似文献   

8.
文竹  阁世媚  杨文渊  林倩 《酿酒科技》2010,(9):43-45,47
考察生产NaClO2的最佳吸收工艺条件。采用过氧化氢法制备NaClO2,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NaClO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法制备NaClO2的最佳吸收工艺条件为:吸收温度3℃,NaOH浓度4.5mol/L,H2O2与NaOH的摩尔比为0.75,吸收时间为10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可制得含量为97.7%的亚氯酸钠溶液。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前处理剂HS-167的净洗力、润湿性和扩散性等化学特性,探讨了HS-167在棉织物一浴法前处理中的应用工艺。实验结果表明,HS-167具有良好的净洗力、润湿性和扩散性,在棉织物一浴法前处理的最佳应用工艺为:NaOH14g/L、H202(30%)8g/L、Na2Si038g/L、HS-1675g/L,处理温度90℃,处理时间50min,浴比1:30。经该工艺处理后的棉织物达到白度75.74%、毛效17.18cm和断裂强力423.2N等高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任进和  董桂青 《印染》2005,31(4):19-20
选择中煮中漂工艺处理棉纱线,即NaOH用量为2~4g/L,H2O2用量6~8g/L,稳定剂用量为4~8g/L,渗透剂为JFC。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的棉纱线白度和去杂效果好,同时可有效减少后续染色色差。  相似文献   

11.
刘伟 《针织工业》2005,(3):33-34
文中阐述了开发针织用纱的重要性,介绍了亚麻用于针织的清纱和丝光技术一比较了机械式清纱和电子清纱工艺的优劣。确定了亚麻纤维的丝光工艺,具体为:氢氧化钠200g/L,室温,时间2min,张力2%。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12支柔软剂的筛选,确定了用于毛、毛涤精纺面料上的最佳柔软剂,并优化了该柔软剂FK-220C的最佳应用工艺,并对经FK-220C整理的毛、毛涤精纺面料的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结果表明FK-220C的最佳pH5.5,用量25g/L,带液率在75-80%左右,织物的柔软性能指标最好,整理后织物的缩率、强力、各项牢度指标都能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丝光碱缩工艺对竹原纤维纱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竹原纯纺纱线、竹原/棉混纺纱线进行丝光、碱缩工艺试验,研究此类纱线的强度、光泽、吸附性能、尺寸稳定性等随丝光、碱缩工艺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以200~250g/L NaOH在室温下处理2min,丝光时可维持原长;碱缩时适当控制张力,可获得强力适中尺寸、稳定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杜仲叶发酵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仲叶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选用酵母Y1、醋酸菌AⅠ、乳酸菌L Ⅱ菌液之比为2:3:2;接种量140mL/L、牛奶60mL/L、蔗糖100mL/L;发酵最佳条件是杜仲粉含量为100g/L,CaCO3浓度6g/L,发酵温度28%~30%,发酵时间2d。酿制的浸提液口感良好,风味独特,且绿原酸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竹原纤维/棉提花交织物前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德鑫 《印染》2008,34(23)
通过优化烧毛、退浆、H2O2漂白及丝光条件,探讨了竹原纤维/棉提花交织物的前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二次烧毛工艺可使布面光洁度达到4级;精练酶退浆可减少织物折皱及损伤,且织物毛效和手感较好;半丝光工艺碱浓度为190 g/L时,能达到理想的丝光效果.  相似文献   

16.
枣皮中食用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枣皮中食用红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选择出NaOH溶液作为最佳提取剂,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浓度3%,料液比40mL提取剂/g原料(干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00min。同时对枣皮红色素的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色素对光照、热处理、还原剂、K^+、Ca^2+、Zn^2+、Mg^2+和蔗糖、柠檬酸等添加剂的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仙人掌果酱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仙人掌果酱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用2%食盐水在100℃下烫漂2min;3%NaOH在95℃浸泡3min脱皮;以0.01%的醋酸铜在100℃下浸泡40min护色;把40%乙醇与4%醋酸按体积比3:1混合后,每100mL溶液溶解2g谷氨酸钠,于70℃下浸泡仙人掌12h脱涩等工艺,较适合仙人掌果酱的加工。  相似文献   

18.
选用亚硫酸钠、硫化钠、蒽醌作为煮练助剂对亚麻棉混纺织物进行煮练氧漂两步法工艺处理,讨论了亚硫酸钠、硫化钠、蒽醌等参数的工艺用量对织物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亚硫酸钠10g/L、硫化钠10g/L、蒽醌为1%(对织物重)、精练剂10g/L。然后与传统三步法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煮练过程中同时添加硫化钠和蒽醌会有助于改善织物的白度和毛效,且对织物的强力影响不大。与传统工艺相比,煮练氧漂两步法处理后的织物强力较好,毛效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丝光淡碱液高效回收与二次利用,文中测试了四级高效蒸发浓缩碱、丝光淡碱液和NaOH溶液中物质浓度,将碱液应用于棉织物漂白和丝光,并对所获得织物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丝光淡碱液经过浓缩后,NaOH、Na2CO3和Fe3+浓度分别提高107.8 g/L、3.5 g/L和3.6μg/mL;3种碱液用于纯棉织物漂白时,浓缩碱液H2O2分解率高达85.1%,较淡碱液和NaOH所对应值提高了6.6%和12.3%,使用浓缩碱液漂白织物的白度值最小;丝光淡碱液浓缩后用于棉织物丝光,可提高织物的毛效和钡值,尽管丝光效果略逊色于NaOH碱液,但可满足丝光要求,具备工业应用的潜质。  相似文献   

20.
确定了低碱前处理剂DKB-321在灯芯绒织物上的最佳工艺,即H2O2(100%)16g/L,DKB-32112g/L,烧碱20g/L。该工艺流程短,耗用碱剂和其它助剂少,优化工艺处理后的织物性能与传统工艺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