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EtherCAT工业以太网总线技术的研究,根据卷烟机组生产工艺的特点和控制要求,设计了基于IPC-PLC的高速卷接机组电控系统。系统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IPC为控制核心,以可编程控制器PLC实现机组的过程控制,通过PROFIBUS-DP总线完成机组各系统间的数据通讯。并利用EtherCAT高速实时工业以太网和TwinCAT实时系统,实现烟支质量检测和重量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数控机床主轴温度优化控制问题,高速电主轴系统热变形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由于高速电主轴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对温度优化控制较困难。为精确了解高速电主轴系统瞬态温度场分布,采用MSC.Marc软件接触热阻,以多体接触的方式,对电主轴系统不同转速工况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通过现场验证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系统温度场分布不均,冷却水将系统分成高、低温区域;定子温度随转速非线性变化,转速3000rpm以上温度增长较快。以分析和测量结果为基础,利用冷却水降温。根据定子发热量随转速的变化规律,实时进行控制。测试结果证明,对高速机床温度测量精度效果好,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PCI-1714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系统以PCI-1714高速数据采集卡为硬件平台,借助研华32位DLL驱动程序接口,采用VC 高级语言编程对PCI-1714进行硬件驱动和控制,实现了数据高速采集、传输和存储。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多种高速数据采集领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4.
以高速电磁开关阀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制约提高电磁高速开关阀控制特性的原因,提出了一种适应供油压力变化的电磁高速开关阀自适应双电压法,提高了电磁高速开关阀对供油压力变化的适应性。构建了自适应双电压法和以DSP为核心的高速电磁开关阀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相应试验。试验验证了本系统对于适应供油口压力变化的高速电磁开关阀能有效实现控制。  相似文献   

5.
城市高速道路交通控制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高速道路交通系统存在的关键问题和交通控制研究的必要性,然后通过 高速道路实测曲线说明了该类型交通控制的特点,并对现有的城市高速道路控制三种方法进 行评述,从中选择了现在广泛采用的入口匝道控制法进行深入探讨.在详细论述各种入口匝 道控制方法的适用场合和局限,提出了采用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理论和多目标优化的方法实现 城市高速道路与普通道路的综合集成控制以取得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效益最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PCI-1714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介绍了一种基于PCI-1714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系统以PCI-1714高速数据采集卡为硬件平台,借助研华32位DLL驱动程序接口,采用VC++高级语言编程对PCI-1714进行硬件驱动和控制,实现了数据高速采集、传输和存储.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多种高速数据采集领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DDS在模拟调制系统中的应用。系统以CPLD为主控芯片,包括CPLD控制部分、高速AD采集部分、按键控制模块以及DDS输出部分四部分。该系统充分发挥了CPLD的高速处理能力以及DDS芯片的的高精度,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调制,通过多次的调试与测量,证明系统可以较好地实现对模拟信号的幅度调制和频率调制,同时输出频率较高,精度以及抗干扰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PCI-1716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基于PCI-1716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系统以PCI-1716高速数据采集卡为硬件平台,借助研华32位DLL驱动程序接口,采用Borland公司的C++Builder高级语言编程对PCI-1716进行硬件驱动和控制,实现了数据高速采集、传输和存储.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多种高速数据采集领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四轮转向动力系统的Hybrid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混和控制(Hybrid Control)中的切换系统(Switched System)的方法,分别对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高速态与低速态两个子系统以及由高速态向低速态变化的切换系统进行了最优控制设计.仿真结果表明,Hybrid 控制实现了四轮转向系统(4WS)的低速灵活性与高速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传统“微处理器+AD组件”的实现方式,在采集控制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已很难满足多通道高速并行测试的需求。随着航天器系统及其设备复杂程度的逐渐提高,为满足航天器系统中多状态高速并行测试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高速多通道航天器通用测试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硬件架构采用PXI机箱、采集板卡、指令控制板卡及处理器板卡,同时基于LabVIEW平台进行系统软件开发,实现了多通道高速并行数据采集控制、数据实时显示、数据存储、数据回放及指令控制等功能。通过测试验证,该测试系统能够支持同时128通道在总采样率1KHz下的高速并行采集控制及后续数据处理,并能够支持64通道的指令配置及控制。通过长时间累积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工作稳定可靠且通用性良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微细电火花加工的脉冲利用率,控制系统要求能对一段时间内的放电状态进行连续采集。通过对待测信号的调理,使采集系统的任务降到只需以微细电火花脉冲电源速率进行采样即可,即速率要求为2MHz。然而市场上的板极采集元件不是达不到速度要求,就是速度太高,功能冗余,价格昂贵。为此,笔者采用了DMA技术,配合高速A/D转换器ADC-208MC的应用,设计了一个适用于极间放电状态检测的高速采集系统。文中对该  相似文献   

12.
数学模型在测温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分析中的最小二乘法,采用n次(6次)多项式拟合出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与电阻(R)的代数关系。由于采用n次拟合,可以使系统温度的测量误差降低到0.2℃以下,达到许多实际场合的要求。系统采用FPGA芯片为控制核心,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实现编码算法,以TSC传感器作为温度传感器,ADC0809作为模数转换器件,用LCD和数码管同时显示当前的实时温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气流炸药生产线管道风速控制过程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大惯性等特点,在精确模型难以建立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参数自校正模糊PID控制器。本文详细地阐述参数自校正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将模糊控制器与PID控制器相结合,利用模糊控制器的输出来修正PID控制器的参数。在气流炸药生产线的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反应速度快、稳定性强和控制精度高等特点,达到了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基于SOC新型高速单片机的新型多通道数据采集与远程监控系统;针对实际应用中数据采集和传输很难保证实时性和可靠性的现状,通过详细的电路分析,文章在多通道设计、远程通讯、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给出了整个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独特的设计方法很好地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通过一定的频谱分析和数据计算,远程监控软件可以清晰地再现现场设备的工作信号,并给与一定的控制措施;经现场应用检验,该监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基于三菱PLC的行车控制系统,着重描述了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及其在自动电镀生产线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针对现场实际运行情况,研发了QB—R2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器,该控制器适用于各种行车的电动机调速控制,并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负载扰动情况下多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出现电机转速不同步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协调滑模控制策略。从单电机高性能控制策略和三电机耦合结构角度出发,首先,在矢量控制基础框架下,设计了基于非线性负载转矩观测器的积分型滑模速度控制器,构成了单电机高性能矢量控制调速系统;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PI速度补偿器的偏差耦合控制结构,相比传统的偏差耦合控制结构能较好地实现在负载扰动下三电机的转速同步协调运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FPGA的高速CCD相机的时钟发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L-E2 TDI CCD做为传感器,与计算机构成了成像系统,并在计算机CRT上显示出图像。主要介绍高速CCD相机的工作时钟产生电路的设计,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FPGA实现了该工作时钟驱动电路,采用AHDL语言对工作时钟驱动电路进行了硬件描述,并利用Max Plus2软件对所设计的工作时钟驱动电路进行了仿真,最后对FPGA器件进行了编程和硬件电路调试,进而实现了整个CCD相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借鉴了 Excel和 Word自动评测系统中的很多设计 ,在试题录入方面作了改进 ,采用了根据考核知识点来自动生成标准答案和试题描述文件 ,保证了形式语言、试题描述、标准答案文件与原考核试题完全一致 ,避免了人工录入试题描述产生的歧义和标准答案不一致的现象发生。经多次运行 ,幻灯片制作自动评测的准确度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19.
20.
In the polishing process, contact force has obvious influence on material removal rate, thus realizing s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force control is a significant issue for automatic polishing. This paper designs a pneumatic polishing force control system to achieve reliability force control. The system is based on a high speed on/off valve which is controlled by 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 signals. PWM signals are generated by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 (PID) control algorithm with moving average filter is conducted in the PLC, thus dynamic property of the system has been improved. The pneumatic system is assembled on a 3-TPS hybrid robot with 5 degrees of freedom (DOF) movement to equip a polishing experimental platform. Polishing force contro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the experimental platform to research the performa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neumatic polishing forc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pneumatic system presents excellent effectiveness and response speed to track a certain desired polishing force value with small force tracking error. Percentage of absolute average errors are descending as the desired force values is increasing, and settling time is small enough for the polishing manufacture. Therefore, based on the high speed on/off valve, the pneumatic polishing force syste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be conducted in various polishing processes and satisfy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workpieces. The polishing force control system can be adjusted to work at an adaptive status due to the excellent effectiveness, stabilization and response speed of force trac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