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TFT液晶显示器(LCD)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工作电压低、使用寿命长、可以显示复杂的文字及彩色图像等优点,在嵌入式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人机交互的重要方式。但是TFT液晶显示器驱动具有数据量大、占用引脚多等特点,采用传统的单片机驱动方式不仅会耗费大量的系统运行时间,降低系统效率,而且也会占用大量的I/O引脚。针对这种情况,参考文献[1]提出了一种基于PicoBlaze软核的TFT液晶显示控制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PicoBlaze软核的程序开发以汇编语言为主,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FPGA在现代电子设计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FPGA设计中IP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首先介绍了PicoBlaze的工作原理及PicoBlaze软核的设计方法,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PicoBlaze的SPI核设计方法,并在Spartan-3EFPGA上完成了SPI核与ADS1210、AD7892之间的接口设计,进行了性能评估。该设计在工程实践中已经得到使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蔡超 《福建电脑》2007,(12):158-159
介绍了Xilinx公司的8位微控制器软核PicoBaaze的结构、性能和基本开发流程;设计实现了基于PicoBlaze微控制器的串行异步通讯接口,并通过Spartan-3E Starter Kit开发板和计算机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王玺  李楠  徐欣  邵贝贝 《微处理机》2009,30(3):1-3,6
提出了一种基于PicoBlaze的Nand Flash控制器的实现方法.PicoBlaze是Xilinx公司开发的8位嵌入式微控制器IP核.首先介绍了PicoBlaze的概念和实现方式,接着详细描述了基于PicoBlaze核心的控制器对Nand Flash的读取,写入,擦除的具体操作.该实现方法具有低成本,易实现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李虹霏  赵明 《计算机工程》2009,35(7):85-86,89
介绍一种基于多个8位CPU软核PicoBlaze的网络处理结构.该结构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并行性和网络协议分层结构的特点,可以实现一些相对复杂的网络处理功能,并且易于扩展和开发.通过在FPGA上完整实现一个远程启动服务器端的设计实例,阐明具体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虹霏  赵明 《计算机工程》2009,35(7):85-86,8
介绍一种基于多个8位CPU软核PicoBlaze的网络处理结构。该结构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并行性和网络协议分层结构的特点,可以实现一些相对复杂的网络处理功能,并且易于扩展和开发。通过在FPGA上完整实现一个远程启动服务器端的设计实例,阐明具体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引言PicoBlaze是Xilinx公司为Virtex、Spartan系列FPGA和CoolRunner-Ⅱ系列CPLD设计的8位嵌入式处理器软核。PicoBlaze嵌入式处理器具有高达44~100 MIPS的指令执行速度,并具有效率高、占用资源少等优点,可以方便地嵌入到硬件系统设计中,实现与其他功能模块的无缝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SoPC技术的数码电子音乐相册的设计实现方案.利用Altera公司的SoPC Builder设计工具,定制嵌入到FPGA之中的Nios Ⅱ软核,结合存储器模块、VS1003B MP3音频解码模块、HX8347 TFT液晶屏控制模块和UH7843触摸屏驱动模块等构建SoPC系统.阐述了各主要模块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并在DE2开发板上进行各子模块和整个系统的测试和实现.  相似文献   

9.
宋鹏  葛保佳 《测控技术》2005,24(12):60-63
PicoBlaze是Xilinx公司开发的8位CPU IP核.在简要介绍PicoBlaze结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PicoBlaze的应用方法,并给出了其在IC卡电度表中控制功能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PicoBlaze处理器IP Core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分析8位微处理器IP core PicoBlaze的结构、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PicoBlaze的指令集和调试工具pblazeIDE,讨论PicoBlaze的编程方法和应用设计实例;列举几种PiCoBlaze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M微处理器的液晶触摸屏的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液晶触摸屏使用越来越多,基于微控制器与触摸屏的接口技术在工业控制、智能家电等领域得到应用广泛,开发徼控制器与液晶触摸屏的接口技术是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的重要工作;介绍了一款液晶触摸屏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电路接口和编程方法;该系统由TFT液晶屏模块,触摸屏和ARM微处理器控制板组成;TFT液晶模块内置SSD1289控制器,尺寸3.2英寸、分辨率240×320像素;触摸屏由触摸传感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ADS7843组成;控制板采用ARM7徽处理器LPC2148为控制核心;测试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软、硬件达到了各项要求,并且具有操作方便、稳定性好,性价比高等技术特点,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汪翼  沈海斌  樊俊锋 《计算机工程》2006,32(16):235-236
随着LCD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广泛应用,LCD控制器IP成为SoC芯片中的一个重要部件。文章介绍了一种支持TFT和STN屏的LCD控制器设计。该设计使用了基于空间散列的帧频控制算法以优化LCD显示图像质量,并使用两级缓存结构以保证稳定的输出数据流。文章同时给出了模块化可配置的自动验证方案,并在FPGA上实现了该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以NXP公司基于ARM Cortex—M0的LPCI100系列MCU LPC1114为控制核心,配合SD存储卡、外围电路和TFT液晶显示屏,提出了一种简易数码相框的设计方案。通过文件系统FatFs的移植,很好地实现了从SD卡读取BMP格式图片,并在TFT液晶屏上显示的功能。本设计成本低且比普通的相框更灵活多变,为数码相片提供了一个新的展示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一种简易数码相框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数码相框成本较高的问题,介绍了一种简易数码相框的设计,实现从SD卡读取bmp图片文件并在TFT液晶屏上显示的功能.本设计成本低,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嵌入式工业控制系统终端显示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处理器R1610和LCD控制器SSD1963的液晶显示模块的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硬件接口电路的设计和控制软件的编程,重点介绍了R1610、SSD1963以及TFT液晶屏AT070TN83之间的硬件连接方法,分析了SSD1963液晶控制的使用方法以及针对液晶屏显示时序的系统设置。结合显示控制实例实现了图像在液晶屏上的显示,显示效果良好。该显示模块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iscusses an In‐cell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and its integration in an LTPS TFT‐LCD with 7‐inch screen size and WSVGA resolution. The operation of the newly developed sensor is based on capacitive coupling between user's finger and the detection electrode on the TFT substrate, and is purely capacitive. The sensors and the sensor driver circuits have been integrated in the TFT substrate of the prototype TFT‐LCD using LTPS technology. The prototype having 256x150 sensors shows advantages such as smooth operation with no touch force, high position accuracy, multi‐touch (10 or more), a thin and light LCD module, high display quality, and thus is suitable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cell‐phones, smart‐phones, mobile‐PCs, and automotive‐use displays.  相似文献   

17.
基于Nios Ⅱ的SOPC中TFT LCD控制器核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基于Nios Ⅱ的SOPC中设计TFT LCD的Controller Core,用Verilog HDL实现其硬件部分.该控制器通过SOPC中的Avalon总线接口与Nios Ⅱ处理器和SDRAM控制器通信,构建了基于Nios Ⅱ的SOPC,使之能显示640480分辨率,显示颜色深度达到16bit,试验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