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氨浸法制取活性氧化锌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采用锌氨浸净化液水解沉锌,水解母液蒸氨沉锌的新工艺。试验规模为每周期产活性氧化锌1.2公斤,锌直收率95.4%,产品质量好,比表面积高达103.48m^2/g,氨、二氧化碳、水循环使用,各项单耗低,三废少。  相似文献   

2.
在搅拌鼓泡釜中研究了碳化法制备立方形纳米碳酸钙的各个实验参数,包括碳化温度、氢氧化钙质量分数、二氧化碳流量、晶形导向剂、搅拌速度等对产品形貌和粒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晶形导向剂、氢氧化钙质量分数是影响产品形貌的主要因素;碳化温度、二氧化碳流量和搅拌速度是影响产品粒径的主要因素.以硫酸锌为晶形导向剂合成立方形纳米碳酸钙的最佳碳化条件:碳化温度为15~30 ℃,氢氧化钙质量分数为6%~11%,单位质量氧化钙的二氧化碳流量为0.08~0.15 L/min,搅拌速度为200~400 r/min.在此条件下可以制备粒径为30~80 nm的立方形碳酸钙.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混凝土的碳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是工程界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现有工程大量使用的低水胶比混凝土。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其碳化的影响。对不同粉煤灰掺量(0~60%)的低水胶比混凝土进行了室内快速碳化实验,建立了碳化经时模型。建立了单一粉煤灰影响因子模型,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空气渗透系数的影响。建立了粉煤灰影响因子、碳化时问双因素室内快速碳化寿命预测模型方程。结果表明,对低水胶比混凝土而言,粉煤灰掺量在0〈FA〈0.3之间,能提高其抗碳化能力;FA〉0.3,降低其抗碳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氮肥技术》2006,27(6):33-33
2.42.1 技术持有者 华东理工大学 2.42.2 开发过程 华东理工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研究碳化氨水的性质,1986年发现碳化母液中二氧化碳平衡分压很高,在加热至50℃以上时,即有二氧化碳选择性的放出,然后将此现象与高效氨回收和高效热回收相结合,组合成为从碳化母液中部分解吸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和装置。  相似文献   

5.
浸金体系中影响硫脲消耗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厂硫化矿及其氧化焙破对硫脲的吸附,空气对硫脲的氧化,以及Fe(Ⅲ)离子作氢化剂时,浮选剂黄药、起泡剂松节油、硫化矿和焙砂对硫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矿及焙砂对硫脲部有吸附作用;空气的氧化亦不容忽视;硫化矿和培砂对硫脲-Fe(Ⅲ)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均表现出显著的催化作用,而浮选药剂则几乎没有影响.在浸取体系中,各有过量的Fe(Ⅲ)离子,硫脲很不稳定,迅速被氧化而分解,相应的Fe(Ⅲ)离子绝大部分转化为Fe(Ⅱ),浸液电位随之下降.存在培砂时,体系相对稳定电位是245mV;存在硫化矿时,电位是235mV如果浸取操作电位高于上述指标,将导致较高的硫肥消耗  相似文献   

6.
苦土粉碳化法生产镁盐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苦土粉为原料,采用二氧化碳碳化法生产镁盐新工艺,分别对菱镁矿分解碳化法和回收化肥厂二氧化碳余气碳化法两种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着重突出介绍了化肥厂并蒸气二氧化碳化法环保型新工艺,闪蒸气二氧化碳碳化法新工艺与立窑碳化法相比提高了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白云石碳化法生产轻质氧化镁过程二氧化碳浓度低、全过程温度变化大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占工厂成本60%-80%等问题,在理论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提出加压碳化(0.3—0.5MPa)和热解二氧化碳回收以提高碳化气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碳化温度(≤293K),提高重镁水浓度,采用先进干燥及燃烧设备和能量分级利用等措施,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能够降低60%以上,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法制备活性氧化锌的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次硫酸氢钠甲醛副产锌泥为原料,用高剪切乳化机乳化锌浆,采用双氧水作为氧化剂氧化锌浆中的金属锌使之转化为氢氧化锌,采用二氧化碳作为沉锌剂碳化锌浆后得到碱式碳酸锌沉淀,沉淀通过脱水、洗涤、干燥、煅烧后可得到活性氧化锌产品。该方法充分利用了锌资源,有效处理了大量闲置的锌泥,制得的活性氧化锌产品质量可达到HG2572-1994合格品标准。  相似文献   

9.
氨配合氧化法由氧化锌烟灰制备活性氧化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氧化锌烟灰或粗氧化锌为原料,用氨水—碳酸氢铵—双氧水作浸取液。将氧化锌烟灰或粗氧化锌浸取、除杂净化、蒸氨沉锌、洗涤干燥、煅烧即可制得高品位的活性氧化锌。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铬酸钙碳化制备重铬酸钙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铬酸钙溶解对反应过程速率的影响及在不同温度和不同二氧化碳压国下的反应平衡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受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铬酸钙溶解过程的控制,在铬酸钙固体过量、50℃、二氧化碳压力1.3MPa条件时,反应速率较快,同时又能获得较高浓度的重铬酸钙溶液。  相似文献   

11.
碳化法处理石油废碱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杰  唐娜 《天津化工》2010,24(2):1-4
石油碱渣中含有大量的残余碱、硫化物以及酚类和环烷酸等污染物,故不能直接排入污水厂。碳化法是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处理石油碱渣,是一种高效且成本低廉的石油碱渣处理方法。本文综述了碳化法处理石油废碱渣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石油碱渣处理效果的工艺因素以及技术因素,指出了碳化法处理石油碱渣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白云石炼镁收尘灰为原料,利用铵浸-碳化法制备碳酸钙。采用XRD、SEM和EDS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制备碳酸钙的3个过程中消化水量、消化时间、消化温度、氯化铵浓度、铵浸温度、碳化时间、碳化温度及二氧化碳流速对样品产率影响。得到了制备碳酸钙的最佳工艺:水和炼镁收尘灰的质量比为7∶1、消化温度30℃、消化时间80 min,氯化铵浓度2 mol·L-1、铵浸温度55℃、铵浸时间15 min、二氧化碳流速250mL·min-1、碳化温度30℃、碳化时间9min。最佳工艺下制备的碳酸钙由物质的量比为1∶1的方解石和球霰石两相组成,产率86.62%,纯度97.5%。  相似文献   

13.
以粗钡渣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制备了高纯碳酸钡粉体。用热水浸取粗钡渣得到硫化钡饱和溶液,通过添加合适的氟化铵作为沉淀剂去除硫化钡溶液中的锶和钙,探讨了反应温度、氟化铵用量对除杂效果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精制后的硫化钡溶液中,进行碳化反应,研究了氟化铵对碳酸钡晶粒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并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SEM和XRD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氟化铵用量为理论计算值2倍时,碳化反应后得到高纯球状碳酸钡产品,达到了对碳酸钡纯度控制的初步目的。  相似文献   

14.
高纯度二氧化碳生产超细碳酸钙的碳化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连续鼓泡碳化法为研究对象,以高纯度CO2为碳化气,用双膜理论探讨了生产超细碳酸钙的碳化反应机理,为实际生产中碳化反应速率与产品粒径大小实行分级控制、防止包裹返碱现象的发生、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结论虽来源于连续鼓泡碳化法,但对其它生产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英  刘宝生 《广西化工》2001,30(4):37-39
研究了测定碳化液中石油助长剂活性组份含量的方法--酸碱滴定法的测定条件和干扰因素;确定了石油助长剂活性组份为一元弱酸盐,测得了对反应的一元弱酸的离解常数和用强碱滴定时的等当点。当取样量为50mL,碳化液中石油助长剂活性组份的含量为85mg.L^-1左右时,酸碱滴定法的标准偏差为4mg.L^-1左右,变异系数不大于5%,加标量为1至2倍时,回收率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不冷碳化联碱的原料消耗浅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全 《纯碱工业》1999,(1):28-33
本文对不冷碳化联碱生产加入母液循环系统的原料氨、盐和二氧化碳的流向和消耗作了基本分析估计,并与常规联碱生产的原料消耗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饲料级氧化锌生产中蒸氨-沉锌过程工艺的研究,得出在常压下蒸氨时间为混浊后10 min为宜,料液中随蒸氨时间的增长总氨减少、固态锌增多;常温下加入碳酸氢铵量为所得碳酸锌量10%为宜,高纯度和高压力使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沉锌效率增大.也得出应先加入碳酸氢铵后通入二氧化碳的操作顺序.研究了碳酸氢铵和二氧化碳量对产品纯度和产率的影响.开辟了一条新的生产饲料级氧化锌的工艺路线,即利用新中间体ZnSO4·Zn(OH)2来转化沉锌,通过此工艺可得优质饲料级活性氧化锌.  相似文献   

18.
在搅拌鼓泡反应器中进行胺法制碱的碳化试验,探讨了盐水中其它物质:CaCl2,MgCl2,KCl,Na2SO4,CaCO3,MgCO3对NaCl溶液碳化的影响,其碳化能力顺序为:CaCl2>MgCl2>NaCl>KCl.考察了温度对海盐溶液与纯氯化钠溶液碳化和重碱粒度的影响。讨论了硅油消除液液两相界面气泡的可能性,从而提出了胺法制碱中必须去除Ca^2 和Mg^2 。  相似文献   

19.
联合制碱生产碳化尾气的氨回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全 《纯碱工业》1999,(3):44-51,54
本文对联合制碱生产四种碳化过程的碳化尾气带出氨和现行的回收方法作了简要评述,提出母液Ⅱ是变换气加压碳化和浓气常压碳化理想的回收剂,介绍了母液Ⅱ回收碳化尾气中氨的原则工艺技术方案。“附议”对母液Ⅱ吸氨过程中生成钙镁碳酸盐沉淀的副反应作了否定,建议改变传统的氨母液Ⅱ澄清工艺,认为母液Ⅱ澄清和精制是联合制碱法生产提高纯碱产品质量和总体生产水平,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技术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丁文起 《无机盐工业》2005,37(10):40-41
论述了碳酸钡碳化过程的化学变化。三塔串联碳化时,集中导入二氧化碳气体,降低了后两塔的过饱和状态,也降低了晶核成长的推动力,这样,出现大批有缺陷的结晶,造成产品品质低下。分散导入二氧化碳气体,给晶核成长以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能有效地提高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