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PSO优化的SVM预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支持向量机参数对支持向量机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参数选择问题是支持向量机的重要研究内容。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选择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经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粒子群优化算法是选取支持向量机参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冯斌  石锦风  孙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3):5690-5693,5786
针对现行的遗传算法存在进化速度过慢和过早收敛的局限,以及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空间有限、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点的缺陷,提出将一种基于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将该问题中的每个调度组成一个多维向量,以此向量作为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粒子进行进化,由此在解空间内搜索最优解.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全局收敛性能好,可以得到比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更佳的调度效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混沌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支持向量机模型优化问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选择决定了其学习性能和泛化能力,由于在参数的选择范围内可选择的数量很多,在多个参数中进和盲目搜索最优参数是需要极大的时间代价,并且很难得到最优参数.常用的支持向量机优化方法有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都存在易陷入局部极值,优化效果较差.为解决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粒子群的支持向量机参数选择方法.将混沌理论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中,从而提高种群的多样性和粒子搜索的遍历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PSO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得了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并以信用卡案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混沌粒子群优化的SVM分类器比传统算法优化的SVM分类器的精度高和更高的效率,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粒子群优化中最大速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传峰  周刘喜 《计算机仿真》2007,24(5):162-164,205
文中研究了粒子群优化中最大速度与优化性能的关系,选择了四个具有非对称初始化设置的基准函数作为测试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把最大速度设定在动态范围内的一个较小区间,粒子群优化性能最佳.为了便于描述,引进了最佳速度因子u,分析并测试了不同参数下u对优化性能的影响,为最大速度的选择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仿真结果表明,最佳速度因子u是优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征参数,它随着粒子维数的升高而有所增加,对粒子的个数和初始化范围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PSO随机数参数设置的多目标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华  文远熔 《测控技术》2016,35(5):141-144
为了解决林业部门对森林防火安全监测系统中对多个声音目标的跟踪及定位问题,根据声音能量随距离衰减模型,提出了采用粒子群算法(PSO)的多目标定位与优化方法.通过利用极大似然法对声音强度模型的定位算法,采用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着重讨论了随机参数不同的设置方法对定位追踪精度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证明,粒子群算法中设置随机数参数为常数,可以有效提高目标定位精度,并减小搜索复杂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的SVM参数选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持向量机作为一个新兴的数学建模工具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很多工业控制领域中,其良好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参数选取的影响.根据智能群体进化模式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分类粒子群体,并用子群体最优点取代速度更新公式中的个体历史最优点,并利用该算法搜索支持向量机的最优参数组合.对比仿真实验表明:所提优化算法是支持向量机参数选取的有效算法,在非线性函数估计中体现出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支持向量机中核函数的参数优化选择问题,在对粒子群算法中惯性权重和加速因子非线性化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动态非线性策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算法的核心是通过调整和融合惯性权重ω和加速因子c1,c2选择策略,有效控制算法的全局寻优与局部寻优能力,限定粒子的搜索范围.采用单模态和多模态标准测试函数检验策略对算法的影响,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标准支持向量机非线性测试函数的拟合问题中,最后应用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解决航空发动机振动监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能有效提高最优解精度,加快收敛速度,实现支持向量机参数的择优选取,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及其SVM参数优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机器学习算法,而其参数的选择对建模精度和泛化性能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目前机器学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简要介绍基本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给出了其实现方式,并通过4个基准测试函数进行性能对比评价。基于这种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能给出很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9.
参数优化是ε-支持向量回归机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其本质是一个优化搜索的过程.基于差异演化算法在求解优化问题上的有效性,提出了以差异演化算法寻优技巧的ε-支持向量回归机参数优化方法.将该算法应用于受噪声影响的标准函数,与采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进行优化的仿真实验结果对比表明由DE算法所确定的ε-支持向量回归机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0.
具有带宽和时延约束的多组播路由优化问题比组播路由问题更加复杂.为了快速求得多组播路由问题的最优解,提出一种基于树结构演化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由以组播树为分量的向量构成,表示问题的一个可行解,粒子飞行通过树的演化实现.通过在粒子群的环状社会结构中引入粒子视觉半径提高粒子的邻域学习能力;采用树结构变异方法对粒子进行变异提高算法跳出局部解的可能性;根据不满足约束条件的状况对非可行解采取分别惩罚粒子和粒子分量的策略.在随机产生的具有26,50和100个节点的网络拓扑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求解质量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一种随机粒子群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效率,在分析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随机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只有一个控制参数,搜索步长由一个随机变量的取值动态决定,通过合理设计控制参数的取值,实现对目标位置的跟踪。标准测试函数极值优化和聚类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与量子粒子群和普通粒子群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优化能力和优化效率两方面都有改进。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控制器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传统的Z-N(Ziegler-Nichols)整定公式得出的PID参数,不能得到最佳的控制性能.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适应度指数定标和边界缓冲墙相结合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应用于PID参数的整定.首先采用适应度指数定标的选中概率,挑选出粒子进行随机变异;其次对越界的粒子进行缓冲,保证粒子落在寻优空间内以增加粒子种群多样性,同时调整种群粒子个数、社会和认知因子以提高寻优效率.在仿真实验中,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分别应用于5种不同的工业过程,整定他们的PID参数.对误差绝对值乘以时间积分的性能指标(ITAE)做最小化,得到了相应的PID参数,验证了这里提出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由于支持向量机的主要参数的选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分类性能和效果,并且目前参数优化缺乏理论指导,提出一种粒子群优化算法以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非线性递减惯性权值和异步线性变化的学习因子策略来改善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后期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标准粒子群算法,本方法在参数优化方面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快速收敛和全局搜索能力,具有更高的分类精确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完全Logistic混沌粒子群优化与遗传算法的混合优化方法。该方法将具有伪随机性与遍历性特征的Logistic混沌应用到粒子群算法的粒子位置和速度初始化、惯性权重优化、随机常数以及局部最优解邻域点产生的全过程,并在粒子速度和位置更新后再与遗传算法相混合,进行选择和交叉操作。三种典型Benchmark函数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寻优能力与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5.
雷达信号处理是现代雷达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直接影响着雷达系统的适用范围和工作性能等。而对雷达信号的有效识别是对未知雷达信号进行预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对四种不同的雷达信号智能辨识,选取径向基核函数(RBF)作为支持向量的非线性映射函数,经过理论推导得出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g是影响其分类性能的重要因素。利用粒子群(PSO)优化SVM的两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在没有进行参数优化的SVM的分类性能极其不稳定,识别准确率在79.6992%~90.2256%之间,而经过PSO优化的SVM分类准确率高达100%,有效证明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基于PSO优化的SVM雷达信号的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16.
在UWB-IR信号检测中,针对目前所采用的量子粒子群FHN神经元模型易造成粒子群多样性降低,易陷入局部最优,导致求解精度不高的问题,对量子粒子群算法中量子更新参数引入混沌优化算法,提出了基于混沌量子粒子群算法的FHN神经元UWB-IR信号检测方法,分析了所提算法的收敛性,并对所提算法的性能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现有算法相比,可提高粒子群的多样性和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算法精度,实现多个系统参数同时最优,从不同噪声强度下自适应地检测出UWB-IR信号。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ovel parameter automation strategy for the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and two further extensions 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after a predefined number of generations. Initially, to efficiently control the local search and convergence to the global optimum solution, time-varying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s (TVAC) are introduced in addition to the time-varying inertia weight factor i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From the basis of TVAC, two new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SO. First, the concept of "mutation" is introduced to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ong with TVAC (MPSO-TVAC), by adding a small perturbation to a randomly selected modulus of the velocity vector of a random particle by predefined probability. Second, we introduce a novel particle swarm concept "self-organizing hierarchic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 with TVAC (HPSO-TVAC)". Under this method, only the "social" part and the "cognitive" part of the particle swarm strategy are considered to estimate the new velocity of each particle and particles are reinitialized whenever they are stagnated in the search space. In addition,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selecting an appropriate mutation step size for different problems, a time-varying mutation step size was introduced. Further, for most of the benchmarks, mutation probability is found to be insensitive to the performance of MPSO-TVAC method. On the other hand, the effect of reinitialization velocity on the performance of HPSO-TVAC method is also observed. Time-varying reinitialization step size is found to be an efficient parameter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HPSO-TVAC method. The HPSO-TVAC strategy outperformed all the methods consider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for most of the functions. Furthermore, it has also been observed that both the MPSO and HPSO strategies perform poorly when the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s are fixed at two.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软测量建模中模型参数的优化需求,在分析细菌觅食优化算法(BFOA)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细菌觅食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BSOA)。该算法将PSO粒子移动的思想引入BFOA,有效解决了BFOA趋向性操作中细菌位置更新的盲目性。将其分别用于典型函数的寻优与成品油研究法辛烷值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参数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增强了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与收敛速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与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