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芳  刘素艳  郭红艳 《河北化工》2011,34(3):42-43,50
建立了注用达托霉素粉针剂的无菌检查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无菌检查验证试验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对人工污染的6种菌株进行试验,以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作为稀释液和冲洗液,供试品先用450 mL缓冲液进行稀释,然后用700 mL缓冲液分若干次冲洗,消除其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注用达托霉素粉针剂无菌检查方法准确、可靠,避免了该药品无菌检查结果出现假阴性。  相似文献   

2.
无菌过滤方法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验证是生产质量管理的核心。验证的内容包括生产方法、检验方法、设备、厂房设施以及一切原材物料。无菌过滤的验证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些不适宜进行最后灭菌处理的溶液,无菌过滤就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无菌过滤的最大优点是既能保证产品的高度无菌,又能使产品不致受灭菌处理的分解。单独无菌过滤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经无菌过滤的溶液还必须在无菌条件下灌装,或在无菌条件下结晶,或在无菌条件下喷雾干  相似文献   

3.
对胶体磷[32P]酸铬注射液的无菌检查和核纯度检查方法进行研究,以对其无菌检查方法进行验证并建立核纯度检查方法.结果表明,可采用直接接种法,接种0.2 mL供试品至7.5 mL培养基管进行该产品的无菌检查;在核纯度检查方面,对放射性吸收套进行设计加工,改变了主核素和杂质核素测量比,用高纯锗γ谱仪测量出γ杂质的活度,用活度计测量出32P活度,根据32P和杂质核素的活度计算32P核纯度.检查方法经验证准确可靠、简单易行,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无菌冷灌装线硬件系统逐步跟上了国外同行的脚步,但设备安装投产前的验证、验收一直是困扰设备供应商和用户的主要环节。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PET冷灌装生产线无菌验证方法、流程,将助力设备供应商的产品安全生产。同时,通过无菌验证的开展,能够加深企业对无菌管理的认识,进而推动和促进企业对生产工艺的优化,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扣宝  吕小燕 《化学试剂》2020,42(7):840-844
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1中的规定,对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进行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研究,建立该样品的无菌检查方法。通过采用薄膜过滤法,每支样品用5 mL(20 mg/mL)的专用溶媒枸橼酸钠注射液溶解,再以0.1%无菌蛋白胨水溶液为冲洗液,分别冲洗200、300、400 mL/筒进行试验,观察各试验组的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阴性对照和样品组均无菌生长,在3 d内所有阳性对照组和冲洗量400 mL/筒时的试验组,菌生长良好。因此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无菌检查,可采用薄膜过滤法,每支样品用5 mL(20 mg/mL)的专用溶媒枸橼酸钠注射液溶解,过滤相当于3.0 g供试品后,再以0.1%无菌蛋白胨水溶液冲洗400 mL/筒,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阳性对照菌。  相似文献   

6.
非最终灭菌水针需要进行无菌模拟灌装工艺验证,验证过程应遵循最差条件选择原则。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可能的异常情况来选择最差条件。提出影响无菌灌装的主要因素有生产环境、生产人员、安瓶规格、生产所用灌装工器具、灌装速度、装量调整等;只有在最差条件下进行模拟灌装试验,生产样品无菌培养结果合格才能放行产品。  相似文献   

7.
对头孢唑林钠原料药的无菌检查方法进行研究并确认.头孢唑林钠无菌原料药10g,用适量生理盐水溶解稀释至500 mL,取1组三联集菌培养器分3筒过滤,每筒500mL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加不少于200万单位的头孢菌素酶消除抑菌性来进行无菌检查.  相似文献   

8.
对头孢唑林钠原料药的无菌检查方法进行研究并确认.头孢唑林钠无菌原料药10g,用适量生理盐水溶解稀释至500 mL,取1组三联集菌培养器分3筒过滤,每筒500mL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加不少于200万单位的头孢菌素酶消除抑菌性来进行无菌检查.  相似文献   

9.
无菌是无菌制剂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条件,要想全面提升无菌制剂的质量,最关键的就是要深入分析无菌水平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以进一步优化无菌制剂无菌生产效率。基于此,以无菌制剂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无菌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必要的保证措施,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无菌检查隔离器是一种为无菌检查试验提供无菌环境的设备,可较好地防止微生物污染待测样品,避免试验用品和辅助设备的污染,提高无菌检查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随着制药行业对无菌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无菌检查隔离器已在全球制药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无菌检查隔离器的发展、分类、灭菌、工艺、验证、配套设备及在无菌检查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将无菌隔离器与传统无菌检查室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用量卵磷脂中和剂和PB缓冲液,在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Vero细胞)无菌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取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Vero细胞)转移至卵磷脂中和剂中(摇匀后放置5 min),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后,用0.15 mol/L PB缓冲液(30~35℃保温)冲洗滤膜,加入液体培养基培养,进行不同用量卵磷脂中和剂和PB缓冲液适用性试验。用选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无菌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薄膜过滤法)及阳性对照验证试验。结果采用10 ml卵磷脂中和剂中和10瓶供试品(摇匀后放置5 min),用0.15 mol/L PB缓冲液(30~35℃保温)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 ml,共冲洗2次(末次冲洗液中含小于100 cfu的菌液),该方法过滤速度快,卵磷脂冲洗完全,无残留、不影响结果判定,确定适用。无菌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中,供试品各滤筒中的试验菌与阳性对照比较均生长良好,达到《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要求,应用于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无菌检查中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忽略不计。以金黄葡萄球菌和黑曲霉作为阳性对照菌,0和17 d培养到期后加入阳性菌,对比试验显示试验菌均生长良好。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Vero细胞)无菌检查。  相似文献   

12.
无菌药品生产厂房按照国家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新版"GMP")的要求进行改造后,需要进行各类验证或确认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更好的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所以在新版GMP改造完成后,利用质量风险评估的手段,结合新版要求和之前完成的确认或验证情况,对验证项目进行梳理、合理设计,以确定改造后最终需完成的具体验证项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广无菌隔离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隔离系统的分类、结构、操作方式、安装位置以及采用隔离技术的必要性等方面对无菌隔离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制药企业在无菌生产及检验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无菌隔离系统是通过新版GMP认证、进入国际市场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非无菌化学原料药的工艺验证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药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重现性.企业应结合非无菌化学原料药的工艺特殊性开展工艺验证.以期减少非无菌化学原料药工艺验证失败的风险,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确实保障消费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放线菌TL05-22菌株发酵液的抑菌谱及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放线菌TL05-22发酵液的抑菌谱及稳定性。以16种植物病原真菌和6种细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杯碟法测定拮抗放线菌TL05-22发酵液的抑菌谱;以苜蓿尖镰孢根腐病菌为指示菌,杯碟法测定发酵液的传代稳定性、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紫外线稳定性。[结果]放线菌TL05-22发酵液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和6种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供试真菌以对苜蓿尖镰孢根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33.68 mm;供试细菌中以对大白菜软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9.12 mm。将发酵液于60~100℃处理30、60 min,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发酵液在pH值6~14时抑菌活性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在pH<6条件下抑菌活性明显下降;连续培养10代,发酵液抑菌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放线菌TL05-22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就PET无菌冷灌装线的无菌验证过程中,相关要素(人员、环境、物料、包材)的初始染菌情况观察及验证过程中微生物挑战实验、水包测试、LG培养及测试、产品测试及灌装环境微生物水平确认等关键验证步骤中微生物操作要点分析。另外就阳性样品微生物分析思路及操作要点进行详细讲解。  相似文献   

17.
活动式无菌净化病室,包括可拆卸无菌净化单元室、送风机箱和连接无菌净化单元室与送风机箱的送风管道,无菌净化单元室由长方体支架和四周及顶部隔离层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洁,可以折叠或拆卸,可在同一病房内或不同病房间移动。消毒简便,所有表面均可采用乙醇、新沽而灭、紫外线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抑菌圈、抑菌率等试验方法,分析研究和验证五倍子、甘草、黄芩、白鲜皮4种中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及其复方提取物与肌肤洗涤剂配伍后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4种提取物均对供试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五倍子、黄芩对供试菌抑菌的MIC范围为25~100 mg/mL,甘草、白鲜皮对供试菌抑菌的MIC范围为50~200 mg/mL,五倍子和黄芩的抑菌效果较优于甘草和白鲜皮;单方提取物以2:1:2:1的质量比例复配,能有效提高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起到协同作用;并以复方提取物为基础,按3%~12%(质量分数)的比例添加至肌肤洗涤剂(洗手液、沐浴露)中,得到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抑菌洗手液,以及具有较强抑菌效果的抑菌沐浴露。  相似文献   

19.
张幸涛  刘倩 《广东化工》2013,(21):24-25,44
文章用溶剂提取法从柑橘皮中提取抑菌活性成分.用滤纸片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判断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h时的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显著.短时间(10 min)热处理(100℃)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抗体融合蛋白的受体结合活性检测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对系列稀释的重组人Ⅱ型TNFR-抗体融合蛋白供试品和参比品进行检测,通过四参数方程拟合,计算二者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析其受体结合活性。对改进的方法进行精密性和准确性验证,并与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重组人Ⅱ型TNFR-抗体融合蛋白供试品和参比品均存在量效关系,符合四参数方程y=(A-D)/[1+(X/C)B]+D;3批重组人Ⅱ型TNFR-抗体融合蛋白经3次测定,受体结合活性分别为(133±8)、(114±4)和(138±9)BU,符合其质量标准中受体结合活性65~135 BU的规定,变异系数分别为6.02%、3.51%和6.52%;1批供试品经3次重复测定,回收率为(107.67±7.50)%;3批供试品采用原方法和改进方法分别重复测定3次,受体结合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的方法精密性好,准确性高,可作为重组人Ⅱ型TNFR-抗体融合蛋白受体结合活性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