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左右前车门、后车门,发动机盖和行李箱盖(后背门),即称四门两盖,是汽车车身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在车身制造中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工艺上的特殊性而被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四门两盖是汽车车身的外表开启件,装配后要与周围零件保持圆滑过渡和均匀的装配间隙,以达到良好的互换性。因此,要求门、盖外表面光滑平整,没有压痕、凹陷、凸包、折边翘曲等缺陷,且要保证工件整体尺寸精确、稳定。由于门盖在整个车身制造中所占有的比例及其所具有功能的特殊性,故对门盖生产工艺及设备和工装的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2.
包边是白车身焊接过程中的必要工序,主要应用在汽车车身的四门两盖及翼子板上。一般是指对两个钣金件装配时,采用一个零件的折边包裹住另一个零件周边的方式连接。采用包边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车门内外板之间搭接的焊点对外观的影响,且通过车门内外板四周的完全包住,可以解决车门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刚  陈粤林 《工具技术》2022,(6):128-132
四门两盖是汽车车身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对整车外观有重要影响,而且在密闭性、操作流畅性以及风噪控制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车身上四门两盖间隙特征、面差特征的质量控制既决定了整车的性能,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汽车制造业的装配制造工艺水平,因此通过一定技术手段与专业设备,对四门两盖的间隙特征、面差特征进行精确和有效的测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结构光与多机器人协同的白车身间隙面差在线测量系统,阐述了多线结构光测量传感器的测量方案与基于该三维传感器的多机器人协同在线检测系统方案。为了准确测量间隙、断差,通过协作机器人控制4台3D相机运动,分别对四门两盖的轮廓进行扫描检测,实现了对白车身四门两盖的间隙特征和面差特征的快速、精密和稳定检测。  相似文献   

4.
白车身质量控制中,零部件的装调特别是四门的装调难度很大。提出用扫描的点云数据建立虚拟模型,同时采用匹配优化且保证铰链落销的车门装调方法,根据调整量对铰链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就可以一次性实现车门的装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保证车门与车身有良好的外形匹配效果;可以有效地加快汽车车门的装调准确度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车身断面设计作为国内外汽车设计公司的一项核心技术,多年来一直是汽车车身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主要论述了车身断面设计的定义、作用,并结合车门设计的工作,对车身断面在车门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使读者对车身断面设计能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车门包边中的质量缺陷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门是汽车车身的外表装配总成,装配后要求与周边零件保持均匀的门缝间隙和良好的形状面差。车门包边是车门总成制造中一项比较特殊的工艺方法,包边后要求总成外表面光顺、平整、没有  相似文献   

7.
正汽车门、盖类总成是车身的外表装配总成,装配后要求与周边零件保持均匀的间隙和良好的形状面差。钣金压合是白车身焊接过程中保证门、盖类总成内板和外板连接强度的同时,保证外观品质的一种工艺处理方法,采用钣金压合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内外板之间搭接的焊点对外观的影响,且通过内外板四周的完全压合可以解决强度要求。目前,白车身常用的钣金压合方法是包边。而包边通常有压边和滚边两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对顶部牵引AGV、地面牵引系统、监控调度系统、以及技术指标和性能特点介绍了AVG系统组成结构。并通过车身车间门盖内外板从冲压库房搬运到四门两盖对应工位的AGV系统开发,分析AGV系统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白车身生产过程中,四门两盖内外板窜动带来的车身返工、整车重涂PVC、匹配外观缺陷频次非常高,也是一直困扰车身制造的技术难题。笔者通过理论分析、试验及生产验证,总结出几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内外板窜动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先进技术涌现,并广泛应用在汽车生产制造上。在汽车白车身上应用结构胶技术,可以有效为汽车提供密封作用。传统的点焊胶和折边胶在实际应用在白车身的车门、行李箱以及发动机盖等连接部位,能够起到连接和密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方式过于单一,所以在实际应用范围较窄。而结构胶在汽车白车身上的应用效果较好,功能更加丰富,实际应用范围更广。由此,本文主要就结构胶在汽车白车身上的应用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车身重量占汽车总重量的40%左右,车身的轻量化对于整车的轻量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汽车车身轻量化正成为21世纪汽车技术的前沿和热点。汽车车身轻量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汽车车身轻量化有两个途径:一是选用轻质高强的新材料;二是依据新材料特点,设计更合理的车身结构,使零部件薄壁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汽车新产品车身门盖匹配的思路和主要内容,匹配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通过对各个工艺步骤的分步阐述和分析,为提高车身门盖匹配质量和问题分析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全自动汽车四门两盖柔性成型制造系统的结构设计,该系统能实现汽车四门及两盖生产加工的连续自动化,提高工件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三坐标测量系统作为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测量机器,在汽车白车身制造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三坐标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就白车身工件坐标系及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推导.以某车型车门饰板出现瘪塘的问题为例,分析了三坐标测量系统在白车身制造与检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汽车覆盖件是汽车车身构造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特别如翼子板、货箱边板、顶盖、车门、侧同等是外覆盖件中最为关键的零件,该部分件不仅外观重要,而且由于受车身构造的制约,设计时部分焊接边都存在内翻边的结构形式,使得该类件的成形工艺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6.
计入焊接热效应影响的车身门盖件匹配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身门盖件与相应开口部分曲面匹配的间隙均匀度和平整度是影响车身产品功能及外观的重要因素。为提高两者匹配的间隙均匀度,引入Hausdorff有向距离作为匹配质量的度量函数,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获得匹配铰链中心线变化量,建立了计入焊接热效应影响的匹配优化模型,同时基于遗传算法实现匹配变量的并行快速寻优。通过某车门匹配调整的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匹配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鹏 《现代零部件》2009,(1):102-104
白车身是汽车的主要部分,其质量对汽车整体功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控制白车身制造质量的一些方法,并期望透过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分享经验,能够提高中国车身制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汽车车身轻量化及汽车制造柔性化的要求日益提高,汽车制造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车门作为车身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造新技术也备受关注。介绍新技术在汽车车门制造中的应用,包括拼焊板技术、热冲压成形技术及机器人滚边技术,着重分析各新技术的特点优势,为车门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汽车制造商最新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全球汽车制造技术第四次革命的代表之一。轿车车身轻量化是节能汽车的第一关键领域,轿车车身质量约占整车的40%,约60%的油耗是用在车身质量上的,因此,汽车重量每减轻10%,最多可实现节油8%。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汽车理论的范畴内对悬架系统或车辆振动模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通常将簧载质量视为刚体,忽略其柔性,这种模型误差导致分析结果与实车试验出现偏差。通过"刚度分配法"得到一种将车身扭转刚度向四分之一车身分配的计算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可用于反映四分之一车身刚度情况的线刚度计算方法,理论可延伸至优化车身单质量振动模型或车身与车轮两自由度振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