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铸钢电石坩埚的消失模铸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电石坩埚的使用寿命,坩埚的材质采用铸钢代替铸铁,生产工艺由消失模铸造代替砂型铸造。主要从坩埚模样制作、浇注系统确定、涂料及涂敷工艺、砂型充填和浇注等方面详细介绍制造电石坩埚的技术与方法,并分析铸型塌陷和铸件粘砂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结果表明,用消失模铸造工艺制造铸钢电石坩埚,工艺技术简单,产品成品率高。经使用实践考核,其寿命为铸铁坩埚的1.3~1.5倍。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制造大型铸钢电石轨道板的成品率,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代替砂型铸造工艺。从轨道板模样制作、浇注系统设计、涂料配制及其涂敷工艺、型砂充填方法、浇注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的制定等方面介绍制造轨道板的技术与方法,并分析轨道板铸件变形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结果表明,用消失模铸造工艺制造大型铸钢电石轨道板,铸件外形尺寸及其内在质量符合产品图样的技术要求,工艺技术简单,成品率高,是砂型铸造工艺的1.11倍。  相似文献   

3.
非强冲击用耐磨钢ZG40Mn2SiV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ZG40Mn2SiVB钢来代替高锰钢制作破碎机锤头,在破碎和精制石英砂时,使用寿命提高三倍。该文通过试验数据说明了该钢比高锰钢耐磨的原因,阐述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POLYVAR-MET型金相显微镜、带有GENESIS60S能谱仪的Sirion200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经高温和低温退火处理的Al/Cu双金属复合界面组织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热处理工艺对界面组织及扩散层厚度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通过冷轧实验研究扩散层厚度与界面结合强度的关系,获得综合满足材料结合强度和成型性能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高温退火处理的Al/Cu复合试样难以实现稳定的塑性成型,低温退火处理能使界面结合牢固,冷变形塑性好;Al/Cu双金属复合材料的界面扩散结合层厚度的最佳范围为1.2~3.5μm;最佳工艺为低温退火加热到300~350℃,保温45~60 min。  相似文献   

5.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期刊,为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及检索系统收录,并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和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本刊主要报道各种(黑色和有色合金)特种铸造方法,如:熔模铸造,压铸,低压铸造,挤压铸造,差压铸造,半固态铸造、金属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壳型铸造,消失模铸造(实型铸造)及电磁铸造等方面的理论、工艺、设备、造型材料、测试与控制、计算机  相似文献   

6.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期刊,为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及检索系统收录,并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和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本刊主要报道各种(黑色和有色合金)特种铸造方法,如:熔模铸造,压铸,低压铸造,挤压铸造,差压铸造,半固态铸造、金属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壳型铸造,消失模铸造(实型铸造)及电磁铸造等方面的理论、工艺、设备、造型材料、测试与控制、计算机  相似文献   

7.
正期刊简介:《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和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为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及检索系统收录,并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和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主要内容:各种特种铸造方法,如:熔模铸造、压力铸造、半固态铸造、金属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壳型铸造、消失模铸造(实型铸造)及电磁铸造等方面的理论、工艺、设备、造型材料、测试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各种有色合金及复合材料(包括新能源材料、高熵合金、非晶合金等)的熔炼和铸造工艺、凝固理论、测试与控制、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及生产经验,并介绍上述内容的国内外发展动向和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消息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仔细地观察了经混合稀土处理及挤压铸造复合工艺对Al-18Si过共晶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描述了加稀土后共晶体的生长机理。提出了稀土的加入及挤压铸造复合工艺对Al-Si过共晶合金有一定的变质作用,为Al-Si系过共晶合金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及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盐芯与Al-Fe双金属技术研制成功了金属型铸造的盐芯活塞。试验表明,这种活塞的冷却油道偏差可控制在±0.5~1%,油道表面粗糙度可达R_a3.2~6.3μm;Al-Fe双金属的结合面积为85%以上,其结合强度超过40MPa;活塞基体合金的性能为:σ_b=272MPa,δ=0.5%,HB=121;250℃保持70h后,δ_b=143MPa,保持250h后HB=37。成品盐芯活塞经1000~1500小时整机考核试验表明,这种活塞可以进行工艺定型。  相似文献   

10.
介绍挤压铸造工艺在制备高功率微波发射用碳纤维复合阴极中的应用,对工艺参数进行了总结。样品的发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用该工艺制备的阴极与通用的不锈钢阴极相比能较好改进微波发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技术制作尼龙砂型或砂芯模具可以大幅度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尼龙12基料,对其改性处理后获得适合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用的复合尼龙粉末。在优化工艺参数的基础上利用点扫描成型机加工某柴油发动机缸盖砂型铸造尼龙模具,在模板上进行组装、调试。试验证明,通过物理共混改性能够制备出适合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用高性能复合尼龙粉末,同时大大减小了复合尼龙的收缩和翘曲变形,加工模具的精度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用WC-Co型硬质合金和高合金钢以不同的匹配方式制作冷冲模具,对高硬度材料2Cr13不锈钢进行冲裁,发现以高合金钢制作的模具寿命远高于硬质合金制作的模具。其失效方式及所占比例表明,硬质合金主要以掉渣和崩刃为主,而高合金钢以正常磨损为主。分析可知,由于剧烈磨损而引起WC-Co型硬质合金Co的缺失,破坏了WC骨架,最终导致模具局部韧性不足而掉渣;而高合金钢韧性相对较好,延长了使用寿命,但同时由于热加工工艺的不适当导致碳化物不均或硬度不稳定而未充分发挥材料的潜能,对提高高合金钢的使用寿命给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3.
固体推进剂药柱使用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贮存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了推进剂有关力学性能贮存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固体药柱在生产、运输、贮存和点火燃烧过程的受载状态;对不同贮存期的固体药柱进行了应力、应变状态的分析和计算,结合靶场对贮存十年期以上导弹飞行情况,进行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药柱使用寿命的预示.  相似文献   

14.
10CrNiCu连铸方坯和球扁钢偏析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轧制工艺对10CrNiCu钢连铸方坯和球扁钢的偏析特性及性能的影响,通过原位统计分布分析及微型剪切试验,研究了10CrNiCu连铸方坯及其球扁钢中溶质元素的偏析规律和偏析对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S元素偏析对10CrNiCu制品的服役性能有明显影响,且S元素在球扁钢中的最大偏析度约为2.5;球头心部偏析较严重,致...  相似文献   

15.
选用GCr15轴承钢为基体,WC颗粒为增强相,采用离心铸造工艺制备WC/钢复合材料—LGJW20。用金相分析、电镜扫描(SEM)、X射线衍射(XRD)及能谱分析(EDS)等方法研究材料铸态的相变过程及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LGJW20显微组织中基体主要为细小的珠光体组织,基体中析出大量M23C6及MC型等细小碳化物颗粒;WC原始颗粒以各种复式碳化物的形式析出,分别形成枝状或鱼骨状共晶碳化物、网状二次碳化物及大块状碳化物。  相似文献   

16.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了具有云团爆炸性质的燃料空气炸药(FAE)的爆炸温度场.实验测试了两发液体FAE和一发固体FAE试验弹的爆炸温度参数,得到了爆炸火球温度的时空分布,并根据火球温度分布分析了燃料的抛撒情况.结果表明,在装药量相同的情况下,固体FAE和液体FAE的爆炸火球表面温度分别比TNT高22.3%和6.2%,1000℃以上高温持续时间是TNT的1.95和1.23倍;液体燃料爆炸形成的火球覆盖面积比固体云爆剂大;预制刻槽的薄壁弹体更利于燃料的抛撒和分散.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铝合金挤压铸造镶圈内冷活塞,通过对铸铁耐磨镶圈、内冷油腔型芯的研制和活塞铝合金的熔炼、复合挤压铸造等工艺试验以及各阶段工艺过程检查和产品质量检验、寿命考核,所研制的活塞完全满足了大马力发动机验收技术条件的要求。410h单缸考核实验,耐磨寿命提高5~10倍,该活塞的挤压铸造及镶圈技术,成本低、工艺简单、可直接镶铸耐磨镶圈和成型内冷油腔,质量可靠,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工业纯铁、Al合金、低碳锰钢三种材料的断裂时间与应力、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合金元素通过形成不同的固溶体而改变断裂激活能。置换固溶体可增加断裂激活能,并随着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间隙固溶体断裂激活能略有减少。断裂过程可分为热激活过程和非热过程两部分。  相似文献   

19.
采用V-EPC铸渗方法,以Q235钢为母材制备SiC粒子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试验结果表明,SiC粒子的粒度对SiC/钢表面复合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虽然SiC粒子在高温钢液中存在分解现象,但通过调整SiC预制膏块组配和控制铸渗工艺参数,可以减缓或抑制SiC的分解并制备出表面平整的SiC颗粒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通过金相显微镜、电子扫描电镜等对该复合材料中SiC粒子与钢基体界面结合的形态、粒子行为、界面结合机制进行分析,表明SiC粒子与钢基体的界面结合为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