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种杀虫剂对甘薯蚁象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5,(10)
[目的]筛选对甘薯蚁象的高效药剂。[方法]采用浸虫、浸薯法,测试10种杀虫剂的毒力,并在盆栽试验中测定各药剂的杀虫效果和持效期。[结果]以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的触杀毒力最高;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辛硫磷、毒死蜱的胃毒毒力最高。盆栽试验施药后2 d,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和高浓度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植株的保护作用达到100%;施药后20 d,吡虫啉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各处理的防治持效期最长。[结论]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吡虫啉对植株具有较好保护效果,吡虫啉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植株保护作用的持效期最长。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6,(6)
[目的]由于中药材作物上农药登记严重不足,滥用现象严重。以高效氯氟氰菊酯为例,对中药材金银花上施用后的残留动态进行研究,为金银花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山东、河南主产区进行田间试验,样品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用样品残留量和时间进行拟合得到残留动态方程。[结果]高效氯氟氰菊酯在金银花中的残留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1.8~2.9 d。在施药量为13.5 g a.i./hm~2的情况下,2014、2015年距末次施药7 d后金银花中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0.94、0.67 mg/kg,低于1 mg/kg。[结论]参照我国国标及欧州药典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在金银花上使用,施药量为13.5 g a.i./hm~2,施药1次,采收间隔期设定为7 d,最终残留水平低于1 mg/kg,为其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评价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白菜上使用后的残留动态及环境安全性,在郑州和杭州市郊区进行了其在小白菜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实验.小白菜和土壤样品用乙腈提取,SPE柱净化,然后经GC(μ-ECD)测定其残留量.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半衰期在小白菜中为1.6~5.0 d,土壤中为8.3~13.4 d.建议5%高效氯氟氰菊酯ME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在推荐剂量下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为7 d.  相似文献   

4.
《农药》2015,(5)
[目的]研究麦田施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施药人员的暴露水平和风险评估。[方法]采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在麦田中施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通过全身整体取样方法分析施药者的人体暴露量,研究麦田施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操作人员的暴露风险。[结果]施药者的人体暴露量为18.57 m L/h,约占总施药液量的0.03%,主要暴露部位为下身(大腿和小腿),约占总暴露量的75%。施药者的暴露界限(MOE)值均远大于100。[结论]在研究的暴露场下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人体暴露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QuEChERS-气相色谱法(GC)快速准确测定甜豆全果和豆荚中毒死蜱、联苯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3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采用QuEChERS前处理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即甜豆全果和荚中毒死蜱、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经乙腈高速涡旋提取,上清液经无水硫酸镁和N-丙基乙二胺(PSA)、石墨化炭黑(GCB)净化后过有机膜进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 3种农药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7,在0.01、0.1、1 mg/L的添加水平下,3种农药在甜豆全果基质、豆荚中方法回收率在75%~10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1%范围内,方法定量限(LOQ)为0.01 mg/L。[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甜豆中毒死蜱、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农药还会继续上涨吗?2017年,农药市场需求量较多的品种包括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吡虫啉、百菌清、氢氧化铜、阿维菌素、多菌灵、五氯硝基苯、甲草胺、乙草胺、草甘膦等。预计,2018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价格整体有上扬趋势。2017年农药原药价格出现大幅上涨。除草剂方面,截至2017年年底,草甘膦价格较6月底最低价格1.90万元/吨大幅上涨60%以上。杀虫剂方面,截至年底,吡虫啉价格上涨至25万元/吨,较年初上涨78.6%。由于环保压力让很多企业无法开工,厂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9,(11)
[目的]绿盲蝽是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中的一种重要害虫,本研究旨在筛选成本低效果好的氟啶虫胺腈混剂。[方法]以北京市上庄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滴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4种杀虫剂对北京上庄地区种群的毒力依次为氟啶虫胺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联合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氟啶虫胺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分别按1∶4、1∶8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其共毒系数为125.67与170.71。[结论]上述结果可为合理利用氟啶虫胺腈混剂对绿盲蝽进行田间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遇璐  孙俊  谭利  张东砚  丑靖宇 《农药》2014,(12):878-880
[目的]吡虫啉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制备高含量悬浮剂混剂。[方法]利用湿法砂磨加工工艺,对58%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的配方中各个组分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该制剂的较优配方:吡虫啉50%,高效氯氟氰菊酯8%,SC209 3%,YUS-SC3 1%,1602#3%,乙二醇5%,白炭黑1.5%,黄原胶0.15%,苯甲酸钠0.2%,消泡剂0.4%,水补足至100%。[结论]该制剂性能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其各项控制项目指标均符合悬浮剂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9.
20种药剂对苹果黄蚜室内毒力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种药剂对苹果黄蚜室内毒力测定及对脊椎动物选择毒性比较表明:氯噻啉表现出了对苹果黄蚜极高的活性,高效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次之,乙酰甲胺磷、毒死蜱、氟硅菊酯对苹果黄蚜活性最低;氯噻啉对苹果黄蚜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其次为氟氯氰菊酯、烯啶虫胺、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毒死蜱、三唑磷、甲胺磷等药剂的选择性则明显较差.综合试验结果及在田间观察,菊酯类农药杀伤天敌比较严重,推荐防治苹果黄蚜药剂为氯噻啉、烯啶虫胺、吡虫啉、啶虫脒等.  相似文献   

10.
毒死蜱在桑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养蚕安全间隔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6,(1)
[目的]研究毒死蜱在桑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评价毒死蜱在桑树上使用的安全性,并根据消解曲线方程推测施药后的养蚕安全间隔期。[方法]分别以1500 mg a.i./L和1 m L/m~2毒死蜱药液喷施桑树和土壤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桑叶和土壤样品中的残留量变化情况,并建立其消解曲线方程。[结果]毒死蜱在桑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9~4.0、8.4~9.4 d,浙江和广东两地毒死蜱施药后桑叶中残留量0.2 mg/kg时的家蚕安全饲养间隔期分别为35、18 d。[结论]毒死蜱在桑叶和土壤中易被降解,其降解速率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需根据施药地不同的环境条件来确定其家蚕饲养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11.
《农药》2015,(7)
[目的]明确醚菊酯和吡虫啉在水稻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方法]建立一种同时检测稻田土壤和水稻中醚菊酯和吡虫啉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醚菊酯和吡虫啉的残留动态及其在土壤中消解的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在0.10~10.00 mg/L范围内,醚菊酯和吡虫啉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0.01、0.1、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醚菊酯与吡虫啉的平均回收率为75.03%~100.53%。供试条件下,醚菊酯与吡虫啉在灭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未灭菌土壤的2.09、2.40倍;土壤中醚菊酯和吡虫啉的消解速率随土壤温度的增加而加快,随施药剂量的增加而减缓。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和吡虫啉在水稻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21、3.56 d;在稻田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8.10、4.55 d,均属于易消解农药(t1/230 d)。[结论]推荐使用1.7 g/667m2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59.5 m L/667m210%醚菊酯悬浮剂混配(有效成分之比1颐5)防治水稻褐飞虱,其防效高,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农药》2017,(3)
[目的]明确各药剂在苜蓿上的半衰期,为宁夏苜蓿产业的农药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5种药剂按照推荐剂量1次施药和推荐剂量2次施药,采用Excel进行残留量指数拟合,通过残留消解动态方程式计算半衰期。[结果]1.8%阿维菌素乳油和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在苜蓿中消解速度较快,1次和2次施药14 d后均未检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1 d未检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21%毒死蜱乳油消解速度慢,至药后28 d收获时仍可检出。[结论]距收获期较长时,防治苜蓿主要害虫可采用21%毒死蜱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距收获期较近时可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或提前刈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土壤、小麦麦苗、小麦麦秆和小麦籽粒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土壤、小麦麦苗、小麦麦秆和小麦籽粒中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分别通过不同的提取、净化处理过程,定容后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最小检出量为0.05ng,平均回收率在84.2%~97.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3%~12.1%,符合残留分析要求。通过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麦及土壤中的消解量和最终残留量,建立了其消解动力学方程,消解过程为:前期降解相对较快,中后期较慢,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蔬菜、水果、土壤等农产品和环境中的半衰期与残留动态现状,及其降解去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的科学使用和残留量的控制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并有助于了解和预测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土壤中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15.
《农药》2016,(12)
[目的]研究旨在评价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哺乳动物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实验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的影响。[结果]高效氯氟氰菊酯使钠电流的峰电压、稳态激活和失活曲线都产生超极化向移动,对最大峰电流和通道恢复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高效氯氟氰菊酯与离子通道的开放状态结合力更强,从而影响其失活过程,但对钠通道动力学效应的影响却具有Ⅰ型菊酯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氟菌唑及其代谢物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环境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氟菌唑及其代谢物在梨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其最终残留量进行了研究。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氟菌唑在梨中的半衰期为3.0~5.0 d,氟菌唑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0.1~13.9 d。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35%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85.7~428.6 mg/kg连续喷药2~3次,施药间隔期为10 d,药后14 d,土壤中残留量为0.020~0.051 mg/kg,梨中残留量为0.020~0.085 mg/kg。推荐35%氟菌唑可湿性粉剂在梨上使用安全间隔期为14 d。  相似文献   

17.
马伟  王芳  陈佳斌  贾彦霞  刘秉阳 《农药》2023,(5):358-361
[目的]研究溴氰虫酰胺在枸杞果实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为药剂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农药残留试验准则》进行溴氰虫酰胺田间消解动态试验,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结果]溴氰虫酰胺在5.0~100.0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0)。添加质量分数在0.01~5.0 mg/kg范围内,枸杞鲜果中溴氰虫酰胺的平均回收率为87.1%~108.7%,相对标准偏差为1.5%~2.5%,方法检出限为0.003 mg/kg;枸杞干果中溴氰虫酰胺的平均回收率为90.5%~100.1%,相对标准偏差为1.3%~2.8%,方法检出限为0.010 mg/kg。溴氰虫酰胺在枸杞果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为1.24~2.39 d。[结论]建议生产中以10%溴氰虫酰胺OD 50 mg a.i./kg防治枸杞害虫,施药次数为1、2次时,采收安全间隔期分别不低于7、14 d;以100 mg a.i./kg防治时,施药次数为1次,采收安全间隔期不低于20 d,药剂的残留标准可达到食品安全及膳食摄入风险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相色谱(μ-ECD)开发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万寿菊上的残留分析方法,利用QuChERS前处理方法,经乙腈提取、PSA净化,氮气吹干后用正己烷定容,外标法定量。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万寿菊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7%~99%,相对标准偏差在4.0%~8.5%。笔者建立了万寿菊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气相色谱残留分析方法,能够满足万寿菊样品中的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定量分析,并对万寿菊高效氯氟氰菊酯最终残留量进行了检测,样品中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对瓜菜上斜纹夜蛾和棉铃虫防治高效且对有益昆虫低毒的杀虫剂,指导菜园科学合理用药。[方法]室内测定5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棉铃虫、中华蜜蜂和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室内毒力。[结果]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毒力最高,甲维盐对棉铃虫3龄幼虫毒力最高,毒死蜱对中华蜜蜂工蜂的毒力最高,LC50值分别为10.593 3、3.525 2、1.486 5 mg/L。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和棉铃虫毒力相当,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甲维盐对中华蜜蜂和椰心叶甲啮小蜂毒力较低。[结论]推荐使用高效氯氰菊酯和甲维盐治瓜菜上的斜纹夜蛾和棉铃虫。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目前纳米农药复杂的制备工艺阻碍了其推广,亟需低能耗、低成本、简便的方法获得载药纳米颗粒,进而提高农药利用率。[方法]采用金属离子配位组装法,利用天然可降解、安全环保的壳聚糖材料制备了2.5%高效氯氟氰菊酯纳米颗粒,通过测定其释放性能和对豌豆蚜虫的室内生物活性来评估其应用效果。[结果]负载高效氯氟氰菊酯的纳米颗粒为球形,包封率为92.06%,平均粒径(D50)为202.83 nm。高效氯氟氰菊酯被纳米颗粒负载后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在释放液中,2 h时纳米载药颗粒的累积释放率为59.25%。在48 h时负载高效氯氟氰菊酯的纳米颗粒对豌豆蚜虫的LC50值为0.004 mg/L,高于乳油的0.006 mg/L和微米载药颗粒的0.01 mg/L。[结论]实验结果可为开发对叶部害虫具有优异防治效果的纳米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