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章主要对三洋坝金矿矿石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论述,表明三洋坝金矿矿石类型为少硫化物蚀变岩型金矿石及少硫化物碳酸盐石英脉型金矿石,矿石构造简单,以浸染状构造为主,主要的矿石结构有角粒状、麦粒状结构、自形-它形细粒结构、自形粒状结构等.矿石中矿物组成比较简单.自然金主要赋存在少硫化物蚀变岩型金矿石中,自然金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对四儿沟金矿矿石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论述,表明四儿沟金矿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金矿石;矿石结构构造主要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假晶结构,细脉状、浸染状及星散状构造等。矿石中矿物组成比较简单。自然金主要赋存在蚀变岩型金矿石中,自然金分布不均匀。自然金的赋存状态有两种类型:粒间金和包裹金,以粒间金为主,包裹金较少。  相似文献   

3.
赋存黄金的矿石类型主要是砂金矿石、古砂金矿石、含金石英脉矿石、氧化金矿石、富银金矿石、含铁硫化物金矿石、金砷硫化物金矿石、含铜硫化物金矿石、含锑硫化物金矿石、碲化物金矿石、含铅锌铜等多金属硫化物金矿石以及含碳质金矿石。  相似文献   

4.
王富营 《黄金》1992,13(10):41-44
本文通过对上宫金矿含泥蚀变岩型矿床含金矿石的选矿研究和生产实践,揭示了该类泥化高达20%以上低硫含金矿石的选矿方法和处理途径,同时也为该类型矿石的选矿提供了生产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5.
周瑶 《黄金》2023,(7):112-116
坦桑尼亚某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矿石工艺类型为黄铁矿化硅化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石。通过显微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化学物相分析等手段对该矿床金矿石中矿石成分、矿物种类、粒度分布、金的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矿物为自然金,粒度偏细,集中分布在50μm以下,其中10μm以下占27.54%;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毒砂等;金嵌布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占52.72%,其次为包裹金,占37.23%;矿石中较多包裹金和细粒磁铁矿的存在是影响选矿指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该矿床选矿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查清阴洼沟金矿床矿石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采用电子显微镜、多元素分析、电子探针能谱分析、电子探针波谱分析、物相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阴洼沟金矿床的金矿石、金矿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矿石工艺类型主要有少硫化物蚀变岩型金矿石、少硫化物碎裂石英脉型金矿石和少硫化物铁白云石-钠长石-石英脉型3种,且有工业价值的元素只有Au;矿石中金属矿物含量较低,主要是褐铁矿、赤铁矿及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是石英,其次是绢云母、碳酸盐矿物、长石、绿泥石及高岭石;金矿物为自然金,金成色平均为975;金的嵌布类型以裂隙金为主,其次为包裹金,粒间金含量较少;自然金以细粒级明金为主,其次是微粒金。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栖霞市栾家沟金矿区位于胶东金矿富集区,金矿体赋存于郭家岭序列斑状中粒含角闪二长花岗岩体内的黄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二长花岗质裂隙中,受断裂构造控制,属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细脉浸染原生矿石,工业类型为低硫金矿石。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  相似文献   

8.
某金矿矿石类型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型金矿石和蚀变岩型金矿石,对低品位(0.5~1.50 g/t)氧化矿采用堆浸工艺处理。柱浸试验表明,矿石粒度-30 mm,溶液pH值10.5,浸出率达78%。采用分段式筑堆方式,上层叠加,堆处理矿石14.41万t,平均品位1.07 g/t,采用滴淋的方法,溶液直接作用于矿粉堆表面,解决了矿粉表面积水及入渗的难题,获得浸出率81.3%、产出120.34 kg金锭的工艺指标。喷淋与滴淋方式对照生产表明,滴淋方式更有利于金的浸出。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一种难浸金矿石的矿石性质及其处理工艺研究。说明金矿石也存在混合矿;讨论了目前可行的处理工艺,提出用氰化浸出率划分易浸矿石和难浸矿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绍连 《黄金》1991,12(10):42-44
某矿床含金角砾岩顶部覆盖一层炭质粘土岩(风化煤层),由于长年氧化风蚀作用,使其煤层疏松剥落混入矿体,致使矿石中含碳组份增高,构成难处理类型的金矿石。采用低温氧化焙烧——氰化法提金工艺,不仅能获得较高的技术指标,还可消除炭质粘土岩混入矿体对金氰化浸出的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某难浸金矿石中提取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难浸半氧化金矿石进行氰化浸出时 ,加入助浸剂过氧化钙可明显提高金的浸出率 ,缩短浸出周期 ,降低 Na Cl耗量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低品位含铜金矿柱浸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柱浸法对紫金山矿区含铜金矿进行浸出试验,分别考察矿样粒度、铜品位、喷淋强度、氰化钠喷淋浓度和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堆浸法处理该含铜金矿矿样是可行的,对-80mm粒级在15天内金浸出率大于86%,浸出前期金、铜同时浸出,在浸出后期出现沉铜现象。  相似文献   

13.
低品位金矿柱浸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低品位金矿进行柱浸试验研究,考察喷淋制度对金、铜浸出率的影响,探索了在现行堆浸条件下矿石浸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现行堆浸技术处理低品位金矿石是可行的,在合适的喷淋制度下,20天内金的浸出率可达84%以上。  相似文献   

14.
生物制剂浸金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熊英  郑存江 《黄金》1998,19(1):36-38
本文简要论述了生物制剂浸金的原理。选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工业下脚料经水解改性以后,制备成生物浸金制剂。研究池矿浆浓度、氧化剂浓度、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择的条件下,生物浸金制剂对氧化型金矿石金的浸出率大于95%,对经过细菌预氧化的难浸金精矿金的浸出率与氰化法相同。  相似文献   

15.
王宏志  陈雯  朱云  沈强华 《黄金》2013,(8):56-59
针对金矿石中,金与硫化矿物伴生的特点,将金矿矿石充分细磨后,采用强化措施进行全泥氰化浸出。然而,硫化矿物在一定程度上溶于氰化物溶液,产生的可溶性硫化物将阻碍金的氰化浸出。为减少硫化矿物对金氰化浸出的影响,采用鼓空气的方法对矿浆进行预处理。同时,在氰化浸出过程中,通过对磨矿细度、溶解氧、硝酸铅以及氰化钠质量分数的控制,优化了金浸出效果。最终,在减少氰化物消耗量的前提下,金浸出率提高到95.4%。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加压氧化-硫脲浸出法从滇西低品位金矿中回收金。低品位金矿石先在加压反应釜中加压氧化,之后用硫脲浸出金。考察了氧压、温度、反应时间及添加剂尿素及木质磺酸钠对加压氧化及硫脲浸出金的影响,确定了工艺最佳条件。最佳条件下,金浸出率为94%。  相似文献   

17.
云南某卡林型金矿石堆浸生物氧化半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红光  陈景河 《黄金》2012,33(1):45-47
云南某金矿矿石,含砷及吸附氰化已溶金碳质物和黏土矿物,金以超显微赋存于其他矿物中,属卡林型金矿石,直接氰化金的浸出率为3.17%-4.7%。采用堆浸生物氧化,经过6个月的预处理后,矿石中金的堆浸氰化浸出率可达65.5%。  相似文献   

18.
王硕 《黄金科学技术》2017,25(4):122-127
采用环保型非氰浸金剂,结合全泥炭浆法浸出工艺,对甘肃某金矿的浸金工艺进行了研究。具体考察了溶氧量、矿浆浓度、pH值、矿物粒度、浸金剂用量、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金浸出效果的影响,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原矿和尾矿中的金含量,通过计算金浸出率来确定适宜的浸金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经济和浸出率等因素,在矿浆浓度为40%、pH=11~12、浸金剂用量为300 g/t矿样、浸出温度为20~40 ℃及浸金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用自来水作溶剂在敞开环境下浸金,浸出效率最佳,金的浸出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9.
含铜金矿石是重要金矿资源.含铜金矿石的细菌氧化作用导致硫化物溶解,铜呈硫酸铜形式被脱除.生物浸渣用氰化物提金获得较高的金回收率.采用焙烧氧化、酸浸脱铜、氰化提金的处理方法,也能使含铜金矿达到脱铜提金的效果.细菌预氧化处理含铜金矿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铁帽型金矿石制粒堆浸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高泥质金矿石金浸出率低的问题,对某铁帽型金矿石开展了制粒堆浸提金的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这类含泥较多的铁帽型金矿石,采用制粒堆浸工艺,可以获得较好的技术指标。金的浸出率由常规浸出法的33%提高到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