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解决某机动式雷达在研发初期的维修性设计缺陷。方法基于西门子Jack平台开展维修性人因分析,具体为:用户人因任务流程梳理——人因初评与人因标准对标——任务仿真——人因仿真评价——结构设计优化——仿真复评。结果修改了部分设备的结构尺寸和布局,增加了部分辅助装置,产品在最终的虚拟仿真复评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维修性和人因工效水平。结论探索了一套军用电子装备的人因工效仿真分析及优化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军用电子装备设计初期的人因分析置信度以及维修性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高校宿舍多功能床爬梯进行工效学分析与设计改进,提高学生宿舍生活、学习舒适度。方法以某大学多功能床爬梯为研究对象,利用Solidworks与Jack仿真软件,建立人机耦合虚拟环境。对学生爬梯的动态过程选取三个典型姿势进行可达域分析、关节舒适度分析、静态强度预测及工作姿势分析,剖析多功能床爬梯的工效学设计缺陷,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设计改进后的多功能床在学生上下爬梯时舒适性显著提升。结论通过工效分析软件Jack与Soliworks的集成应用对高校多功能床爬梯设计改进,提升了学生使用多功能床爬梯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远程监控操作员的工作舒适度,以DK公司远程监控中心操作台为研究对象,以工效学为理论依据,利用Jack软件,进行数字人模型的建立,对远程监控操作台建模仿真。对数字人工作时的舒适度和疲劳度进行检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对座椅的构造优化与尺寸调节、对数字人安装脚垫板等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数字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使用表面肌电信号技术评估人因与工效学问题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与梳理,促进表面肌电信号技术在人因与工效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方法 首先,概述人因与工效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与研究方法。然后,从数据采集方式、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与提取、训练及分类器选择这4个实验流程归纳表面肌电信号技术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并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进行详细总结。结论 表面肌电信号技术仍是人因与工效学领域的重要评估方法,随着创新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发展,从多模态、多方法交叉融合的角度构建大规模可公开数据集与创新智能化评估系统在未来将成为表面肌电信号在人因与工效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5月16日,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复杂系统人因与工效学分会成立暨发展研讨会(合并首届委员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和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主办,复杂系统人因与工效学分会承办。  相似文献   

6.
《人类工效学》2014,(5):F0002-F0002
2014年11月15日,由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台湾人因工程学会和香港人类工效学学会主办,湖南工学院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第一届中华人因与工效学协会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人类工效学学术年会在湖南工学院顺利召开,会议聚齐了两岸三地200多名专家和学者,共同聚焦和商讨在人因工程及工效学领域的建设现状,谋划该领域的前沿命题和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1月15日,由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台湾人因工程学会和香港人类工效学学会主办,湖南工学院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第一届中华人因与工效学协会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人类工效学学术年会在湖南工学院顺利召开,会议聚齐了两岸三地200多名专家和学者,共同聚焦和商讨在人因工程及工效学领域的建设现状,谋划该领域的  相似文献   

8.
生物节律与人类工效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贺弋  贺堃 《人类工效学》2000,6(1):50-54
为探讨生物日节律与人类工效的关系,采用目前对日节律的研究结论,分析在工效学方面的具体应用。作分别提出了重新认识生物世律、指导工效学研究;适应昼夜世律特性、平衡机体兴奋性;预测疾病、保护劳动力身心健康;择时用药、发挥时间治疗的作用四观点,提出根据已知外界人控因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合理利用和发挥节律本身稳定和不稳定的特性,提高工效和避免人为生理和心理操作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白兴易  李帅牛  白睿昇 《包装工程》2023,44(20):155-162
目的 针对传统马鞍形态随机性、活态性和多样性等问题,提出并构建传统马鞍形态与人机工效研究模型,探究马鞍形态与人、马匹之间形态界面存在的合理性与宜人性,推动传统马鞍良好的创新与传承。方法 通过田野调查与分析比较,选取呼伦贝尔传统马鞍为研究对象,运用形态分析法解析马鞍形态构成,运用人机分析法搭建交叉形态界面,分别从骑乘姿态、骑乘动势、鞍马适配等方面对形态界面展开工效因素研究。结果 根据马鞍形态与人机工效因素构建的研究模型是切实可行的,能够解决传统器物与当代设计之间的界面问题。通过设计验证,得到马鞍形态的应用满足对人与马匹的工效学要求。结论 构建的传统马鞍形态与人机工效研究模型,对几种骑乘状态下的马鞍形态界面与骑乘者宜人性及舒适性等工效因素进行了系统论证与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0月22日-23日,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16次管理工效学学术会议将在同济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以"设计中的人类因素"为主题,探讨设计思维、人因工程、管理工效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分享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在人因、管理与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探索人类工效学的新发展,促进从事人类因素研究的学者与设计研究者等开展跨界交流以及加强与业界的互动。会议由同济大学承办,清华大学、湖南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协办。  相似文献   

11.
职员办公椅人机工效水平受多因素的影响,评价指标各不同。本论文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椅与人的适应性”分析,建立了职员办公椅的工效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该体系对A、B、C三类不同职员办公椅进行体验后实施综合定量化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A和B类椅处于一般等级水平,C椅处于好的等级水平,其评价结果与三类椅的客观实际情况相符合。该实例证明,此模型适合于职员办公椅工效学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设计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会议简介:随着人类工效学(人因工程)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我国从事人因工程领域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人员不断增加。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管理工效学专业委员会为了促进本专业委员会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每年组织一次学术会议。近几年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针对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穿戴过程繁琐、身体感受不良、交互体验不佳等舒适性因素,提出一种舒适性分析评估方法和设计提升方案,为外骨骼机器人舒适性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以Jack人因模拟软件为分析工具,模拟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使用过程,从人体模型构建、负载状态模拟、可达区域分析、视野区域分析、静态受力分析等角度,对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舒适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一款腰部外骨骼机器人原型机的不舒适因素,对机械匹配尺寸、设备自重分布、绑缚结构设计、交互体验设计等方面提出优化改进方案,并对改进方案进行模拟验证.结论 可以通过人因模拟的方式,对腰部外骨骼机器人进行舒适性提升设计,改进后的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舒适性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智能交互系统在城市救援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探讨了人机组队作业中人机协同工效提升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以构建人机组队协同的相容性理论模型并应用于复杂系统中人机组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采用跨学科交叉分析和文献调研分析的方法,分别对认知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不同领域文献进行充分检索和分析,系统梳理了从智能体的界面设计及自动化水平、操作员状态与情境感知能力、人机关系及交互方式等对人机协同工效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共享心理模型、自然主义决策模型、多重表征模型尝试对人机如何协同的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较为系统的智能交互系统中人机组队相容性理论模型。结果 该模型通过对人、智能体、环境和任务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物理相容性、认知相容性和情感相容性三个角度,对人机组队协同工效提升的内在规律和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有效提升人机组队协同的系统工效和用户体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结论 智能交互系统中人机组队的相容性模型可用于未来人机协同工效提升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可用于未来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特别是智能化时代人机组队的设计和优化,满足众多复杂的人机系统(如商用飞机驾驶舱、核电站中央控制室)人机高效协同设计的需求,为建立自然高效人机协同作业的交互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地面控制台人机布局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地面控制台布局直接关系到无人机的发射和飞行安全。在对无人机地面控制台进行人机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控制台布局的设计原则和"人"的因素,提出了无人机控制台布局的改进方法。以某型号无人机控制台布局设计优化为实例,应用Jack软件对布局进行了视域、可达域的分析,验证了改进后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武器装备的仿真设计与仿真评价有利于实现装备工效学设计精细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作为工效仿真过程中的核心单元——军用工效虚拟人成为研究的基础和重点。本文针对近年来装备仿真对军用工效虚拟人的特殊需求,在调研国内外军用工效虚拟人的建模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工效虚拟人模型构建的研究难点和关键技术,并对未来军用工效虚拟人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探讨建筑施工系统与工效学系统的对应关系。运用工效学的人-机-环境系统原理,把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系统分解为施工主体、施工条件、施工环境及施工对象诸因子,继而对每一因子进行三级递阶分解;根据细分因子的特性,研究其与工效学系统的对应关系。最终得出施工主体中的人对应于人因素,施工主体中的组织和主体界面关系、施工对象、施工环境对应于环境因素,施工条件对应于机因素,构建了施工工效学系统,并给出了这个系统的人、机、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和谐号动车座椅为研究对象,以人因学为理论依据,以人因学软件Jack为研究工具,建立数字人,对动车座椅进行建模仿真,通过舒适度检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通过对动车座椅座面高度、座面倾角以及靠背高度的重新设计,可以显著提高旅客乘坐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岳国栋  丁立  姚杰  叶瑶 《人类工效学》2010,16(2):61-65,F0003
为明确手机工效指标与青年学生消费人群的关系,本文提出运用改进德尔菲法,建立了38个指标,通过对51位专家进行两轮调查,确定相应指标的权重,并以此对三款不同品牌的手机进行了手机工效学评价,结果与手机按键出错率试验结果相吻合。文章所建立的工效学评价体系可用于手机工效学评价,所使用的改进德尔菲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机工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面向轨道装备的可视化人因综合仿真分析平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提出一个集研究作业人员行为、作业设备和作业环境于一体的可视化人因综合仿真分析平台,为轨道装备设计方案提供直观可视、可重复的人体工程学评估手段。方法通过研究分析行为观察系统、运动捕捉系统、肌电测试系统、JACK虚拟人仿真系统和CAD设计及建模系统的功能及匹配性,构建能将真人作业虚拟化,能对虚拟动素进行评估,能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视化人因适配分析,能生成虚拟人作业数据等功能的可视化人因综合仿真分析平台,并用案例论证了该平台的有效性。结论该平台适合用于轨道车辆、一些大型装备及相关工作空间设计方案的人体工效学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