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济极限含水率对注水开发油田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目前行业标准笼统选取98%的含水率作为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率,没有考虑经济因素,显然有失合理性。为合理确定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率,评估单井生产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基于油价、油田实际产出、成本、税金等经济参数,运用投入产出平衡理论,首次推导出海上注水开发油田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率计算模型。以渤海Q油田为例,计算了不同油价、不同采油速度下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率,并绘制相应图版,评价了油井生产是否具有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成本一定时,油价和采油速度对经济极限含水率影响较大,经济极限含水率随油价的升高而增大,随采油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对具有高采油速度的海上注水开发油田而言,高油价($100/bbl,1 bbl=0.159 m3)下的经济极限含水率高达99.11%,远高于目前行业标准规定的98%的经济极限含水率数值,延长了油井高含水期效益生产的寿命,大幅度提高了单井经济效益,对海上注水开发油田单井生产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上油田未开发储量中的低品位、难采储量越来越多,受环境、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海上三低油田开发起步晚,尚未达到规模和有效开发的阶段。基于对海上三低油田地质油藏特征的深入分析,总结了已开发油田的主要生产特征及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难点;结合海上开发条件和现状,提出了推广长水平井和多分支井技术、单井压裂和整体压裂结合、实施合理注水开发和全过程储层保护等有效的开发策略,为探索海上三低油田有效开发模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行业标准中所列水驱砂岩油藏采收率计算公式的筛选结果,推导出了单井新增可采储量和单井控制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井新增可采储量与单井控制储量的平方成正比。对关系式系数进行了讨论,认为可以通过分析动态资料或类比驱油效率与单储系数的比值确定系数值,从而得到了考虑动态影响的关系式。典型油田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推导的关系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作为评价油田经济合理单井控制储量和经济合理井网密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油田开发经济界限模型的确定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大量的现场调研,在对目前国内主要的大油田开发指标及投资、生产成本等经济指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符合油田开发生产实际及适应水驱开发油田各类增产措施的经济界限模型,即新井初期最低产量界限、开发投资上限、成本上限、价格下限、单井控制储量下限、经济极限井距等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可为开发部署和生产决策提供经济效益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加深,加密井调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逐年变差,已开发老油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成为油田开发决策的关键指标。在传统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胜利油区15个典型开发单元不同阶段加密井平均单井控制可采储量与井网密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井网密度与阶段平均单井控制可采储量的关系,并结合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可采储量的政策界限研究,提出了已开发老油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计算的新方法。应用新方法计算了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胜坨油田二区沙一段油藏不同油价下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结果表明,在高油价下具有一定的加密潜力,并且随着油价的升高,井网加密的潜力也越大。  相似文献   

6.
经济极限油汽比对蒸汽吞吐开发油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蒸汽吞吐开发油田的单井经济极限油汽比采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和全国储委油气专业委员会的标准值0.25,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基于投入产出平衡原理,按照相关因素法确定操作成本,推导得到蒸汽吞吐开发油田单井经济极限油汽比计算模型。以辽河油田区块A为例,计算不同油价、不同单井日产油量下的单井经济极限油汽比,绘制相应图版。评价产油量为2.5t/d、油价为90美元/bbl时,单井经济极限油汽比为0.082 3,目前该井油汽比仍大于单井经济极限油汽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仍处于效益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对于水平井单井技术经济界限的研究相对较少, 缺乏系统而实用的确定方法。依据水平井开发的现场实际情况, 通过对水平井单井产量变化规律的分析, 以及非线性盈亏平衡原理, 推导出水平井投产初期的单井产量和水平井控制地质储量的经济界限计算方程。将该方程与水平井产量预测公式和水平井控制地质储量公式相结合, 不仅可以判别采用水平井进行开发是否具有经济效益, 而且可以应用于水平井开发优化设计, 因此该方法对于指导油田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海上断块油田极限井控储量的确定至关重要,是前期平台井槽预留、后期油田调整开发方案工作量确定的理论依据。对海上断块油田注采井网进行简化,应用油藏工程方法推导出井控储量与水驱采收率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海上油田井控储量经济评价模型,对海上断块油田极限井控储量进行研究。实例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南海西部某断块油田的极限井控储量,可为其加密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复杂断块油藏"小、碎、贫、散"的油藏特点,决定了其开发受技术条件和经济性约束较大。以海外某油田为例,针对目前国际常见的SPA合同模式,对油气储量进行单元划分,使用经济极限指标对该油田可开发储量进行筛选,确定了单井经济极限产油量、储量筛选原则,计算出了储量筛选结果。该油藏开发储量筛选方法对类似油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神泉油田基本情况和开发现状入手,分析了侏罗系油藏剩余可采储量和井网密度状况;计算了新钻井所要求的单井最小经济可采储量,并建立了单井小最经济可采储量与油价的关系;确定了不同油价下的最优井网密度以及对应的单井控制地质储量,得出了经济可采储量合理区域。当前情况下在神泉油田侏罗系油藏新钻开发井虽然经济上是可行的,但并不是最优选择。对已开发油田调整加密钻井的经济可行性提出了新的技术思路,对油田开发调整、投资有效分配及合理途径的选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东部气田近几年探明深层凝析气藏的储量规模越来越大,但气藏开发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使开发风险增大。开发好深层凝析气藏的关键之一就是要确定气藏单井控制地质储量下限,指导开发井位部署,优化井位设计,提高其经济开发效益。以东濮凹陷深层凝析气藏为例,综合应用气藏工程理论和现金流量法,对深层凝析气藏单井经济可采储量和控制地质储量下限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气藏单井控制地质储量下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气藏单井控制地质储量下限与气藏单井产能、天然气价格、凝析油含量呈幂指数递减规律,与井深呈指数递增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新疆油区蒸汽吞吐加密井开发技术经济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油区稠油开发现状,结合经济评价方法,确立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加密开发经济极限单井控制可采储量、极限有效厚度、油汽比等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制定了稠油油藏加密筛选标准,建立了一套计算各经济极限指标的方法。对新疆油区稠油油藏的九个区块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科学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经济政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对高含水油田开采技术经济政策界限的确定以及其他调整与措施,关系到油田的开发水平和总体经济效益。注水开发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技术经济政策方法有:地质条件和开发效果双体系评价分类方法.原油成本分类与预测方法,油井经济极限指标的计算方法,油田开发项目经济开采年限的确定方法.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基于水驱特征曲线的图版拟台方法。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经济政策应用研究包括:中高含水砾岩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可变成本的预测,油井经济极限指标、经济可采储量指标、含水上升率等指标的计算。  相似文献   

14.
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是国内目前发现的埋藏最深、高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礁滩相气藏,储集层为中低孔、中低渗碳酸盐岩。目前国内外关于类似气藏井网井距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因此,确定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井网合理井距对于保证气田开发取得最佳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地质、气藏工程、数值模拟和经济效益分析等角度探讨了气田井网井距,分别按照经济极限控制储量法、渗透率与泄气半径关系法、定单井产量法、经济效益最大化法计算了经济极限井距和技术合理井距。综合考虑气藏地质特征、经济效益和井型,采用多种方法研究确定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的经济合理井距为:直井1 800~2 000 m,大斜度井2 000~2 400 m,水平井2 400~3 000 m。  相似文献   

15.
胡燕 《石油实验地质》2022,44(3):530-534
预测储量和控制储量是否可升级与油藏地质认识、技术配套、经济效益高度相关,尤其在低油价下区块经济性成为制约升级的关键因素。为了从大量区块中快速筛选出经济有效的区块,结合区块储量特点,研究了计算单井经济界限的方法,构建了单井经济界限现金流模型和计算流程。该方法普遍适用于保有储量和新增储量的经济性判断,也可应用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项目评价中,可为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以中国石化某地区特低渗透油藏为例,评价了油价为40,50,60,70,80美元/桶下,与效益相关的潜力储量分别为0.5,0.8,1.2,1.6,1.7亿吨。   相似文献   

16.
姜平  张辉  王磊  汪新光  向耀权 《石油学报》2021,42(6):751-764
海上油田经济门槛高、工业开发下限难以确定。目前,主要通过储层"甜点"的开发带动低渗透油田的建产,因此,海上低渗透油田储层"甜点"的识别十分重要。通过分析南海西部北部湾油田大量室内实验和生产测试资料,明确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的差异是影响低渗透储层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表征低渗透储层特征的关键参数,建立储层品质指数与储层微观参数和渗流能力的关系,量化5类低渗透储层的分类界限,进而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低渗透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北部湾油田低渗透区块的储层品质,并根据北部湾低渗透油田产能评价方法和产量递减规律,结合区域经济评价参数与开发模式建立合理的经济评价模型。通过引入储层价值因子绘制海上储层"甜点"工业开发评价图版,确定北部湾油田能够实现工业开发的储层"甜点"下限为Ⅲ类储层,评价结果与油田实际开发情况匹配。同时,根据北部湾油田低渗透区块的区域规律,确定储层"甜点"工业开发的有效渗透率下限为1.1~1.6 mD。  相似文献   

17.
发现复杂含油断块后需要进一步投资以探明并开发油藏,对于特定的储集层较均质的含油断块,含油面积和油层埋深是决定投资效益的两个重要因素。在油层埋深和地面交通、水电等条件已定的情况下,结合复杂断块油田特点,利用断块内发现井所能提供的参数,以折现现金流法为基础构建最低经济含油面积计算模型。通过对比预期断块含油面积和最低经济含油面积大小,能迅速剔除明显不可行的投资项目,规避投资风险,提高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18.
合理的井网和井距是油藏开发的关键参数,关系到油藏的开发效果及采收率等重要指标。通过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式计算了油藏的井网密度,并通过经济极限开发指标计算了合理的井距范围,在此基础上运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该稠油油藏六种井网及四种井距下的开发模式,并预测了含水率及采收率等指标,从中优选出了一套方案,为油藏的科学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