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碳基固体酸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异辛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对各步反应进行考察,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单酯化反应:n(顺酐)∶n(聚醚7)=1.10∶1.00,ω(碳基固体酸)=1%(以顺酐质量计),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得到产率为98.16%的单酯化产物;双酯化反应:n(顺酐)∶n(异辛醇)=1.00∶2.00,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5.0 h,在此条件下得到产率为93.94%的双酯化产物。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性能和应用性能,并与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碳基固体酸做催化剂时异辛醇用量少了一半;产物性能一致。  相似文献   

2.
华平  李建华  张跃军 《精细化工》2004,21(2):104-107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进行反应的方法合成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n(顺酐)=1 00∶1 10,于130℃下单酯化反应2 5h,得到产率为99 6%的单酯化产物。n(己醇)∶n(顺酐)=4 0∶1 0,于170℃下双酯化反应2 0h,得到产率为95 8%的双酯化产物。n(亚硫酸氢钠)∶n(顺酐)=1 10∶1 00,加热介质温度为170℃下磺化反应2 5h。测得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力、渗透力、分散力、耐硬水性能分别为30 7mN/m、3 548×10-5mol/L、3 5min、3 7s、59 5%和14min。与磺基琥珀酸双己酯钠盐(DHSS)和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LESS)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分散力、乳化力和耐硬水性能较DHSS均得到了改善,渗透性能较LESS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华平  李建华  戴宝江 《化学试剂》2007,29(8):459-462
通过控制酯化率和不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酯化、磺化的方法合成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5)辛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月桂醇聚氧乙烯醚(5))∶n(顺酐)=1.00∶1.10,于110℃下单酯化反应2.5h,得到产率为99.7%的单酯化产物;n(二乙基辛醇)∶n(顺酐)=3.0∶1.0,于170℃下双酯化反应4h,得到产率为94.2%的双酯化产物;n(亚硫酸氢钠)∶n(顺酐)=1.10∶1.00,加热介质温度为160℃下磺化反应4h,可使双酯化产物完全磺化得到标题化合物。测定了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耐硬水能力、乳化力、渗透力、分散力、钙皂分散力和去油污力,并与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盐(快T)和月桂醇聚氧乙烯醚(5)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LESS5)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其耐硬水能力、分散力、乳化力、钙皂分散性能和去油污性能均较快T有所改善;与LESS5相比,渗透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华平  戴宝江  吴东辉  刘平 《精细化工》2007,24(10):956-960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方法,合成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辛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n(顺酐)=1.00∶1.10,于140℃单酯化反应2.0 h,得到产率为99.8%的单酯化产物。n(2-乙基己醇)∶n(顺酐)=4.0∶1.0,于加热介质温度240℃条件下双酯化反应5.5 h,得到产率为94.4%的双酯化产物。n(亚硫酸氢钠)∶n(顺酐)=1.10∶1.00,加热介质温度210℃条件下,磺化反应6 h得终产物。测得产物的表面张力为32.5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1.1×10-4mol/L、耐硬水能力为24 m in、乳化力为3.3 m in、渗透力为3 s、分散力为90.5%、钙皂分散力为13%、去油污力为99.1%。与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盐(快T)和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LESS)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耐硬水能力、分散力、钙皂分散性能和去油污性能较快T均得到了改善,渗透性较LESS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亚硫酸钠为磺化剂合成了磺基琥珀酸聚氧乙烯十二烷基混和双酯钠(ATCESS)。最佳工艺条件为:n(十二醇)∶n(顺酐)=1.1∶1.0于105℃单酯化反应4 h,得到琥珀酸十二烷基单酯;酯化产物在n(聚乙二醇200)∶n(单酯)=2.02∶1.0,140℃条件下反应2 h,得到产率为93%的双酯化产物;该产物在n(亚硫酸氢钠)∶n(双酯)=3.0∶1.0,加热介质温度为140℃下,反应6 h。产物物性分析表明,所合成的磺基琥珀酸聚氧乙烯十二烷基混和双酯钠(ATCESS)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6.
徐景峰 《涂料工业》2011,41(5):43-45
以间苯二甲酸为饱和酸,工业双环戊二烯(DCPD)为改性剂,采用水解加成法合成了耐热原子灰用气干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研究了原料及用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原子灰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不饱和聚酯树脂配方。当n(DCPD)∶n(间苯二甲酸)∶n(己二酸)∶n(剩余顺酐)=4∶4∶2∶9时,树脂性能稳定。以此树脂为基材,制得的原子灰耐热温度≥180℃,原子灰综合性能如刮涂性、气干性、打磨性和柔韧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油改性双环戊二烯(DCPD)型涂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工艺以及调漆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油与多元醇在210~220℃下先醇解,然后与顺酐反应形成半酯,剩余顺酐水解成顺丁烯二酸,然后与DCPD加成,合成的树脂具有优良的空干性;同时油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涂膜的柔韧性和抗绿化性,得到的树脂性能上可满足涂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龙小柱  张广明  孙威  刘杰  徐磊  李昱霖 《应用化工》2013,(12):2167-2170
以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马来酸酐为原料,采用"先酯化-后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新型原油降凝剂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马来酸酐共聚物(AE-MA)。实验表明,最佳酯化条件为:n(甲基丙烯酸)∶n(混合醇)=1∶1.25、n(十二醇)∶n(十四醇)∶n(十六醇)=3∶6∶1,w(溶剂)=100%,w(催化剂)=1.5%;最佳聚合反应工艺条件为:n(马来酸酐)∶n(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1∶1,w(引发剂)=0.75%,聚合时间3.5 h,聚合温度80℃。将最佳条件下合成的产物按1.59%(质量分数)的剂量加入到盘锦原油中,原油凝点最多可降低11℃。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制的碳基固体酸为双酯化反应催化剂,反应过程无需溶剂、中间产物无需分离等对环境友好的工艺,在常压下合成了1,4-丁二醇双子琥珀酸聚醚(3)异辛基混合双酯磺酸钠(GSS4AEO3-62)。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单酯化反应:n(顺酐)∶n(1,4-丁二醇)=2.15∶1.00,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0 h,在该条件下得到产率为99.23%的单酯化产物;双酯化反应Ⅰ:n(顺酐)∶n〔聚醚(3)〕=1.00∶0.55,w(碳基固体酸)=1%(以顺酐质量计),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2.0 h,双酯化反应Ⅱ:n(顺酐)∶n(异辛醇)=1.00∶0.60,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4.5 h,在该条件下得到产率为94.36%的双酯化产物;磺化反应:n(顺酐)∶n(亚硫酸氢钠)=1.00∶1.05,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5.5 h。产物经IR、GC/MS进行结构表征,测定了其表面性能、应用性能和毒理性,并与磺基琥珀酸聚醚(3)异辛基混合双酯钠(AEOSS3)、1,4-丁二醇双子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GSS462)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SS4AEO3-62的临界胶束浓度比AEOSS3、GSS462低12个数量级,而且毒性低。  相似文献   

10.
Gemini型磺基琥珀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的方法合成了Gemini型磺基琥珀酸酯盐表面活性剂,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n(顺酐):n(乙二醇)=2.05∶1、于70℃下单酯化反应2.0h,可得到酯化率约95%的单酯化产物;n(顺酐)∶n(己醇)=1.15∶1,160℃条件下双酯化反应40min,可得到酯化率约95%的双酯化产物:n(NaHSO3):n(顺酐)=1.05∶1,反应温度110℃下反应2.5h,可得到磺化率96%的目标产物。测定了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其临界胶束浓度为0.8mmol/L、表面张力为25.7mN/m,渗透性能、去污力较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1.
2步法合成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步法合成了原子灰用双环戊二烯(DCPD)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研究了原料用量对树脂性能影响,当n(顺酐)∶n(工业DCPD)∶n(精制DCPD)∶n(二元醇)=2.0∶0.7∶0.5∶1.75时,树脂性能稳定,原子灰综合性能如气干性、耐热性、打磨性、刮涂性、柔韧性等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富马酸、醋酸乙烯酯、混合醇为原料,采用"先聚-后酯"的方法,合成新型的润滑油降凝剂:富马酸混合醇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PFVA)。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聚合条件:n(富马酸)∶n(醋酸乙烯酯)=1∶0.75、w(过氧化苯甲酰)=1.5%、聚合时间3.5 h、聚合温度70℃、w(甲苯)=55%;酯化最优条件:n(富马酸-醋酸乙烯酯共聚物)∶n(混合醇)=1∶2、w(甲苯)=50%、w(对甲苯磺酸)=1.5%。IR结果表明,所制备产物的官能团结构与设计的目标产物相符。将最佳条件下合成的产物,加入到150SN润滑油中,凝点最多可降低17℃。  相似文献   

13.
以醋酸锌或3A分子筛为催化荆、一缩二乙二醇(DEG)为醇解剂,降解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得到PET醇解产物;再用此废PET醇解产物合成聚氨酯弹性体(PUEs).讨论了醇解催化剂种类、nDEG:nPET重复单元、醇解产物添加量对PUEs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TIG、DSC、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PUEs进行表...  相似文献   

14.
钛酸四丁酯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双十八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十八醇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邻苯二甲酸双十八酯,探讨了十八醇和邻苯二甲酸酐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邻苯二甲酸酐酯化率的影响,结果为:n(十八醇)/n(邻苯二甲酸酐)=2.2,m(钛酸四丁酯)/m(邻苯二甲酸酐)=0.75%,在200℃下搅拌反应1 h,邻苯二甲酸酐的酯化率即可达98.2%;反应1.5 h,酯化率可达99.9%。用钛酸四丁酯作催化剂,反应时间短,催化剂用量少,催化活性高。  相似文献   

15.
陈娇  华平  喻红梅 《应用化工》2014,(8):1390-1392,1395
采用碳基固体酸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在常压下合成乙二醇双子琥珀酸二正辛酯磺酸钠。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双酯化反应:n(顺酐)∶n(正辛醇)=1.00∶1.05,反应温度180℃;磺化反应:n(顺酐)∶n(亚硫酸氢钠)=1.00∶1.05,反应温度110℃。该产物具有目标产物特征官能团,表面性能、应用性能优异,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醋酸锌为催化剂,利用混合醇取代二元醇作为醇解剂对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降解,得到的醇解产物与酸酐进一步缩合聚合,以苯乙烯作为稀释剂,制得不饱和聚酯树脂。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得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性能稳定,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华平 《精细化工》2011,28(10):964-967,998
采用以碳基固体酸为双酯化反应催化剂,中间产物不需提纯分离等环境友好的合成工艺路线,在常压下合成了乙二醇双子琥珀酸2-甲基戊基双酯磺酸钠。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单酯化反应:n(顺酐)∶n(2-甲基-1-戊醇)=1.05∶1.00,w(对甲苯磺酸)=1%,反应温度80℃,单酯化反应时间1 h,在该条件下得到产率为98.88%的单酯化产物;磺化反应:n(顺酐)∶n(亚硫酸氢钠)=1.00∶1.05,反应温度70℃,磺化反应时间2.0 h,在该条件下得到产率为98.71%的磺化产物;双酯化反应:n(顺酐)∶n(乙二醇)=1.00∶2.20,w(碳基固体酸)=3%,加热介质温度180℃,双酯化反应时间3.5 h,在该条件下得到产率为85.03%的双酯化产物。测定了目标产物的表面张力为27.79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2.5×10-3 mol/L。  相似文献   

18.
琥珀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已基磺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平 《应用化工》2003,32(5):39-42
采用不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新方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n(顺酐)=1.00∶1.20,于140℃下单酯化反应2.0h,得到产率为100.0%的单酯化产物;n(己醇)∶n(顺酐)=5.0∶1.0,于170℃下双酯化反应2.5h,得到产率为95.4%的双酯化产物;n(亚硫酸氢钠)∶n(顺酐)=1.10∶1.00,加热介质温度为180℃下磺化反应2.75h。测定了所得产物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表面张力30.5×10-3N/m、临界胶束浓度7.943×10-5mol/L、乳化率3.0min、渗透率3.7s、分散力71.7%、耐硬水性能17min。与磺基琥珀酸双己酯钠盐(DHS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AESS)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在DHSS中引入乙氧基,分散力、乳化力和耐硬水性能均得到了改善,并较单酯钠盐AESS相比,渗透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丙酮为溶剂的条件下,顺丁烯二酸酐、乙二醇、己醇酯化后经磺化合成新型的gemini型磺基琥珀酸盐表面活性剂。反应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顺酐质量的1%,n(顺酐)∶n(乙二醇)=2.05∶1,于70℃下单酯化反应2.0 h,得到酯化率约94.6%的单酯化产物;n(己醇)∶n(顺酐)=1.15∶1,160℃下双酯化反应40 min,可得到酯化率约95%的双酯化产物;n(NaHSO3)∶n(顺酐)=1.05∶1,110℃下反应2.5 h,可得到磺化率99.5%的目标产物。合成的样品显示出优良的表面活性和较好的乳化、润湿、渗透、去污等应用性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20.
实验以甲基丙烯酸(MA)、混合醇(MA)、醋酸乙烯酯(VA)、马来酸酐(MA)为原料,采用"先酯后聚"法合成了具有降凝性能的润滑油降凝剂。得到酯化反应最佳条件为n(混合醇)∶n(甲基丙烯酸)=1∶1,m(催化剂)∶m(甲基丙烯酸+混合醇)=3%(简写为酸醇,下同),m(溶剂)∶m(酸醇)=60%,酯化时间2h。聚合反应最优条件为m(醋酸乙烯酯)∶m(酸醇)=20%,m(马来酸酐)∶m(酸醇)=30%,m(过氧化苯甲酰)∶m(酸醇)=2.5%,聚合温度85℃,聚合时间3h。将目标产物加入润滑油中,当m(降凝剂)∶m(酸醇)=0.8%时,可使150SN润滑油基础油凝点降低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