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KR法脱硫站机械搅拌设备中搅拌轴进行受力分析,并提出了搅拌功率、搅拌轴强度与刚度、搅拌轴临界转速等校核计算方法。此方法已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Eluer-Eluer双流体模型,结合滑移网格法,对氟钽酸钾钠还原搅拌釜中搅拌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转速、搅拌桨叶类型对液钠-熔盐分散特性、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桨叶模型下,液钠仅局部分布在混合熔盐表面;平直叶桨、折叶桨搅拌均在搅拌釜内形成四个循环流区域,且在搅拌轴附近区域存在搅拌死区;液钠在液面的分散面积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减小,沿搅拌轴进入熔盐的深度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在折叶桨模型下,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近液面处流场速度增大,速度沿X轴方向呈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3.
郑凌凌 《大冶科技》2001,(2):27-28,30
简要介绍了对铅阳极泥湿法搅拌系统中有关搅拌轴的结构改进思路,方法、经改进后的搅拌轴节约了材料,提高了临界转速,减少轴产生的振动,保护轴和设备不被损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板坯电磁搅拌在现场使用过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考察了搅拌辊对面安装时,搅拌参数变化对板坯铸机铸坯内部等轴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200mm×1380mm断面的低碳钢,搅拌模式的影响最显著,最佳的搅拌参数为:电流强度400A,电源频率5Hz,搅拌方式为连续,搅拌模式为三环型。板坯电磁搅拌经过优化后,应用效果显著,低碳钢的等轴晶率可提高20%。  相似文献   

5.
董珍  刘平  贾生建 《包钢科技》2011,37(3):19-21
文章主要对包钢宽厚板坯连铸机采用二冷区电磁搅拌后,不同电磁搅拌参数对板坯中心等轴晶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生产实践表明:当连铸工艺相同时,随着搅拌电流、搅拌频率的增大,板坯的中心等轴晶率平均增加了20%。  相似文献   

6.
臥式搅拌槽     
一、概述卧式搅拌槽就是借助卧式圆筒形槽内固定于水平轴上的搅拌浆进行气液接触的装置,也叫做水平轴搅拌机。由于垂直于气液界面的搅拌浆的旋转,槽内液体呈细滴状被分散,一部分气体呈泡沫状被卷入液体中,使气液界面积及其更新速度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通过液滴、气泡及膜而进行的气液间的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电磁搅拌力计算及工业试验,研究了两对二冷电磁搅拌器在不同搅拌参数及组合方式下50W800无取向硅钢的铸坯等轴晶率及热轧板组织。结果表明,两对搅拌辊搅拌参数一致时,搅拌参数均为380A/6Hz的铸坯等轴晶率最高,为23.48%;两对搅拌辊搅拌参数不一致时,第一对搅拌参数为380A/6Hz和第二对搅拌参数为350A/3Hz的铸坯等轴晶率最高,为25.42%。随着铸坯等轴晶率的增加,热轧板表层的再结晶晶粒尺寸逐渐增加,1/4厚度处和心部的纤维组织明显减少,且1/4厚度处再结晶晶粒的数量增加、尺寸增大。综合考虑增加铸坯等轴晶率和热轧板晶粒尺寸、减少热轧板带状组织以及降低电能消耗,第一对搅拌辊的搅拌参数为380A/6Hz和第二对搅拌辊的搅拌参数为350A/3Hz为最优搅拌参数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8.
依据320 mm×425 mm断面中碳钢大方坯的试验数据,研究不同电磁搅拌工艺参数对连铸坯碳偏析的影响,探讨在不同工况下碳偏析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同时使用结晶器电磁搅拌和末端电磁搅拌与末端电磁搅拌上移,等轴晶率是未使用电磁搅拌的2. 46倍,而且能够改善铸坯柱状晶与等轴晶间过渡区域的正偏析和中心区域负偏析;只使用末端电磁搅拌,等轴晶率是未使用末端电磁搅拌的1. 27倍,而对于铸坯柱状晶与等轴晶间过渡区域的正偏析和中心区域负偏析,并不一定总能起到改善作用,有时甚至会加剧偏析程度;末端电磁搅拌的工艺参数和位置对中心区域负偏析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搅拌桨是稀土萃取搅拌反应器最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不同搅拌桨类型对搅拌效果有不同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软件--MIXSIM,对圆盘式四直叶涡轮搅拌桨及开式45 ℃折叶涡轮搅拌桨的搅拌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了2种搅拌桨的搅拌混合特点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正>电磁搅拌对改善铸坯质量、组织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改变凝固过程的动力学条件。电磁搅拌作用是打断枝晶梢成为等轴晶核,使晶粒细化形成细密的等轴晶。电磁搅拌器的安装位置过高,搅拌作用过早终止而再次产生柱状晶;安装位置过低,搅拌作用无法切断已形成搭桥的柱状晶。b.改变凝固过程中热力学条件。电磁搅拌的作用加速了钢液的流动,从而改善了传热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回转式飞剪机上刀轴在剪切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分别利用弯扭合成强度计算方法和安全系数法校核了改进设计的回转式飞剪机上刀轴疲劳强度和静强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上刀轴危险截面的弯曲应力均小于刀轴材质的许用弯曲应力,并具有足够的静强度安全系数。通过实际生产的检验,证明了改进设计的飞剪机能够满足生产线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济钢球团厂竖炉球团生产利用原有配料圆盘、螺旋给料机,投资43万元购置核子秤、586工控机等构成自动配料系统,可提高配料精度和球团矿质量,降低膨润土消耗5%,年经济效益50万元,投资回收期300d,投资利润率115%。  相似文献   

13.
贾昆  何成善 《甘肃冶金》2011,33(5):39-42
文章针对紧凑型大扭矩万向轴进行了结构分析,从新型万向轴的结构出发研究了新型万向轴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对实际工况的适应性以及可维护性。重点分析了结构设计的可靠性,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以酒钢在线使用的该型万向轴为例,计算了新型万向轴主要受力部件在最恶劣工况下的应力状态,得出了主要受力部件结构强度完全满足最恶劣工况下力学要求以及合理材料匹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李林 《宝钢技术》2010,(6):61-64
针对辊道轴头断裂问题,研究了辊道轴头断裂修复方案。研究得出,焊接修复因强度不够不宜用于辊道轴头断裂修复;而通过过盈配合量计算、热装配温度验算、疲劳强度校核,证实镶轴修复是辊道轴头断裂修复的有效措施。该技术措施的应用,是轧钢厂降低备件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5.
改善竖炉球团矿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优化大冶铁矿球团生产工艺参数,研究了钠化改型膨润土和润磨技术对球团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钠化改型后,有利于生球强度的提高和焙烧球强度的改善;润磨技术可以提高生球强度,降低膨润土用量,改善球团矿质量,是提高大冶球团矿产、质量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曲轴结构对强度影响的研究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学勤 《有色矿冶》2006,22(3):59-62
本文对大量应用于往复运动的机构中的曲轴的典型结构,利用ANSYS进行了有限元应力分析,并进行了疲劳强度计算,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对曲轴的设计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济钢竖炉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设计开发了3^#竖炉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施耐德公司Modicon Quantun系列PLC及以太网通讯技术,并应用Concept2.2编程软件、Monitor Pro V7上位监控软件开发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和监控画面,实现了对整个竖炉的集中控制。投用两年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满足了工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粗轧机R2主传动轴是十分重要的部件,当主传动轴较长时其自重、平衡力、扭矩及附加弯矩会显著影响使用状态及寿命。通过对传动轴静态和动态两种情况的强度校核计算,分析出了R2主传动轴断裂的原因,并确定了接轴中间部位支撑力的大小,使传动轴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大中型箕斗的安装形式,详细介绍了解箕斗体后逐段安装方案在玲珑金矿盲竖井中的应用。针对大中型箕斗需要先解体分段经巷道和罐笼运输至盲竖井井口再进行重现组装的情况,通过箕斗受力分析,综合采用高强度法兰连接、铰孔螺栓定位和错开解体位置等方法和工艺,对箕斗进行了解体方案设计。解体设计克服了箕斗体积大、解体组装变形大及连接强度低等困难,使解体后重新组装的箕斗满足了设计强度和使用要求,成功解决了盲竖井大中型箕斗解体后安装难题。  相似文献   

20.
Loa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LRFD) is a method that aims at meeting specified target reliabilities (probabilities of failure) of engineered systems. The present work focuses on ultimate side friction resistance for axial loads on single cylindrical drilled shaft founda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spatially variable rock/soil strength. Core sample data are assumed to provide reliable information about local strength in terms of mea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structure (variogram) at a site. The geostatistical principle of support up-scaling is applied to quantify the reduction in variability between local strength and the average ultimate shaft side friction resistance without having to recur to lengthy stochastic finite difference/element simulations. Site and shaft specific LRFD resistance factors (Φ values) are given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lognormal load and resistance distributions and existing formulas recommended by the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Results are efficiently represented in dimensionless charts for a wide range of target reliabilities, shaft dimensions, and geostatist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nested variograms of different types with geometric and/or zonal anisotropies. Field data of local rock strength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method and to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 of obtained resistance factors to potentially uncertain variogram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