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的表达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建立老年大鼠不完全性全脑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iNOS的表达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缺血30min后再灌注24h组海马神经元iNOS活性显著升高;缺血30min再灌注21h和48h组中量表达;假手术组、缺血30min即刻取材、再灌注1h、6h、96h组iNOS几乎无表达;再灌注超过48h组海马神经元损伤较重。结论:NO是脑缺血后神经元迟发性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MALTLoma)的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特点,对3例经开胸肺活检病理诊断的肺MALTLoma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发现,瘤细胞主要由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样瘤细胞组成;3例均有淋巴上皮性损伤和反应性淋巴滤泡以及淋巴滤泡的克隆化。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支气管黏膜上皮和肺泡上皮细胞周围以及肺泡腔内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源性瘤细胞浸润,瘤细胞具有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对肺MALToma的超微结构观察为该瘤的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电镜观察对判断瘤细胞的来源和免疫表型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临床少见的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电镜观察,探讨其超微结构特点,方法:选择5例疑为PAP的病人,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取出肺组织,制备超薄切片后进行电镜观察。结果: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在肺泡腔内充满细胞碎片、细颗粒状结构、嗜锇板层体及大量泡沫样外观的肺泡巨噬细胞。上述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可有助于临床确诊。  相似文献   

4.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低温处理对肉鸡肺动脉和肺组织超微结构影响,以了解低温处理后是否形成肺脏结构性阻力增加。结果显示:①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肺血管内皮嵴消失,附着相当数量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延长低温处理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严重,基膜裸露,附着血小板增多。②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低温处理后的19日龄血管内皮细胞肿大,细胞核向血管腔突入,毛细血管腔狭窄。低温延长后内皮细胞下基膜出现弥漫性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③硝酸镧示踪观察发现低温处理后肺泡上发、肺泡间隔间质内也出现数量不等的镧颗粒,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膜水肿。研究提示低温处理后肉鸡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造成肺脏顺应性降低,从而会诱导肺组织器质性阻力升高和产生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5.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光镜及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组织起源及亚型分类,方法:选择符合WHO肺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的细支气管肺泡癌30例,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3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其中14例行电镜检查)中,10例为粘液型,18例为非粘液型,2例为混合性粘液与非粘液细胞(中间细胞)型;电镜检查观察到粘液细胞,Clara细胞及Ⅱ型肺泡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可起源于粘液细胞、Clara细胞及Ⅱ型肺泡细胞,组织学分型宜分为粘液型、非粘液型及混合型(中间细胞型)三种亚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一例成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患者的肺组织超微病理改变。电镜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明显增生,肺泡腔内查见许多肺泡巨噬细胞、红细胞及血浆蛋白样物质,肺泡巨噬细胞内含有数目不等的红细胞及其碎片。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嗜锇板层小体基本排空。肺泡中隔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电镜观察有助于IPH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应用硝苯吡啶(心痛定)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显示超微结构明显破坏,尤其是线粒体和细胞膜系统破坏严重。而用药组心肌细胞改变轻微,表明钙拮抗药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触是神经元进行信息传递的特化结构,且对缺血敏感。本实验应用透射电镜对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段突触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神经毡内可见大量突触,突触前后成分境界清楚,轮廓完整,突触前终末内突触小泡多,分布密集均匀,多为圆形清亮小泡(图1);缺血2h,变化尚  相似文献   

9.
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性损伤的细胞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实验采用Ca~(2+)细胞化学定位法(用草酸——焦锑酸钾法对细胞内Ca~(2+)进行选择性定位)、膜通透性细胞化学示踪法(用硝酸镧作示踪剂显示质膜通透性)与EDX电镜分析技术及超微结构相结合,观察了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缺血损伤情况(钳夹大白鼠肾血管造成缺血模型)以及肌苷、种芎对其的影响,探讨了细胞缺血损伤后Ca~(2+)、质膜的变化以及药物对细胞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理。结果显示:(1)缺血60分钟,细胞严重肿胀,线粒体水肿,微绒毛变形、脱落。缺血60分钟复流24小时,不给药组大部分细胞坏死,质膜严重损伤,参照keith对细胞损伤的分期标准进行分类、统计,Ⅲ、Ⅳ期细胞占89%,而用药组缺血损伤明显改善,质膜损伤减轻,Ⅲ、Ⅳ期细胞分别占33%(肌苷组)和23%(川芎组)。(2)正常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Ca~(2+)以细小颗粒状形态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及胞浆中,镧以细颗粒形式沿基底膜、细胞间隙及基侧褶间隙均匀沉淀;缺血60分钟,胞浆中、核内及线  相似文献   

10.
对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的局部脑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的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流组神经细胞和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损害远较单纯脑缺血组严重,阐述了缺血再灌流损害的主要机理及临床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尽早给予钙通道阻滞剂及自由基清除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磁脉冲的口径瞬态辐射场计算公式,针对圆形口径的线性相移、平方律相移等非同相口径场情况,计算了辐射高斯脉冲时的能量方向图、半能量波瓣宽度、面积利用系数等参数.计算表明,对于圆形口径非同相口径场,最大辐射场的方向为口径面法线方向,同时能量方向图关于口径面法线方向对称;随着口径的增大,波瓣变窄,无副瓣;随着平方律相移的滞后参数的增加,波瓣变宽,主瓣不分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讨论机载雷达地面杂波回波的基础上,分析了AMTI和ADPCA系统的性能。对这两个系统从原理上,并利用计算机模拟结果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将有助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3.
刘启能 《激光技术》2008,32(3):327-327
为了研究杂质的吸收对光子晶体滤波器设计的影响,引入复折射率并利用特征矩阵法,计算了滤波透射峰的峰值和半峰全宽。滤波透射峰的峰值随杂质的消光系数增加而迅速减小,滤波通道透射峰的半峰全宽随消光系数增加而增大,滤波透射峰的峰值和半峰全宽都随吸收杂质的光学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设计光子晶体滤波器时,必须考虑杂质吸收这一重要因素,应选择消光系数小于0.002的掺杂材料,并且杂质的光学厚度应设计在2(λ0/4)左右。  相似文献   

14.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中应用的研究与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兴虎付广伟  毕卫红 《红外》2006,27(2):33-37,48
简单概述了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现状,着重阐述了国内外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水果品质无损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当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水果检测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辉 《电子测试》2013,(20):261-262
水的光学特性对光学成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水对光的吸收、散射作用可造成光在水介质传播中的衰减,本文就水的光学特性及其对水下光学成像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为成像系统在水下的应用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转动部件控制需求,设计了星载光谱仪转动部件的测试系统。采用微动开关复位加定步的电机运动方式实现电机的精确定位。采用脉冲调制(PWM)的方式实现驱动电流的精细调节。并搭建平台对系统进行重复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光谱仪的精确定位要求,使电机在工作寿命内按计划完成定标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线学习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教育革命,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对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地位特殊,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文章从其教学特点出发,提出了“线上教学+自主实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还阐述了与此密切相关的集约化线上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化翻转教学环境以及多元化过程性考核评价机制三个重要环节。经研究发现,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创造力得到全面提升。教学环境支持课堂互动和全周期教学行为数据采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学实施的精准化和教学评价的客观化,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归纳,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对设计性实验的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力生 《电讯技术》2000,40(4):78-84
本文采用QUALCOM公司的Q1650多码率VITERBI译码器,设计了前向纠错编/译码器,对提高误码的纠错能力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Sn-Zn-Ag系无铅钎料焊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讨论了电子软钎料的钎焊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铺张面积法对Sn-Zn-Ag系钎料钎焊性能进行评估。钎料的钎焊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钎料对基板的润湿性能,而润湿性能与液态钎料在基板上的液、固、气三相界面的界面张力有关。对润湿角(θ)与铺展面积(S)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