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韦豪  范军 《山西建筑》2009,35(7):80-81
分析了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对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从混凝土和钢筋两方面进行了思考,重点提出了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通过混凝土和钢筋两方面的重视,旨在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张平 《四川建筑》2009,39(1):181-182
结合校园旧路改造工程,介绍了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包括旧混凝土路面的病害调查,采取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时的旧混凝土路面处治方法,为校园内旧混凝土路面进行维修改造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碾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路面,为了给工程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数据,碾压混凝土的试验室成型方法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该文开展了不同的试验成型方法对碾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建筑中,混凝土的养护是延长混凝土结构寿命的重要方法。当前建筑业的混凝土养护方法主要有蒸汽养护、自然养护、混凝土养生液养护、满水法养护以及燃料和电热养护等。不同温度条件下,需要用不同的混凝土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混凝土大坝的评估,分析了影响混凝土大坝工程寿命的因素,总结了混凝土大坝工程寿命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延长混凝土大坝工程寿命的方法,以便维护混凝土大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华南 《混凝土》1999,(1):35-38,43
随着时代的进展,普通混凝土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从而各种专用混凝土应运而生。如耐化工腐蚀混凝土(耐酸、耐碱。耐盐)、防辐射混凝土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等。下面仅就在施工中几种常用的耐酸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碱混凝土、耐油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及其配合比计算方法进行探索。普通混凝土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为计算用料的依据。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特种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我们结合施工实践摸索了特种混凝土材料用量计算方法。由于特种混凝土的特点,系采用多种方法,但主要可以概括为…  相似文献   

7.
再生混凝土技术及其配合比设计方法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使用废弃混凝土块代替天然骨料配制再生混凝土技术 ,因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再生混凝土技术的概念 ,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质 ,并针对再生骨料吸水率较大而导致再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的特点 ,提出基于自由水灰比之上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并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比较 ,分析了该方法对发展混凝土强度的优越性及工程上的经济性 ,并建议将这种配合比设计方法推广到其它混凝土中去  相似文献   

8.
边广辉  张喜波 《山西建筑》2010,36(4):175-176
针对混凝土裂缝的危害,介绍了混凝土裂缝的检测方法,阐述了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处理方法,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检测工作,并根据实际采取适当的修补处理方法,从而保证混凝土建筑和构件安全、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9.
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及其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16组钢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弯曲韧性试验结果,分析总结国内外常用弯曲韧性测试和评价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适合钢纤维混凝土特点的弯曲韧性评价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探讨了钢纤维体积率对普通混凝土(C30)和高强混凝土(C50)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评价方法克服了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简单实用,可供中国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欣 《山西建筑》2007,33(19):324-325
结合工程概况,介绍了隧道混凝土的施工工序,并对仰拱及填充混凝土、矮边墙混凝土、边顶拱混凝土、排水沟边混凝土等各工序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工程实践表明,隧道混凝土施工采用上述方法,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毋雪梅  周颖 《建筑节能》2010,38(1):50-52
介绍了绿色混凝土的概念和发展状况,即从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再生混凝土技术、混凝土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技术、生态混凝土技术4个方面总结了混凝土绿色化途径。分别阐述了这4种混凝土技术的概念、发展、应用、存在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近年来的国际国内混凝土技术标准在提高混凝土性能上取得的进展,认为要提高我国混凝土行业的整体水准,关键在于完善混凝土结构的标准规范体系,应该编制比较完整的混凝土性能与技术条件的国家标准,指导混凝土能以具有工程所需的性能作为目标进行生产与施工,推广应用目标混凝土(或性能化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绿色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美东 《特种结构》2004,21(4):80-82
本文简要介绍了绿色建材的发展和绿色混凝土的概念 ,郑重介绍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生态混凝土的概念及其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旧混凝土与新混凝土结合的抗剪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进行了87个一般混凝土、受火烧混凝土、受盐酸腐蚀混凝土和碳化混凝土与新混凝土结合试件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了不同结合面粗糙度、不同混凝土等级、不同火烧温度、不同腐蚀及碳化深度等对新旧混凝土结合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乃谦 《建筑技术》2004,35(1):20-23
混凝土100多年来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也是强度与性能不断提高的过程。按其强度和性能提高划分其发展过程,混凝土可以简单地划分成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最重要的是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性能,故高性能混凝土成为今后混凝土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郭鹏  梁伟 《工业建筑》2006,36(Z1):929-93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是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它受到结构设计、结构施工等各方面过程的影响。主要从混凝土施工方面讨论了施工过程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包括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两个主要方面;提出了增加混凝土施工管理方面对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的设计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智能材料应用于混凝土中,发展具有自诊断、自调节、自修复功能的智能混凝土是智能化时代的要求,是传统混凝土材料发展的高级阶段.回顾了智能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论述了智能混凝土的种类、智能机理以及智能方法,阐述了智能混凝土的应用意义,预测了智能混凝土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韩一民 《特种结构》2005,22(1):53-55
本文论述了钢管混凝土的优点,分析了其不能被充分利用的主要原因,一是混凝土干缩所引起钢管和混凝土的离析作用,二是外界温度作用下,钢管和混凝土膨胀不同所造成的间隙.文中还对钢管混凝土的各受力阶段和应力进行了分析,找出微裂缝与钢管混凝土破坏的关系以及温度对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采用自应力钢管混凝土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屈志中 《建筑技术》2002,33(1):12-15
近十多年来,世界范围内现浇混凝土技术发展较快,泵送混凝土创垂直输送500m高纪录。现浇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桥梁和核电站等工程中获成功应用。现浇与预制结合,装配和半装配混凝土是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特性,首先从应用的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等掺和料及骨料等方面分析了其配制要求与机理,然后通过对自密实混凝土与加减水剂和加粉煤灰的四种混凝土进行试验,从坍落度、离析现象和强度等方面研究了自密实混凝土的主要工作性能,发现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十分明显的优越性,是未来混凝土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