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多环芳烃与橡胶制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谢忠麟 《橡胶工业》2011,58(6):359-376
详细介绍与橡胶制品有关的多环芳烃(PAH)的事项,包括有关限制PAHs的法规、PAHs的危害性、来源和检测方法以及使PAHs达标的对策.橡胶制品中PAHs的主要来源是填充油(操作油)、炭黑以及煤焦油和某些石油下游产品,它的危害性主要有致癌、诱变和致畸,其定量分析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为了使橡胶制品中的PAHs达到标准要求,建议使用环保的填充油(停用芳烃油、开发环保油)、生产和使用环保充油橡胶、使用低含量PAHs的炭黑以及慎用再生胶、胶粉和其他助剂.  相似文献   

2.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环保型橡胶填充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欧盟环保法规对橡胶制品尤其是轮胎中多环芳烃含量的限制和要求。对不同类型橡胶填充油中的多环芳烃含量进行了比较。介绍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生产的3类典型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的主要特点和环保优势。对环境友好、具有特定结构的环烷油可以替代芳烃油用作环保轮胎用填充油。  相似文献   

3.
李晶  魏绪玲  赵玉中 《弹性体》2012,22(4):83-86
介绍了合成橡胶填充油的种类、性能特点及相关环保法规,概述了国外橡胶填充油的研发与生产现状,阐述了国内橡胶填充油的生产厂家及填充油特点,针对国内外的研发与生产现状,提出了中国石油橡胶填充油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与PAHs相关的管控法规和世界范围内轮胎"标签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近两年来相关法规对PAHs管控要求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国内外环保橡胶油的研发和生产现状以及环保橡胶油的分析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瞄准市场缺口加快橡胶填充油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内橡胶填充油生产情况和发展趋势,概述国外环保填充油的生产情况,建议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环保型环保填充油,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介绍国内橡胶填充油生产情况和发展趋势,概述国外环保填充油的生产情况,建议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环保型环保填充油,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环境友好型高芳烃橡胶填充油的现状和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环境友好型橡胶填充油的研究背景、判定标准和检测方法,分析了以中国石化高桥石化公司2种糠醛精制抽出油为原料调合得到的橡胶填充油的质量指标,认为其符合普通高芳烃橡胶填充油的产品质量要求,但其多环芳烃含量高,还达不到环境友好型橡胶填充油的质量要求,并对生产环境友好型橡胶填充油的工艺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橡胶填充油生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充油是橡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原料之一,可以改善橡胶的塑性,降低橡胶的黏度和混炼温度,并降低橡胶的生产成本。介绍了橡胶填充油的生产工艺以及国内外的生产情况,以及橡胶填充油的几种限制要求,对橡胶填充油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欧盟颁布的环保指令2005/69/EC提出,将于2010年1月1日起在轮胎和充油胶生产中全面禁用芳烃油等有毒橡胶油,芳烃油替代品的研发引起国内外轮胎生产商的高度关注。本文介绍了国外几种芳烃油替代品的研发情况及生产工艺,国内橡胶填充油生产企业以及环保橡胶油的生产情况,对国内芳烃油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济南炼化公司第1车环保芳烃橡胶填充油正式装车发往杭州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这意味着济南炼化公司已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销售环保型芳烃橡胶填充油企业。据悉,2015年年底,济南炼化公司的新环保油生产装置已生产出合格产品。2016年1月,其环保型芳烃橡胶填充油样品通过了总部设在日内  相似文献   

11.
以减四线抽出油为原料,采用加氢处理-溶剂抽提组合工艺,生产出符合欧盟标准的环保型轮胎用芳烃油.在缓和加氢的工艺条件下将稠环芳烃饱和率控制在40%~50%之间.再在抽提温度60℃,剂油比2.5∶1的条件下经过浅度糠醛抽提后,使产品PCA值达到3.0%以下,CA>12%,是优良的环保型轮胎用芳烃油.针对目前各工业上生产环保芳烃油工艺的不足,这里采用的加氢-抽提组合工艺,具有收率高,原料适应性强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以中海油秦皇岛32-6减二线馏分油为原料,通过高压加氢精制、糠醛精制等工艺可生产轮胎用环保橡胶油和SBS橡胶填充油。研究表明,通过单段高压加氢工艺或糠醛精制工艺可以生产CA值为12.0%左右的轮胎用环保橡胶油,收率分别为96.2%和76.1%;通过三段高压加氢工艺可生产赛色大于+30的SBS橡胶填充油,且其光、热安定性优于市售黏度相当的环烷基橡胶油。  相似文献   

13.
卢德庆  辛靖  朱元宝  苏梦军 《化工进展》2021,40(Z1):142-149
流化催化裂化(FCC)油浆外甩量通常超过5%,需要脱固处理得到澄清油再利用。本文分析得出了向延迟焦化、溶剂脱沥青、减压蒸馏、加氢等重质油加工装置直接掺炼,局限性较大;利用减压蒸馏、溶剂抽提、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工艺,对澄清油“掐头去尾”,分离组分可生产针状焦、环保橡胶填充油、沥青树脂以及碳素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油浆组分通过延迟焦化制备针状焦,是工业化应用主体方向,但国内产品质量与国外尚有很大差距;油浆制备环保橡胶填充油,在降低环保橡胶油多环芳烃(PCA)和8种危害性稠环芳烃(PAHs)分别至3%和10mg/kg以下的同时,必须提高芳碳率(CA)值至10%以上来保持橡胶相容性,其收率及生产成本是工业化应用推广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橡胶制品中多环芳烃(PAH)的危害及来源,采用气质联用(GC/MS)结合内标法,建立了测定橡胶制品中18种PAH含量的方法。制品的超声波提取液经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采集数据后,根据内标法建立标准曲线,计算其中的PAH含量。经精密度和回收率验证,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橡胶制品中PAH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HPLC法测定橡胶填充油中稠环芳烃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橡胶填充油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测定方法,探讨了样品的提取、固相萃取净化等前处理方法,同时也对HPLC的仪器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0.4%~109.8%.方法的检测限0.49~4.32μg/L.结果表明,在检测橡...  相似文献   

16.
废胶粉改性沥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胶粉改性沥青的特点、改性机理及制备方法等。指出废胶粉用于改性沥青,既能提高沥青的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又能促进废旧橡胶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以油浆抽提得到的重质芳烃油为原料,通过选择性加氢工艺降低其中有害的稠环芳烃(PAHs)化合物,得到的精制油为橡胶用环保芳烃油。实验分别对反应温度、压力、时间以及一段、二段加氢工艺对PAHs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同时运用BET及EDS对2种硫化态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结果表明,Ni-W/γ-Al2O3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较Ni-Mo/γ-Al2O3高。实验证明:通过选择性加氢可大幅度降低重质芳烃油中PAHs质量分数,一段加氢采用Ni-W/γ-Al2O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80℃、压力8 MPa、时间6 h的条件下,原料PAHs转化率达到46.24%;二段加氢采用Ni-Mo/γ-Al2O3催化剂,在与一段相同的反应条件下,PAHs转化率达到32.94%。经2段加氢后,产物中PAHs质量分数由起始的58.13%降到21.05%,总转化率达到63.79%,液体总收率91.72%。  相似文献   

18.
储宇  金月昶  王海彦 《当代化工》2010,39(3):261-264
介绍了环烷基油的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市场状况,并分别对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和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以环烷基油为原料通过全氢法加氢技术生产变压器油、冷冻机油、工业白油、光亮油、橡胶填充油等润滑油产品及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唐帆  聂卫云  路丽珠 《橡胶科技》2021,19(3):0109-0113
分析废旧橡胶循环利用行业现状。介绍环保颗粒再生橡胶生产技术在原材料、能耗、安全、环保、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产品性能和应用领域等。环保颗粒再生橡胶生产技术采用全自动化联动破碎线,以胶粒代替胶粉,以绿色节能高值化机械再生法代替化学再生法,是一条成熟的智能化、模块化、连续化、清洁化的再生橡胶生产工艺路线。建议环保颗粒再生橡胶尽快实现产业化和推广,并建议向上下游延伸,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平台发展契机,加速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汤琦  孙豪  宗成中 《橡胶科技》2021,19(1):0005-0010
介绍动态硫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TPV)的发展历程、配合体系、动态硫化工艺、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相较于传统橡胶,动态硫化TPV作为新一代橡胶产品的典型代表,无论在生产工艺还是性能上均具有较大优势,且TPV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未来EPDM/PP TPV的研究方向将主要集中在环保、低挥发性有机物、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