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建平  梁庆林 《电子学报》2003,31(12):1847-1850
Turbo码采用修正的BAHL et al.算法实现解码.这是一种基于软值的概率迭代解码算法.本文在保持Turbo码迭代软解码算法优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Turbo码编码器结构这一确知条件,结合代数解码原理,提出了一种Turbo码概率-代数联合解码算法.该算法结合了概率解码和代数解码的优点,又有效避免了误差传播的发生,使Turbo码的纠错性能在原经典算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该算法不仅为降低Turbo码的比特误码率和误差地板值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而且因其更好的纠错性能而具有十分明显的实用价值.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在比特误码率(BER)为10-3~10-4时,与经典Turbo码解码算法相比,采用该算法能获得0.1dB左右的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2.
王波 《中国新通信》2012,(14):33-34
1Turbo码简介Turbo码又称并行级联卷积码(PCCC),是在1993年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通信会议上,由C.Berrou等人提出的一种编码技术。它是由C.Berrou等人,在1993年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通信会议上提出的一种编码技术。这种编码技术巧妙地将卷积码和随机交织器结合在一起,利用随机交织的方式实现了随机编码的思想,在译码方面,这种编码方式采用了软输入/软输出的迭代译码算法来逼近最大似然译码。Turbo码的性能和其他编码方式相比,尤为突出。Turbo码的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的LDPC/Turbo码(简称L/T码),及采用内外迭代译码新技术的简便实用的译码器。L/T码将原来Turbo编码中的两个子编码器分别用RSC码和LDPC码来代替,并由一个交织器连接。解码采用软输入/软输出的最大后验概率算法迭代执行,利用外信息的传递,每个子译码器都可以充分利用另一个在上一步计算中得到的结果。仿真在加性白高斯信道下进行,并将其结果和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吴江  赵春明 《信息技术》2002,44(4):38-40,42
介绍了WCDMA中所采用的Turbo码编码结构中、质数交职器、MAP解码算法,进而给出不同内交织结构下,基于MAP算法的Turbo码译码性能仿真曲线与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Turbo码具有近Shannon限的突出纠错能力,是一种高性能的信道编码。文中分析了一般交织器的设计规则和进行Turbo码编码时存在的等差错保护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分组交织器提出了沿交织矩阵主对角线循环的信息写入机制,对于s 随机交织器增加了随机索引地址生成的约束条件,最终得到了两种具有等差错保护功能的Turbo码交织器。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交织器明显改善了Turbo码的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混沌交织的Turbo码及其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线性混沌映射提出了一种S随机混沌交织算法。在不同遮蔽程度的卫星移动衰落信道模型中,使用不同的解码算法,通过仿真比较了不同伪随机交织算法的Turbo码性能、不同的交织长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较低的卫星衰落信道中采用MAP、SOVA译码算法时,使用S随机混沌交织器的Turbo码性能均较使用伪随机交织器的Tur-bo码的性能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7.
1Turbo码简介Turbo码又称并行级联卷积码(PCCC),是在1993年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通信会议上,由C.Berrou等人提出的一种编码技术。它是由C.Berrou等人,在1993年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通信会议上提出的一种编码技术。这种编码技术巧妙地将卷积码和随机交织器结合在一起,利用随机交织的方式实现了随机编码的思想,在译码方面,这种编码方式采用了软输入/软输出的迭代译码算法来逼近最大似然译码。Turbo码的性能和其他编码方式相比,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一种Turbo码的编码算法仿真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Turbo码的编码的基本原理及编码中的关键元件和技术做了介绍,其中包括交织器的原理,最主要的是对Turbo码在CDMA2000中的编码进行了Matlab仿真,在Turbo码编码的设计仿真过程中对交织器和抽取器进行了算法的实现,模块的封装,计算结果与理论值较接近,有助于对Turbo码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低信噪比情况下系统的纠错能力,Turbo码作为通信传输系统中的一种新兴的信道纠错编码技术,逐渐成为了信息编码界的研究热点。交织器是Turbo码编、译码器的重要组成部件。本设计对CDMA2000中的Turbo交织器进行了介绍,设计了交织器模块,并通过MATLAB进一步对交织器的应用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0.
一种Turbo码随机交织器的迭代估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骏  李静  于沛东 《通信学报》2015,36(6):201-206
信道编码参数分析是对编码参数的逆向分析和估计,是智能通信、信号截获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Turbo码在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其交织参数估计问题十分重要。针对Turbo码的随机交织器,提出一种基于Turbo译码器软输出之间相关性判决的迭代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接收解调的软判决序列,克服了现有方法仅针对特定交织结构以及因使用硬判决而导致容错能力低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相对低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1.
交织器的引入使Turbo码对不同信息位具有明显的不等保护特性,从而对其性能产生影响。为了提高Turbo码译码性能,在给定的S距离伪随机交织器下,首先通过对多组随机输入信息序列的位误比特率仿真分析,找到对Turb0码性能影响较大的关键比特位置,然后在对Turbo码不等保护特性和已知比特Turbo码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键比特不等保护和结合已知比特的Turbo码不等保护两种方案。最后,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交织长度分别为200和400两种条件下,两种保护方案在高信噪比时与未保护相比均有0.2dB以上增益.且结合已知比特的Turbo码不等保护方案比关键比特保护方案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2.
丁义  袁超伟  黄韬 《无线电工程》2007,37(1):12-13,44
基于对Turbo编码器输出的系统比特和校验比特的不等错误保护(UEP),提出了一种新的比特交织Turbo编码调制(BITCM)的8PSK符号映射方案,即对于码率为1/3的Turbo码,校验比特映射到8PSK星座点中具有较好传输性能的比特位置上,而系统比特映射到较差传输性能的比特位置上。实现新映射方案的关键是比特交织器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映射方案在AWGN信道下,误码率为10-3时,可获得大于0.2dB的信噪比增益,而这一增益的获得并没有牺牲频谱效率和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Turbo码的编码和译码原理,分析了迫零比特对于Turbo 码的性能的影响,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迫零方式,并且通过仿真对迫零比特对于Turbo码的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Turbo码编码器迫零处理有助于改善Turbo码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Turbo equalization that cooperates with channel prediction and iterative channel estimation is investigated for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rames of information bits are encoded, interleaved, and mapped to symbols for transmission over time-varying frequency-selective fading channels. At the receiver, the Turbo equalizer consists of a maximum a posteriori probability equalizer/demapper and a soft-input soft-output maximum a posteriori probability decoder. With initial channel estimates and sparse pilot insertion across a number of frames, the receiver predicts the channel of the current frame. The effect of error propagation of channel prediction is mitigated by the de-interleaver that is embedded in the Turbo equalizer. The predicted and interpolated channel is refined through a channel estimator that uses the soft estimates of data symbols at each Turbo iteration. Due to the bandlimiting feature of channel variation, the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can be smoothed by low-pass filters that follow the channel estimato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corporating Turbo equalization with channel prediction and iterative channel estimation can combat time- and frequency-selective fading and improve recep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5.
低信噪比下随机交织器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Turbo码随机交织器参数识别问题,充分利用信道截获数据的软判决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符合度的交织映射关系识别算法。该算法从计算总的编码方程成立概率出发,定义了能很好衡量概率大小的对数符合度概念,极大地简化了计算复杂度,使得计算量仅与截获码块数目和交织长度的平方有关,计算方式仅为大小比较与符号提取;再利用正确交织位置能够使总的编码方程成立的概率达到最大这一特性,依次实现各个位置的交织关系的识别。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识别性能稍差,但计算复杂度更低。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0 dB、交织长度为200时,仅需要截获码块数目为500,其正确识别率就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基于Turbo码的信息隐藏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urbo码被看作是信道编码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多媒体信息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与Turbo码相结合的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首先介绍了Turbo码的编译码结构和原理以及Turbo码的译码算法,然后就Turbo码提出了两种信息隐藏技术方案,通过理论和仿真实验对隐藏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RS码是一种纠突发错误能力很强的信道编码方式,Turbo码是一种巧妙的将卷积码和随机交织器结合在一起,同时采用软输出并通过不断迭代的方法译码来逼近最大似然编码的一种新的纠错能力很强的信道编码方式;本文分析了两种编码方式并研究了将二者级联后RS-Turbo的性能,给出了将其级联码在图像传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赵旦峰  董玉华  肖瑛 《信息技术》2003,27(6):87-88,90
Turbo码自提出以来一直是世界范围内信息与编码界的热点,短短十年来Turdo码的发展经历了由仿真分析到理论探讨再到实践应用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主要介绍了近三年来Turdo码编码和交织器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适用于体全息存储系统的调制-阵列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体全息存储系统读写数据处理的新的编码结构 :调制 阵列码 ,同时提出了与其相适应的软判决度量方法。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调制码探测、软判决、阵列码纠错和Turbo码译码原理 ,形成了一种新的迭代译码算法。实验结果表明 ,在信道的信噪比较低且有起伏 ,信道噪声参数不易统计的情况下 ,它能充分利用输入信号所包含的信息 ,只要原始误码率 (定义为采用全局最佳阈值量化后的误码率 )低于 4× 1 0 -2 ,8× 1 0调制 阵列码的使用效果就可与 1∶2调制码 (二者码率相当 )的使用效果相当 ;当原始误码率低于 1× 1 0 -2 后 ,其使用效果显著优于 1∶2调制码。将这种新的编译码技术用于包含音频和视频的多媒体数据的全息存储 ,重构数据基本能成功回放  相似文献   

20.
对一类性能好且复杂度低的纠错编码技术——乘加码进行了介绍。他是在单校验位的Turbo乘积码(Single Parity Check Turbo Product Code)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即由单校验位的Turbo乘积码作为外码,码率为1的递归卷积码作为内码串行级联而成。介绍了乘加码的编码方式和译码方法,并给出了其性能分析。对于一定的分组长度,这类码表现出与Turbo码相近的性能,但其译码复杂度要远远低于Turbo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