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讨论了动态路径诱导系统中路段饱和度数据信源编码和电子地图上标识的方法,提出了路段饱和度数据分段编码颜色标识的新思想,大大提高了信源编码的效果,显示方法更加方便,、明晰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信源编码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恢复数据融合隐私保护方案.借助于节点数据相关性对隐私数据进行信源编码,实现了数据隐藏和压缩,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了形式转换和拼接,以进行原始数据的恢复,同时利用聚合签名技术鉴别数据的完整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在有效保护数据隐私性、减少数据传输量的基础上,实现对原始感知数据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非齐次772阶马氏信源的信源编码定理问题,引入了非齐次772阶马氏信源的强极限定理,定义了ε典型序列,并研究了典型序列的性质;基于这些性质并采用随机编码的方法,得到了非齐次772阶马氏信源的等长信源编码定理;进而通过引入唯一可译码定理,得到了非齐次772阶马氏信源的变长编码定理.  相似文献   

4.
LZ77编码是一种高效信源编码方法,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无损压缩算法中。通常,压缩数据必须用纠错编码进行保护,因为压缩数据中的误码对解压缩后的数据的危害很大。针对LZ77压缩数据的特性,提出了分别对压缩数据的三个参数-匹配位置、匹配长度和未匹配字符进行高效纠错编码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起讫点交通量的减少可能导致道路中某些路段的流量增加,分析瓶颈路段饱和度作为交通需求控制评价指标的必要性.提出考虑瓶颈路段饱和度的交通需求控制评价方法,建立双层数学规划模型,提出求解算法.以Nguyen-Dupuis网络为例,设计了15种方案,进行11组数值实验,分析各方案中路网总费用、路网平均饱和度及瓶颈路段饱和度3项指标随交通需求控制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方案路网总费用和平均饱和度评价指标差异在2.25%以内,而各方案的瓶颈路段饱和度指标差异较大,最大时达到7.65%,且部分交通需求控制方案可能会导致瓶颈路段拥堵加剧,说明考虑瓶颈路段饱和度指标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路径流量的变化,解释了瓶颈路段饱和度变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实现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一种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传统通信系统中,信源压缩(信源编码)与传输中抵抗信道损耗的保护技术(信道编码)是分别考虑的.但是,在实际中发现,用某种“特定”方法连接起来的最优信源编码器和信道编码器,并不一定能构成最佳通信系统.因此出现了实现通信系统整体优化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理论.本文给出的实现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策略是:编码部分采用类似于DPCM预测编码方式的联合编码器,而译码部分是一个类似于Viterbi译码方式的联合编译码器.实验结果证明,在高噪信道条件下,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图像传输,性能改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信源信道联合编码进行了研究,利用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基本原理实现提高数据压缩、语音和视频编码抗信道误码所采用的典型方法。抗信道误码能力是通信中数据压缩、语音和视频编码体制的一个重要指标,掌握目前典型的抗信道误码方法,对进一步构造具有高恶劣信道适应性的数据压缩、语音和视频编码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C语言程序,动态统计信源符号概率,逐步构造Huffman编码树,实现了自适应Huffman编码,解决了静态编码树不能根据信源符号的局部变化做出相应变化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自适应Huffman编码算法压缩率很大,能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播网络码字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网络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存在链路故障多播网络的码字构造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接收节点搜索大于信源发送速率 的 条离散路径,确保接收节点任意 条输入链路的全局编码向量线性无关,接收节点收到 个正确符号,避免链路故障,恢复信源信息。利用最大距离可分码已有的成果,给出不同发送速率下信源所需的最小有限域,构造最大距离可分码 生成矩阵,将其列向量作为接收节点输入链路的全局编码向量,设计网络码字,实现网络编码。  相似文献   

10.
模型标识编码是公路工程信息模型从设计前期到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各阶段进行数据集成和有效传递,从而形成结构化的数据用于集成管理和分析的关键.研究现有信息模型分类编码体系,分析工程系统分解结构编码、空间和分类编码及工程项目分解结构等多种信息模型标识编码分解结构的适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建设管理、计量支付、档案管理和大数据利用等不同需求,提出了一种以ISO12006-2框架为基础,涵盖项目、工点、构件、位置和版本的“五段位”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编码架构,并在实际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系统中进行了应用.通过模型标识编码有效实现了建设管理信息与模型的关联及数据传递,为实现信息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和交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reduce the traffic pressure of urban arterial road with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the branch road, the vehicle meeting behavior on the branch road without divided lane was described, and the cellular automation (CA) model was put forward by introducing meeting behavior to reflect the relation between safe meeting speed and road wid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depict several relation curves between road section capacity, speed and road width under different directional distributions of traffic flow, as well as the curves between the major and minor direction saturation flow, speed and road width. These 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except the one-way road section capacity and speed remaining unchanged, other road section capacities and speeds under different directional distribution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road width. On narrow road, the two-way traffic capacity and speed are less than those of one-way traffic; on wide road, the two-way traffic capacity doubles that of one-way traffic, but their speeds are almost the same. As the directional distribution moves to an even distribution of 50/50, the major direction saturation flows and speeds as well as the minor direction speeds tend to decease, while the minor direction saturation flow tends to increase.  相似文献   

12.
道路标线材料是向道路交通参与者传递引导、限制、警告等交通信息的标识性材料, 具有管制、引导交通等重要作用。反光道路标线材料作为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中的标识性材料, 通过钛白粉、玻璃微珠等掺加剂的合理搭配可显著提高标线材料的夜间逆反射亮度系数, 改善道路标线材料对于夜间行车的引导效率, 有效降低夜间交通事故发生率。然而, 现有道路反光标线材料缺乏合理的技术标准要求, 尤其对于逆反射性能核心材料——玻璃微珠缺乏完善和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及限值要求, 直接影响道路反光标线的逆反射性能、耐久性及施工质量。基于此, 以道路反光标线为研究对象, 从道路标线材料的分类入手, 剖析了不同类型道路标线材料的组成及特点, 分析了现有道路标线材料逆反射性能的影响因素。并基于逆反射性能玻璃微珠, 全面剖析了国内外现有标准对玻璃微珠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明确了玻璃微珠共性配比及粒径组成范围。同时, 对反光道路标线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在视频录制时采用声音、图像、编码3种标记法,通过对后期剪辑时间数据的统计比对证明,采用标记法录制可以有效减少后期剪辑的时间,提高了视频资源的制作效率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新型的道路标线带成为发展趋势.本文采用模压成型工艺,以玻璃纤维布为增强材料、以丙烯酸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制作FRP标线.性能分析表明,标线材料的耐水、耐碱性能非常优良,力学性能优异;采用环氧树脂胶黏剂粘结FRP在水介质中与基面的粘结强度优异;FRP标线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标线的使用寿命预计远远好于现有道路标线材料.  相似文献   

15.
根据道路在车载激光点云数据中的表达特征,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线辅助下的K均值聚类算法,开展针对道路边界线的自动精细提取研究,算法描述为: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将复杂轨迹简化成单一轨迹;再利用轨迹辅助,通过插入截面,将点云投影在截面上获得"断面线";然后以断面线为基础,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提取出道路边界;最后对提取的道路边界进行检核、优化,获取精细道路边界信息.实验表明,该方法实现了道路边界高效准确地全自动提取.  相似文献   

16.
对目前攻击源追踪中的报文标记方案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利用IP报文中的选项字段,以概率将流经路由器的地址标注报文,使得受害主机能够根据被标注报文内的地址信息重构出攻击路径的代数方法。运用代数方法记录报文流经路由器的地址,利用报文中记录的信息可重构路径。本方案有很低的网络和路由器开销,也容易扩充到IPv6和未来的主干网。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Hough变换算法在无人车结构化道路车道标线识别中出现的中间间断车道标线提取不精准、不完整、有用车道标线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基于感兴趣附近区域的Hough变换车道标线识别算法.运用传统Hough变换对预处理得到的二值图像进行图像部分分块的车道标线提取,在已提取的车道标线周围划定感兴趣附近区域,找出感兴趣附近区域内的像素与车道标线的辅助度关系,通过辅助度计算累计单元的最大值,得到车道标线的参数.对无人车实时采集的图片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直道、弯道情况下平均处理一帧图片耗时分别为80.42ms、92.22ms,具有很好的实时性,且该算法可以有效提取结构化道路的车道标线.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攻击源追踪中的基于概率的分段报文标记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类方法的一些缺陷.给出了利用IP报文中的选项字段,以概率将流经路由器的地址标注报文.使得受害主机能够根据被标注报文内的地址信息重构出攻击路径的代数方法.重点讨论了路由器在报文中记录流经的地址以及利用报文中记录的信息重构路径的代数方法,并对代数方法的性能作了分析和比较.方案具有很低的网络和路由器开销,也容易扩充到IPv6和未来的主干网.  相似文献   

19.
构建道路模型是建设三维数字城市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根据道路点云在车载激光点云中的表现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道路建模方法:首先插入辅助截面,将散乱的道路点云投影至临近辅助截面;然后对投影的点进行重采样,使散乱的点云成为有序的数据处理单位;最后构建三角网,获得道路模型.  相似文献   

20.
路网容量进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现有路网容量理论及模型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在参考路段通行能力的前提下,从理想与现实两种角度对路网容量进行定义,形成了新的路网容量概念;同时确定了影响路网容量的关键因素,为建立准确而实用的路网容量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