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种基于灰度投影算法的车载电子稳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车辆载体运动的特点和产生车载摄像系统动态图像抖动的原因,阐明了对车载摄像系统动态图像系列进行电子稳像的必要性.运用灰度投影算法对车载动态图像系列进行实验,通过计算互信息值检验电子稳像效果,初步探讨了适用于车载电子稳像运动矢量估计的算法.实验表明了对车载动态图像系列进行稳像是必要的,验证了在只存在平移量或者旋转量较小的情况下,灰度投影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蔡耀仪  林海军 《电视技术》2012,36(13):12-15,59
针对传统电子稳像平台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Harris角点检测的进行运动估计的FPGA稳像系统。针对FPGA结构特点以及Harris算法理论结构,对算法进行了必要的改进。该系统还完成了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部分的硬件设计,使得视频序列帧间存在平移和旋转时能够消除这种运动。研究结果证明,该系统基本能消除随机抖动。  相似文献   

3.
实现图像稳定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舰载光电系统的图像稳定的要求出发,介绍了稳像技术的种类;分析了电子稳像的原理、算法。提出一种新算法,实现了电子图像稳定。该算法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和块间运动矢量的空间相关性作为匹配函数,采用四步搜索法计算运动矢量,并和全搜索算法得到的运动矢量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实现图像序列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KLT-RANSAC全局运动估计的电子稳像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智慧  王敬东  李鹏  张春 《光电子技术》2012,32(1):46-51,55
全局运动估计是电子稳像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稳像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KLT-RANSAC全局运动估计的电子稳像算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增加距离约束机制,并进行亚像素级定位,优化Harris特征点,选择KLT快速匹配算法实现特征点的粗匹配,之后引入了RANSAC算法剔除误匹配点,去除视频序列中分布在运动物体上的特征点,避免了局部运动对全局运动估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有效解决特征点匹配过程中的误匹配问题,避免局部运动对稳像的干扰,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全局运动参数,最终可以实时处理存在平移和旋转抖动的视频,输出稳定高质量的视频.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角点配对的稳像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角点检测与匹配的电子稳像算法.创新点在于将改进的角点检测和一点对多点的匹配算法相结合,降低了由于特征点的误匹配而引入的全局运动矢量误差,能解决大角度抖动图像序列的稳像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稳像的角度没有了具体限制,实验中稳像角度可达17°,稳像后图像平均的峰值信噪比PSNR值比稳像前提高了26 dB.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无人机航拍影像的实时稳像,针对稳像过程中特征检测的速度问题和运动滤波的发散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GAST算法与自适应Kalman滤波相结合的实时稳像算法。对于无人机实时航拍视频序列,以当前帧的前一帧为基准进行稳像处理。改进的AGAST特征检测算法在尺度空间的基础上快速提取AGAST角点特征,用二进制描述符对其进行描述,然后用汉明距离匹配特征点。对于已获得的匹配特征点对集合,用RANSAC原则剔除误匹配点,再计算运动矢量。最后使用自适应Kalman滤波提取出运动矢量中的无人机主动扫描分量,进行运动补偿,获得稳像结果。实验数据使用标准测试图集和自己采集的无人机航拍视频,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连续视频序列处理时效果显著、速度快,能够满足实时稳像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对近年来机载电子稳像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电子稳像的基本原理,然后对电子稳像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各算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了目前机载电子稳像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电子稳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数字稳像的实时性和实用化,设计了一种基于DM642 DSP芯片的数字稳像系统。该系统采用交织灰度码位平面算法,选取4个位平面进行运动估计,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和实时性,并给出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仿真实验表明,使用交织灰度码位平面可加快算法软件的执行速度,实现图像实时稳定处理。  相似文献   

9.
电子稳像作为一种视频增强技术成为移动视频应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众多移动视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军事侦察、车辆导航以及机器人的远航遥控等。电子稳像方法中有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图像序列帧间运动估计;另一个是运动补偿。分析了电子稳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机载成像系统输出视频的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快速平滑点特征轨迹的稳像算法。以消除全局运动估计的帧间匹配累积全局运动、实现长时快速稳像为目的,建立有别于传统实时稳像模式的系统框架。首先采用SURF算法从原始的抖动视频中提取不稳定的特征点;其次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判断特征点的邻接性,生成点特征轨迹;再次采用Kalman 滤波器对不稳视频中得到的点特征轨迹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平滑的点特征轨迹;最后由原始点特征轨迹和平滑点特征轨迹估算出直接需要补偿的全局运动矢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实时处理失稳航摄视频,有效改善机载成像系统的图像质量,而且能够估计出相互独立的帧间全局运动矢量,可以应用于需要长时间稳像的场合。  相似文献   

11.
严捷丰  王唐  周荷琴 《信号处理》2008,24(1):135-139
安装在户外的摄像机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因此图像稳定是交通视频监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本文采用背景图像中含有较大曲率边缘的区域做运动估计,并判别出全局运动矢量.再根据一个简单的3参数摄像机运动几何模型,估算出全局运动参数,进行全局运动补偿达到快速图像稳定.该方法结合特征匹配方法与运动判别方法的优点,模型参数少,求解过程快,能很好满足监控应用中图像稳定的实际需求,也可以用来对驾驶疲劳警示和车辆碰撞预防等场合获取的视频图像实现稳定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动中通"天线极化轴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动中通两轴稳定造成的极化失配问题,在对卫星天线波束特性和波束稳定实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动中通"卫星天线极化轴稳定的通用性模型。基于此模型对天线极化轴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定量地证明了极化轴稳定的必要性。最后根据所推模型给出了两种极化稳定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张明  毕笃彦 《电视技术》2007,31(3):8-11
以快速运动估计技术的发展为主线,描述了运动估计的原理,将目前的研究方法归纳为四类:固定模式法、预测运动矢量法、分层法和快速全搜索法,并对四类运动估计方法作了深入讨论和比较性研究,展望了运动估计算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对于背景变换和抖动分量比较小的视频序列,传统稳像算法不能直接适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Harris图像拼接的全景稳像算法。首先采用Prewitt算子提取出图像的边缘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区的Harris特征点检测;然后结合NCC(normalized cross correlation)算法与RANSAC(random sample consensus)算法实现图像间的特征点精确匹配,接着利用加权平均融合的方法进行图像融合;最后对融合后的全景图像进行剪裁,完成图像补偿,输出稳定的视频序列。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Harris算法提高了算法效率以及正确特征点数量,并且本文稳像算法实时性较好,能够有效消除视频抖动并输出稳定的视频序列。  相似文献   

15.
固定单站对运动辐射源的无源定位与跟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测量获得的辐射源方位角和到达时间差信息 ,探讨了通过两种最小二乘估计实现定位的方法。本文对两种定位算法进行了比较 ,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其中第二种方法具有定位精度高、算法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坐标变换的视轴稳瞄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车载稳瞄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对如何消除惯性导航设备和转台之间的安装误差进行了分析,针对两轴伺服转台提出了基于坐标正变换和逆变换的2种视轴稳瞄算法,并给出了对应的控制方案,通过实际系统的成功应用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曹宁  刘健 《电视技术》2001,(12):14-16
在定点DSP TMS320VC5402上实现了基于H.263甚低码率视频编码系统,重点讨论最耗时的DCT,IDCT,运动估计、补偿模块在DSP上的实现算法,并讨论了在定点DSP上实现H.263关键算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