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建华  方俊 《材料导报》2008,22(5):35-38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分离技术,日益在中药研究中受到青睐.综述了几种常用的膜材料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不同材质膜的不同特性,指明选择膜时应考虑截留分子量和材质两方面,特别是不同材质的抗污染能力及植物不同成分、不同部位等对分离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指出应用膜分离处理中药药液时应注意预处理、考察工艺参数及膜清洗等技术要点.随着新型膜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研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渗透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膜污染小及回收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正渗透膜分离关键技术驱动液与膜材料的最新进展;简述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最新应用;展望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渗透技术因其能耗低、水回收率高、截留能力强等优势,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膜分离技术.然而,膜污染引起水通量持续下降,膜寿命缩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正渗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何有效控制膜污染已经成为正渗透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综述从正渗透膜污染的角度出发,详细总结了正渗透膜的污染特征,全面介绍了抗污染正渗透膜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众多的研究结果发现,正渗透膜的性质、膜朝向、原料液性质以及膜过程操作条件是影响正渗透膜污染形成与清除的重要因素.通过优化操作条件虽然可部分减轻膜污染,但不能彻底解决膜污染问题.开发抗污染正渗透膜仍是根治膜污染的重要解决方案.最后详细介绍了目前抗污染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双皮层结构正渗透膜的制备及结构调控、膜表面抗污染改性、开发抗污染亲水膜材料制备正渗透膜等.其中,新型两亲性共聚物作为支撑层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是未来抗污染正渗透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集成膜过程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集成膜过程及其在污水深度处理方面的应用.集成膜过程是将超遽/微遽与反渗透(或纳滤)相结合,形成能够满足各种回用目的的污水深度处理集成工艺.PVDF、PP、PE、PES等超滤/微滤膜,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具有化学稳定性高、耐污染、装填密度高等特点,适宜于规模化污水处理.污水处理用超滤/微滤膜以中空纤维为主,系统技术采用了低压运行、频繁(气水、透过液)反冲、气水冲洗等抗污染工艺,能够维持稳定的通量、运行维护费用较低、产水质量稳定.二级出水的集成膜系统工艺已成熟并得以广泛推广,针对原废水的集成膜工艺(膜生物反应器 反渗透)还需要进一步的工程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膜通量、跨膜压差的变化趋势等膜污染特征的准确预测有利于实现膜分离过程中膜污染自动化控制及膜分离过程的长期稳定运行.人工神经网络(ANNs)和智能算法可以用来准确预测膜污染特征,是模拟膜分离过程及预测与优化膜污染控制条件的有力工具,可为膜污染控制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系统地介绍了ANNs的概念、结构及实现过程;然后,综述了不同架构类型的ANNs对于不同膜分离系统的模拟和在膜污染特征预测方面的应用,以及智能算法在ANNs性能优化方面的应用;最后,讨论了ANNs和智能算法在膜分离过程中运行条件优化方面的指导作用,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膜分离过程的调控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分离膜材料的污染与清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洪贵  夏海平  蓝伟光 《功能材料》2002,33(1):26-28,32
分析了膜分离技术中存在的膜污染与影响膜污染的因素,介绍了膜的清洗及影响清洗的因素,清洗剂及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计算流体力学(CFD)在膜分离过程模拟中的基本原理,对CFD在压力膜驱动过程组件设计、传质和膜污染过程研究方面的应用和CFD在具有相变膜过程(渗透汽化、膜蒸馏)以及其他膜过程中的应用分别进行了综述,最后对CFD在膜分离技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膜蒸馏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介绍了膜蒸馏过程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膜蒸馏的工艺过程及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国内对膜蒸馏技术在冶金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膜蒸馏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膜污染是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之一。文中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法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接枝到聚偏氟乙烯(PVDF)膜上构建聚两性电解质化膜表面。研究了改性前后膜表面结构和抗污染性能的变化。随着单体投料量增加,聚两性电解质的接枝率逐渐增加;接枝聚两性电解质后,膜亲水性逐渐增强,膜表面孔尺寸减小。与纯PVDF膜相比,改性膜具有较低的蛋白质吸附量;在牛血清蛋白(BSA)溶液渗透过程中,膜的不可逆污染向可逆污染转化。由于可逆污染可通过简单的纯水清洗得到抑制,改性膜具有较高的通量恢复率。这个结果证明了聚两性电解质的引入赋予PVDF膜良好的抗污染性能。  相似文献   

10.
膜分离作为水处理技术中的先进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膜污染物及膜劣化的问题长期制约着处理工艺,使得怎样提高膜分离效率和利用率,成为膜分离技术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国内外长期以来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对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对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废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生物处理技术和绿色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在全世界的研究现状,膜生物反应器的构型、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及应用情况,膜污染控制技术.探讨和展望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前景,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PVDF疏水中空纤维膜的膜蒸馏含盐废水处理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新型高通量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疏水膜,对石化企业废水经反渗透(RO)处理的浓排水进行减压膜蒸馏(VMD)处理实验.研究了RO浓排水流速、温度和冷侧真空度对VMD过程中PVDF膜性能的影响,考察了PVDF膜在VMD法RO浓水浓缩过程中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原液流速对膜性能无明显影响;原液温度或冷侧真空度提高都会使膜的产水通量明显上升,而产水电导保持稳定.在冷侧真空度为-0.095MPa、原液温度70℃、流速0.66m/s的条件下,经15.2h实验,将RO浓排水浓缩20倍,膜的产水通量从25.8L/(m2*h)降低至11.8L/(m2*h),产水电导低于4霺/cm,脱盐率高于99.99%,产水CODCr值约30mg/L.经过5次浓缩实验后,PVDF膜的通量和产水电导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废水的膜处理条件,以巴陵石化己内酰胺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反渗透膜处理工艺,在一定条件下,考察浓缩倍数对膜通量及浓缩液和透过液的水质,包括电导率、COD、pH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渗透膜能有效地处理己内酰胺生产过程的部分废水,且水质稳定.在适宜浓缩倍数下,离子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反冲洗废水的透过液水质可达到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聚合废水透过液也能满足生化处理要求,对于本实验采用的原料液,离子交换废水的处理控制浓缩倍数为8左右,聚合废水浓缩4~5倍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膜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膜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特点和应用前景,针对含油废水的性质,探讨了膜类型的选择、操作压差、膜面流速、操作温度、膜污染及清洗等因素对膜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操作压力过大时,膜通量随压力变化较小,而低于该压力时,膜通量随操作压力的增大而提高;膜面流速和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和操作压力的影响类似;膜经过合适的清洗可以基本恢复膜通量.还介绍了膜技术在油田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实例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膜技术和微生物法结合处理油田含油废水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工业含氟废水处理的几种常见方法-化学沉淀法、混凝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电凝聚法和气浮法联用技术等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石灰石反应器除氟工艺,对含氟废水处理功能材料和处理工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膜法染料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采用醋酸纤维素纳滤膜,对染料厂提供的高盐度、高色度、高CODCr的染料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在纳滤膜对废水中染料的截留性能、废水中无机盐(NaCl)的透过性能、纳滤膜 对染料废水中不同分子量的有机物的截留性能、以及膜对染料废水的色度和CODCr的去除性能等方面作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纳滤膜技术能有效截留废水中的染料的有机物,而废水的无机盐则几乎100%透过膜,膜对废水的色度和CODCr的去除效果亦较佳,膜技术可有效实现对高盐度、高色度、CODCr的染料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集成膜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扼要阐述了部分集成膜过程在水净化、废液处理和清洁生产中的应用,如纯水和超纯水制备、饮用水净化、污水处理和回用、有机废水处理、乳清综合利用和海水淡化等,分析了集成膜过程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膜法染料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乙酸纤维素纳滤膜 ,对染料厂的高盐度、高色度、高CODCr染料废水的处理操作条件 (进料量、压力 )、浓缩过程 (染料含量、浓缩倍率 )、膜的污染和清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果表明 ,用纳滤膜技术处理染料废水时 ,过程的通量随着进料流量和操作压力的升高而增大 ,并随着浓缩过程的进行即染料含量和浓缩倍率的增加而下降 ,但仍对染料保持很高的截留率 ,且在高染料浓度 (高浓缩倍率 )下 ,压力对通量影响下降 :在过程回收率达到 80 %(浓缩 5倍 )的情况下 ,膜对废水中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仍相当高 ;有效的膜清洗则可提高纳滤膜处理染料废水过程的效率 ,延长膜使用寿命 ,从而使纳滤膜法染料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更具实用价值 .  相似文献   

19.
UF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的膜污染和膜清洗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多种化学清洗剂对UF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被污染的UF膜进行了清洗研究,初步分析了产生膜污染的因素.结果表明,在被污染的膜上,有机物和无机盐垢相互覆盖,用次氯酸钠和酸交替清洗膜可以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纳滤水处理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滤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近年来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结合课题组在纳滤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纳滤膜技术在工业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医药废水、垃圾渗滤液处理、淋浴水回用、特种水处理及海水淡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纳滤膜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