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诚 《人民长江》2008,39(16):14-16
2007年7月18~20日,临沧市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大暴雨,强降水过程致使全市主要河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大洪水,其中南汀河中下游发生50 a一遇洪水;罗闸河发生有水文记录50 a以来的第1大洪水;南碧河发生有水文记录48 a以来第2大洪水;其它河流也相继发生接近30 a一遇的洪水,给当地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对"2007·7"暴雨的成因、时空分布、洪水形成及洪水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历史大暴雨洪水情况进行对比,对认识临沧市暴雨洪水特性的变化规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秋 《人民珠江》2003,(5):40-42
1994年7月23日,广西、广东、湖南三省(区)交界的贺江流域发生了1944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特大暴雨洪水.通过对信都水文站受水利工程影响的特大暴雨洪水特性进行分析,探讨水文如何适应江河水利化而发挥防洪减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桂江中游控制站平乐“78.5”洪水与“5 4.4”洪水 ,是该站 1936年有水文记录后 6 0多年来的两场灾害性最大洪水。通过流域概况、一般洪水特性简介 ,对“78.5”与“5 4.4”两场洪水暴雨的时空分布、暴雨的走向、洪水的过程等比较分析 ,阐述“78.5”与“5 4.4”暴雨洪水的特性 ;指出两场洪水的暴雨特征、洪水组成 ,洪水特性等相似与区别之处 ,从而探索桂江特大洪水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从降水过程、暴雨空间分布、洪水发生时间及其过程,以及进退水速度等几方面,分析比较2003年5月份和6月份韩江流域2次洪水发展过程,为进一步认识韩江流域的气象水文特性、提高水文预报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山西省榆社县"06714"暴雨洪水调查资料为基础,阐述了暴雨的成因与时空分布,分析了调查河段的洪水过程、洪峰流量、洪水总量,确定了暴雨洪水的重现期,提出了洪灾成因与减灾措施.为榆社县灾后规划重建提供了可靠的水文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宝泉岭水文站资料分析梧桐河暴雨洪水特性,掌握梧桐河洪水变化,分析降水径流情况,研究梧桐河洪水,对梧桐河防洪规划设计、水文预报、流量测次布设及测验方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6年7月,受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外围环流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北江流域普降暴雨,中上游局部地区遭受特大暴雨,水位迅猛上涨.暴雨洪水导致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通过分析"06.7"暴雨成因及形成洪水的特点,揭示了暴雨洪水的规律,并对水文测站今后在高洪水位测验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江西省2005年暴雨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汛水文测报工作和水文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的经验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2015年5月,恭城河流域上游普降暴雨,恭城水文站发生了自1953年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的历史第二大洪水。通过对这场暴雨的特点和洪水的特性进行分析,探究恭城河流域暴雨洪水特性,提高洪水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2013年发生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呼兰河流域的暴雨洪水形成与发展过程、暴雨特性、洪水过程、洪水特点、洪水来源及组成,解析了流域暴雨、洪水的形成条件和变化规律,为水文预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划分镇江市降雨场次和分析暴雨特性,基于丹徒站1981—2016年汛期5—10月的逐分钟降雨资料,确定了降雨间隔时间,筛选了暴雨场次,分析了汛期各月暴雨次数和暴雨量的变化特性,解析了不同历时和不同强度暴雨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镇江市合理的降雨间隔时间为2 h;汛期总暴雨次数呈略微上升的趋势,总暴雨量以每10年43.4 mm的速度增加;汛期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其暴雨次数占汛期总暴雨次数的73.0%,其暴雨量占汛期总暴雨量的73.5%;7月和8月的暴雨量及其对总降雨的贡献率呈增加趋势,其他月份呈减少趋势,暴雨集中度增强;不同历时的暴雨中,一般暴雨占比最大,特短、短暴雨次数增长趋势显著,且特短暴雨的强度呈增加趋势;不同强度的暴雨中,弱暴雨占比最大,中、强暴雨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利用清远地区7个气象台站1962—2012年逐日降雨量资料,统计分析了清远地区暴雨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清远地区年暴雨日数和暴雨量都呈弱的增加趋势,暴雨强度呈弱的减小趋势。汛期洪涝贡献率高,前汛期比后汛期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年暴雨日数、年暴雨量、暴雨强度和暴雨贡献率地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都呈自北向南递减的趋势,但北部地区均为增加趋势,南部地区均为减少趋势。年暴雨日数和年暴雨量在1969年有一个呈显著增加趋势的突变,但持续年数短。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城市洪涝高标准设防与用地高度紧张矛盾突出。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洪涝治理模式特点及其应用于高密度城市的局限性,从目标、内涵、方法等三个层次,构建了高密度城市暴雨洪涝治理理论框架,破解了传统洪涝分治模式难以实现洪涝防治标准大幅提升和系统达标的难题。将上述理论框架应用于深圳市深圳河流域,开展了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运用本理论框架进行洪涝治理工程规划设计,既满足高密度城市化地区经济性和约束性原则,又能实现洪涝共治、系统达标,可为我国城市洪涝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铁岭东部山区暴雨洪水的特性及演变规律和变化特点,对有效地监视暴雨洪水,正确地指挥防汛,提高对该地区暴雨洪水规律和形成机制的认识,对防洪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受“黑格比”台风影响,2008年9月左江流域发生了强降雨。分析了这次发生在左江崇左水文站的暴雨洪水的成因和洪水过程、暴雨时空分布、洪水特点,并通过与历史洪水的对比分析,结合流域内已建电站的情况,探讨了左江流域暴雨洪水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2013年8月,惠州市白盆珠水库发生了特大暴雨洪水。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暴雨特征,本次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分析了该次暴雨洪水成因、特性及重现期,有助于了解和掌握该地区暴雨洪水特性,为洪水预报及防洪减灾工作积累经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辽西渤海岸流域处于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汇地带,有利于夏季产生暴雨。该流域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汇流快,经常泛滥。文章分析了渤海西岸流域暴雨成因、暴雨特性、暴雨洪水关系和大凌河、小凌河、六股河等各条河流洪水的形成与特点。该流域各河汛期河水暴涨暴落,下游为沈山铁路干线,并有密布的城镇生活区和工农业区,所以防汛任务特别重要;另外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因此合理科学地利用洪水资源也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7.2"3暴雨和洪水特点,并就该次洪水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03年6月和2011年10月钦江陆屋上游发生了改革开放以来两场最大暴雨并产生的洪水,本文通过对“03·06”、“11·10”这两场暴雨洪水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天气系统和洪水特性、演变规律及变化特点,并寻找其规律,并对陆屋站所在的沿海钦江流域的防洪减灾对策进行探讨。对有效地监测暴雨洪水、正确地指挥防汛、提高对该地区暴雨洪水规律和形成机制的认识及防洪减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樊建华 《人民长江》2017,48(4):73-77
修水流域是暴雨洪水多发区之一。2016年4~7月,修水流域先后经历了12次较大的暴雨过程,间隔时间短、降雨强度大,从而造成该区域入汛期以来水位持续上涨、洪水过程多、洪峰水位高,长期处于超警戒状态。从2016年修水流域暴雨时空分布及其特征、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修水流域下游控制河段永修县永修水文站河段特性等方面,分析了洪水发生的原因,洪水特征及其演变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对流域干流上游水库群蓄水调度情况,总结了此次战胜暴雨洪水的方式方法和成功经验。结合2016年水库调度运行情况提出了水库科学调度运行的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工程措施在防汛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