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苇 《电力建设》2009,30(7):100-101
500kV变电站主变压器第3绕组电压一般采用35kV。东北地区多用66kV,均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其电压等级与系统接地方式与35,66kV输电系统一致.在国内具有丰富的设计运行经验。正在建设中的荆门1000kV变电站主变压器第3绕组电压为110kV.系统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沿用了500kV站的成熟经验.但国内110kV电网一直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因此特高压变电站110kV不接地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及其设计等方面,不仅与常规500kV变电站有较大差异,而且相关设计规程的要求亦针对性不强。  相似文献   

2.
220kV电网开阳变压器中性点经接地电抗器接地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20kV电网变压器中性点经低阻抗接地方式,不但可以防止有效接地系统的失地现象发生,而且大大限制了流经主变压器短路电流,减小了对变压器的短路冲击,提高了变压器抗短路冲击的能力。本课题选择贵州220kV开阳电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短路、工频暂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计算,并与变压器中性点部分直接接地方式作了比较。当接地电抗器阻值选择为变压器零序阻抗1/3时(约33.4Ω),变压器承受短路电流可下降到50%左右,变压器220kV中性点绝缘水平,可以下降到35kV电压等级。本研究还提出了接地电抗器形式,技术参数及中性点避雷器的参数数,供设计制造采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抗器接地方式,不改变220kV及110kV系统中现有的继电保护配置和定值,易于在系统中推广实现。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110kV有效接地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采用不同接地方式下的各种过电压及保护方式,并给出了各种保护方式下的参数配置原则和不足,同时为了防止110kV系统偶然形成局部不接地时,产生较高的工频过电压,提出了采用经小电抗接地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110 kV有效接地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采用不同接地方式下的各种过电压及保护方式,并给出了各种保护方式下的参数配置原则和不足,同时为了防止110 kV系统偶然形成局部不接地时,产生较高的工頻过电压,提出了采用经小电抗接地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66kV及以下的系统中性点不直接接地.不直接接地系统又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此系统中为了限制接地故障时所产生的弧光过电压,变压器中性点通常采取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本文将结合具体运行情况对此两种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陈光捷 《供用电》1995,(2):18-20
1 城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1.1 110kV及以上电力网中性点为直接接地系统选择电力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它与电压等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过电压水平、保护配置等有关,直接影响电网的绝缘水平,供电可靠性,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以及对通信线路的干扰等。我国生产的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水平,在110kV及以上时,一般都低于相线端,即分级绝缘(少量为110kV全绝缘变压器),因此110kV及以上电力网均采用直接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7.
由于电力系统运行的需要,110~220 kV有效接地系统的变压器中性点大部分采用不接地运行方式,变压器一般采用分级绝缘结构,绝缘水平相对较低,所以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中性点需要考虑对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暂时过电压的保护.为防止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变压器高压侧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过电压对中性点绝缘的破坏,变电所设计中采用过电压保护和继电保护相配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110kV系统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能有效限制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压跌落和短路电流,但会改变零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分析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电流的大小和分布规律,结合110kV配电网的供电特点,提出了接地方式系统的接地保护配置整定原则,并以某改造变电站为例,对其110kV线路和变压器的接地保护进行了整定计算。  相似文献   

9.
2003年以来,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和供电负荷的增加,白银电网在城郊建设多座110/10kV终端变电所,10kV出线绝大多数为架空电缆出线,致使配电网络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将急剧增加.根据国家原电力工业部《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规定,3~66kV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10A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因变压器低压侧为△接线,无中性点引出,故在变电所设计中要考虑10kV接地变、消弧线圈和自动补偿装置的设置。通过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接地变、消弧线圈及自动补偿装置的运用和接地故障的简要分析,重点阐述了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10 kV小电阻接地系统的系统模型和节点电压方程,根据该模型分析了该系统线路对地电容参数不对称所引起的流过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的零序电流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高压侧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对低压侧的影响情况,分析了变电所接地网接地不良所产生的接地变压器中性点零序电压升高的情况,并通过仿真算例证实了参数不对称和接地不良可能导致接地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误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10 kV配电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变电所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地区已经将10 kV配电网由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逐步改为小电阻接地系统.指出了在10 kV配电网不同的接地系统,特别是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中,10 kV变电所的设计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师萍  张静波 《电气开关》2012,50(4):76-78,80
根据我公司1 10kV橡胶变电站6kV供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阐述了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新技术在本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及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多 《山西电力》2006,(3):11-13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地增加,改造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牛文楠 《电力学报》2008,23(2):155-157
共用接地是防止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雷电侵入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途径、强度和所造成的危害,在阐明共用接地系统可防止二次设备遭受地电位反击的工作原理,结合变电站工作实际,提出了二次设备采取的基本防雷建议措施。对同类地区电站二次防雷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干式空心电抗器运行时产生较大漏磁场,会对周围铁磁材料以及闭合金属环路产生影响,严重时危及整个系统运行安全。以一起特高压站110 kV干式空心电抗器接地排异常发热为例,分析了涡流致热和环流致热原理,并逐步排查得出造成其发热的主要原因是在电抗器漏磁范围内存在闭合回路。提出了解决接地排异常发热的应对策略,并分别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安装工艺、设计选材、竣工验收以及运行维护4个方面给出建议,对避免类似故障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对保障人员、设备安全特别重要,敷设斜接地极是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的重要措施。为确定斜接地极降阻效果,采用CDEGS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斜接地极布置位置、角度、长度、根数等对不同面积接地网的降阻效果和特征,进而确定了斜接地极的布置方式,并将斜接地极与垂直接地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敷设斜接地极能够有效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特别是对100 m×100 m以下地网降阻效果较好;均匀土壤中斜接地极降阻效果优于垂直接地极;分层土壤结构中,接地极的降阻效果取决于实际土壤结构。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降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压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方式对线路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110kV及以上的高压、大截面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多采用单芯结构。对于不同长度的电缆线路其金属护套的接地方式亦不尽相同,从而对电缆线路参数,尤其是对零序阻抗将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对热津一、二线220kV电缆线路在金属护套交叉互联系统改造前后进行线路参数的实际测量,分析了金属护套不同的接地方式下对零序阻抗及互感阻抗产生影响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叶杰宏 《高压电器》2011,47(10):111-114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西电东送规模的扩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换流站投入运行.当高压直流单极运行时,其大地回路直流电流会影响500 kV交流变压器的运行,例如:变压器噪音明显增大,出现过热现象,甚至引起变压器损坏.惠州电网目前有1个换流站,2个500 kV变电站,直流单极运行时会对该2个变电站的变压...  相似文献   

19.
基于ATP的超高压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区某500 kV变电站发生的2次雷击事故分析出:第1次是雷电流入侵远动控制屏的二次回路,造成线路开关屏跳闸事故;第2次雷击事故造成后台监控系统异常.判断是该变电站二次系统等电位接地方式有问题,二次装置两端存在电位差,使二次装置损坏.变电站二次设备有浮点接地、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3种方式.分析了串联一点接地和并联一点接地,并联一点接地目前在变电站二次设备中广泛采用.在ATP图形预处理程序中建立并联一点接地仿真模型,采用Slope-Ramp)模拟通过避雷器泄漏到变电站地网中的雷电流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出,在变电站二次设备中采用高、低频混合信号接地系统,真正做到二次设备之间等电位连接是避免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便携式直流接地检测仪对电力设备运行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剑  邱育义 《广东电力》2007,20(3):34-37,53
采用便携式直流接地检测仪查找直流接地时有可能造成两点接地并使运行设备跳闸,对电网的稳定产生影响.为此,以某110 kV变电站使用便携式直流接地检测仪造成设备误跳闸的情况为例,对便携式直流接地检测装置对运行中电力设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