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因其实施成本低且对用户干扰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负荷辨识方法是非侵入式复合监测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研究了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式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非侵入负荷辨识算法。首先利用局部平均分解算法对采集到的混合信号进行负荷分离,并通过智能学习的方法提取独立负荷特征,建立了能够处理二维图像数据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大量典型家电的运行电流数据转换成图片的形式,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基于该模型进行负荷特征提取,从而达到辨识的目的。经过实际采集的用电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负荷辨识准确率高、识别速度快,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能够有效的实现负荷辨识。  相似文献   

2.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因其实施成本低且对用户干扰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负荷辨识方法是非侵入式复合监测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研究了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式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非侵入负荷辨识算法。首先利用局部平均分解算法对采集到的混合信号进行负荷分离,并通过智能学习的方法提取独立负荷特征,建立了能够处理二维图像数据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大量典型家电的运行电流数据转换成图片的形式,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基于该模型进行负荷特征提取,从而达到辨识的目的。经过实际采集的用电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负荷辨识准确率高、识别速度快,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能够有效的实现负荷辨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特征融合与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使用单一设备特征进行负荷辨识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与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通过分析设备的高频采样数据提取了V-I轨迹图像特征与功率数值特征。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高级特征提取能力,实现了V-I轨迹图像特征与功率数值特征的融合。最后以复合特征作为设备新的特征训练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进行非侵入式负荷辨识。使用PLAID数据集对算法辨识效果进行了验证,并对比了不同分类算法对特征融合的有效性与负荷辨识能力。结果表明,该算法利用不同特征之间的互补性,克服了使用V-I轨迹特征无法反映设备功率大小的缺点,从而提高了V-I轨迹特征的负荷辨识能力,并且在嵌入式设备中的运算速度为毫秒级。  相似文献   

4.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首次将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ateral long-term and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Bi-LSTM)用于负荷辨识,提出了基于Bi-LSTM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通过定位负荷事件发生时刻,将负荷运行状态始末的稳态信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15次奇偶电流谐波)进行组合作为训练后Bi-LSTM的输入,并使用精确度、召回率、准确率和F1值作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对小功率和多状态电器进行辨识,相较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term and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 ork,RNN),Bi-LSTM体现出更强的辨识能力。此外,针对一个时间段存在多个电器运行的情况,提出基于负荷运行状态起止特征匹配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虽然高频采样能提高负荷辨识准确率,但对数据采集设备要求高,难以推广,因此,低频采样下负荷辨识方法成为研究热点。以低频采样下负荷投入时的暂态电流波形为特征,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实现负荷辨识,辨识结果发现CNN对暂态电流波形差异大的负荷辨识准确度高,但是对暂态电流波形相似的负荷识别准确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卷积神经网络辨识的基础上,对暂态电流波形相似的负荷,以暂态电流幅值为特征作进一步辨识,以提高辨识准确率。通过使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很好地克服低频采样下波形特征相似负荷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非侵入负荷监测是全面感知负荷数据及能效优化的有效途径。当前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算法的主要观测对象是具有调控潜力的负荷,但对于其中功率较小、负荷曲线相似的电器辨识准确率还不够理想,算法对先验数据的依赖程度较高。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联合稀疏表达的SOM-K-means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该算法利用负荷特征训练得出最优字典,结合最优字典与多特征联合稀疏表示构建目标函数,求解多特征联合稀疏矩阵,克服了单类负荷特征限制识别负荷种类的问题;将多特征联合稀疏矩阵作为输入,结合自组织(self-organizing map, SOM)神经网络优化的K-means算法与平均绝对误差值进行快速辨识。最后,利用PLAID数据集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仅需迭代120次辨识准确率即可达到90%,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实现负荷辨识。  相似文献   

7.
负荷在线监测能够为电网及用户提供即时的用电信息,是支撑能效管理和负荷预测工作的有效手段。传统监测方法采用侵入式设计,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因此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NILM)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负荷辨识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关键,以典型居民负荷的特性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优化的非侵入式居民负荷辨识算法。该算法基于负荷设备的负荷特性,包括有功功率和电流有效值,利用三种不同的编码方法构造判断负荷运行状态的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寻优,最终确定居民负荷的工作状态,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居民用户负荷状态的有效辨识,且算法收敛速度较快,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8.
负荷辨识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关键,随着需求侧负荷数据的持续增长,利用智能算法对海量用电数据进行准确辨识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该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的有效处理方法,包括事件检测、负荷特征提取、特征筛选和负荷辨识算法。利用Fisher算法对提取的典型居民负荷特征进行筛选,降低了负荷特征的冗余度,将波形数据转化为可辨识的结构化数据。提出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下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改进自组织神经网络负荷辨识算法。考虑不同负荷设备的物理特性差异,提取用电设备通用负荷特征,构建低时间复杂度和高辨识准确率的改进自组织神经网络系统,完成对负荷种类的判定。实验验证了该算法能够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条件下,实现对居民用户负荷种类的有效辨识,且算法收敛速度较快,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居民生活用电浪费现象,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显示出其重要性。基于事件检测的情况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耦合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andBi-directionallong short-term memory,CNN-BiLSTM)与动态时间规划(dynamic time warping,DTW)的非侵入式住宅负荷监测方法。首先通过概率质量函数计量负荷的运行状态信息,提取出稳态运行时的U-I特性曲线图;然后将图片归一化为统一格式的灰度图,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出特征向量作为负荷印记;将其输入至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中进行辨识,并利用动态时间规划算法优化辨识结果,实现高精度的负荷辨识。最后,利用PLAID公开数据集对于所提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实验证明所选负荷印记具有良好的辨识性能,辨识算法相比对比算法具有更高的信度与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板滤波的居民负荷非侵入式快速辨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流信号的频域分析为基础,结合非侵入监测负荷运行的电流模型,利用单独作用时电流信号的频谱分量会完整包含于混合电流频谱中,提出一种基于模板滤波的居民负荷非侵入式快速辨识算法。通过先验方式获取用电网络各负荷的特征电流形成特征滤波器,对其频谱分量进行0-1赋值得到对应的模板滤波器。利用模板滤波器对非侵入采集模式下的混合电流信号滤波,通过对滤波后频率分量的量化判决确定负荷的运行状态。利用实际采集的用电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能够准确判断负荷运行状态。此外,算法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即可实现,便于实际中硬件封装。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家庭负荷用电场景中负荷类别的不确定性,以及非侵入式负荷监测设备数据库中负荷特征库的不完备等极易导致负荷辨识准确率下降的问题,文中在利用电气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负荷运行时长、运行时段、工作周期及假期特性等时间特征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决策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分段归一化的Mean-shift聚类方法对检测得到的负...  相似文献   

12.
文中针对非侵入式负荷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网络深度学习模型的负荷辨识方法。在该方法中,为避免电压、电流等信号的干扰,提出一种基于高斯窗移动变点寻优算法监测负荷事件,提取谐波分量作为负荷特征标签作为LSTM模型的输入,进而建立起内在信息间的映射关系,并依次进行模型的离线训练与负荷数据的在线辨识,实现对用电设备类型及其运行状态的精准辨识。经实验数据证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准确完成对用电设备状态的辨识。  相似文献   

13.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技术能够挖掘用户内部信息获取各用电设备负荷信息,使智能电网更加贴近日常生活,为泛在电力物联网感知层建立提供有效数据。为解决传统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输入数据复杂,考虑因素较多,采样硬件要求高以及辨识准确率较低等问题,文章首先利用改进迭代K均值聚类提取用电设备运行状态建立负荷特征集,之后将特征集输入构造的序列到序列的一维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序列到序列的单、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等模型中进行负荷分解挖掘各设备运行状态。最后通过REFITPowerData数据集进行验证,一维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虽然耗时较大但负荷识别准确率达到93%以上,表明基于特征数据集及序列到序列的一维深层卷积神经网络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相比表现出更显著的信息提取能力以及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挖掘用户侧节能减排潜力,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精细化分析和管理,提升电能利用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聚类和深度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首先,针对同一电器常出现功率相近但运行状态不一致问题,利用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算法中“软分类”和类簇灵活的优势,对负荷工作状态进行精细分类,形成负荷用电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的负荷状态特征库。其次,针对常见的应用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型的深度神经网络在多标签分类时存在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卷积神经网络与门控循环单元混合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最后,综合考虑外部环境数据对家庭用户用能习惯的影响,在AMPds2数据集上开展验证分析,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ILM)是智能用电行为辨识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由于中压配电网下的负荷同时接入种类繁多,并且多具备变频功能,不具备恒功率特性,现有的聚焦于家庭中的负荷辨识方法难以直接应用在类似的复杂设备环境中。文中针对复杂设备环境中的负荷特点,选取了电梯作为典型负荷进行了负荷辨识实验,使用符合IEC 61000-4-30的测量数据作为输入,目标为辨识电梯是否处于运行状态。为了消除无关特征造成的运算压力,提出了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差分特征提取方法,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实际含多未知负荷环境中的电梯负荷状态辨识。使用实测数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少量样本辨识出运行功耗变化复杂的电梯运行状态,且计算精确度要高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传统非侵入负荷辨识技术中电热细分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知识与统计学习模型的居民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本文对洗衣机辅热、电水壶、电饭锅、电热水器等设备进行了电热细分研究,通过设备运行关联算法实现了辅热设备的细分,并在用户有限反馈信息和专家标注的基础上,实现了非辅热设备分类的模型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技术框架在事件检测负荷辨识算法的基础上实现了电热设备的细分,且在运行状态分解的F1指标中取得了0.9以上优异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技术能够低成本的获取用户各类设备使用情况,实现电力负荷的在线监测与分析,对支撑负荷预测、需求响应等应用开展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一般工商业用户类型多样、负荷种类繁多、设备运行特性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幺化三阈值事件检测与LDA分类器的工商业负荷辨识方案。首先针对不同能耗级别、不同启停特性的设备设计了参数可调的统一负荷事件检测框架,提升了缓变型、分段型、震荡型负荷事件的检出准确度。随后提出了基于多元特征与LDA线性判别的设备类型判断算法,在兼顾边缘端计算效率的同时取得了与随机森林等非线性分类器相同的辨识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家庭用电负荷的电气特征相近导致基于电气量特征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易产生误辨识的问题,文中提出以电器投切时间、运行时长和投切次数为代表的电器使用规律特征,并结合传统电气负荷特征组合成为新的负荷特征标签。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混沌粒子群优化的极端梯度提升树算法。在该算法中,首先利用回归树作为负荷特征的基分类器构建极端梯度提升树模型。进一步地,通过在目标函数中加入正则项,添加缩减系数等措施避免算法陷入过拟合。同时,将混沌思想应用于粒子群算法中提升其全局寻优能力,并得到基于改进混沌粒子群优化后的极端梯度提升树算法模型。最后,在AMPds公用数据集上进行测试,通过对比分析测试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负荷特征标签和负荷辨识算法对提升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长,国家电网公司公开报道数据显示,全国多数省份一般工商业占总用电量比例集中在20%左右,且增速较快,由此对电力公司产生了巨大的供需缺口压力,也对政府部门对于工商业用户的安全和环保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一般工商业负荷辨识研究刚起步,总体研究水平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亟需形成技术突破.鉴于此,提出了一种事件特征聚类的非侵入式小餐饮负荷辨识算法.首先基于高频采样数据,使用贝叶斯信息准则算法进行事件特征提取,其次针对小餐饮数据进行数据集分类,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SVM)聚类算法对事件特征进行训练和调优,并在测试集中进行负荷识别.以南京某火锅店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杨蒙 《电工技术》2020,(18):75-77
针对传统低压配电网中传统的电力负荷异常辨识方法中存在的辨识结果正确率低,影响用电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开展了对电力负荷异常数据辨识方法研究。通过负荷事件检测、选择符合异常特征量、基于特征匹配的异常数据辨识,提出了一种低压配电网非侵入式电力负荷异常数据辨识方法。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效提高了辨识结果的正确率,更加满足用户对用电设备电力负荷状态的辨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