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膨胀石墨中有害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涂文懋  米国民 《炭素》1994,(2):8-11,7
通过GIC合成工艺实验,对H2SO4-GIC的有害元素S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含硫量的因素、提出了具有最低含硫量的工艺条件,并得出了H2SO4-GIC中硫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
通过四氯化钛与酒石酸反应,制得了新的固态配合物Ti2O2(OH)2C4H4O6·3H2O。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IR和TG分析确定了产物的组成。TG和DSC研究了它在空气氛围下的热分解特性,计算机求解热分解反应各阶段的活化能Ea,反应级数n、焓变面△rH和熵变面△rS。在550℃灼烧1小时,可得锐钛型TiO2。  相似文献   

3.
研究石墨在98%H2SO4中进行插(脱)层过程中,采用了对试样同时进行电位测定和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位(in-situ)-x射线衍射法。  相似文献   

4.
在300℃Morey蒸压弹中,使不同硅质试剂与KOH、H2O反应,反应产物为KS4H、KS4H(Ⅰ)、KS2H和石英。形成的产物种类与反应混合物的SiO2/K2O克分子比、蒸压弹中的水量和初始试剂种类有关。文中给了三种硅酸钾水化物的DTA/TGA曲线,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和分析电镜照片,绘制了蒸压产物形成区域图,还讨论了水化硅酸钾的形成条件和稳定性,以及实始硅质试剂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十八种Keggin结构稀土元素四元杂多配合物K12H3「Ln(GeW10VO39)2」;XH2O和K11H2「Ln(PW10VO39)2」.XH2O。利用TG-DTA,变温红外光谱,变温X射线衍射和溶解性实验方法,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影响热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H2C2O4与TiCl4在水溶液中结晶生成H2「Ti(C2O4)2」的性质,成功地制备出超细高纯的PbTiO3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出产物确系PbTiO3;成分分析确定产物的PbO/TiO2摩尔比为1:1,用透射电镜确定了其粒度及料度分布。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丙烯在SO^2-4/MxOy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的齐过程。实验表明,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SO^2-4/ZrO2/TiO2,而SO^2-/Fe2O3催化几乎无活性。FT-IR表明,SO^2-4/ZrO2催化剂具有超强酸的3个特征吸收峰,即1050、1130和1220cm^-1。XRD分析表明,SO2-4/ZrO2为非结晶态、而未浸H2SO4的ZrO2没有上述3个特征吸收峰,且以晶态存在。  相似文献   

8.
高岭石在680—980℃之间的结构变化及其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智强 《中国搪瓷》1995,12(6):15-20
作者采用差势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萤光分析等现代测试技术,对高岭石680-980℃之间的结构变化及其产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岭石在920-980℃之间,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可用反应式表示为:3(Al2O3.2SiO2)→3Al2O3.2SiO2+4SiO2,其中Al^3+的配位数为4和6。  相似文献   

9.
用FeSO_4和Na_2CO_3为原料制备纺锤形α-FeOOH微小颗粒,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视察到纺锤形α-FeOOH微小颗粒的形成是丝状晶粒的聚集和生长的过程,研究反应液的pH值和反应时压缩空气的流量变化对α-FeOOH微小颗粒形貌的影响,观察了由这种α-FEOOH制成的γ-Fe_2O_3的形貌,提出提高其磁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热天平测试了CO、H2还原饱和脱硫剂微孔内Fe2(SO4)3的起始反应温度及还原速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反应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实验结果表明,脱硫剂还原法再生的反应温度较传统热分解法低约200℃,CO作再生脱硫剂的还原气体优于H2,CO还原脱硫剂内Fe2(SO4)3的反应级数为0.87,活化能为142.9kJ/mol.  相似文献   

11.
首次采用分步酸化、分步加料及乙醚萃取法合成了钼钨镓酸H5GaMo6W6O40.14H2O,并用复分解法合成了钐的钼钨镓酸盐SmH2GaMo6W6O40.15H2O.用元素分析、电位滴定、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分析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Keg-gin结构,且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纺锤形γ—Fe2O3微小颗粒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eSO4和Na2CO3为原料制备纺锤形γ-FeOOH微小颗粒,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观察到纺锤形γ-FeOOH微小颗粒的形成是丝状晶粒的聚集和生长的过程。研究了反应液的PH值和反应时反应气体压缩空气的流量变化对γ-FeOOH微小颗粒形貌的影响,观察了由这种γ-FeOOH制成的γ-FeOOH制成的γ-Fe2O3的形貌,提出提高其磁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结晶盐浆泵新型双相不锈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紫瑞  刘美云 《化工机械》1994,21(3):132-137
本文设计了用于H2SO4110.5g/L、Na2SO4387g/L、ZnSO414.4g/L,密度为1.35g/cm^3,温度为50℃的工况介质的泵用新型双相不锈钢的金相组织与化学成分,采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的方法观察与分析了钢的金相组织,并研究了钢的耐蚀性能,同时与性优良的904和CD4MCu钢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双相不锈钢(KS-3)经1100℃固溶处理后的耐蚀性能明显好于904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将突出伏安法用于研究H2SO4+HNO3;H2SO4+KMnO4;H2SO4+HNO3+FeCl3+KMnO4等反应介质中制取石墨层间化合物时的溶出伏安行为,发现化学法合成的GIC与电化学法合成的GIC溶出伏安说线图在反应时间短时相似,随着反应时间增长溶出伏安谱线图则有较大的差异等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5.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玻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EOS-EtoH-H2O-HCl体系原料,应用低温合成技术制备了SiO2玻璃。对合成材料进行了差热-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透射光谱分析及理化实验,结果表明,无序SiO2四面体网络已经形成,固体物理状态可控制为晶态,非晶态。  相似文献   

16.
涂敷型铬酸盐钝化膜的结构与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RD,EDXA,GDS等方法研究了镀锌钢板表面涂敷型CrO3-H3PO4-SiO2系钝化膜的成分与结构。该钝化膜是一种由CrO3,Cr(OH)3,CrOOH,ZnCrO4,ZnSiO3,Zn3(PO4)2,CrPO4和SiO2组成的凝胶网络状结构的涂敷型复合转化膜。探讨了其耐蚀机理,中性盐雾试验表明:该钝化膜的耐蚀性大大优于CrO3-SiO2系钝化膜。  相似文献   

17.
龙世宗  刘晨 《硅酸盐学报》1997,25(6):635-642
用XRD等测试手段,研究了Ca(OH)2和NaOH对C3A-CaSO4.2H2O-H2O的早期(5~10min)水化的影响,实验表明,C3A和石膏在水中,在饱和及不饱和的Ca(OH)2溶液,或在〈0.4mol/LNaOH溶液中水化,能迅速形成结晶良好的钙矾石,在这种条件下石膏对C3A水化并有延缓作用。在有足够固体Ca(OH)2或C3S存在的条件下,或在NaOH≥0.4mol/L的溶液中,石膏和C3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Si-N-O系统相图的分析,首次在Si3N4陶瓷材料表面形成Si2N2O抗氧化层。其方法是利用Sol-Gel在Si3N4陶瓷的表面涂上一层SiO2(其中含有10%的Ai2O3)涂层后,在N2气氛中,并有Si3N4粉末和SiO2粉末存在的条件下,于1273~1673K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用XRD和XPS分析验证了Si2N2O(和/或O’-Sialon)层的存在。由于形成了Si2N2O(和/或O’-Sialon)层,Si3N4陶瓷材料在1573K的温度下氧化100h后,氧化增量从原来的0.42mg/cm2降低到0.24mg/cm2。  相似文献   

19.
复合氧化物固体超强酸SO^2—4/WO3—ZrO2的制备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系列复合氧化物固体超强酸SO^2-4/WO3-ZrO2以流动的Hammett指示剂法测定其酸工,用X射线衍射法,差热-热重法,吸附吡啶IR等方法对其酸强度,物相结构与焙烧温度,钨锆原子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O^2-4与WO3的加入,延迟了ZrO2晶化,稳定了介稳的四方晶相,有利于超强酸中心的形成,该超强酸有Lewis和Bronsted两种酸中心。  相似文献   

20.
正丁醇钛—乙酸钡水解法合成BaTiO3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了Ti(O^nBa)4-Ba(DAc)2水解法合成高纯超细BaTiO3粉体的制备工艺。借助TGDTA,XRD,TEM,SEM,SAXS和ICP-AE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PH值,Ba/Ti比和(Ba/Ti)比,反应温度,浸泡处理等对BaTiO2粉体性能的影响,采用本工艺方法合成的BaTiO3粉体,纯度达99.80wt%,比表面积为68m^2/g,一次粒子平均粒径46.7nm,二次粒子粒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