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为核单体,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交联剂为壳单体,采用种子聚合技术,制备丙烯酸树脂乳液,并在壳层引入新型纳米级TiO2.重点在其制备方法、产品性能及结构表征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核单体,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阳离子单体(自制)为壳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种子聚合技术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阳离子丙烯酸树脂乳液,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FT-IR及1H-NMR表明阳离子丙烯酸树脂结构中不存在CC双键,说明各种单体相互之间发生了共聚合反应;DSC测试结果和TEM分析照片都显示出聚合产物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特征。皮革涂饰应用试验表明,阳离子丙烯酸树脂乳液用作皮革涂饰剂可改善涂层的性能,成革粒面细致清晰、手感舒适,涂层黏着力强,其耐干湿擦牢度可达4.5级以上。  相似文献   

3.
《印染》2015,(11)
采用水相核-壳乳液聚合法,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主要硬单体和软单体,以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核壳型聚丙烯酸酯硬挺剂,通过对单体、乳化剂、引发剂、电解质等的选择或用量优化,以及聚合反应温度的控制,优化了聚丙烯酸酯硬挺整理剂的制备条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丙烯酸(AA)=48∶27∶12∶3(质量比),乳化剂4%(对单体重,下同)、阴非离子乳化剂质量比3∶1,引发剂过硫酸铵0.4%,电解质碳酸氢钠0.4%,聚合反应温度85℃;在该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硬挺剂乳液性能稳定。将其用于涤纶机织物硬挺整理,可使织物抗弯长度从1.8 cm提高至4.8 cm,且整理效果具有较好的耐洗性,织物白度和强力几乎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丁酯等软单体作为壳层,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乙烯等硬单体作为核,在较低表面活性剂含量条件下,经核/壳乳化法合成半透明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产品成膜性好,渗透性及亲和性较好,用途广,将此微乳液作为印花胶粘剂,用于整理涤纶织物,手感柔软,透湿性提高,同时耐洗且有增深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辉  赵振河 《印染》2014,40(19):5-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核单体,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异辛酯(EHA)、苯乙烯(St)为壳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制备了苯丙硬壳软核型乳液,并对其进行有机硅改性,将其用作涂料印花用黏合剂。研究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其配比、核/壳比、交联单体的用量和乙烯基硅油用量对应用性能的影响,使用FT-IR、DSC、TEM和粒径分析仪表征所制备的乳液性能,并对比不同的黏合剂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苯丙核/壳型乳液可以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印花黏合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一种焙烘温度低,印花过程中不堵网的黏合剂,以丙烯酸丁酯(BA)和苯乙烯(ST)为核单体,乙酸乙烯酯(VAC)、异辛酯(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壳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T-31为交联单体,过硫酸钠为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型低温交联印花粘合剂乳液.通过研究核/壳单体质量比、乳化剂、引发剂、功能单体、交联单体质量浓度等对黏合剂乳液性能的影响,优化合成工艺.将该黏合剂用于涂料印花,焙烘温度低,色牢度好,堵网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一种焙烘温度低,印花过程中不堵网的黏合剂,以丙烯酸丁酯(BA)和苯乙烯(ST)为核单体,乙酸乙烯酯(VAC)、异辛酯(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壳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T-31为交联单体,过硫酸钠为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型低温交联印花粘合剂乳液.通过研究核/壳单体质量比、乳化剂、引发剂、功能单体、交联单体质量浓度等对黏合剂乳液性能的影响,优化合成工艺.将该黏合剂用于涂料印花,焙烘温度低,色牢度好,堵网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在不同单体配比条件下,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合成了4种丙烯酸乳液。将制得的丙烯酸乳液分别同浆渣经共同分散、涂膜、干燥,制得4种纤维基抗水材料。通过对其Cobb值进行测定,研究了材料的抗水性。结果表明,在丙烯酸乳液与浆渣有效质量比为2∶1时,4种材料的最小Cobb值分别为5.0、9.8、19.2、7.1 g/m2。用单体质量比为1∶1∶2的乳液制备出的材料抗水性最稳定。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
鞠镭 《染整技术》2023,(6):23-26+30
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为单体,HEA和AAEM为交联剂,在低乳化剂用量条件下采用改进的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自交联高耐静水压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将其用作织物涂层剂基础胶,并探讨了制备条件对乳液及其应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优化聚合工艺为:使用改进的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单体质量比m(丙烯酸丁酯)∶m(丙烯酸乙酯)∶m(甲基丙烯酸甲酯)=15∶7∶4,丙烯酸、衣康酸、HEA、AAEM、引发剂过硫酸铵和还原剂亚硫酸氢钠的用量分别为1.44%、1.44%、2.45%、0.79%、0.18%和0.18%(对单体总质量),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 h;引入小分子反应单体可以保护聚合稳定性,将乳化剂的用量控制在0.4%左右,远小于常规产品用量,大幅减少了其对成膜致密性的影响;制备的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含固量在50%左右,乳液膜拉伸强度可达6.8 MPa;涂层后表面干爽,手感柔软,耐低温性能好,涂层织物耐静水压可达18 kPa。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含氟聚合物在亚麻织物上的应用效果,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为改性单体,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软、硬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氟改性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将其用于整理亚麻织物。利用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等对产物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探讨经其整理后亚麻织物透湿透气性及断裂强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所得含氟共聚乳液胶粒呈核壳结构,其粒径属于纳米级;经其整理的亚麻织物对水接触角可达130°,且织物断裂强力有所增加,透湿透气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1.
陶旭晨  李磊 《纺织学报》2011,32(1):20-24
合成了丙烯酸异山梨醇双酯和4-(丙烯酸乙氧基酯)苯甲酸胆甾醇酯液晶中间体,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通过聚合反应将丙烯酸六氟丁酯引入并合成了4-(丙烯酸乙氧基酯)苯甲酸胆甾醇酯基元含氟侧链高分子液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氟谱表征了该液晶的分子结构。通过DSC和偏光显微镜分析这种高分子液晶的玻璃化温度、清亮点及相变区间,结果表明,该液晶具有玻璃化温度、清亮点低,相变区间窄的特点,且随着丙烯酸六氟丁酯成分的增加,高分子液晶的玻璃化温度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2.
含双键的氨酯预聚体的合成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丙烯酸β-惭酯等为的料,在不同条件下合成了含双键的氨酯顶案体8份。用红外光谱法解析了顶聚体的结构特征及双键的量,探讨了预聚体与烯类单体的相8溶性相应溶液的粘度;确定了合成的工艺参数。为将氨酯基团引入丙烯酸树脂提供了一种中用的官能单体。  相似文献   

13.
经丙烯酸共聚物改性的淀粉糊的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力 《食品科学》2000,21(7):17-18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三元丙烯酸酯共聚物(MA/BA/AA)。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共聚物的组成,并探讨了该共聚物与淀粉反应的过程。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淀粉颗粒上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改性后的淀粉能够保持原淀粉颗粒的完整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具有柔软功能的交联剂—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 SFEGE)将蚕蛹蛋白接枝到碱减量腈纶织物表面,以制备具有良好服用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改性腈纶织物.用SEM、红外光谱分析技术、DSC对接枝蛹蛋白的腈纶纤维结构进行了观察和表征,并对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SEM观察表明接枝蛹蛋白纤维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5.
易杰  陈慧  单志华 《西部皮革》2011,33(12):17-20
将丙烯酸酯、丙烯酸及丙烯腈共聚制备成丙烯酸酯类复鞣填充剂。该复鞣填充剂为淡黄色液体,含固量为34.76%,在多种溶液中稳定。用它与ReluganRE进行对比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应用效果相近,其复鞣填充的坯革边腹部饱满、较柔软、粒面平整,撕裂强度为3.53N/mm,抗张强度为11.47MPa,断裂伸长率为49.52%。  相似文献   

16.
腈纶织物接枝蛋白是为制备既具有良好服用性能又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面料,但接枝蛋白的腈纶织物一般柔软度、褶皱弹性都大幅下降。为此,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柔软功能的交联剂——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SFEGE),并将丝胶蛋白接枝在碱减量腈纶织物表面。测定了不同丝胶蛋白接枝率的腈纶织物的服用性能。结果表明:腈纶织物用SFEGE作交联剂接枝丝胶蛋白后,柔软性、褶皱弹性、透湿性都保持良好,吸湿性、透气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吕亮 《皮革化工》2001,18(6):35-37
本文论述以阴离子层柱材料作催化剂,进行醇解反应制备皮革加脂剂中间体。以植物油为原料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脂酸甲酯,甘油单双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醇解制甲基丙烯酸高级醇酯。可进一步合成LWF结合型加脂剂,改性菜油加脂剂,磷酸酯加脂剂,丙烯酸加脂复鞣剂。  相似文献   

18.
The synthesis of starch/glycidyl methacrylate/acrylic acid cation exchange composites was achieved by bulk polymerizing of acrylic acid (AA)/glycidyl methacrylate (GMA) mixtures in presence of starch using sodium peroxydisulphate/sodium sulphite initiating redox system. The effec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each of sodium peroxydisulphate sodium sulphite, AA and GMA as well as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osites was investigated. Five kinds of composites of different carboxyl contents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nvestigating their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s, durabilities to use, as well as water swellabilities and solubilities.  相似文献   

19.
含氟单体接枝真丝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晓  陈国强 《印染助剂》2006,23(10):20-23
研究了真丝经含氟丙烯酸单体改性后织物的拒水拒油性、机械性能等.结果显示接枝后丝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均优于未接枝的丝织物;其中经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接枝改性的丝织物仅能获得较佳的拒水效果,而经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接枝改性的丝织物拒水拒油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稳定且性能优异的两性MMA/DMC/AM/AA四元共聚物乳液纸张环压增强剂,并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JR)、热失重分析仪(TGA)、激光颗粒粒度分析仪(DLS)和扫描电镜(SEM)对MMA/DMC/AM/AA四元共聚物乳液纸张环压增强剂结构、胶膜热稳定性、乳液粒径及应用该乳液进行表面施胶前后的纸张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MMA、AM含量和AA与DMC质量比对共聚物乳液环压增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MMA)=1 5%,w(AM)=8.5%,m(AA)∶m(DMC)=1.5 ~2.0时,制备的共聚物乳液的环压增强性能优异;以共聚物乳液(质量分数为0.5%)和淀粉(质量分数5%)组成的表面施胶液对瓦楞原纸施胶时,施胶后纸张环压指数高达8.68 N·m/g,与施胶前相比提高9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