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黄曲霉菌种培养1.工艺流程: 大豆→浸泡→洗净→煮沸→过滤→滤液→琼脂→饴糖→煮沸→过滤→装试管→加棉塞→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成熟菌种。2.操作: (1)先把试管用热水洗净空干,用脱脂棉制成棉塞备用。(2)制成豆汁:将选好的大豆用水浸泡10小时,使其完全膨胀之后,涝出用清水  相似文献   

2.
将麻风树花置于酸性介质中萃取60min。制得天然植物染料,对羊毛、棉、真丝进行媒染染色。优化后各种纤维的染色工艺为:1.棉,染色时间45min.染料浓度5g/(100mL水),媒染剂浓度为铝5g/(100g棉)或铬2g/(100g棉)、硫酸铜3g/(100g棉)、硫酸亚铁2g/(100g棉);2.羊毛,染色时间30min,染料浓度6g/(100mL水).媒染剂浓度为铝10g/(100g羊毛)或铬1g/(100g羊毛)、硫酸铜3g/(100g羊毛)、硫酸亚铁4g/(100g羊毛);3.真丝,染色时间30min.染料浓度80g/(100mL水)。媒染剂浓度为铝5g/(100g真丝)或铬1g/(100g真丝)、硫酸铜3g/(100g真丝)、硫酸亚铁1g/(100g真丝)。  相似文献   

3.
葡萄酒酿酒菌种的保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酿酒菌种常用的保藏方法,酵母菌的短期保藏可采用橡皮塞代替棉塞的斜面试管或液体试管保藏法,长期保藏可采用液体石蜡保藏法,乳酸菌的短期保藏可用液体试管和穿刺培养保藏法,长期保藏可用旋塞试管保藏法,但长期有效的保藏菌种还是以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最行。  相似文献   

4.
阿拉尔实验室作为兵团三个棉花公检实验室之一,承担着农~师垦区30万吨的皮棉公检任务,截至20l1年12月31日检验皮棉24.5万吨.其中手摘细绒棉12.1万吨.占49%:机采棉5.5万吨,占22.4%.皮辊细绒棉5.2万吨,占21.1%;长绒棉1.8万吨.占7.3%,阿拉尔(农一师)是全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适宜棉花生长.  相似文献   

5.
我厂生产的小曲(种曲)、大曲(麸曲)是为酿造食醋所用。其生产方法:小曲(种曲)采用竹帘自然通风制曲:大曲(放曲)采用曲地厚层机械通风制曲。所用菌种为黑曲霉。三小曲(种曲)1.1工艺流程(见图1)l·ZL艺操作1·2·1试管培养培养基为6”ffe左右的钻糖液100ml,蛋白陈059,琼脂2.sg,分装试管后,加压0.IMPa灭菌30min,冷却后接种,置于明~32C恒温箱培养3~5天,抱子老熟即可应用。试管原种每月移接一次,5~6代后进行平板分离,纯化菌种。1·2·2三角瓶培养效皮809,面粉209,水100ml拌匀过筛,250ml三角瓶内装入209,压力…  相似文献   

6.
2010/11年度中国棉花连续3年减产,社会隐性库存大量消耗,储备棉抛售一空,加上资金关注度增强,国内棉花价格经历了一轮暴涨。从2010年8、9月份1.7万元/吨左右开始,最高逼近3.5万元/吨关口,期棉最高达到3.49万元。国外ICE期棉达到219.7美分(折合人民币4万元之上),但随后受宏观调控、消费受阻等因素,带动价格呈现瀑布式的暴跌,国内期棉每吨最低至1.99万元(跌幅43%),国际期棉跌至84.25美分(跌幅62%)。  相似文献   

7.
采用方法-(40℃甲酸/氯化锌法溶解2.5h)和方法二(70℃甲酸/氯化锌法溶解20min),对纯棉面料、纯莫代尔面料以及不同比例的棉/莫代尔混纺面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莫代尔纤维在方法一、方法二溶液中全部溶解,棉在方法一溶液中的损伤小,修正系数d值取1.01,棉在方法二溶液中的修正系数d值取1.03;用方法一测得的棉/莫代尔混纺织物对棉的损伤要小于方法二,建议在检测试验中采用方法一。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     
《国际纺织导报》2009,(4):18-18
巴基斯坦纺企大量进购印度高等级棉 巴基斯坦棉花加工协会(PCGA)的数据显示,2008/2009财年截至3月15日,巴基斯坦新棉上市量累计达到192.2万t,纺织厂采购量为167.1万t,出口商采购5.0万t。  相似文献   

9.
《发酵科技通讯》2007,36(4):51-51
高压消毒锅的灭菌对象通常为种子室内使用的物品和培养基。 一般规定如下:(1)器皿用具灭菌空试管、吸管、三角瓶、培养皿、种子接种瓶、衣帽口罩等必须预先洗干净.待干后包扎好放人高压锅,在0.15兆帕(1.Skg/cm^2)表压下灭菌1.5h。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芸薹属远缘杂交试管苗的快繁培养基,探讨基因型、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试管苗分化率的影响,实验对甘蓝型油菜与甘蓝以及白菜型油菜与甘蓝两种远缘杂交方式的试管苗,在10种添加了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的培养基上进行快繁培养。采用SAS软件对培养后第20d和第30d的分化率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如下:(1)白菜型油菜与甘蓝5个杂交组合间,以及白菜型油菜与甘蓝、甘蓝型油菜与甘蓝两种杂交类型间的试管苗分化率无显著差异;除甘蓝型油菜与甘蓝杂交的试管苗在培养第30d时的分化率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情况下培养基间的诱导分化率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添加3.0mg·L^-1 6-BA(6-苄基嘌呤)和0.2mg·L^-1 NAA(萘乙酸)的MS培养基对试管苗的诱导分化效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快繁培养基;(3)不同培养基培养的试管苗在培养20d和30d时的分化率呈高度正相关,但前20d的日平均分化率显著高于20~30d的日平均分化率。  相似文献   

11.
印染问答     
问:涤纶及其与棉的混纺织物怎样用2-甲基丙烯酸二甲胺接枝?接枝的涤纶有什么特点?答:涤纶及其与棉的混纺织物用2一甲基丙烯酸二甲胺(DMAEM)接技法是:将织物试样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一乙氧基化物2g/L70℃洗涤30min,用热和冷的蒸馏水充分淋洗、干燥。织物接枝方法是:在塞好的Pyrex烧瓶中,保持在85℃、摆动的水浴中进行。将涤纶织物2g放入合DMAEM1g的10ml蒸馏水中。将塞好的烧瓶放入水浴中,升温到85℃时,加入369/L(0.015mol/L)的过氧化苯甲酞(BP)浓度,接着加入几滴苯以乳化在水中的BP,反应3h后,将织物用热…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度博州地区棉花质量总体情况是:平均长度27.8毫米:平均马克隆值4.2(A级);平均断裂比强度26.6cN/tex(中等):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81.3%(中等):颜色级:白棉平均级为白棉2.4级.淡点污棉平均级为淡点污棉1.2级.淡黄染棉平均级为淡黄染棉2级.轧工质量好的占1%,中的占99%。棉花质量与2012年度各项指标相比.马克隆值有所上升,平均颜色级、长度、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1 试验原理 取棉、羊毛与甲壳素混纺产品,在(50±2)℃条件下,用5%冰乙酸(V/V)溶解甲壳素纤维1h,将剩余棉、毛纤维烘干称重,分别计算出棉、毛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的净干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一、实验材料与程序 (一)使用的材料 1.基质物 100%棉织物,使用了以下3种支数范围: a.超细棉织物,50s棉; b.中等棉织物,40s棉; c.粗支棉织物,22s棉;  相似文献   

15.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5,31(19):53-53
问:如何使涤/棉/粘/毛混纺花呢中的棉粘毛染得乌黑?答:涤/棉/粘/毛(10:30:30:30)“四合一”混纺花呢只需10%的涤纶留白,其它三种组分全部染成乌黑色。宁波某印染厂选用直接混纺黑D-RSN4.5%(owf)拼直接混纺藏青D-R 3.1%打小样,然后在卷染机上放大样,结果黑色染成了深棕色,且色牢度很差。为使棉/粘/毛三种组分染得乌黑,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瑞士温特图尔的Saurer管理公司估计,2004年全球纺织纤维产量增长6.7%,超过6700万t,几乎所有类型和用途的纤维产量都创了新高。化纤强劲增长7.7%,已达3790万t,占全球纤维市场的56%(图1)。天然纤维(棉、毛和丝)增长6.5%,达2410万t(占36%)。  相似文献   

17.
锦棉交织物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棉交织物用色媒体DM-2008改性后,采用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分析了改性工艺和染色工艺中各因素对锦/棉交织物得色及色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色媒体DM-2008以浸渍法对锦/棉交织物进行改性的优化工艺为:色媒体DM-20080.6%(owf),60℃处理30min;优化的染色工艺为:活性染料2%(owf),pH值5.5,90℃固色30min。染色锦纶和棉的同色性较好,各项色牢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为得到低变性的脱酚食用棉籽蛋白粉,文中采用含水乙醇和石油醚混合溶剂对棉籽中棉酚和油脂进行同时提取,对影响棉酚和油脂提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棉籽粉中棉酚脱除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溶剂比和提取温度。最优参数组合为,采用80%乙醇水溶液与石油醚混合溶剂,在溶剂比为1.5:1,棉籽粉与溶剂之比为1:10(g/mL),于30℃水浴中,重复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棉籽粉中游离棉酚和油脂的脱除率分别为97.82%和95.57%。所得脱酚棉籽粉色浅黄,其中残留游离棉酚26.38mg/100g,总棉酚83.52mg/100g,残余油脂0.92%。达到食用棉籽粉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9.
以棉籽壳和棉籽粕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JM-1、JM-2、JM-干1、JM-干2)、霉菌(MM-1、MM-2、MM-3、MM-4),通过发酵试验确定最佳的脱毒菌种。结果表明,以JM-1效果最好。在棉籽粕中,JM-1能将棉籽粕中棉酚的含量由发酵前的0.2018%降低到0.0266%,MM-1能使棉籽粕的棉酚含量降低到0....  相似文献   

20.
棉腈混纺精梳针织物具有腈纶手感温和,松柔丰满、色泽鲜艳、保型性好、保暖性好的特点,又保持着棉手感柔软、吸湿性强、穿着舒适的优点,因此目前棉腈混纺精梳针织纱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日趋看好,外商多用此纱作高档针织服装。我厂生产C/A70/30JK15.5tex棉腈混纺精梳针织纱(以下简称C/A混纺纱)质量优异,直接销往日本、香港等地,深受用户好评。近年来,由于原棉质量下降,如我厂C/A混纺纱使用原棉平均品级为三级,手扯长度29mm,成熟度系数1.56~1.73,细度1.52~1.65dtex,棉结较多,腈纶细度1.67dtex,长度38mm,因此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