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26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酒感官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葡萄酒的感官评价中,由于品酒员间存在评价尺度、评价位置和评价方向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品酒员对同一酒样的评价差异很大,从而不能真实地反映不同酒样间的差异。因此,在对感官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时,必须对品酒员的原始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以真实反映样品间的差异。对有关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化法不仅没有消除品酒员间的异质性,反而加大了品酒员间的差异;而置信区间法对原始数据进行调整,能有效地降低品酒员间的差异,真实地反映酒样间的客观差异。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枸杞鲜果和干果发酵酒的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挥发性物质及高级脂肪酸等成分的含量,并对它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枸杞鲜果发酵酒与干果发酵酒在氨基酸、VC、VE的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异;利用鲜果发酵有利于VC的保持;利用干果发酵有利于VE的保持。  相似文献   
3.
采用HPLC法测定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将酒样经超滤脱气后直接进样,色谱条件为:固定相Sllim-park VP-ODSCt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CH3CN:H2O)进行40:60等压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06nm。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含量在0.25~40mg/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操作简单,测定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再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共鉴定出了49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3-甲基-1-丁醇、苯乙醇、庚酸、双2-乙基邻苯二甲酸、吲哚-3-乙醇、乙酸-3-甲基丁酯、己酸、2,3-丁二醇、癸酸、4-羟基苯乙醇,初步查清了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中主要的香气物质组成。  相似文献   
5.
葡萄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主要介绍了白藜芦醇的性质结构及葡萄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每种方法的样品处理及其优缺点等作了总结,为葡萄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国际(GB/T15038-94)葡萄酒中铁的测定方法根据实际操作对每种方法的试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为葡萄酒中铁测定的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碗作为生活陶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饮食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最为重要的用具,尤其是在中国使用极为广泛.随着人们对器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器物的形制也从单一走向多样,并逐渐形成了后期比较明确的实用、经济、美观、富有生活情趣的造型取向,这对现代设计有着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采用三种不同透氧率瓶塞(经典、至尊500和至尊300)对赤霞珠干红和贵人香干白葡萄酒进行两年的瓶内储存,通过测定不同瓶塞葡萄酒溶解氧(DO)、顶端空间游离氧(HSO)含量、单体花色苷总含量、CIELab颜色参数、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感官评价,分析不同瓶塞对葡萄酒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瓶塞葡萄酒中DO和HSO含量下降幅度为经典>至尊500>至尊300。a*值、b*值、色度(Cab值)和色调(hab值)与单体花色苷总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L*值与之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瓶塞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共检测出30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4种醇类,11种酯类,8种有机酸类,1种萜烯类和6种酚类。至尊瓶塞感官品质优于经典瓶塞,至尊500与至尊300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利用比色法测定葡萄酒的酒精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详述了比色法测定葡萄酒酒精度的原理和方法 ,试验了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证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可靠 ,为葡萄酒酒精度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鲜味肽和浓厚感肽影响食品的风味质量,从而影响消费者对食品的接受度。食源性鲜味肽和浓厚感肽来源广泛,在许多动物、植物或发酵食品中都含有鲜味肽和浓厚感肽。本文对鲜味肽和浓厚感肽的来源、种类、含量、作用、构效关系和分子基础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鲜味肽和浓厚感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为味感肽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