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高校中贫困生人数的快速增加,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贫困生除了经济上的贫困以外,与本科院校的贫困生相比,他们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成为贫困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所以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和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期能够帮助高职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大学生经济弱势群体现状及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经济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的新思路,从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开展民族特色活动、学科教学渗透、丰富教学载体及发展朋辈心理团体等几个方面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大幅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力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贫困生是大学校园中的弱势群体,存在着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以工科院校贫困生为被试,选取SCL-90、UPI与EPQ三个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差,其中,贫困女生低于男生,文科贫困生低于理工科生。(2)人格特征,尤其是情绪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浅谈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弱势群体,且其在高校中比例日趋增长。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生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学校及社会各界在积极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较为容易忽视的问题。因此,高校在予以他们经济上帮助的同时,更应该特别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因为自身经济困难的原因,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到贫困生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探讨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而劣性社会关系的存在则会损害身心健康.研究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比非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更多.提出了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解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校部分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与非贫困生比较,约有14%的贫困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关系敏感、焦虑、强迫、敌意和抑郁等症状,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焦虑最为突出。结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学生工作人员应该重视这一现象,及时做好疏通贫困生心理障碍和引导其心理健康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国内大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弱势群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经济弱势群体、心理弱势群体、思想弱势群体、学习弱势群体的主要特征,并在探讨其产生的基础上对新时期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问题既影响大学贫困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也不利于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关注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眼下高等教育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升本院校的贫困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对升本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复杂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且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学生。当前贫困大学生在高职院校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总体人数较多,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贫困其实是一柄双刃剑,既可击跨贫困生,也可以成为贫困生前进的动力。政府和高校在设法解决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的同时,高校更应提升贫困大学生的自救能力、端正贫困大学生对贫困的态度,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SCL-90症状量表"和"团队凝聚力问卷"的测试结果来研究拓展训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班实验后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状、恐怖症状和偏执症状5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在"团队凝聚力问卷"中5个因子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团队凝聚力有较大提高;对照班实验后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9个因子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团队凝聚力5个因子中只有团队信任、团队情感两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证明:拓展训练对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团队凝聚力有显著的作用;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模式和依据;拓展和丰富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高职贫困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高职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贫困生SCL-90各因子分与非贫困生无显著差异,高职女生SCL-90的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因子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职贫困生的人格特征总体良好、积极。结论为要有针对性地对高职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高职生的人格,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警察心理训练是运用心理学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关系原理,有针对性的对警察的一般心理素质、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团队意识等进行训练,以提高警察这一职业需要的心理品质。对于长期从事"三高"工作的警察来讲,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行为训练十分必要。文章最后详细介绍了警察心理行为训练的内容及训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识与实践的不断深化,高校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也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通过对高校资助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系统设计、多管其下、构建以“三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帮扶体系.使贫困生基本生活有保障、身心健康有保障、全面发展有保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目标、内容架构等内容,探索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中国转型背景之下,"弱势群体"的形成不仅是一个社会结构的演变过程,也是一个话语生产的建构过程.本文通过对作为一种话语的"弱势群体"的发生学与实践过程的分析,力图展现其与权力的关系以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消极病态心理学取向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夸大了学生的心理问题,误导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造成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一头热"的工作局面。以积极心理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价值取向将有助于打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从贫困生自身以及高校、社会多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心理问题的成因,并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挫折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与干预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是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的有效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