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自重介旋流器在选煤中应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产技术检查数据,确认常规分级旋流器存在的分选作用是导致分级旋流器回收粗煤泥灰分偏高的主要原因,对粗煤泥筛上物,浮选尾煤,-3mm矸石等进行了自重介旋流器分选试验,证明自重介旋流器分选细泥含量较少的粗煤泥能直接得到合格的精煤产品,能从矸石中回收中煤,分选细泥含量较多的浮选尾煤也取得了较好的分选效果,显示出自重介旋流器作为与浮选配套粗选或扫选作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粗煤泥回收工艺中,重介旋流器有效分选粒度通常在2mm以上,浮选的有效分选粒度通常在0.25mm以下,这样介于0.25~2.0mm之间的粗煤泥难以得到有效分选回收,造成精煤流失。本文针对某选煤厂中矸磁尾粗煤泥(2mm以下)分选工艺及设备不尽完善导致的低灰精煤回收困难等问题,提出了"煤泥离心分选+高频筛分级"联合分级分选回收精煤工艺,设计了煤泥离心分选机。经工业运行试验,结果表明:从中矸磁尾煤泥中获取到了灰分小于10%的精煤,精煤产率12.5%,实现了难选煤泥的有效回收,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自重介旋流器在选煤中应用途径分析根据生产技术检查数据 ,确认常规分级旋流器存在的分选作用是导致分流旋流器回收粗煤泥灰分偏高的主要原因。对粗煤泥筛上物、浮选尾煤、 -3mm矸石等进行了自重介旋流器分选试验 ,证明自重介旋流器分选细泥含量较少的粗煤泥能直接得到合格的精煤产品 ,能从矸石中回收中煤 ,分选细泥含量较多的浮选尾煤也取得了较好的分选效果 ,显示出重介旋流器作为与浮选配套粗选或扫选作业的可能性。董连平等.矿业快报 ,2003(1)离心式选粉机的改造传统离心式选粉机在结构上和分选原理上 ,存在分级力场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西长治地区细粒级深度氧化煤泥特性的分析,在难以通过浮选进行有效分选的基础上,制定并采用煤泥旋流器配套LXA螺旋分选机和ZKJ-D叠层高频细筛的回收工艺,从而实现了对该氧化煤泥的有效分选,为现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根据兴隆选煤厂入洗原煤的特点,对其主要工艺和设备进行论证,确定了50~1.0mm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1.0~0.25mm粗煤泥采用TBS分选,0.25~0mm细煤泥浮选,浮选精煤采用快开式压滤机回收,浮选尾煤采用浓缩机+快开压滤机回收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曙光煤业选煤厂介耗高、浮选系统"跑粗"的问题,在对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以新型两段多产品水介质分选旋流器和三产品水介质旋流器为核心设备,构建粗煤泥独立分选系统和粗粒浮选尾煤再选系统。粗煤泥分选系统工艺优化后,在降低系统介耗、提高原煤处理能力的同时,完善了选煤厂分选工艺,提高了资源回收率,为煤矿的正常生产提供了保障,对维护企业和矿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太西洗煤厂一分区针对末煤重介生产系统磁选尾矿中粗颗粒较多,粗煤泥回收工艺不完善,造成粗颗粒在系统中循环,进而影响重介旋流器的分选精度和浮选效果的情况,通过进行技术改造,完善了粗煤泥回收工艺系统,使磁选尾矿中的粗颗粒得到了有效回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原粗煤泥分选工艺存在的问题,斜沟煤矿选煤厂引入TCS智能粗煤泥分选机,对粗煤泥分选工艺进行优化:1.5~0.2 mm粗煤泥(分级旋流器底流)进入TCS分选机分选;1~0.045 mm煤泥(浓缩旋流器底流)沉降离心机回收,-0.5 mm煤泥(浓缩旋流器溢流)浓缩压滤回收。结果表明:该选煤厂优化粗煤泥分选工艺后效果明显,尾矿灰分稳定在60%以上,年获利润增加8 037万元,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粗煤泥在分选工艺中出现重复分选的问题,临涣选煤厂从实际出发,提出新工艺,即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精煤泥弧形筛(筛缝0.3 mm)"代替原有系统,使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有效分选下限降低至0.1 mm,避免煤泥重复分选,解决了浮选压力大等问题,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葛店选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技术改造的实践,实践表明:水力分级旋流器+高频筛回收工艺和水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不适合葛店选煤厂粗煤泥产品回收的需要,最终采用了TBS干扰床分选机+德瑞克细筛来回收粗煤泥,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景涛  王守强  梁霄 《选煤技术》2021,(1):168-174
为探索煤炭精细分级分选,优化生产系统,淮北选煤厂对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及粗煤泥振动弧形筛进行了优化,通过采用大直径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改变弧形筛工艺参数,增加筛面喷水,稳定斜管浓缩机溢流等措施,加强重介分选环节对>0.25 m m粒级煤炭的精选,降低了重介系统分选下限,有效控制了粗精煤灰分、水分;降低了浮选入浮量、粒度、灰分,减轻了浮选系统的压力。同时通过采用“2+2”浮选工艺,降低了浮选精煤灰分,避免了重介精煤“背灰”现象,实现了精煤产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李新 《中州煤炭》2020,(12):121-123,140
临涣选煤厂针对洗选过程中存在的精煤泥旋流器组溢流跑粗、精煤泥弧形筛筛下水跑粗、精煤泥弧形筛脱水效果较差等问题,重点开展精煤泥分级旋流器组入料分配不均匀、筛分错配物影响、弧形筛脱水效果的现场攻关和研究。现场大量试验表明:通过停止精煤泥旋流器组,增加精煤泥弧形筛数量、减小筛缝尺寸,改变精煤泥弧形筛击打,改用高频脱水筛等方式,从源头上解决了精煤泥分级旋流器组跑粗,明显改善了精煤泥弧形筛筛下水跑粗的问题,提高了精煤泥弧形筛分选效果。在降低介泥灰分、减少浮选过程中粗颗粒的含量、缓解浮选回收压力、降低降低浮选油耗、提高浮选精煤灰分、保证精煤产率、节约生产成本方面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俞海春  任贵涛 《选煤技术》2012,(6):101-103,106
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下限偏高导致细粒精煤灰分过高,浮选柱分选上限偏低致使部分细粒精煤损失严重,影响精煤产率。为稳定产品指标,提高精煤产率,探索了太西洗煤厂二分区细粒精煤的回收处理工艺和设备。  相似文献   

14.
以曙光选煤厂的浮选尾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研制的三产品煤泥分选分级机,在6种不同结构的锥段下进行了煤泥分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产品煤泥分选分级机可以回收浮选尾煤中的粗粒低灰精煤,同时还产生一个细粒溢流和高灰底流;在处理该浮选尾煤时,2号锥段优于其他锥段。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西铭矿选煤厂主要分选工艺、粗煤泥分选、细煤泥分选、选前脱泥与不脱泥流程、有压与无压重介旋流器的选择.该矿选煤厂采用大直径重介旋流器作为主要分选设备,采用螺旋分选机处理粗煤泥,细煤泥不分选直接落地销售.整个工艺系统在提高洗选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鹤壁六矿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煤泥特点,提出增建煤泥浮选系统的改造方案,采用粗煤泥重力分选,细煤泥浮选的工艺流程,完善选煤工艺,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粗煤泥的分选方法,即首先把粗煤泥粉碎到普通的泡沫浮选能够获得精度分选的粒级,然后采用泡沫浮选进行分选。磨煤试验和显微镜分析表明:粗煤泥经过粉碎后,其中的无机矿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离,有利于提高精煤的产率。粗煤泥经磨碎至d50为82.57μm后,采用普通的泡沫浮选,可使浮选精煤产率达到70.00%以上,而精煤灰分低于11.00%。与目前采用的重选方法处理粗煤泥的工艺相比,该工艺分选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倪超  谢广元  蒋兆桂  刘博  彭耀丽 《煤炭学报》2013,38(11):2035-2041
针对煤泥“2+2”分选工艺在工业应用中处理粗煤泥灰分较高和(或)高灰细泥含量大的煤泥时,存在粗精煤泥和二次浮选精煤灰分偏高、重介精煤“背灰”的问题,提出在该工艺中引入TBS分选粗煤泥和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二次浮选设备的工艺技术,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TBS不仅分选出合格的粗精煤泥,而且数量效率达85.01%,可能偏差Ep=0.069;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2+2”分选工艺的二次浮选设备比常规浮选机优势明显,当煤油用量1 000 g/t,仲辛醇用量125 g/t时,浮选柱比浮选机的精煤灰分降低3.76%,精煤产率增加4.10%,浮选完善指标提高9.97%。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薛湖选煤厂煤泥系统分级浓缩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实用新型设备——三产品旋流分级筛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该设备在0~1 mm粒级煤泥分级浓缩中的应用效果。生产实践表明,该设备可实现煤泥的高效分级浓缩,大大降低了原水力旋流器存在的"底流夹细、溢流跑粗"的弊端,为煤泥高效分级浓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