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虽含量极微,却被冠以"生命的火种"。硒元素对保护心脑血管、保护视力、降低视网膜和眼底黄斑退化有一定的作用。硒还能与身体某些金属如汞、镉、铅等结合,形成蛋白质复合物,使其能被人体排出,降低对人体脏器的损害。富含硒的食物首推芝麻、麦芽,其  相似文献   

2.
硒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随着人们对硒在人体中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从营养观点和污染角度来研究食物中硒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将是一项不可忽视并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研究课题。本项实验,分析了湖北省鄂西自治州粮食中(包括稻谷、玉米、小麦、赤豆)的硒含量,旨在调查掌握有关硒的资源情况,以便进一步开发和进行充分合理地利用。  相似文献   

3.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物补硒是最直接的补硒方式.总结硒的功能、认识过程及国内外富硒畜禽肉类的研究,介绍硒的生物有害性.阐述我国富硒畜禽肉类的产品标准、硒检测方法的现状,提出利于富硒畜禽肉类产品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和有序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硒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和代谢过程,目前全球约5~10亿人受到缺硒相关疾病威胁。在农业-食物系统中,硒主要通过土壤进入食物链,经作物富集,再通过膳食被人体摄入吸收。利用适宜农艺措施增强作物吸收转化土壤硒的能力,可使作物可食部位有效积累有机硒。但作物富硒并不意味着硒可以全部保留至食品中,食品加工环节的影响也极为关键,各种加工条件和参数会影响最终产品的硒含量和形态,从而影响其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本文综述硒元素在“土壤-作物-食品-人体”食物链中的流动过程,总结各环节影响食品中硒含量、形态和人体中硒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建议综合考虑各环节因素,以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硒元素的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5.
硒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同时科学界也认识到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抗氧化作用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组成成分,每摩尔的GSH-Px中含4克原子  相似文献   

6.
食物中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功效不仅与含量相关,而且与硒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相关。本文总结了硒的摄入量标准,论述了不同类型食物中硒总量和硒形态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和利用富硒食物、合理指导硒营养摄入与补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硒的环境生物学及含硒食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机体硒的来源主要是食物,综述了硒的环境生物学及含硒食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机体硒的来源主要是食物,综述了硒的环境生物学及含硒食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硒、镁、铜在人体内含量虽微,但它的抗病保健作用不可忽视。 硒主要通过食物与环境影响人体健康。一般说来,食物与环境含硒量丰富的地区,心血管疾病、肝坏死、大骨节病、癌症以及某些因衰老产生的病患,  相似文献   

10.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地摄入硒,对维持生命活动、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硒的缺乏与过量摄入都会导致身体出现异常状况,缺硒会导致克山病、大骨节病,而硒过量会导致脱发、指甲脱落等,因此科学合理地补充硒至关重要。系统总结和分析了硒缺乏的原因、缺硒的危害、硒的营养价值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和身体状态硒的标准补充剂量。研究了人体缺硒会出现的症状,摄入过量与不足会导致的疾病,并提出了增加食物多样性、补充硒制剂等补硒方式,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富硒食物、合理进行硒营养摄入与补充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旭峰 《川菜》2013,(10):68-73
硒是公认的抗癌元素,并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此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这个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实说明硒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我国的贵州省东部地区是世界上肝癌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而调查研究表明,硒的低摄入量与肝癌风险有很强的相关性。此后,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硒营养研究,让整个村庄的2万人服用了添加硒补充剂的食盐,在后来的几年里,乙型肝炎和肝癌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自然界以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形态存在于动植物中,其中有机硒的安全剂量范围更广,生物利用率更高。食物是人体获取硒元素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加工过程会对食品中硒含量和形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生物可及性。基于此,文章对食品中硒含量和形态进行了系统归纳,并梳理和总结了加工对食品中硒含量、硒形态和生物可及性的影响,以期为富硒食品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部分食物中硒含量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江虹  代慧文 《食品科学》1992,13(12):49-50
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土壤、水、食物及有机体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硒的水平均有明显差异。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原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硒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元素,中国有七亿人生活在低硒区,富硒产品添加到啤酒中可制成保健型啤酒。硒是人和动物生命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每日摄取量50~400微克。我国第三次营养调查发现:中国人群主要缺乏人体必需16种元素中的四种:钙、锌、铁、硒。人体对硒的吸收方式为:有机硒属于主动吸收,但有机硒的吸收量超过人体安全极限时易造成硒中毒;有机硒易与啤酒中氨基酸形成浑浊。无机硒属于被动吸收,是最安全的补硒原料。  相似文献   

15.
硒,早在1817年波茨列斯就发现了它,人们最初对它的印象并不佳,因为它曾被认为是一种毒物.1957年,Schwarz证实了硒是预防大鼠肝坏死的第三因子;1975年,Awasthi证实了硒是生物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因子,并从人体红细胞中分离出含硒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直到此时,硒才被公认为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6.
硒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微者,极少之意,完全缺少或摄之过多,均可引起疾病,危害健康.硒能防病在我国东北、西北等部分地区,由于土壤和水里缺硒,这一带地区的羊羔和牛犊常患一种被称为“白肌病”的地方性心肌营养不良症,严重者可因呼吸困难而死亡.生活在这一带的人也常患与“白肌病”相近似的“克山病”,患者往往有心悸、头晕、气短、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者常因心力衰竭而致死,而且死亡率相当高.检查这些病畜和人,发现他们体内的硒含量均很低.在七十年代,我国在病区进行了大面积口眼亚硒酸钠的试验观察,发现硒对防治“克山病”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开发富硒食品与开拓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富硒食品与开拓市场刘志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北京100081硒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我国是一个比较严重缺硒的国家,在改善膳食营养结构的过程中,面临科学而有序的补硒问题。实践证明,通过食物补硒是经济有效的办法,这为我国食品加工业提出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18.
油茶在我国南方被广泛种植,其榨取的油称为茶油,具有营养丰富、易被人体吸收等特点,长期食用还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硒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然而我国许多地区存在缺硒的问题,富硒茶油是这些地区人民补硒的途径之一。因此,富硒茶油引发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富硒茶油的富硒方法、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且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冰淇淋不再以单纯解暑止渴为功能,而是向营养型和保健型方向发展,本研究就是探讨利用添加有机硒和螺旋藻的方法生产保健型花色冰淇淋。硒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在体内,硒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存在。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就是一种硒蛋白,为人体的主要抗氧化剂,因此硒直接影响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对缺硒人群适当补硒是非常必要的。螺旋藻含有全价蛋白,是一种极易被人体吸收的绿色天然生物资源。螺旋藻能提高与调节人体免疫能力,具有抗辐射、  相似文献   

20.
硒的代谢特性及其生理功能欧阳佩珍(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广州,510089)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自1957年其营养作用被确定后,又从人的红细胞中分离出含硒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知道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