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括了世界各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状况,讨论了超超临界机组参数选择的技术经济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方向和阶段。  相似文献   

2.
超超临界汽轮机部件冷却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史进渊  杨宇  孙庆  邓志成  林振坤 《动力工程》2003,23(6):2735-2739,2760
分析了超超临界汽轮机部件采用蒸汽冷却技术的重要性,介绍了超超临界汽轮机喷嘴室、高压转子、中压转子、低压转子和汽缸的冷却结构的设计特点。提出了超超临界汽轮机冷却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内容包括冷却参数的选取、部件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有限元计算分析以及冷却效果的测量和验证。采用蒸汽冷却技术。可以提高材料的使用等级,有利于延长超超临界汽轮机部件的设计寿命。图8参8  相似文献   

3.
我国超临界汽轮机研制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开展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研究的进展,分析了超临界汽轮机研制的技术关键,简要描述了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技术方案及设计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进渊  杨宇  孙庆  危奇  邓志成  张兆鹤 《动力工程》2007,27(6):825-830,855
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煤电面临的缺煤与缺水问题,提出了我国大型高效节水型煤电装备的发展趋势是研制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介绍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技术方案与关键技术,给出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高温部件强度设计准则、关键部件寿命设计准则、轴系动特性设计准则、专用末级叶片振动设计准则和专用低压缸刚度设计准则.分析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煤电装备的节煤效果、减排效果、节水效果与新增投资回收期.结果表明,发展和研制超临界与超超临界空冷机组,技术方案可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超超临界汽轮机高温部件材料和冷却技术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近年来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在内的若干国家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旨在开发大容量高效率的超超临界汽轮机.超超临界汽轮机热效率的提高意味着更先进的材料和冷却技术,目前发展出的若干种新型高温材料已经有了ASME规范,对于中远期的超超临界汽轮机而言,直接采用镍基超级合金制造高温叶片将是一个发展趋势.超超临界汽轮机中的冷却问题,将会主要集中在对高压/中压汽缸的冷却上.  相似文献   

6.
大容量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佩璋 《热力透平》2008,37(2):82-86
论述了玉环电厂首台国产已投运的1000MW超超临界湿冷汽轮机所取得优异业绩、空冷汽轮机铭牌功率的定义、空冷机组的分类,以及描述了末级空冷叶片的特点.介绍了超临界600MW空冷汽轮机二缸二排汽的新机型和以上汽为代表的先进的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技术,最后阐明我国空冷汽轮机的发展进程与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技术特点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沈邱农  陈文辉 《动力工程》2002,22(2):1659-1663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目前在世界已投入商业运行,火电机组采用超超临界参数也是我国发展先进发电技术可选择方向之一。作者在研究国外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的热力系统、部件结构、材料等方面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超超临界汽轮机固体颗粒侵蚀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史进渊  杨宇  邓志成  孙庆  张恒涛 《动力工程》2003,23(4):2487-2489,2597
分析了超超临界汽轮机高压和再热第一级叶片固体颗粒侵蚀的原因,介绍了汽轮机部件固体颗粒侵蚀的试骚研究工作,给出了超超临界汽轮机防止固体颗粒侵蚀的措施。图4参5  相似文献   

9.
文章详细分析、介绍了六横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本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技术及关键部套的设计与研究,对促进我国火力发电技术进步具有现实意义,对更高参数的超超临界汽轮机的设计研发具有可借鉴的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10.
回顾和总结了世界上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参数发展历程,提出了可用于目前国内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总体热力方案,并对热力方案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系统的稳定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汽流激振的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个较新的课题。采用有限元法,对超超临界汽轮机轴系建模,将转子和不转动的轴承一基础系统作为一个耦合整体处理,开发了耦合计算程序,能够计入汽流激振,使计算更符合机组运行工况。开发的程序可以计算转子各阶模态振型与临界转速,进行稳定性的分析。算例计算的结果表明,方法和开发的程序正确合理,可以为超超临界汽轮机轴系稳定性的判断、结构与参数的设计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站汽轮机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出了电站汽轮机的10个可靠性特征量的计算公式或术语以及汽轮机强度与振动的17个设计判据。介绍了电站汽轮机关键部件寿命评定技术研究的新进展和汽轮机关键部件寿命设计技术规程。分析了超临界汽轮机、超超临界汽轮机、空冷汽轮机、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汽轮机和核电汽轮机结构可靠性设计的技术特点。介绍了电站汽轮机研制和生产过程的可靠性通用大纲,内容包括可靠性工作的5项总要求和18项详细要求。参14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超(超)临界空冷发电机组的参数选型和技术方案、空冷汽轮机的关键技术参数,并以2台600 MW超临界空冷电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提供的有关数据,对超临界空冷电站的发电成本及其敏感因素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已经具备了设计制造600~1 000 MW级超(超)临界机组的能力,在国内已有的先进、成熟技术基础上,通过重点开展关键部件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有条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超)临界空冷机组成套设计制造技术;在一定的比投资下,上网电价随煤价的上升而提高;在一定煤价下,比投资提高,上网电价也将提高;空冷电站的年平均热效率与电厂运行方式和空冷机组的热效率密切有关,提高年平均热效率是降低发电成本、提高运行经济性的关键之一;在空冷机组的选型上,应选用高效率的超(超)临界机组,并使机组在高负荷状态下运行.  相似文献   

14.
徐星 《热能动力工程》2018,33(2):148-152
分析了目前国内超临界600 MW级汽轮机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超临界汽轮机通流改造在进排汽、本体结构、密封技术、中低负荷提效优化方面的技术特点,比较了主要改造厂家改造效果,给出了600 MW超临界汽轮机通流改造的原则和改造范围以及通流改造在设计边界条件、保证热耗率选取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为发电企业实施600 MW级超临界汽轮机通流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二次再热系统比一次再热在机组效率和煤耗上优势明显,针对火力发电厂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介绍了国内外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通过分析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设计的主要技术难点,进一步探讨了二次再热机组蒸汽参数选择、锅炉设计、汽轮机及热力系统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锅炉的汽温特性及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樊泉桂 《动力工程》2007,27(1):34-37
探索了几种超临界锅炉的汽温变化特性.根据实际数据获得了不同型式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系统吸热量变化特性都是辐射特性的结论,并论证了此结论的合理性;分析了影响超临界锅炉汽温特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了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采用烟气挡板与摆动式燃烧器配合调温的技术优势;提出了超临界锅炉启动过程及变压运行各阶段汽温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何阿平  彭泽瑛 《热力透平》2006,35(4):239-244
简要介绍了STC引进的西门子“HMN”型空冷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所采用的独特技术和结构,不仅机组可靠性高,而且效率高、能耗省、排放少;该机型具备空冷及抽汽供热产品的运行业绩。本文列出了机组典型的主要技术规范。采用西门子空冷超超临界1000MW机型将使空冷电厂达到既节水又节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