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发表高炉特殊炉况处理之一——高炉特殊炉况的处理原则及其内在规律。包括特殊炉况的定义、高炉发生特殊炉况的原因,特殊炉况的实型、特殊炉况的处理原则、高炉的几个内在规律,处理特殊炉况时的管理方法等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高炉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是针对高炉炼铁的几大核心矛盾:成本、环保、安全,覆盖从原料管理到高炉出铁的全流程,为优化高炉操作,帮助解决顺行、低耗、长寿问题的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主要技术特点:更加关注中长期炉况:从关注当前炉况转为对中长期炉况的关注,高炉炉况更容易控制,特殊炉况发生率大幅降低,炉热控制更精确。  相似文献   

3.
《甘肃冶金》2021,43(2)
酒钢3号高炉对炉况操作、调整、稳定炉况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调整措施,并通过加强高炉生产管理,炉况逐步达到开炉以来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炉炉况变化情况以及其影响因素,针对1780m3高炉的炉况波动进行分析,并从原燃料条件、操作制度、出铁管理等方面,对引起炉况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得到了炉况波动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炉况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包钢7~#高炉长期休风的前期准备、方案制定及快速恢复经过。通过对休风前炉况的分析把握、休风过程中保温工作的实施及恢复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应对,在对大高炉休风、复风过程的深入研究并大胆实践,总结出一套快速恢复的方法,向定量化、标准化靠拢,达到炉况快速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河钢承钢2500m~3高炉2018年1月出现炉况失常,将此次炉况失常事故进行总结,找到了炉况失常的技术原因、管理原因。鼓风动能长期偏低,抗风险能力变弱,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冷却壁漏水增加了高炉恢复难度,烧结矿长期低仓位,入炉料粉末多,应对不力,是炉况失常的直接原因。制定炉况失常的预防措施,建立防控体系,坚持铁前生产以高炉稳定为中心,高炉自身以精细操作为中心,做到日常操作攻守退有序开展。制定出处理钒钛矿高炉炉况失常的措施,总结出炉况恢复的基本思路,确保钒钛矿高炉长期稳定,杜绝类似失常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针对新钢7号高炉原燃料的波动及操作炉型变化的特点,寻求高炉对抗波动、稳定炉况、强化冶炼、稳产高产的手段。通过加强对入炉燃原料精细管理以及送风制度的管理,优化上部布料矩阵以及高炉日常操作,实现了炉况稳定顺行、稳产高产,取得了较好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太钢4号高炉由于采取了重视原燃料质量、强化高炉操作管理,减少炉况的波动、添加钒铁矿、安装小型平冷板等护炉措施,使4号高炉在特护期间炉况基本稳定顺利,技术指标良好,并于2000年9月13日实现了顺利停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山钢日照公司2号高炉炉况波动的原因和相应的炉况调整措施。高炉炉况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原燃料质量劣化、燃料比控制不稳定、炉前出铁质量不佳。根据2号高炉当前炉况,遵循调整上部气流与活跃炉缸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不断优化上下部操作制度,高炉炉况逐渐恢复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以邯钢炼铁部3 200 m3高炉从2013年到2015年两年多的整个炉况演变过程为例,从管理、操作和焦炭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大型高炉炉况与焦炭的紧密相关性问题,即大型高炉要想实现长周期的炉况顺行和先进的经济技术指标,依靠精细化的管理、先进的操作理念和制度、原燃料条件,尤其是焦炭条件的支撑,大型高炉与焦炭要相互匹配。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武钢有限7号高炉炉况诊断系统,包括炉顶料面雷达监测系统、炉身上部料层结构模型、高热负荷区域的铜冷却壁热面渣皮监测模型,以及武钢高炉专家系统中的过程参数计算、炉况状态的模式识别等内容,并建立了案例库和知识库。炉顶料面雷达监测系统和炉身上部料层结构模型能够直观反映高炉料面形状和上部炉料下降过程,为高炉调控布料提供了重要参考。铜冷却壁热面渣皮监测模型为高炉控制炉型、维护铜冷却壁正常运行提供了帮助。过程参数计算可以及时反映高炉炉温变化趋势。炉况状态的模式识别以及案例库和知识库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判断炉况状态,并提出具体的炉况调剂方式的建议。该系统应用后,高炉利用系数、煤气利用率、燃料比技术指标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杨佳龙  陆隆文  彭玉 《炼铁》2011,30(1):24-26
阐述了焦炭质量对大型高炉的稳定顺行具有决定作用,分析了2010年1月武钢高炉大面积不顺的原因,通过采取加强宏观管理做好生产保证工作、上下部调剂相结合稳定炉况、改善焦煤现状,高炉炉况变好.  相似文献   

13.
插入式炉内摄象仪能连续获取炉内图象,是一种新型炉内实时监测装置。在高炉生产条件下,工长使用炉内摄象仪可在线观察炉内图象,及时了解斜面煤气流分布、炉内设备工作状况和炉况异常等信息,直观诊断炉况,有效地指导高炉操作。济钢6号高炉使用炉内摄象仪以来,改变了传统的间接推断和预报炉况模式,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高效运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邯钢8号高炉布料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优化布料程序与布料参数、细化设备管理与上料岗位的操作管理等,实现了以料线、α角、β角和布料总圈数等准确为主要内容的精准布料,为高炉气流稳定、炉况顺行、高炉煤气利用率提高、燃料比降低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高炉入炉锌元素来源以及锌元素对高炉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八钢高炉炉况与入炉锌负荷相关性,为减少八钢高炉炉况波动,从入炉原料配比入手控制高炉入炉锌负荷量,同时通过采取上部装料制度、下部送风制度及周期性排锌保证高炉炉况顺行,制定了八钢高炉炉况应对高锌负荷的预警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河钢承钢冶炼钒钛磁铁矿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介绍了炉况恢复过程,并提出了预防措施。炉役后期,铜冷却壁长期漏水,造成操作炉型失常,出现炉墙结厚,是造成炉况恢复时间长的主要技术原因;在冷却壁漏水对炉况的影响程度上认识不足,是造成炉况恢复时间长的管理原因。从炉况恢复和巩固的过程中,到炉役后期应对铜冷却壁破损诱发炉况失常的一些关键:首先,对于炉墙粘结,要采取"集中加净焦、低碱度+萤石"方式进行热酸洗;另外,必须对冷却壁漏水进行彻底处理;转变对抑制边缘的认识,在加风和调整各项制度过程中,及时果断采取抑制边缘的装料制度,持续做好高炉炉役后期特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国伟 《炼铁》2015,(2):47-49
通过采取转变炉况管理模式、改善原燃料质量、细化炉况的过程管理、推行设备点检定修制、开展创新工作等措施,愉钢3200m~3高炉取得了生产稳定、指标改善、生铁成本大幅降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炉分厂0#高炉焦炭质量大幅下降以及炉料结构变动频繁的生产现状,对炉况的影响及应对操作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原燃料管理及供热制度、造渣制度的调整,炉况顺行条件有所改善,高炉各项经济指标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实行标准化作业,高炉在焦炭质量下降的情况下,根据每天炉况变化情况制定高炉操作指导书,炼铁厂通过加强高炉管控,组织相关技术工作者对各高炉炉况进行日分析、周体检,及时发现炉况的细微变化,做出应对调整,稳定了炉况,实现了高炉的长期顺行。  相似文献   

20.
<正>针对7#高炉炉墙易粘结,炉况难以长期稳定顺行的问题,通过开展炉料冶金性能研究、加强原燃料管理、运用快速中修技术和取消放散塔长明火技术等多方面的努力,摸索出了一套适合7#高炉的操作方法,高炉炉况顺行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