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详细综述了手性1-(1-萘基)乙胺的化学拆分、酶拆分和不对称合成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合成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制备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7-甲氧基四氢萘-1-酮(Ⅱ)为起始原料,在庚酸和苄胺催化下,与氰乙酸缩合得到(7-甲氧基-3,4-二氢-1-萘基)乙腈(Ⅲ);然后以5%Pd/C(Pd质量分数为5%)为催化剂,丙烯酸烯丙酯(Ⅶ)为氢受体,化合物Ⅲ经芳构化-还原“一锅煮”先制备了(7-甲氧基-1-萘基)乙腈(Ⅳ),不需分离直接加入甲酸铵为氢供体,制备了(7-甲氧基-1-萘基)乙胺(Ⅴ)。芳构化反应优化条件为:Pd/C用量为5%(以Ⅲ物质的量计)、n(Ⅲ)∶n(Ⅶ)=1.0∶1.1、回流反应时间4 h,转化率为100%,选择性为92.12%;还原反应优化条件为:n(Ⅲ)∶n(甲酸铵)=1.0∶4.0、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2 h,收率为83.35%。最后,化合物Ⅴ与盐酸反应制得(7-甲氧基-1-萘基)乙胺盐酸盐(Ⅵ),Ⅵ与乙酰氯反应得到阿戈美拉汀(I),反应总收率为64.60%。并用1HNMR、13CNMR、MS、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该工艺经千克级放大实验,反应总收率为60.68%,产物纯度为99.91%。  相似文献   

3.
以2-溴-1-(6'-甲氧基-2'-萘基)丙-1-酮为原料,乙二醇为缩酮化反应试剂,通过对溶剂和催化剂以及合成工艺参数等研究,得到了合成2-[1-(1'-溴)-乙基]-2-(6'-甲氧基-2'-萘基)-1,3-二氧戊环的优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产物的收率达到了85%.  相似文献   

4.
<正> 一、引言2-羟基-1-萘醛(2-hydroxy-1-naphth-aldehyde)以下简称β-萘酚醛是个重要的染料中间体。通常,它是由β-萘酚和氯仿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通过瑞穆尔-梯曼(Reimer-Tiemann)反应来合成,但产率很低(38%),并且产品的离析程序繁杂、冗长。我们将氯化苄基三烷基铵用作Rei-mer-Tiemann 反应的相转移催化剂,使β-萘酚醛的产率提高到51.43%,相对于无催  相似文献   

5.
简化和改进了1-(6-甲氧基-2-萘基)丁-1,3-二酮的制备方法。以2-乙酰基-6-甲氧基萘为原料,与乙酸乙酯反应制备目标产物,总收率81.6%。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成本降低,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咔唑为原料,通过乌尔曼反应合成了N-(2-萘基)咔唑,然后经溴化反应,合成空穴传输材料中间体3-溴-9-(2-萘基)-9H-咔唑,并对溴化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溴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25℃,24 h,n[N-(2-萘基)咔唑]∶n(四丁基三溴化铵)=1∶1.05,二氯乙烷100 mL。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和MS确认。  相似文献   

7.
3-二甲基氨基-1-萘基-1-丙酮是合成贝达喹啉的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其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合成3-二甲基氨基-1-萘基-1-丙酮存在成本高、产品杂质多等问题。对3-二甲基氨基-1-萘基-1-丙酮的曼尼希反应合成法的反应机理、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并简单介绍了贝达喹啉其它异构体分解法,分析了工业放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水溶性萘酰亚胺氢离子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 溴 1,8 萘酐与羟乙氧基乙胺反应合成了中间体N 羟乙氧基乙基 4 溴 1,8 萘酰亚胺。用该中间体分别与哌嗪、甲基哌嗪和羟乙基哌嗪反应 ,合成了 4 哌嗪基、4 (甲基哌嗪 )基和 4 (羟乙基哌嗪 )基 1,8 萘酰亚胺衍生物 (NP - 1、NP - 2和NP - 3)。这 3种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水溶性 ,其水溶液的荧光强度随溶液由碱性到酸性变化 ,荧光强度增加在 5 0倍以上。NP - 1、NP - 2和NP - 3的pK′a值分别为 8 5、7 6和 6 7。  相似文献   

9.
以硫醇为催化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经自由基反应,使(S)-N,N-二甲基-1-二茂铁基乙胺发生外消旋化。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外消旋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反应物摩尔比为n〔(S)-N,N-二甲基-1-二茂铁基乙胺〕∶n(苄硫醇)∶n(AIBN)=1∶1.2∶0.6,AIBN的滴加时间为18 h,甲苯为溶剂,回流条件下反应时,(S)-N,N-二甲基-1-二茂铁基乙胺能够完全外消旋化。此外,合成得到了含巯基的聚苯乙烯交联树脂催化剂,并初步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外消旋化合物的e.e.值可达12%。  相似文献   

10.
在二甲基亚砜-水(DMSO-H_2O)混合溶剂中,随着水的体积分数(Φ)增大,△~5雄甾-3β-(1-萘乙酰)-17-丹酰酯(1)分子中丹酰基荧光峰逐渐红移,但当Φ>0.4时,丹酰基荧光峰突然由550 nm移至500 nm。表明1发生了簇集。用280 nm光激发时,伴随丹酰基荧光的蓝移,萘基的荧光明显降低,丹酰基的荧光增强,表明簇集体内1的分子相互靠近,有利于萘基向丹酰基进行分子间的能量传递。萘基向丹酰基进行能量传递的效率在簇集体外和簇集体内分别为18%和90%。荧光寿命的测定和使用不同激发波长的实验表明簇集发生后,仍有部分分子未发生簇集。  相似文献   

11.
以N-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丙胺(Duloxetine)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经 ~1HNMR、IR和质谱表征.  相似文献   

12.
以硫醇为催化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经自由基反应,使(S)-N,N-二甲基-1-二茂铁基乙胺发生外消旋化。通过实验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外消旋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反应物摩尔比为n((S)-N,N-二甲基-1-二茂铁基乙胺):n(苄硫醇):n(AIBN)= 1:1.2:0.6,AIBN的滴加时间为18h,甲苯为溶剂,回流条件下反应时,(S)-N,N-二甲基-1-二茂铁基乙胺能够完全外消旋化。此外,合成得到了含巯基的聚苯乙烯交联树脂催化剂,并初步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外消旋化合物的e.e.%可至12%。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的合成路线制备了支链化的1 烷基萘(Ⅳ)和相应的1 烷基萘 4 磺酸钠(Ⅴ)。合成的6种化合物的结构如下:1 异丁基萘,1 (2 己基)萘,1 丁基萘以及相应的磺酸钠盐。以1 溴代萘为起始原料制备Ⅳ的产率为51 8%,以Ⅳ为原料制备Ⅴ的产率为42%。该方法以1 萘基溴化镁(Ⅰ)和1 丁酮(或1 己酮,或丁醛)回流反应6h,得1 萘基烷醇(Ⅱ),产率80%。Ⅱ与红磷和碘的混合物在冰醋酸溶液反应,回流3h,得到烯烃混合物(Ⅲ),产率95%以上。Ⅲ在室温下用Pd C催化加氢2h,得到Ⅳ,产率90%。Ⅳ用氯磺酸磺化,反应物料比n(Ⅲ)∶n(氯磺酸)=1∶2,以三氯甲烷为溶剂,5℃以下反应5h得到Ⅴ的粗产品,产率70%;粗产品在V(乙醇)∶V(水)=1∶1中重结晶两次,得精产品,收率为60%。用IR,ESI-MS和1HNMR鉴定了Ⅳ和Ⅴ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EP063387981报道(S)-1-苯基-2-(2-吡啶基)乙胺具有药用活性,也是有机中间体。其中(S)-1-苯基-2-(2-吡啶基)乙胺-(S)-苹果酸是NMDA受体拮抗物。  相似文献   

15.
阿戈美拉汀是一个下丘脑褪黑素受体的选择性及特异性激动剂,是一个新型有独特机制的有效抗抑郁药,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阿戈美拉汀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常压条件下,无需使用金属催化剂及毒性大的溶剂,以(7-甲氧基-1~萘基)乙腈为原料,四氢呋喃做溶剂,在NaBH4/CaCl2体系下还原得到2-(7-甲氧基-1-萘基)乙胺,盐酸酸化后得到阿戈美拉汀关键中间体2-(7-甲氧基-1-萘基)乙胺盐酸盐,优化了阿戈美拉汀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王世荣  李祥高  何莉莉 《精细化工》2007,24(10):948-951,987
以2-羟基-3-萘甲酸和二氯亚砜为原料合成2-羟基-3-萘甲酰氯,再与甲基取代的苯脲化合物反应得到N-(甲基取代苯基)-N′-(2-羟基-3-萘甲酰基)脲。重点研究了N-(3-甲基苯基)-N-(′2-羟基-3-萘甲酰基)脲的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即以苯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n(间甲基苯脲)∶n(2-羟基-3-萘甲酰氯)∶n(苯)=1∶3∶33,回流温度下反应4 h,产品质量分数97.40%,收率71.5%。在相同条件下合成了N-(2-甲基苯基)-N′-(2-羟基-3-萘甲酰基)脲、N-(4-甲基苯基)-N-(′2-羟基-3-萘甲酰基)脲和N-(3,5-二甲基苯基)-N-′(2-羟基-3-萘甲酰基)脲,质量分数分别为95.72%、97.69%和99.44%,收率分别为47.1%、71.5%和59.7%。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质谱等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证明产品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17.
以苯甲醛和1-萘胺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合成了N-(1-萘基)-苯甲亚胺席夫碱,考察了反应时间、苯甲醛与1-萘胺物质的量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毛细管法对产物的熔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席夫碱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5 h、苯甲醛与1-萘胺物质的量比1.4∶1,在此条件下,N-(1-萘基)-苯甲亚胺席夫碱的收率高达99.3%,熔点约为75℃。  相似文献   

18.
以N-(4-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和二氯亚砜为原料,经氯代反应制得氯代4-甲氧基苯基苯甲酰亚胺(2),2与硫氰酸钠加成得中间体N-(异硫氰酸基(苯基)亚甲基)-4-甲氧基苯胺(3)后,与1-萘胺经加成反应合成得到最终产物1-(苯基(4-甲氧苯基亚胺基)甲基)-3-(1-萘基)硫脲(4),总收率为72.6%。合成化合物3的适宜工艺条件为:n(2)∶n(硫氰酸钠)=1∶1.2,丙酮为溶剂,反应温度为-15℃,反应时间3h。  相似文献   

19.
李玉峰  楚庆岩  施路  姜鹏  王凯  朱红军 《精细化工》2011,28(12):1236-1239
以乙酰基二茂铁为原料,经过钯催化氢化胺化及(R)-(+)-酒石酸拆分制备了(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Ⅲ);Ⅲ与正丁基锂作用后,与二苯基氯化膦作用得到N,N-二甲基-(R)-1-[(S)-2-(二苯基膦)二茂铁基]乙胺(Ⅳ);Ⅳ与新制的二(3,5-二甲基苯基)膦烷发生构型保持的取代反应,得到双膦配体(R)-1-[(S)-2-(二苯基膦)二茂铁基]乙基二(3,5-二甲基苯基)膦(Ⅷ)。以乙酰基二茂铁计Ⅷ的总收率达19.5%,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ee值达95%。  相似文献   

20.
2 甲氧基萘经1,3 二溴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盐酸催化溴化、Friedel Crafts乙酰化得到5 溴 6 甲氧基 2 乙酰基萘。在KOH、n BuOH和Et3N溶液中、w(Pd)=10%的Pd/C催化下,于60℃和常压下用H2氢化5 溴 6 甲氧基 2 乙酰基萘得1 (6 甲氧基 2 萘基)乙醇,收率98 7%。合成总收率94%(以2 甲氧基萘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