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古村落的景观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古村落环境布局的特点及启迪,提出了古村落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措施,以提高人们对古村落的景观价值及保护利用的认识,从而使中国古村落的景观价值、建筑遗产价值和文化价值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古建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备的造型式样、风格特征和结构空间体系。其空间的设计体现出一个时代人们审美观的物化。古建筑的空间具有特定的个性特征和魅力。本文从明清时期古村落建筑的空间形态的角度出发,对塱头村古村落建筑平面布局、空间布局、空间结构、气候、环境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花都塱头村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其古建筑空间改造后的特点,对有关古建筑空间改造问题进行了概括的论述,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及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浙西古村落景观进行了分析,从选址、布局、宗族文化特征、商业文化特征等方面入手,总结归纳了浙西古村落景观的人文特色,指出这些古村落以依山傍水、因地制宜的方式实现了人、宗族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产业景观是国民经济中各种生产活动所形成的景观。以黟县古村落为例,分析了产业发展与古村落特色景观体系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对产业景观主题特色的界定,产业和景观资源空间信息库的建立,做出最优产业和景观组合的决策,提升产业景观空间格局。从而实现古村落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经济产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庐陵古村落景观特点,探讨对庐陵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进行保护的意义,并提出保护与发展庐陵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的策略,以期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促进古村落发展.  相似文献   

6.
古村落景观构景及其旅游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古村落景观的概念及其表现特征,以构景要素的存在形式为依据,归纳总结了古村落景观的构景要素,并阐述了古村落景观的旅游吸引功能,对今后古村落旅游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方茂青  田密蜜 《华中建筑》2010,28(8):171-17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分析古村落和古村落景观的概念、浙江古村落景观风格和古村落保护的意义,针对当前古村落景观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浙江履坦古镇景观改造设计为例,探讨在当前历史任务下,如何实现浙江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以使古村落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塱头古村坐落在广州市北郊,建村至今已有600余年。作为远近闻名的“书香科甲村”,塱头存有大量保存完好的书院、祠堂、民居、古巷等建筑空间。“塱”字的本意是江旁边的洼地,也引申为湖泽、池塘。塱头古村被众多水塘所环绕,荷塘、鱼塘、风水塘,微风拂过,荷叶荡漾,俨然一派岭南水乡景象。我们设计的塱头艺文中心“春阳台”,正是立于村头的一片荷塘之中。呼应历史尺度为了与古村的尺度与格局形成对话,建筑采用聚落式格局,将项目所需的展览、阅读、观演、研学、餐饮等功能分散布置在10座小型单体建筑中。单体建筑通过弧形的“楼”相串联,同时也围合出尺度怡人的街巷与庭院。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古村落的景观组成要素,从人为破坏、自然磨损、保护意识等方面,分析了云南地区拉祜族古村落的景观保护现状,并提出了古村落景观保护与传承的基本思路,从而展现出古村落景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山区古村落与平原古村落相比,其山水景观在古村落风貌塑造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如何突出山水景观并将其与建筑风貌进行协调,同时对古村落各构成元素进行整体性与差异性保护,是山区古村落保护需要考虑的问题。文章结合泰顺县库村实例,研究阐述了山区古村落保护的方法和内容,提出山区古村落修复体系,以期为山区古村落保护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村镇旅游是保护古村落、盘活古村落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广大村镇如何建立并维持特色景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保护与延续旅游资源,还包括持续地提供给游客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本文通过文献与实地调研,对婺源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发展过程进行剖析,认为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并大力推广,彰显自身特色;其次,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第三,建立高效的旅游运营机制,保护、利用和规划建设协调发展,延续特色景观;最后,合理地进行利益分配,提高村民保护意识与参与性。  相似文献   

12.
《建筑学报》2023,(12):52-59
<正>塱头古村坐落在广州市北郊,建村至今已有600余年。作为远近闻名的“书香科甲村”,塱头存有大量保存完好的书院、祠堂、民居、古巷及村口的门楼等传统建筑。“塱”字的本意是江旁边的洼地,也引申为湖泽、池塘。古村被众多的水塘所环绕:荷塘、鱼塘、风水塘,微风拂过荷叶荡漾,俨然一派岭南水乡景象。我们设计的塱头艺文中心——“春阳台”,正是立于村头的一片荷塘之中。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已成功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成为广州继番禺大岭村之后第二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塱头村始建于南宋,定型于清末,是拥有完整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初次来到塱头村的人都会为村口巨大的风水塘和几十间一字排开的祠堂、书院所震撼。这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14.
何敬东 《四川建筑》2004,24(5):28-31
借助“意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重新审视中国古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对古村落的空间意象从选址、布局、建筑、特征和标志等方面作系统的探索性研究。并从景观意象和文化意象两个层面上对古村落的空间意象进行总结,以期获得新的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冯江  阮思勤 《新建筑》2010,(5):6-11
塱头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传统广府村落,其格局是非常典型的梳式布局。讨论了塱头的祠堂建设与重建的两次过程,阐述了祠堂建设与村落发展在空间形态、公共生活、历史书写和村民价值观念上的密切联系,通过对祖祠、房支祠和书室的区分与比较,对不同时期祠堂在形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祠堂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分别针对先祖、功名和财富的纪念性。  相似文献   

16.
以永宁古卫城重点地段景观塑造为例,尝试以方法论的认识方法、表达方法和实践方法为指导理论,从古村落的自然景观,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三大方面,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古村落景观分析,并提出了关于古村落景观保护方法的若干手段,最终达到挖掘出永宁古卫城中有价值的景观要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漳州埭尾古村落为例,将古村内文化景观分为"物质景观"与"价值景观"两大类型,并对村落布局、空间景观、传统建筑、历史遗迹与特色信仰、传统节庆、民间文艺、民间传说进行分析,揭示古村落文化景观形成背后的自然与人文影响因素,归纳并解读了埭尾古村文化景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全域旅游"首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入了国家战略体系。在此政策背景下,古村落作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文章从争抢机遇、突出旅游因素、规划先行、讲究宣传策划、配套设施跟上等五个方面,对全域旅游化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作了分析和探讨;以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灵坑村为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传统村落形式多种多样,村落景观在乡村发展及遗产保护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村落历史变迁中文化、建筑等多方面结合的产物,对于村寨的历史文化考察和未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以贵州占里传统侗族村寨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占里古村落景观现状、发展概况、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结合传统村落的景观分布和建筑构成,试图从景观和文化的衍生方向为传统古村落景观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使传统古村落景观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能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策略的实施,将给鄂西地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会对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产生巨大的影响。该文选取鄂西纳水溪古村落作为案例,将古村落的景观分为三个层面,研究纳水溪古村落景观及其变迁,并提出研究针对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普遍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