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微细粒钽铌矿物的金属回收率,研制出φ600毫米工业型高频振动螺旋选矿机。该机是利用英国学者R.A.Baynold剪切理论而设计的新型重选设备。试验结果表明,高频振动螺旋选矿机在高频率、低振幅的振动条件下,选别效果较好,其回收率和选矿效率均比静止螺旋溜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云南都龙采场剥离废石中有色金属的回收进行了高效预富集新技术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废石中不同目的矿物的共生关系整体较为简单。试验结果表明,将含锡0.1%左右的剥离废石原料分成-70~+30mm、-30~+5 mm、-5~+0.5 mm、-0.5 mm四个粒级,分别采用光电选矿机、粗粒跳汰机、细粒跳汰机和螺旋分选机等不同选矿工艺和组合设备对不同粒级含锡废石进行预富集回收,得到品位为0.290%、回收率大于56.82%、富集比2.74的锡精矿产品,该高效预富集新技术对保障战略金属锡资源安全、提高锡综合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铺布-离心选矿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勇 《矿冶》2005,14(1):29-31
铺布-离心选矿机同时具有铺布溜槽的高富集比和离心选矿机的高回收率的特点,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微细粒级的新型重选设备。本文采用铺布-离心选矿机处理宜春钽铌矿难选次生细泥,在原矿品位为0 0113%的条件下,一次粗选获得钽铌精矿品位0 1515%、尾矿品位0 0060%、精矿回收率48 83%的优异指标。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处理细粒矿物的离心选矿机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内外各种型的离心选矿机的研究及应用情况作了一个综述。除需进一步开发新型高效离心选矿机外,对现有有设备仍需研究解决以下问题:实现简单有效的连续排矿:提高选矿富集比;增大设备处理能力;降低矿物回收粒度下限和降低水电耗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离心选矿机不能进行连续排矿的问题,通过自制小型实验室用离心选矿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通过分析矿物颗粒在离心选矿机中的运动轨迹和沉降时间与排除时间的对比,论证了矿物颗粒可在离心转鼓旋转一圈内完成沉降并将矿物颗粒排出,为连续排矿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基础。石英砂矿物试验结果表明,离心选矿机可进行集中排矿,而且在不同的分选参数下,石英砂矿物颗粒的运动轨迹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锥面铺展流膜重选设备—悬振锥面选矿机的工业生产应用现状,凸显了其在微细粒矿物分选中的独特优势,为微细粒矿物的清洁利用回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广西大厂巴里选矿厂微细粒锡石回收效果差的现状,对该微细粒锡石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方案对比,确定了采用离心选矿机取代"脱硫浮选—细泥摇床重选"的原则工艺,可达到高效回收微细粒锡石的目的。试验可获得锡品位10.72%、锡回收率84.80%的锡精矿,并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应用,技术改造后,锡精矿锡品位和作业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0.80%和49.17%。  相似文献   

8.
悬振锥面选矿机回收细粒锡石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波  肖日鹏  刘杰  贺涛 《矿冶》2014,23(2):73-76
介绍一种新型矿泥选矿设备——悬振锥面选矿机对蒙自矿冶公司选矿厂摇床尾矿细粒锡石的回收。通过现场条件试验,确定了设备的最佳运行参数,并针对二段重选溢流和细泥摇床尾矿进行单机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其对细粒锡石有良好的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综合回收浮选尾矿中的硫,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合作,在国内首次用重选方法从浮选尾矿中回收硫铣矿。根据现场实际,通过小型试验、设备选型、工业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使用HG7型螺旋选矿机,采用全重选流程,不经分级直接回收是可行的,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但硫的总回收率提高了6.23%~12.24%,每年从尾矿中回收硫精矿1.6~1.7万t.年增利说60.38~105.03万元;而且相应地减少了尾矿外排量,减轻了对赤湖的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英国理查德·莫兹利有限公司研制成一种小型的快速、高效选矿机。这种分选机可用于选矿实验室,也可用作选矿厂的辅助设备,目前已为很多国家选矿实验室釆用。这种实验室分选机(图1)可分选比重接近的矿物颗粒。一个100克的试样,几分钟就能作完分选试验。通过分选机还能清晰地看到,尾矿里是否混有游离的金属成分,或中矿里是否混有游离的废石或其它有用矿物。  相似文献   

11.
离心选矿机提纯硅藻土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天然优质的硅藻土资源逐渐减少而需求量逐年增加的现状,提出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用离心选矿机提纯硅藻土的方法。探讨了离心选矿机的圆筒锥角、圆筒转速、给料浓度、给料量和给料时间对硅藻土分选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研究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优化了离心分选机的工况。结果表明:给料量对精矿SiO2含量和尾矿浓度的影响均较大;当离心选矿机的圆筒锥角为0.5°、转速为856r/min、给料浓度为24.66%、给料量为14L/min、给料时间为90s时,精矿SiO2含量为87.5%,尾矿浓度为6.98%。对最优组合进行了连续分选试验,得到精矿中含 SiO2为87.61%、尾矿浓度为6.14%。硅藻精土通过SEM分析发现,硅藻壳体的孔隙堵塞得到明显改善;经图像分析仪检测,硅藻土矿经过中试线选矿后,硅藻破损率变化小于5%。论文的结论为硅藻土生产线的设计、生产和设备操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某难选黑白钨多金属矿,矿物共伴生关系复杂,其黑钨选矿作业给矿中脉石矿物种类多,部分脉石矿物可浮性较好,且有一定的泥化矿物,对黑钨矿的分选干扰较大.针对该矿的矿石性质,在给矿WO3品位0.69%时,采用“离心机预处理-浮选”组合工艺,最终获得黑钨精矿WO3品位46.12%、回收率85.57%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唐钢冶金尘泥含有较多粒度在0.05~0.08 mm的单晶铁矿物,为高效开发此二次资源,采用新型、高效、细粒重选设备--悬振锥面选矿机进行了铁回收试验。结果表明,用LXZ-1200A型悬振锥面选矿机处理试样,在给矿浓度为20%,分选面转动速度为1.2 r/min,盘面振动频率为385次/min,给矿量为0.35 t/h,冲洗水流速为1.08 m3/h情况下,可获得铁品位为56.79%、铁回收率为61.23%的重选铁精矿。一次重选获得这样的富集效果,表明悬振锥面选矿机适合于冶金尘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用解离分析法分析了在莫兹利实验室矿物分选机进行试验所获得的数据。此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用于优化重选回路性能并根据解离粒度对磨矿进行优化。本文描述了惠尔简选矿公司采用实验室工艺显著改善选厂锡回收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钽铌矿资源概况及选矿技术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钽占世界储量的20%,铌占世界储量的1.5%.目前钽铌矿的选矿多以重选为主,但重选法选别细粒钽铌矿的回收率非常低.对细粒钽铌矿,一般采用浮选,其中比较有效的捕收剂有脂肪酸类、胂酸类、膦酸类、羟肟酸类和阳离子型捕收剂。  相似文献   

16.
云南锡业公司自80年代以来相继研制出振摆螺旋选矿机、转盘选矿机、逆流连续排矿离心机、新型粗砂摇床和新型细泥摇床等一批重选新设备,并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推动了云南锡业公司选矿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江西某钨细泥主要为黑钨矿,粒度组成细,矿泥含量高,其中钨矿多分布在37μm粒级以下,采用传统重选方法回收,效果不理想,钨矿物回收困难。为提高资源利用率,试验针对此矿石性质特点,采用新型重选设备悬振锥面选矿机处理黑钨细泥脱硫尾矿,取得了理想的回收指标。试验采用悬振锥面选矿机在给矿浓度25%,盘面回转振动频率16 Hz,盘面转动频率17 Hz,给矿量1 t/d,冲洗水量5.28 t/d的条件下精选;在给矿浓度20%,盘面回转振动频率16.5 Hz,盘面转动频率15 Hz,给矿量0.8 t/d,冲洗水量4.8 t/d的条件下精选,进行一粗一精分选工艺,最终可获得品位WO_3为27.65%,WO_3作业回收率52.18%的钨精矿,富集比可达45,选别指标较好。验证了悬振锥面选矿机用于回收此细粒级钨的可行性,为矿山选别细粒级钨提供了一种新的重选工艺。  相似文献   

18.
应用Reichert圆锥选矿机和螺旋选矿机分选重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矿物矿床有限公司开发和设计的Reichert圆锥选矿机和螺旋选矿机用于分选重矿物的实践。圆锥选矿机是当今世界公认并已接受的一种有效的,高处理量的重选设备;螺旋选矿机也被广泛接受,而且近年来已广泛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微细粒矿物绿色回收的新型锥面铺展流膜设备——悬振锥面选矿机的技术特性和分选机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拜格诺剪切松散理论和斜面流分选原理在悬振锥面选矿机分选中的应用,为微细粒矿物重选设备的研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离心选矿机不能连续排矿的问题,通过自制小型实验室用离心选矿机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分析矿物颗粒在离心选矿机中的运动轨迹和沉降时间与排除时间的对比,论证了矿物颗粒可在离心转鼓旋转一圈内完成沉降并将矿物颗粒排出,为连续排矿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基础.石英砂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分选参数下,石英砂矿物颗粒的运动轨迹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