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消除铸铁件薄壁处的白口,提高铸件厚、薄壁处的强度、硬度,减少缩松缺陷,降低铸件残余应力,采取提高Si/C值、CE方法生产高强度低应力铸铁.试验结果表明:用高Si/C和CE的铸铁取代低Si/C和CE铸铁,不仅应力低,而且相对强度高、硬度高、断面均匀性好,铸件薄壁处不易出现白口,并成功地应用于压缩机铸件上,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得出锰量低于常规锰量,约为硫量的3~4倍,反而对提高铸铁强度与硬度有利。在现阶段生产中,采用高 Si/C 值提高铸铁强度,而 Mn/S 值也值得考虑,以稳定铸铁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3.
通过控制碳当量,提高硅碳比值生产高Si/C铸铁。在制氧机铸铁件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Si/C的提高,铸铁的强度及弹性模量都有明显的提高,机加工性能得到改善,这种铸铁对解决胀裂缺陷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4.
用应力框试验法研究了Si/C的变化对灰铸铁残留应力及抗变形能力的影响,得出随Si/C的提高,铸铁抗变形能力增强,残留应力减小,铸铁尺寸稳定性变好的结论.对比试验表明,起重机减速器箱体类铸件采用高硅碳比铸铁,不经热时效,其尺寸稳定性亦可得到保证.因此,在生产中已取消热时效处理.  相似文献   

5.
用铸造合金动态应力测定仪测试了铸铁动态应力,分析了合金动态应力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得出了高Si/C铸铁的机械性能高于HT150铸铁,而残余应力值低于HT150铸铁。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气缸套材质采用耐磨铸铁,根据综合分析,我们决定选择一种强度高、成本低、耐磨性较好的低应力铸铁──硼铸铁来生产摩托车气缸套。1硼铸铁成分选择1.1控制含碳量及硅碳比,可获得高强度、低应力铸铁件。在相同碳当量的前提下,提高硅碳比,可显著抑制碳对断面敏感性的不良影响,从而改善组织均匀性。同时通过控制低的碳量,提高硅碳比可有效降低铸件的应力,对提高铸铁强度、硬度也十分有利。根据冲天炉的熔炼特点,碳尽量取低值选择在2.9%~3.1%范围,Si/C严格控制在0.7~0.8。1.2锰可稳定珠光体含量及提高铸件耐磨性,锰…  相似文献   

7.
C—Si—Mn—B贝氏体钢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C-Si-Mn-B贝氏体钢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结果表明,在强度相近的情况下,含1.8%Si钢的门槛值△Kth较0.6%Si钢的低,而且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对提高△Kth值并非有利。1.8%Si钢的△Kth值随钢的屈服强度降低而提高,然而450℃回火后,虽然△Kt提高,但裂纹扩展速率也显著提高,这表明450℃回火贝氏体脆性促进了疲劳裂纹的扩展。在应力强度因子较高的范围内,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受钢的断裂韧性影响,断裂韧性高,裂纹扩展速率低。  相似文献   

8.
applicationofCastIronwithHighSi/CRatio我厂生产的制氧机铸件品种繁多,大小不一,有不少铸件形状复杂,壁厚不匀,常出现裂纹、加工困难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厂在HT200牌号的铸件上进行了提高Si/C的试验。一、高Si/C铸铁的工艺控制1.化学成份的选择灰铸铁在CE一定时,随着Si/C值的提高,铁水中含硅量增加,改变了初生奥氏体形核生长情况及共晶凝固时过冷度大小,促进奥氏体核数量增加。在相同的熔炼条件、孕育条件和CE的情况下,提高Si/C,能够提高铸铁的抗拉强度(见图),并且还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E。铸铁E的提…  相似文献   

9.
焊接残余应力对7N01铝合金疲劳裂纹扩展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焊接残余应力作为平均应力影响裂纹扩展. 将残余应力与外载平均应力分离,通过构建典型焊接残余应力场,借助扩展有限元计算焊接残余应力场的应力强度因子. 开展了紧凑拉伸(CT)试样的疲劳扩展试验,基于Walker公式将裂纹尖端平均应力强度因子Km(静态量)和应力强度因子幅值ΔK(动态量)分离,获得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与Km及ΔK的非线性关系. 结果表明,不同外载荷下,应力比与裂纹长度为非线性关系;残余应力对裂纹扩展存在尺度效应:CT试样裂纹长度小于2 mm时,残余应力场明显影响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当裂纹长度大于2 mm,外载荷为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双高铸铁在机床铸件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高铸铁具有强度高,机械性能稳定,组织均匀.白口倾向小.加工性能好等特点,而且残余应力小,一般铸件不经热时效仍有较好的尺寸精度保持性。通过试验已应用于机床铸件生产。一、试验目的和方法1.试验目的(1)适当提高碳当量,通过调整化学成分.提高Si/C来提高铸铁强度,改善铸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2)提高Si/C.减少残余应力,提高机床精度的稳定性。2.试验方法(1)试验在3t/h冷风倒大双冲天炉上进行,为了能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我们是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的。首先确定配料的化学成分和硅碳比,见表1。铁水温度为1400~1…  相似文献   

11.
含钨量对淬回火290Cr26MoW耐磨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 《铸造》2007,56(12):1262-1265
高碳量高铬钼钨耐磨铸铁是一类新的耐磨材料。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相结构分析、图像分析仪定量金相测试和力学性能检测,研究了含钨量对淬回火290Cr26MoW耐磨铸铁组织、结构、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W为0~2.79%时,随着含W量的增加,淬回火态290Cr26MoW耐磨白口铸铁的二次碳化物结构类型没有改变,二次碳化物为M23C6型结构,二次碳化物数量增加,淬回火态290Cr26MoW耐磨白口铸铁的硬度提高。高硬度高铬钼钨耐磨铸铁硬度61.3~63.2HRC,冲击韧度3~4J/cm2,综合力学性能较好。290Cr26MoW2.79铸铁的硬度超过63HRC,可用于冲刷磨损(磨蚀)等严酷磨损工况。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体腐蚀磨损试验方法研究了硅对低铬白口铸铁在含铜离子浆料介质中的腐蚀磨损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浆料介质中铜离子浓度增加时,低铬白口铸铁的腐蚀磨损耐磨性降低。而增加含硅量后的低铬白口铸铁的腐蚀磨损耐磨性将比普通白口铸铁的高。磨损表面形貌分析表明,普通低铬白口铸铁的磨损机制为磨料磨损和介质腐蚀,而硅量增加的低铬白口铸铁的磨损机制则以磨料磨损为主,伴随着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优化化学成分、提高铁液纯净度和成分均匀性,强化孕育效果等方面介绍了高强度灰铸铁生产技术的最新进展。通过资料总结认为:灰铸铁生产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高CE、高强度、高Si/C比、低应力和良好的加工性能;难点是获得高温、成分稳定、纯净度高的铁液和强化孕育。  相似文献   

14.
硅、铜对钒钛低铬白口铸铁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振林  张冰毅  周永欣  饶启昌  乔峰 《铸造》2001,50(9):551-553
以大型矿用球磨机研磨体为应用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硅、铜对低铬白口铸铁腐蚀磨损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铬白口铸铁中加入铜及提高含硅量,均可提高腐蚀磨损耐磨性。但当含硅量超过2.0%以后,由于共晶碳化物形态的改变,初生碳化物数量的增加以及石墨的出现,又使腐蚀磨损耐磨性降低。因此,在酸性介质中,含硅量不应超过2.0%(碳当量≤4.5%),在中性及碱性介质中,含硅量不应超过2.5%(碳当量≤4.7%)。  相似文献   

15.
赵春梅  韩振丽 《热处理》2008,23(1):47-49
测试了含钨高铬耐磨铸铁经不同工艺亚临界处理后的硬度,探讨了含钨高铬耐磨铸铁亚临界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含钨高铬耐磨铸铁在适当的亚临界处理过程中会出现二次硬化,经570℃×5h处理后可获得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16.
李秀兵  方亮  高义民  邢建东 《铸造技术》2005,26(5):363-365,368
本文研究了在三体磨损条件下,WC颗粒增强Cr系白口铸铁表层复合材料的三体磨损性能;并与相应的Cr系白口铸铁的三体磨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铸态去应力处理时,Cr系白口铸铁随着金属Cr含量的增加,其耐磨性有所增强.Cr含量从2%增加到26%,相对耐磨性从1增加到1.39,而复合材料相对于基体材料的耐磨性提高到了6以上;硬化态去应力处理时,Cr系白口铸铁随着金属Cr含量的增加,其耐磨性略有增强.Cr含量从2%增加到26%,相对耐磨性从1增加到1.29,而复合材料相对于基体材料的耐磨性提高到5以上.可见,为了提高Cr系白口铸铁材料表层的耐磨性能,采用WC颗粒增强Cr系抗磨白口铸铁表层复合材料的途径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7.
高铬铸铁中碳化物相抗磨作用的“尺寸效应”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以显微切削为主要机制的二体磨制磨损系统中,研究了不同铸型条件下碳化物尺寸的变化对高铬铸铁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铬铸铁中碳化物相的抗磨作用具有“尺寸效应”,即在碳化物数量一定时,过小的碳化物尺寸将影响碳化物相抗磨作用的发挥,大幅度地降低高铬铸铁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8.
离心铸造高铬铸铁复合轧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铬铸铁是一种良好的抗磨材料,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耐蚀性,因此可用作湿摩擦条件下的耐磨工件。本文研究确定了离心铸造高铬铸铁复合辊套的工艺措施;分析了适用于双金属离心铸造工艺特点的高铬铸铁的成分;对于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双金属复合辊套,根据离心铸造的特点,采用早出模、先空冷后保温的工艺方法,达到了对复合辊套进行淬火和回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对含铬的可锻铸铁进行了石墨化退火试验,试验证明,当含铬量为0.09%时,不可能得到铁素体基体,而用低温波动式保温退火工艺,得到了粒状体珠光体 团絮状石墨组织,其 σb大于300MPa,δ大于6%,机械加工性能良好,这不失为一种挽救含铬高的可锻铸铁件的可行工艺。  相似文献   

20.
针对矿石破碎机锤头强韧性要求高的特点,研究合金元素对铬系耐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当合金成分ω为1.5%C、9%Cr、1.1%Si、1.3%Mn、1.3%Mo和1.5%Cu时,通过适当的淬火工艺,可获得冲击韧度达到8.2 J/cm2、硬度达58 HRC的铬系耐磨铸铁材质,在保证足够的耐磨性前提下,具有良好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