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了使非织造布具有芳香功能,提高非织造布附加值,探讨了经芳香微胶囊整理的非织造布的留香效果以及影响因素。选取仿丝棉进行浸渍整理,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建立标准方程,并对留香样品进行耐水洗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芳香微胶囊质量浓度是留香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黏合剂质量浓度和焙烘温度对留香效果的影响比较接近,放置天数对留香效果的影响最小。在微胶囊质量浓度6 g/mL,黏合剂质量浓度为1 g/mL,焙烘温度为140℃,放置0 d的条件下,最终留香含量为23.543 mg/g。经水洗20次后,留香含量为4.176 mg/g,比直接使用香精整理的水洗后留香效果提升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微胶囊型留香整理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莉萍  陈世英 《印染》1999,25(6):9-10
借助显微镜和显微摄影、观察微胶囊的形态结构,研究以天然高分子物质明胶为外膜材料、液体香精为内芯的微胶囊制备方法,探讨影响微胶囊形态结构的因素,并对织物进行整理,结果表明,香精微胶囊化赋予香精缓释效应,用微胶囊香精整理的织物留香时间大大延长。  相似文献   

3.
采用芳香微胶囊对尼龙衬布进行整理,探讨香味微胶囊质量浓度、预烘温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工艺因素对衬布上香味吸附量的影响,并对整理后织物进行香味持久性和耐水洗的测试,得到尼龙衬布芳香整理的优化工艺。茉莉香精的留香量约为1/2;在水洗测试中,茉莉香精的留香量约为1/5。  相似文献   

4.
纺织品的芳香整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胶囊技术对香精进行包裹,以蜜胺树脂作皮材,在其中加入适量自制的乳化剂,于70℃左右高速搅拌,同时滴加香精,形成稳定乳液,调节pH值控制反应速度,聚合时间约6h,制成芳香整理剂。用常规的浸轧或涂层印花的方法对纺织品进行芳香整理,香味可留半年至1年(未经水洗),经5次水洗仍留香味。采用微胶囊技术的芳香整理比吸附、直接上香等方法留香时间长。  相似文献   

5.
香味微胶囊整理织物的游施甲醛和留香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论述了用部分醚化的蜜胺树脂作为壁材,对香精进行胶囊化制成香精微胶囊,再对纯棉织物进行香味整理的过程。整理织物的游离甲醛释放量低于30mg/kg,且留香时间可达5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β-环糊精为壁材,薄荷香精为芯材,通过包结络合法制备了球形微胶囊,并通过喷雾法对真丝织物进行加香整理。探讨了微胶囊水溶液质量浓度、烘干处理温度等因素对真丝织物加香效果的影响,测试了加香织物的耐日照、耐干洗性能及留香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水溶液质量浓度720~960 g/L,60℃烘干处理工艺较优。利用本工艺加香后织物密封留香时间可达到5~7个月,自然环境下可留香3个月左右,不宜在日照下使用,可耐7次干洗。本方法能够满足欧洲规范EN ISO3175—2中工业应用对芳香织物干洗5次的要求,提高了真丝织物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7.
芳香功能整理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涂层方式对纯棉织物进行芳香整理,并对芳香涂层织物的留香效果和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微胶囊与粘合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被牢固地粘附到织物上,使芳香织物具有良好的留香能力和缓释性能,香味可达7个月之久,于80℃烘干30 s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同日寸织物经整理对微胶囊机械性能影响不大,仍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力和撕破强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茉莉香精微胶囊,对棉织物进行了芳香整理并深入研究了其耐久性能。结果表明:红外光谱(FTIR)和光学显微镜(0M)分析显示成功制备了茉莉香精微胶囊,其平均粒径约为2.6μm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运用浸轧一焙烘工艺对棉织物进行芳香整理研究发现聚氨酯粘合剂处理的芳香织物最高可以耐5次水洗,聚丙烯酸粘合剂处理的芳香织物最高可以耐15次水洗且提升焙烘条件有利于提高其耐水洗性能,聚氨酯粘合剂的最佳焙烘工艺为150℃下处理2min,聚丙烯酸粘合剂的最佳焙烘工艺为160℃下处理2min,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和硬挺度有一定的提高,游离甲醛含量达到内衣释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贾顺田  尹江传 《印染》2005,31(24):37-39
介绍了以环氧树脂为微胶囊壁材,以香精为芯材的芳香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整理工艺.通过对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时间、乳化剂和固化剂等试验,采用浸渍法进行织物后整理,对整理后及不同水洗次数后的芳香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芳香整理剂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ECH/BPA摩尔比5,乳化剂浓度0.3%,树脂/香精质量比5,固化剂浓度0.4g/L.  相似文献   

10.
芳香微胶囊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开发芳香纺织品,提高产品档次,以明胶和阿拉伯树胶为微胶囊的壁材,玫瑰香精为芯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香粗微胶囊,可延长留香时间,经简单浸渍法留香整理的羊毛长期置放仍有一定的香味。  相似文献   

11.
对三种针织内衣用的常用织物进行芳香整理,并对整理前后织物的抗起球性、悬垂性、接触冷感、透气性、透湿性以及芯吸效应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2.
如今,既具有功能性又不失时尚的服装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微胶囊整理织物作为一个服装功能化的研究热点,吸引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注意力。文章首先着重介绍相变微胶囊、香味微胶囊和药物微胶囊的芯材和壁材的选择及制备方法,并对微胶囊测试与表征进行介绍。其次,对微胶囊整理的方法及服用化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服用微胶囊整理织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芳香整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单介绍了微胶囊技术在芳香整理方面的应用与发展,阐述了芳香整理的意义、机理、工艺及制品性能评价方法等,为织物加工生产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相变微胶囊后整理法制备蓄热调温纺织品时存在制备工序繁杂、效率低等难点,开发了一种简便快捷的后整理法。选用相变蜡、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OP-10)乳化剂和水性聚氨酯为主要组分,经高剪切乳化制备蓄热调温功能整理剂,利用浸轧—焙烘方式对棉织物进行整理。优化乳化剂用量、相变蜡与聚氨酯配比及焙烘温度,并测定整理后棉织物及背心的蓄热调温性能。结果表明:当OP-10质量分数为5%,相变蜡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5∶1,焙烘温度150 ℃时,整理剂在纤维表面原位成膜形成包裹纤维的蓄热调温薄膜,从而赋予棉织物蓄热调温功能;整理后棉织物具备蓄热调温功能,由其所制作的背心具有显著的蓄热调温功能。  相似文献   

15.
阻燃剂微胶囊的制备及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甲基膦酸二甲酯阻燃剂微胶囊.借助显微镜、扫描电镜、高性能粒度分析仪等对微胶囊制备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将制得的微胶囊与无甲醛交联剂联用,研究了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工艺,确定了最佳整理工艺条件.经整理后的棉织物阻燃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载银硅丙乳液抗菌剂对棉针织物抗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双氨基的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络合银离子,制得稳定的抗菌整理剂.该整理剂用于棉针织物抗菌整理可以获得优良的抗菌效果[抗菌剂用量为4%(owf)时,整理后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3%和99.0%,且耐洗性能较好],并能保持织物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棉织物的高效抗菌,以氯苯咪唑为抗菌剂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比较了轧烘焙、电子束辐照及等离子体预处理等方式对棉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将整理剂浓度、浸泡时间以及辐照剂量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到电子束辐照工艺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整理剂浓度15%、浸泡时间60 min、辐照剂量65 kGy。对经轧烘焙工艺(PDC工艺)、电子束辐照工艺(EB工艺)、基于等离子体预处理的电子束辐照工艺(P-EB工艺)整理的棉织物进行表面形貌观察、红外光谱表征、抗菌性能及其耐洗牢度测试、断裂强力及白度测试。结果表明,三种工艺整理的棉织物均有效接枝氯苯咪唑,经P-EB整理的棉织物抗菌性能最优,并具有优异的耐洗牢度,且织物强力及白度均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微胶囊技术在织物整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大艳  郭建生 《染整技术》2005,27(12):10-11,15
回顾了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微胶囊技术在织物功能整理(芳香整理、阻燃整理、抗菌防臭整理、蓄热保温整理、脱毛整理、防毒整理等)上的各种应用.  相似文献   

19.
To achieve a durable aroma finish on textiles has been a long time dream for textile chemists. As fragrances are volatile, only microencapsulated aroma can stay on textiles for long periods, since capsules greatly reduce the aroma evaporation rate. An aroma finished textile has to be washable. Therefore, aroma capsules finished on textiles should not only last for long time statically but also withstand harsh washing conditions. Due to low affinity between encapsulated aroma and fabric, a fixing agent must be applied with the capsules; the fabric has to undergo a curing treatment to make the agent fix these capsules. However, the curing process is usually a high-temperature thermal procedure that causes aroma loss from capsules by quick evaporation. Thus, fragrant durability on fabrics can vary significantly with different fixing agents and curing processes. Three fixing agents, three kinds of thermal curing equipment, and various curing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By analysing properties of the fixing agents,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ing apparatus, and delivered energies in the curing conditions, a washing durable aroma capsule finishing process for cotton fabric wa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20.
选用Savinase蛋白酶预处理羊毛,再用锆系阻燃剂对羊毛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讨酶预处理对羊毛织物阻燃整理的促进作用,并考察酶-阻燃整理后羊毛织物的性能.通过对比阻燃前后织物的红外光谱、燃烧残渣形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照片和热重分析结果,证实Savinase蛋白酶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羊毛表面结构,促进锆系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