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对三黄片中黄芩苷和大黄酸的超滤适用性进行探究。方法分别以黄芩苷、大黄酸为检测指标,将pH、药液浓度、超滤膜截留分子量3个因素进行正交设计,对超滤前后的药液成分的浓度进行测量,并计算其透过率。结果在进行超滤过程当中,黄芩苷的透过率较高,实验检测出药液的浓度对透过率影响比较明显(P<0.05);大黄酸的透过率较高,3个因素均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黄芩苷、大黄酸这2种物质在超滤过程中的浓度变化不明显,所以可以进行超滤。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黄精多糖保留率和除杂率为指标,优选壳聚糖絮凝法对黄精提取液进行精制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药液质量体积比、壳聚糖加入量、絮凝pH值和絮凝温度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法的最适宜工艺为:m(黄精):V(水提液)为4∶10(g∶mL),絮凝剂用量为药液体积的15%,絮凝的pH值为4.0,絮凝温度40 ℃,絮凝3 h。壳聚糖絮凝法对黄精多糖的除杂精制比普通醇沉法的效果明显,除杂率分别为16.08%和49.75%;多糖保留率分别为88.42%和60.34%,综合评分分别为66.72%和57.16%。  相似文献   

3.
超滤法精制生脉饮口服液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生脉饮口服液的超滤澄清与精制,对采用传统工艺和超滤技术制备的成品制剂在澄清度、除杂降浊效果、有效成份含量等方面进行了质量考察,并对温度、料液流速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滤技术不仅能除去杂质并能较为有效地保留原方配伍成份,可用于复方中药口服液的精制。  相似文献   

4.
纳滤(NF)是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一种压力驱动型膜分离技术。它具有两种特性: (1)对水中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小分子成分具有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混凝+UF作为RO进水的前处理,以颖河河水为原水进行了中试实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曝气量、不同抽滤时间对超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剂(PAC)投加量为14mg/L,曝气量为7.08L/s时,超滤对原水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99.2%,出水SDI平均值为1.26,完全达到反渗透进水的水质要求,且水质稳定,混凝和超滤膜联用作为RO前处理是完全适用的.  相似文献   

6.
以氯化铵为除杂剂,针对碳酸钙晶须中镁杂质进行除杂研究,考察了工艺条件对除杂效果的影响。采用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除杂前后样品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氯化铵浓度为 3 mol/L,除杂温度为100 ℃,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样品中镁方解石的去除率达62.5%,碳酸钙晶须纯度达97%。利用扫描电镜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碳酸钙晶须表面附着的杂质颗粒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NaCl、KCl、MgCl2、CaCl2和AlCl3溶液为背景电解质液,测定了聚砜中空纤维超率膜(截留分子量为6k)的流动电位、膜渗透性、离子截留率及pH值差(pH渗透液-pH截留液),并考察pH值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pH环境中离子混合溶液的超滤行为,并与单一溶液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超滤技术去除羟基喜树碱原料药中细菌内毒素的效果。采用10 kDa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对羟基喜树碱原料药溶解液进行超滤,以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超滤前后羟基喜树碱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样液超滤前细菌内毒8.103 5 EU/mL,超滤后为0.307 6 EU/mL,内毒素去除率为96.20%,其有效成分羟基喜树碱的透过率为96.1%。超滤技术可以很好的去除羟基喜树碱原料药溶解液中细菌内毒素,有效成分损失极其微少,可提高其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a和50kDa的超滤膜,对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溶液进行了截留实验。考察了超滤对不同分子量PEG的去除效果,膜的截留分子量、操作条件及料液浓度对PEG去除效果的影响,讨论了操作压力和过滤时间对超滤膜过滤通量的影响,分析了超滤(UF)对PEG的去除机理和超滤膜的污染机理。  相似文献   

10.
考察高速离心法对清喉颗粒的除杂效果。以绿原酸、总黄酮、牛蒡子苷保留率及固形物减少率为指标,对离心转速,离心时间,药液比等3因素进行考察。经高速离心法除杂,有效成分的保留率都较高(绿原酸保留率为97.115%,总黄酮的保留率为85.925%,牛蒡子苷保留率为98.039%),但固形物平均减少率为15.963%,达不到大幅度降低服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光气和四溴双酚A(TBBPA)为原料经光气界面缩聚,合成了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并对四溴双酚A与光气投料比、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分子量调节剂用量4个因素进行考察。优化工艺条件为:四丁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对叔丁基酚(TBP)为分子量调节剂,n(四溴双酚A)∶n(光气)=1∶1.3,n(四溴双酚A)∶n(对叔丁基酚)=1∶0.028,n(四溴双酚A)∶n(四丁基氢氧化铵)=1∶0.022。该方法操作简单,产品分子量分布窄,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催化剂,己二酸和二缩三乙二醇为反应原料,合成了聚己二酸三甘醇酯。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1.20∶1.0,催化剂用量为醇酸总质量的0.5%,常压下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4h,真空度-0.090MPa时反应温度210℃,反应时间3h,封端剂与己二酸的摩尔比0.08∶1.0,酯化率可达99.85%。产品聚己二酸三甘醇酯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6827,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6593,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为1.04,具有窄分布性。产品的粘度为3.23Pa·s(25℃),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3.
纸品粘结用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静 《聚氨酯工业》2010,25(2):40-42
采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制备了水溶性聚氨酯热熔胶。讨论了PEG相对分子质量、原料配比、TDI滴加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G8000∶PEG600∶TDI摩尔比为1∶1∶2.28、TDI滴加温度为60~70℃、反应时间为3h时,所得聚氨酯热熔胶软化点为72.5℃、剪切强度为2.668MPa、吸湿率为0.81%,胶丝水溶性优,适用于纸品的粘接,并有利于废纸的回收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聚乙烯醇为悬浮分散剂,叔十二烷基硫醇为链转移剂,通过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得了具有可控分子量的白色颗粒状聚苯乙烯。考察了引发剂、分散剂、链转移剂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水和单体比例等对聚合产物分子量和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本合成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5~80℃,反应时间7小时,V水/V单体=8,m引发剂/m单体=10%,m分散剂/m单体=3.5%,m硫醇/m单体=3%时,得到的产物分子量1.2万左右。  相似文献   

15.
高瑞青  杨旭  周京伟  徐波  郭琦 《应用化工》2013,(12):2229-2232,2236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获得大分子量的聚合物,以煤油和氯化石蜡作为分散相,用丙烯酰胺(AM)构筑大分子骨架的基础上,引入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形成大分子链,再引入水玻璃和铁离子,形成多核络合离子。研究了油水比、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聚合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处理污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油水比为1∶2,引发剂用量为0.4%,单体浓度为45%,反应温度为40℃,当絮凝剂加量为25 mg/L时,处理后的污水透光率达到98.5%,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甲缩醛为原料合成聚缩醛二甲醚,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反应时『司、搅拌转速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5、vt%左右,甲醛和甲缩醛的摩尔比为1.0~1.5:1,反应温度96~105℃,搅拌转速为600~800r/min,通入的N2初始压力0.8~1.0MPa。在此条件下反应4~6h,反应转化率达到65%左右,选择性为90%左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马占相思栲胶主要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结果得出:马占相思栲胶浓胶在20 ℃时的波美度(y,°Bé)与浓度(x,kg/L)的关系式为: y=1.2+40x。不同温度(T,℃)下,实测波美度(y’)换算为20 ℃时的波美度(y,°Bé)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y=y’+(T-20)/15;浸提工艺:马占相思树皮400 g,吸水率210%,头步加水1 200 mL,以后每步加水800 mL,浸提首罐温度100 ℃,尾罐温度128 ℃,浸提时间12 h,添加焦亚硫酸钠量助浸为气干原料质量的1.8%,栲胶得率为 81.9%,单宁得率为90.6%。磺化工艺:在 85 ℃下,添加焦亚硫酸钠(Na2S2O5)量为栲胶绝干质量的6%,反应时间为 2 h,磺化后得栲胶产品的单宁含量为67.8%,不溶物为3.2%,pH值为4.5,总色度为9.6。其他工艺同杨梅栲胶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8.
黄丽立  卓猛  金珊  孙杰 《化工科技》2012,20(3):21-25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α-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选择合适的溶剂,在78 ℃C条件下,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油溶性三元共聚破乳剂.实验考察了单体配比、溶剂种类以及引发剂用量对合成破乳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用凝胶渗透色谱对产物进行了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并对其进行了红外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溶剂以及引发剂均存在最佳用量,即m(单体)=36 g,单体质量比m(MMA)∶m(BA)∶m(MAA)=1∶9∶2,m(乙酸乙酯)=15.4 g,m(引发剂)=0.6g为最佳合成条件,得到的破乳剂相对分子质量大,破乳效果好.在ρ(破乳剂)=300mg/L时,脱水率可达95.75%.  相似文献   

19.
董春岭  张连红  赵连海  梁红玉 《辽宁化工》2010,39(12):1229-1231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75℃下,pH为中性时,用马来酸酐(M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α-甲基丙烯酸(α-AA)和丙烯酸丁酯(BA)单体在水溶液下接枝共聚合成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其性能与合成时采用的单体比例、温度、pH值、引发剂添加量和引发剂添加方法、水灰比等有关。通过实验发现,其中单体最佳比例为m(MA)/m(AMPS)/m(α-AA)/m(BA)=1︰8︰12︰1,pH值为中性,引发剂添加量为单体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75℃时得到的聚合物的性能最佳。通过性能检测发现,该减水剂具有优良的分散能力与流动保持性,它的减水率最高达到了28%(减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水泥静浆流动度(扩展度)达到了197 mm以上,而且在60 min内几乎无坍落度损失,水泥浆体粘聚性好。  相似文献   

20.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4):257-284
Abstract

Traditional ultrafiltration is ineffective at removing dissolved 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s from water. In micellar-enhanced ultrafiltration (MEUF), surfactant is added to the water at concentrations well above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Almost all of the organic originally dissolved (the solute) solubilizes in the micelles formed by the surfactant. The solution then passes through an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with pores small enough to block micelle passage. The permeate contains (at most) only the unsolubilized solute and the surfactant monomer, both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In this work,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ng a surfactant are considered and MEUF is tested on an aqueous stream containing 4-tert-butyl-phenol with hexadecylpyridinium chloride as the surfactant. At high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s (0.25 M) in the retentate, rejections decrease, probably owing to the formation of n-mers (e.g., dimers, trimers, etc.) which are able to pass through the pores along with some solubilized solute. Also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viscosity increases while fluxes decline sharply. So long as these high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s are avoided, MEUF is an extremely effective separation technique, resulting in an average solute rejection of 99.7%, a permeate/feed ratio of 87%, and good fluxes under the conditions stud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