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建立两阶段链DEA模型,研究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由第一阶段科技创新和第二阶段科技应用组成。选取了2006~2013年共8年数据,对河南省城市科技投入产出进行评价分析,组成结果显示:(1)一些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机制运行较差;(2)城市技术效率呈现以郑州为中心的偏高,其他城市较低,且其他城市与郑州市的科技效率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2.
科技资源配置阶段结构优化理论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资源配置阶段结构是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科技创新活动的角度对科技资源配置阶段结构与科技创新活动产出效益的关系、科技资源配置阶段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探索,尝试将科技创新过程的投入产出定量化、模型化,给出了科技资源配置阶段结构优化的理论数学模型。虽然单一创新行为不可能同时达到科技效益最大化与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从宏观上对科技资源配置阶段结构进行调整,即对科技资源不同阶段的研究投入分布进行调整,能够达到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综合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3.
选取专利申请受理量、教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6大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熵权梯形白化权函数灰色聚类分析模型对江苏省2020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苏南地区80%的城市科技资源配置能力都达到“优”和“良”灰类;苏北地区87.5%的城市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仍处于“中”和“差”灰类;江苏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苏南地区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强,而苏北地区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4.
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资源的效率,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河北省科技资源配置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对比评价,并指出了河北省科技资源配置优化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5.
如何客观评价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并寻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对策,已成为政府部门的焦点问题之一。建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评价分析了15个副省级城市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层次分析法在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主要讨论层次分析法在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在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权重、系数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等进行设计;在借鉴、参考和运用科技统计研究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提供了评价指标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文章在运用DEA经典模型的基础上,从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三个层面,建立了基于DEA的高技术产业RD绩效评价模型,对合肥经济圈五市的高技术产业RD效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合肥经济圈高技术产业RD绩效存在着地区差异,且总体效率偏低,应通过加强科技合作和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合肥经济圈高技术产业RD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评判机制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一个地区高效运用和整合科技资源的能力,决定了该地区科技的投入产出比.立足浙江省科技发展现状,参考现有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科技资源的内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建立科技配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模糊处理,使其更好地揭示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计算各个指标相对重要程度,即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将杭州地区的指标数值作为标竿,将宁波与杭州地区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按照建立的指标体系模型进行评比分析,揭示宁波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为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优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估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商业银行的效率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商业银行效率评估的DEA模型,提出了一套应用DEA方法对商业银行效率进行评估的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所建立的DEA模型对某省20家商业银行进行了实证评价,给出其相应的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在20家商业银行中仅有7家处于有效运营状态,其资源配置是合理的;另有7家商业银行需要调整自身的资源投入;6家商业银行无论在资源投入上还是运营管理上均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
改进DEA在港口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港口进行效率评估,可以定量指出港口不断优化自身结构、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发展途径.应用改进DEA模型对世界多个港口进行了效率评估.该模型避免了CCR模型只能对相对无效港口进行分析的不足,可以对所有参评的港口进行优劣评价,诊断港口处于非有效状态的原因和程度,为决策者提供了优化港口资源配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H2O/CO2组分对氢和乙烯超声速燃烧室性能影响数值模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评估了H2O与CO2两种污染组分对氢、乙烯超声速燃烧室性能的影响。针对纯净空气和含H2O/CO2污染空气,在来流总温、总压、马赫数、氧气摩尔含量、燃料当量油气比相当的条件下对氢、乙烯超声速燃烧室分别进行了三维、二维燃烧流场数值模拟,其中氢气当量比为0.42,乙烯当量比为0.57。计算中考虑的H2O组分摩尔含量包括7.5%和17.5%,CO2组分摩尔含量为7.5%。最后,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相应实验测量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比较接近,反映的H2O、CO2污染组分影响趋势一致的,计算结果可以有效分辨出污染组分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H2O、CO2污染组分的存在降低了燃烧总温升、燃烧效率,进而降低了燃烧室壁面压力,总体上造成燃烧室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为的太阳帆群编队路径规划方法。通过行为控制技术,在有限的感知信息条件下,便可获得自动的分布式控制律,将同质的各太阳帆导引至目标构型。导引过程中,各帆期望速度均为所设置三个行为速度(聚集、排斥、驻留)的矢量和,而各行为参数则利用目标构型的对称性进行设置。特别地,为了降低控制成本,聚集行为在仿真中利用了太阳引力、光压实际环境下形成的太阳帆轨道性质进行改造。通过日心悬浮轨道上的太阳帆群编队数值仿真,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仅通过设置三个简单的行为,便可在日心悬浮轨道上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太阳帆群构型。此外,通过修改其中的聚集行为,该方法可以很容易地移植到太阳帆行星悬浮轨道以及椭圆型三体问题中的太阳帆轨道编队应用上来。  相似文献   

13.
考虑铝合金材料S-T-L方向材料性能的差异,运用Abaqus/Explicit及其子程序VUMAT进行整体翼梁稳定裂纹扩展路径的准静态模拟,研究了整体翼梁结构在进行剩余强度试验时准静态裂纹扩展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考虑材料各向异性损伤失效的材料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准静态裂纹扩展,并且可以较好的模拟整体梁裂纹在腹板45°转折和筋条附近90°转折。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伴随梯度优化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在翼型多目标减阻设计中,能够保持升力不变而不必调整攻角的一种新算法。该方法将升力不变约束归入目标函数,在伴随方程的边界条件中引入对升力变化的修正,从而满足升力不变的约束要求。通过S73613和RAE2822两个翼型的减阻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熔融预聚法制备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二烯丙基双酚A(DBA)/聚醚砜(PES)/聚醚酮(PEK)(简称B/D/P/P)改性树脂体系。研究了改性树脂的固化反应性、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并对不同配比PES/PEK增韧后树脂体系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EK/PES的加入能明显提高树脂的韧性和强度。在合适的配比下,5wt%PEK/PES的加入就可使改性体系较纯的基体树脂体系冲击强度增加68.5%,弯曲强度增加50.8%。另外,改性树脂体系的热稳定性也较纯的体系以及单一热塑性塑料改性体系有所提高。PES/PEK同时加入效果比PES和PEK单个加入的改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研究载人登月舱动力下降段应急返回轨道设计问题。针对应急返回对等待时间的需求,改进了同心椭圆返回轨道方案。将显式制导法应用于应急返回上升段控制中,充分利用了登月舱的剩余速度,得到了满足要求的入轨精度。根据仿真结果确定了利用下降级推力器完成上升段应急返回的准则。在上升段仿真的基础上设计了跟踪段过渡椭圆轨道,显著缩短了登月舱在停泊轨道的等待时间。文中的方法和结论可以为载人登月工程应急返回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空间多姿态下自动钻铆托架变形分析与调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壁板自动钻铆系统中托架具有自重大、跨距长、变形量大等特点,其变形误差随工作姿态的不同而改变,从而导致壁板钻铆超差。文章在对自动钻铆托架结构设计基础上,建立了托架横梁弯曲变形模型,根据钻铆点位与横梁变形曲线的空间关系构建了壁板钻铆点位变形量数学模型;针对传统调平补偿方法无法精确满足托架变形量动态变化的问题,采用迭代优化方法建立了托架多姿态变形补偿调平算法;并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了托架处于各角度时钻铆点位的变形量及外法线向量;将理论算法数据与仿真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文中提出的托架变形分析与调平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Kriging模型和遗传算法开展了针对桨尖形状的气动/声学综合优化设计研究。为了获得精确的气动及声压特性,得到基于声类比混合方法计算气动噪声需要的声源数据,采用非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URANS)数值模拟旋翼前飞粘性绕流。为了提高遗传算法的优化效率,采用一种基于EI方法的Kriging模型代替费时的数值模拟过程。以AH-1G/OLS旋翼为基准,并以气动性能为约束,噪声峰值最小为目标,进行了旋翼桨尖的降噪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文中多发展的优化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QoS如延迟、丢包建立网络化控制系统状态方程,提出一种根据网络QoS离散化连续系统二次型代价函数及设计相应最优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控制器的方法。针对系统控制性能对网络QoS的约束,提出一种能够兼顾系统性能与网络QoS的控制与调度综合协调设计方法。仿真实验证明了提出的网络化控制离散二次型最优综合设计方法的必要性和与已有的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相比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分别求解以SA、SST k-ω、EASM k-ω或k-ζ湍流模型封闭的RANS方程,针对激波控制射流推力矢量喷管展开研究,在多个主喷流压比NPR(4.6,7.0,8.78,10.0)和次主流压比SPR(0.7,1.0)下,系统考察了四种不同湍流模型对射流推力矢量喷管性能参数及主喷管内壁面压力分布的预测能力,探讨了激波控制产生推力矢量随不同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数值分析,定量给出了二次射流所带来的主喷管性能损失。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四种湍流模型都能比较准确预测出射流推力矢量喷管的性能参数,在激波捕捉和压力预测方面,相对而言SST k-ω模型最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