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IT服务外包的发展为企业和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全新的运营模式与平台。针对IT服务外包中发包商与提供商的匹配问题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指标语言交互评价信息的匹配决策方法。根据发包商与提供商双方互评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针对IT外包互动匹配测评指标的特点,给出了基于二元语义信息处理的IT外包互动匹配测评方法,并建立了发包商与提供商互动匹配的矩阵模型,通过该模型可分析两者的匹配程度并针对不同区域给出决策分析。最后通过BSI公司的实例分析说明了所给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包装机械设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0  
刘祎  李虹  李瑞琴  郝亮亮 《包装工程》2015,36(21):75-78,121
目的研究面向现代包装机械的设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方法根据包装机械的性能要求、结构特征和相对应的质量特性,参照机械产品的评价体系,构建面向包装机械的设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通过主客观权重综合得到评价体系设计质量指标的综合权重,并以案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案例分析证明,该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可行。结论使用该套包装机械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即可提高包装机械设计质量,又能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梁喜  胡鑫 《包装工程》2023,44(7):277-285
目的 包装废弃物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为鼓励企业生产绿色包装,促进包装循环使用,推动资源再利用,探究3种不同的包装生产方式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方法 在由产品制造商、包装公司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引入单位外包价格、消费者对绿色包装的敏感系数、包装绿色度等参数,对比分析自产包装、外包生产普通包装、外包生产绿色包装3种情形下供应链定价决策问题。结果 消费者绿色包装的敏感系数和自愿返还的废旧包装数量对供应链有积极作用;外包生产绿色包装模式的零售价、需求量始终高于外包生产普通包装模式的;当单位外包价格大于某一阈值时,外包生产绿色包装模式的零售价、需求量、供应链各成员利润在3种模式中最高。结论 产品制造商将包装外包给包装公司有利于降低成本、分散风险,获得更高利润,此外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包装的认可也有利于供应链成员获利。  相似文献   

4.
针对具有多因素关联的IT服务外包商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因素关联分析的决策分析方法。在该方法中,借鉴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法的思想进行影响IT服务外包商选择的多因素关联分析,并利用二元语义表示模型分别处理和集结语言短语形式的因素关联信息和备选IT服务外包商的评价信息,进而确定因素重要程度和归类,并获取备选IT服务外包商的综合评价值,以便进行IT服务外包商的排序与选择。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实现快速响应、可靠高效的装备(器材)和物资保障,提高军事物流整体质量,对军品包装供应商进行科学管理。方法 构建军品包装供应商的筛选模型,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集历史、现状和未来为一体的新的综合评价方法,并进行算例验证。结果 通过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军品包装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和遴选,解决了军品包装产品筹措和采购环节由于供应商引起的不确定性问题,使军品包装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结论 建立军品包装供应商选择和评价体系,是加强供应商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军事物流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军品包装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娜  李小东 《包装工程》2019,40(15):144-149
目的 提供一种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和熵权定量化的绿色包装评价指标重要度确定方法。方法 结合现有资料,从环境、资源、经济、功能等4个维度构建多层次绿色包装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确定各个指标的主观权重,并利用熵权法获得各项指标的客观权重;最后,运用乘法组合赋权原理将两者整合,得到各项指标的综合重要度。结果 定量化的重要度标定实现了绿色包装评价指标的有效排序,得出绿色包装一级评价指标的重要度排序为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经济指标>功能指标,二级指标重要度的前3位是空位容积率、原材料中的有害成分、包装成本。结论 综合AHP权重值与熵权权重值,评价指标的专家主观偏好与客观差异得到了更好的融合,获得了更为合理的指标权重,该方法能够为绿色包装评价体系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施琦  阮榕 《包装工程》2023,44(8):201-207
目的 对绿色包装设计方案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提供具体的包装优化依据,解决过度包装、废弃包装带来的环境问题。方法 首先建立涵盖环境、产品性能、创新性、经济性、用户体验感五大属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ISM分析指标之间的内在关联情况并利用ANP确定权重值;其次通过灰色模糊评价对包装等级进行划分;最后以综合评价方法求得包装的绿色度评分。结果 将指标权重值与传统AHP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本研究模型更科学合理。以一项小麦壳制保鲜包装设计为例,运用该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运算后得出该方案评价值为5.043,再根据指标的得分数据有针对性地提出包装优化方向。结论 研究模型适用于各类绿色包装设计方案的筛选与优化,有助于包装设计与生产相关人员进行决策,引导我国包装行业更好地向绿色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商品包装的奢侈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尤飞  贾丹 《包装工程》2016,37(5):55-62
目的研究商品包装的奢侈度评价体系。方法分析商品包装的影响因素,从包装的经济性、储运性、展销性和环保性4个方面选择11项评价指标,构建了商品包装奢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项评价指标值的计算方法。根据各项评价指标对包装奢侈度的性能影响程度,构建了包装奢侈度的层次分析模型,并求解出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评价理论,计算了各项评价指标与其最优值的灰色关联度值,以实现包装奢侈度的综合评价。结论相比过度包装和适度包装的评价而言,包装奢侈度的评价体系更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包装奢侈度的评价目标是对包装方案的优化,通过商品包装奢侈度的评价,包装设计师可以从同类商品包装中获得更多的优化空间和理念。  相似文献   

9.
生鲜食品加工领域的整体物流包装解决方案标准化程度较高,以致于包装企业所提供的方案具有高度相似性,而难以决择。以某生鲜食品加工企业招标所收集的包装企业提供的7个方案为样本,构建包装方案成本、应急措施、自动化程度和包装企业信誉4个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综合评价法(TOPSIS)对生鲜食品整体物流包装解决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该模型的构建可为生鲜食品加工企业选择最佳整体物流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决策参考,特别是为包装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包装企业资源外包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清华  林荣 《包装工程》2005,26(5):180-181
资源外包战略作为包装企业核心战略的一部分,日益受到包装企业的重视.文中将资源外包战略视为一种企业经营战略,分析了资源外包战略对包装企业价值的支持及实施资源外包战略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决包装方案的综合评价问题,并对包装解决方案进行优选。方法以转辙机包装解决方案优选为例,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高效的包装方案评估模型。首先基于CPS理念对转辙机设备设计3款包装解决方案,利用层次分析法量化产品防护要求、包装生产成本、包装使用成本、使用后的包装流通成本、环保与安全、用户感受等6个1级指标及其对应2级指标的权重,通过专家评价及语义差异法确定2级评价指标的评价矩阵。最终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转辙机包装解决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得到3个方案的综合性评价结果[0.32,0.37,0.31],确定方案2为优选方案。结果该评价方法在转辙机包装方案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结论该方法可对包装方案的各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包装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并为其后续优化设计明确了方向。该模型在包装方案评估中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付自由  兰建义  王放 《包装工程》2021,42(1):230-236
目的 解决现有的包装产品不符合绿色理念,缺乏统一的规定和评价方法问题.方法 建立绿色包装评价体系,在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根据每层指标的特点来确定权重,其中5个一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13个二级指标考虑到主客观性,采用了专家权重系数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最后结合包装产品绿色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包装绿色度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一个包装绿色度评价值.结果 以义乌市某包装厂为实例进行验证,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32份.经过运算,得出一个直观的绿色度评价值为80.714,评价等级达到优.结论 文中评价指标的建立科学合理,所用方法数据易获取,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准确直观,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Ranking Taiwanese management journals: A case stud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journals in Taiwan,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NSC)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evaluates journals in the field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periodicall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valuation of 46 management journals conducted by the authors, as authorized by the NSC. Both a subjective approach, with judgments solicited from 345 experts, and an objective approach, with data collected on four indicators: journal cross citation, dissertation citation, authors’ scholastic reputation, and author diversity, were used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four indicators were aggregated using weights which were most favourable to all journals, in a compromise sense, to produce the composite indices.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reflects the general image, or reputation, of journals while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discloses blind spots which have been overlooked by exper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either approach alone would have produced results which are misleading, which suggests that both approaches should be used. All of the editors of the journals being evaluated agreed that the evaluation was appropriate and the results are reasonable.  相似文献   

14.
提出应用一种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多目标规划法解决包装方案优化的新思路.根据军用物资的不同分类,基于包装功能的多目标规划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对各种军用物资包装方案进行评优选择.该方法可以获得正确、直观的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5.
王强  刘红利 《包装学报》2021,13(3):51-56
在现代包装产业链中,对包装产品质量评价是包装个性化与智能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系统研究包装产品质量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从印刷、结构、交互体验、应用安全和可循环利用5个维度,构建了现代包装产品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17个关键技术指标,提出了3种包装质量评价方法及其算法模型,即主观评价方法、客观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这种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能够较为科学地评价现代包装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志强  李琳  张素风  孙涛 《包装工程》2021,42(13):180-185
目的 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优选包装设计方案.方法 建立包装方案综合评价模型,运用CRITIC_G1法为各不同层级的指标进行赋权,以交换机的包装设计方案为例,基于CPS包装理念设计3款运输包装方案,并对其各类包装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主客观结合的赋权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用户感受数据运用语义差异量表确定,最后使用TOPSIS法得到3个方案的优劣排序.结果 该包装方案综合评价模型能对不同方案进行有效优选,3个方案所得相对贴进度分别为D1=0.42,D2=0.84,D3=0.52,可知以EPP为缓冲材料的方案为交换机的最优运输包装方案,包装方案优选的过程和结果有较大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结论 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对包装方案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和分析,确定影响方案优劣的主要因素,为相似的方案设计和优选提供参考价值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王震民  李永祥  徐雪萌 《包装工程》2020,41(23):172-178
目的 为解决现有制丝评价系统粗放,只注重质量结果的评价,忽略控制过程本身的问题,建立适应当前工艺现状和过程控制数据分布特点的综合评价与管控方法。方法 通过在工段、工序、工艺参数多层级间构建科学的评价结构,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层级间指标权重,基于模糊算法建立百分制质量指数表征函数,最终通过批次综合得分Sbatch模型进行工艺质量评估。结果 新构建的评价模型精准科学地评估了批次全工序过程控制水平,根据综合得分,可以实时追溯批次弱项指标并改进,批次优秀率(批次综合得分大于95分)达91.2%。结论 构建了集约的制丝评价体系,从工艺参数到工序深入挖掘分析生产过程控制情况,实现了由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的转变,给生产操作工和工艺管理员提供实时借鉴,不断提高过程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