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AD工具集成的方法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种CAD系统各有所长、用户希望从多种系统中选择技术性能好,满足需求的工具集成在一起使用。工具集成是CAD集成框架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工具集成的概念和基本实施手段,并结合开发的YHCIF集成框架系统,从平台集成、界面集成、数据集成、过程集成四个层次实现了工具集成。利用工具模板作为工具集成的界面;用工具箱对所集成的工具进行管理;用设计流图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CAD集成框架技术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在电子CAD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的新技术,它的出现将使设计者从繁杂的设计环境中解脱出来。本文综述了CAD集成框架产生的背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了CAD集成框架的七层模型和体系结构,论述了实现CAD集成框架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多框架CAD环境下的设计数据一致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框架CAD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管理要比传统意义上的集成框架内容的数据一致性管理困难得多,因为多框架CAD环境管理系统不能直接控制设计工具和管理设计数据。本文给我们在巨型机工程设计多框架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具体论述了基于PDM的产品集成开发体系结构及系统集成框架。依据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哲理及细化设计循环的思想,分析了CAD/DFM/CAPP/CAM并行集成的实现方法。通过ODBC标准接口的方式实现了与MIS、MRPⅡ系统的集成,有效地达到了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基于PDM框架来实现CAD/CAPP/CAM的并行集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PDM框架的并行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具体论述了基于PDM的产品集成开发体系结构及系统集成框架。依据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哲理及细化设计循环的思想,分析了CAD/DFM/CAPP/CAM怕实现方法。通过ODBC标准接口的方式实现了与MIS、MRPII系统的集成,有效地达到了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基于PDM框架来实现CAD/CAPP/CAM的并行集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标准数据接口SDAI的CAD/CAM系统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将STEP的方法和规范应用于系统开发是解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集成化CAD/CAM系统是CIMS的核心,实现将CAD的工程设计功能和CAM的制造功能的结合。本文讨论通过STEP的标准数据接口SDAI实现系统集成的集成方法,采用STEP的数据交换、建模思想,实现了一个产品模型为核心的CAD、CAM集成系统-GHCAD(高化CAD)。  相似文献   

7.
该文设计并初步实现了一个基于ODBC并结合CORBA特性的开放系统异构数据库互 模型Inter-DBMM,InterDBMM提供了高效的可视化互 界面和高级语言数据库库访问调用级接口,并对ODBC进行封装使之能够方便地集成到CORBA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STEP是关于产品数据表达和交换的国际标准,如何将STEP的方法和规范应用于系统开发是解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集成化CAD/CAM系统是CIMS的核心,实现将CAD的工程设计功能和CAM的制造功能的结合。本文介绍一个产品模型为基础的CAD/CAM集成系统-GHCAD。系统采用STEP的数据交换、建模思想,以产品模型为核心,通过STEP的标准数据接口SDAI实现了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9.
特征模型与CAD/CAM信息集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征建模技术是实现CAD/CAM集成的核心,本文对建立在I-DEAS之上特征建模的研究为基础,针对板块类零件,提出了基于特征的集成模型总体结构和数据的组织方法,该模型以面为纽带,将零件的几何信息加工工艺信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便使CAD的数据能方便地被CAPP、NC等后续环节所使用,从而为CAD/CAM的集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协同应用中组通信服务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有效地支持办同应用的开发和集成,如CAD工具的集成,在对分布对象技术及组通信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个支持组通信的分布式集成环境DIE/GCS。文中首先讨论了CORBA和组通信模型的优缺点,指出两者具有互补性,它们的结合将能够很好地满足分布式作应用的需求,其次,描述了DIE/GCS的框架结构以及GCS的组成部分和GCS的实现;最后,提出了一个成员开发框架,以方便分布式协同应用中成员的  相似文献   

11.
网络CAD技术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及其衍生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CAD发生了质的飞跃,正衍变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本文针对CAD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网络CAD进行了全面的概述。首先介绍了背景与产生原因,随后说明了相关概念与应用领域。最后阐述了主要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David A. Field   《Computer aided design》2004,36(14):1431-1437
CAD-systems envisioned and remarkably well specified in the 1950s have powered themselves into the central role they enjoy in today's automotive industry through continuous improvements and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parallel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in the training and educational needs of users of CAD-systems. In the context of early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of CAD at General Motors, this paper categorizes CAD-users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presents their current and future needs. The variance in their educational and training needs poses an ongoing challenge for educational and industrial institutions to meet.  相似文献   

13.
在非CAD平台环境下显示CAD图形的实用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在非CAD平台环境下,显示CAD图形的实用技术与方法,并提出了“瘦”CAD应用系统的概念。对OpenDWG联盟提供的软件开发包、Autodesk公司提供的VoloView浏览工具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作了重点介绍,方便地解决了应用程序中,在脱离CAD平台支持下,CAD图形显示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Xiuzi  Wei  Zhiyang  Yi-Yu 《Computer aided design》2004,36(14):1451-1460
Today, they ar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morrow, they will be engineers in various industrial sectors. One of the primary goals of education is to prepare people for successful careers in the real world. As in every course, students want to obtain the maximum value of a CAD related course for their future careers. They want to obtain knowledge and skills that are most practical and useful to them when they become engineers. Colleg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also want to provide the maximum value for students in their CAD courses. The question is: what should be included in such a CAD curriculum. This paper tries to answer some critical questions related to developing such a curriculum, from 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authors' survey results and the first author's own (rather limited) experiences as a R&D staff for a CAD vendor. It focuses on issues related to teaching and training students on CAD systems. These include, for different roles, how much underlying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in CAD systems should be taught, how much computer skills and engineering knowledge the students should know, how much design methodologies related to CAD systems should be taught, and how much ability the students should develop in order to specify their CAD needs and to evaluate and choose the CAD systems most suitable for their specific applications. The paper then shares some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suggestions from long-term CAD veterans on the essential topics of CAD education.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last section concludes the paper by authors' suggestions on what should be included in CAD curriculums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students.  相似文献   

15.
基于AutoCAD2005系统开发研究的化工CAD系统,是化工专业进行工艺设计不可缺少的软件系统,其工作界面简单、易学,可用于化工专业的CAD教学。用其不但可以按照化工制图标准绘制化工机器图、化工设备图、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等,而且还可以查询化工物性数据以及进行化工计算、化工仿真模拟与动画等。通过使用证明该系统性能可靠,教学科研效果良好。本软件交互使用C语言、Visual Lisp、Visual Basic、AutoCAD2005内嵌的VBA等语言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6.
国际CAD产业格局与新兴的CAD技术公司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国际CAD产业已经走向成熟.首先分析了当前国际CAD产业的产业格局和生态链,将CAD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划分为三类: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专业软件提供商、CAD组件开发商.介绍了国际上主流的CAD厂商和产品,包括:Dassault Systemes,EDS/Unigraphics,PTC,Autodesk,SolidWorks等.详细讨论了当前国际上一些新兴的CAD技术公司和产品,包括Lattice,ImpactXoft,@Last等.这些新兴公司可能暂时还不为人所熟知,但是,今天它们所开发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明天可能会成为整个CAD工业界的主流。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定位上和教学改革措施上更突显出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历史原因,目前对高职的定位还不是十分清楚。这种学校不是以学历教学为主,而是以它的面向市场的应用能力为主,以培训为主,它教的内容是跟社会需求密切结合的。教育部主张在高职教学中引导搞“双证”(多证)制,即劳动资格证书(上岗证)和专业技术证书(各类培训证书)。高职教师是传授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者,着重对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做好实验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由服装的二维款式设计研究三维款式真实感效果显示的步骤,并对人台参数化建模、服装的变空隙量模型等技术进行实践,提出了一种实现三维着装效果显示方法,为款式设计提供直观帮助.通过二维款式平面图到三维图形的映射得到可控的三维服装,通过精确可靠的三维数据模拟三维款式效果.在三维服装上添加全局纹理映射和多重纹理映射以及褶皱效果,增强服装设计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动态优先边求取视图轮廓信息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动态优先边求取视图轮廓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在判别多路径轮廓走向时避免了角度计算,多圆弧路径在分支处相切时,通过动态正方形的角点与圆弧圆心的同异侧性判别,可方便地决定侯选路径的走向。对参数化图形提出了基于搜索痕迹的视图轮廓信息重建方法,视图轮廓信息的获取对多视图的自动划分、装配图处理及尺寸布置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树状建筑工程设计重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建筑工程单一项目内的设计信息的冗余数据,进而减少设计中的重复工作量,提出了"五层树状模型"来重组信息.该模型基于设计重用理论,充分考虑了建筑工程信息的构成特点,依据重用属性提取重用单元形成基本元素,借助五层树状结构实现数据重构以获得最终图纸,提高了数据的存储和利用效率.基于该模型开发的程序在重用单元的定义、搜索和组装等方面实现了自动化,满足实际工程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要,大幅缩短了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