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升式多峰论”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大量事实与数据初步验证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的总量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期“脱钩”后又于近年来重新“复钩”的重要事实,提出人类社会物质消耗的表现形式是“上升式多峰”这一新理论,并进一步阐述了其观点、机理和驱动力,以及未来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2.
推进节能减排 建设绿色钢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需求大幅上升,经济增长和环境制约矛盾凸显。为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产值(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十一五”规划提出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推进节能减排 建设绿色钢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需求大幅上升,经济增长和环境制约矛盾凸显。为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产值(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十一五”规划提出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其核心是落实和实施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钢铁工业国家计委老干部局郭廷杰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政策措施(一)基本内容及基重要意义1.本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益突出”的问题,将威胁着...  相似文献   

5.
教育产业论是中共“十四”大在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提出来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19 92年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教育列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传播的一个重要领域 ,其本身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的条件正在日趋成熟。一、确立教育产业论的意义首先 ,教育产业论体现了教育的根本属性。我们确立教育产业论的观点 ,就是要确立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也是使教育的本来属性得以全面凸现的具体表现。“教育是以教书育人为本质内容 ,以教育服务消费品为劳动产品 ,通过教育市场与社会各界和家庭交换 ,以获取特定价值补偿的新兴的第三产业。”只有这样 ,才能将发展教育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次 ,教育产业论有利于转变“教育是福利事业”这一传统认识。一方面 ,教育是一项个人收益率远远高于社会收益率的事业。19 98年 ,中国的个人教育收益率已经达到5 .73% ,也就是说 ,在就业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每提高一年受教育时间 ,可以提高5 .73%...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初级产品对外依存度急剧上升,大量资源消耗型产业向中国转移,在承受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同时,中国也在为长期要素价格的扭曲付出代价。为此,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不断丰富,社会需求结构和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市场竞争日趋加剧。而市场竞争的本质特征就是“争夺顾客”,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是是以“服务”为主旋律的,而无论21世纪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管理模式和战略目标如何变革,服务的宗旨和基本理念是永恒的,那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做到“顾客满意”。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Introduction环保产业(也称“环境产业”)是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经济主体的集合。环保产业起源于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是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护环境的需要。国际社会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20多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的相关投资在总量上不断增长,虽未从根本上改…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经济圈内钢铁工业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最重要基地,现在钢产量占全国钢总量的三分之一强,为国家钢铁工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钢铁产业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产业集中度低,急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调整结构、联合重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积极参与世界钢铁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是在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体系是以物质生产范畴为逻辑起点,而物质生产的两个维度(一是物质生产与社会的生成和发展;二是物质生产和人的发展与解放)则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两条相互交织的逻辑线索.在物质生产范畴基础上派生的一系列范畴的联系和转化,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逻辑系统.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阶段性规律(自由竞争阶段)的理论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科学体系.一般、个别和特殊这三重逻辑共同指向一个理论目标:社会解放与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中国钢铁行业绿色化发展进程,即节能、减排、脱碳3个阶段;分析了中国钢铁行业的CO2排放现状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间节点、思路、切入口和技术路线图等;指出钢铁行业越早实现“碳达峰”,越有利于后续碳“下坡”和“碳中和”的实现,削减粗钢产出总量和流程结构调整发展全废钢电炉短流程钢厂是中国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过程中两大可行的抓手。  相似文献   

12.
黄涛 《冶金管理》2021,(2):4-13
一、产业转移定义及影响因素1.产业转移定义关于产业转移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学界对产业转移内涵的认识存在分歧,主要原因是对以下几个问题的看法不同。(1)产业转移是宏观概念亦或是微观概念产业转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所站的角度不同,一是宏观观点,二是微观观点。宏观观点认为:产业转移起源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等条件发生变化,是某些产业在地区或国家之间转移的宏观经济过程;产业转移是指某个产业或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发生变动,即由一国或地区向另一国或另一地区移动,是产业区域间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作业成本法在钢铁企业的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作业成本法随着科技进步和自动化程度提高,许多人工被机器取代。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固定制造费用比例上升。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日趋丰富,要求企业提供的产品突现多元化、差异化特征。而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如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摊方法)难以准确反映各产品的消耗水平,不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不利于进行产品盈利水平比较。  相似文献   

14.
包装产业作为配套型基础产业,服务于各行各业,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包装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还在持续提升。针对“十四五”时期四川省包装产业面临的国际包装产业分工、国内空间布局、区域产业协同、产业转型等诸多变化带来的市场、产业格局重塑、跨越发展、开放等机遇和竞争、转型、创新的挑战,结合四川包装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明确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跨界融合、建设产业集群、实施“三品”工程、注重发展重点、构建绿色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等七方面实施路径,并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体系、注重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包装管理体系、加快人才培养、加强舆论引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发展教育产业是教育事业上的一个新的突破。尤其近两年采取的高校扩招措施,对拉动教育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发展教育产业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尤其在探讨教育如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上,“教育产业化”的观点更为引人关注,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已成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速度也越来越快,资源的使用需求不断上升,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被关注。本文试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股利政策选择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铁合金》2007,38(6):14-14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殊为不易。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给我国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代价,而经济发展方式尚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根本转变。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为5.5%,但能源消耗、钢材和水泥消耗却分别占世界的15%、30%和54%;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却是发达国家的8至9倍。资源环境不堪重负,生态环境也更加脆弱。国家环保总局去年发布的首个《中国生态保护》白皮书指出,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已经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森林过度采伐、天然草原退化、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耕地自然生态遭农药破坏、海域污染、城市水源短缺、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依然威胁中国的生态环境。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正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近30年里集中爆发。而且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国际关注的头号问题,中国在承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转移排放”困扰的同时,减排压力倍增。  相似文献   

19.
一、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必由之路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走过的历程,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钢铁行业进入新一轮的结构调整阶段,国际贸易日趋活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随着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步伐的加快,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为我国钢铁工业走向世界、开拓市场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